张慧妮;谌永毅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在中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90例中风偏瘫患者根据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同时接受中医针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临床治疗效果及患者运动功能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及运动功能评分显著优于参考组(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大于参考组(P <0.05)。结论:给予中风偏瘫患者针灸治疗能够促进患者功能康复,减少残疾发生率,有着显著的使用价值。
作者:徐卫利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电针合并心理干预治疗社交恐惧症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入住我院精神科的70例社交恐惧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电针合并心理干预组36例、对照组34例,疗程为8周。两组的临床疗效通过社交焦虑量表及焦虑自评量表来评定。结果电针合并心理干预治疗社交恐惧症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氯硝西泮片治疗。8周后的 SAD 评分及 LSAS 减分率较氯硝西泮组下降明显。基本无不良反应。结论电针合并心理干预治疗社交恐惧症效果明显,而且起效很快,不良反应少,安全性比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狄艳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老年髂动脉多发炎性动脉瘤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20例老年髂动脉多发炎性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临床表现及体征,探讨其诊治方法。结果髂动脉多发炎性动脉瘤患者可表现为红细胞沉降率、C 反应蛋白、血尿酸、血肌酐、类风湿因子的增加,体重下降,可伴有输尿管梗阻,影像学检查可见动脉瘤血管壁增厚及血管周围组织炎症,早期可采用糖皮质激素、山莨菪碱及免疫抑制剂联合治疗,患者各项实验室指标可恢复正常,且动脉壁及周围炎症可减轻或消失,输尿管梗阻可缓解或消失。结论以突发的剧烈腹痛主要表现且伴有 C 反应蛋白和红细胞沉降率等下降,而无瘤体破裂征象者,应高度怀疑多发性炎性动脉瘤的发生,应尽早行影像学检查,以达到尽早诊治的目的。
作者:王友强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在消化内科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护理干预对其焦虑情绪的作用和影响。方法:随机选择消化内科患者92例,将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分别对其采用常规护理和个性化护理干预,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焦虑情绪状况进行比较、分析和统计。结果:经过对比分析显示,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评分(5.17±2.04)、护理满意度(97.83%)以及临床护理总有效率(95.65%)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9.15±1.96,71.74%,78.26%),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消化内科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其患者焦虑情绪得到明显改善,临床疗效显著,护患关系良好。
作者:杨福兵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现代人们会不同程度地提高自身生活水平,并且增强自身的健康意识,所以健康体检越发地受到医疗保健机构及社会大众的高度重视。随着甲状腺疾病认识的不断提高、超声医师的增多和高频彩超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医院的常规检查项目就包括甲状腺彩超检查,因为,及时发现甲状腺疾病,会有利于此病症的及时治疗,这其中还需超声医师不断的经验总结和分析,同时密切地将经验结合到临床上,为临床上甲状腺疾病提供较为可靠的理论和实践诊断依据。
作者:王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当前老龄社会,老年坠积性肺炎日渐增多,给老年人身体健康造成极大危害,也是造成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坠积性肺炎是由于老年人心功能减弱,长期卧床,引起肺底部长期处于充血、瘀血、水肿而感染。为此我们对2012年3月-2014年3月我院94例老年坠积性肺炎所分离的98株细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特性进行研究,结果如下。
作者:陈星光;陈静;孙永习;刘培跃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应用免疫球蛋白检验的临床研究。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180例接受免疫比浊法检查患者,其中90例治疗组和90例参照组,治疗组为不同程度乙型肝炎患者,参照组为健康体检者,治疗组按照乙型肝炎由轻度向重度分为 A、B、C 三组,每组各30例,并予以患者相应治疗,对比各组及治疗后有效者和无效者的免疫球蛋白 A、G、M水平。结果经过检查后,治疗组免疫球蛋白 A、G、M水平明显高于参照组,A、B、C 组免疫球蛋白 A、G、M水平逐渐增高,差异明显(P <0.05);经治疗和检查后,治疗组中有效者的免疫球蛋白 A、G、M水平比无效者低,存在显著差异(P <0.05)。结论在乙型肝炎患者中应用免疫球蛋白检测的临床效果明显,可以反映乙型肝炎不同程度病情,因此,具有十分重要的预后作用,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赵治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孕妇产前产后的穴位配合乳房按摩,减轻产妇乳房胀痛,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方法:将160例孕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组8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穴位配合乳房按摩。观察比较两组产妇产后3天乳房胀痛和母乳喂养情况。结果:经过穴位配合乳房按摩的产妇乳房胀痛减轻情况和母乳喂养成功率均是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进行产前产后的穴位配合乳房按摩,可减轻产妇乳房胀痛,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方方;孙志岭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分析手术室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把2012年9月-2014年10月我院接收的98例行手术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病例数各为49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基于常规护理管理实施风险管理,观察两组患者满意度度与风险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3.88%,风险发生率为4.08%,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5.51%,风险发生率为16.33%,二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管理,不仅可减少风险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同时还可进一步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应用价值。
作者:楼攀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妇产科护理过程中感染相关因素及护理方法和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选择2014年1~10月间在我院妇产科进行治疗并发生感染的患者50例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调查感染因素并对全部感染患者进行感染预防护理。结果:呼吸道感染和泌尿道感染为主要的感染部位,感染发生率与患者年龄呈正相关,50岁以上患者发生感染的几率远高于其他年龄段患者。结论:掌握护理过程中的感染危险因素,有助于为护理人员改善和优化护理工作提供重要依据并进行预防,使感染发生率得到有效降低。
作者:韩玲 刊期: 2015年第02期
人是身心环境相互作用的整体,有效的护患沟通是满足人身心需要,增加病人对护士的信任感,提高工作质量的重要举措。良好的护患关系是进行心理护理的前提,护士与病人之间良好的沟通是实施心理护理的基础。正确掌握病人的心理特点。帮助病人正确认识疾病。积极配合诊断治疗。激发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机体抵抗力。
作者:章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双镜联合治疗就是把腹腔镜和胃内镜结合起来用于临床诊断的一种治疗方法,是我国医学发展过程中新使用的治疗方式,一经投入使用后,就收到了很好的成效,不断地在医学领域中传播开来。把两项先进的治疗技术联合在一起,对胃肠道肿瘤病患的治疗肯定比单一的治疗方法更有效果,它们彼此取长补短,吸取其中的精华,应用于科学的治疗之中,大大地补充了内镜或者腹腔镜治疗的单一性与限制性,从而更好地运用在胃肠道肿瘤病患者身上,使得病情得到缓解,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前进。
作者:宋城浩 刊期: 2015年第02期
胃食管反流病(GERD)为一类慢性、反复发作性消化系统疾病,且与精神心理因素关系密切。董湘玉教授临床经验丰富,善于运用中医经方治疗各类消化系统疾病。本文以董湘玉教授临床经验为根据,探讨运用中医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经验心得。笔者跟董师学习两年有余,对董师之辨证理论及经方辨证思维经研习后有些许心得,现举医案两例,共同探讨董师之临证经验。
作者:郭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是由心脏骤停引起的较为严重的后果,损伤可由单纯缺氧或组织中毒导致,损伤的程度则取决于缺氧的时间。动物研究表明,脑缺血后脑葡萄糖、糖原、三磷酸腺苷(ATP)和磷酸肌酸的浓度立即下降并在10-12分钟内迅速消耗殆尽,同时细胞内外离子浓度和膜电位变化及自由基和一氧化氮产生会在数分钟内造成不可逆的神经元和脑损伤。本文对缺血缺氧性脑损伤的分子生物学损伤机理及治疗研究进展进行梳理。
作者:乔振虎;樊艳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不同方案治疗小切口白内障术后角膜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9月至2013年11月我院眼科收治的174例小切口白内障术后角膜水肿患者,并随机分成常规组与联合组,每组各87例。常规组给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眼液、复方托吡卡胺眼液及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液治疗。联合组在此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活血利水明目丸治疗,两组均以一周为一治疗疗程,连续治疗两个疗程。结果: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治愈时间及治疗前、后视力变化情况。联合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4%、治愈时间为3-11天,平均4.5天,均优于常规组的65.5%,3-15天、因而具有统计学意义标准(P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切口白内障术后角膜水肿效果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文国;向金明;郑根主;孟凡华;许燕红;刘晓婷 刊期: 2015年第02期
近几年,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在烧伤整形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所谓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就是指选取正常皮肤下方部位,将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植入,利用注射壶将液体注射于扩张器内,使扩张器容量增加,进而达到增加表面皮肤压力的目的,经弹性扩张、生长后,可使额外皮肤面积增加,新增皮肤会得到转移,完成器官再造与组织修复。扩张皮瓣在毛发特征、质地、皮肤色泽等方面,均优于普通皮瓣与皮片,整形效果较好。这种扩张术具备安全性高、操作简单等特征,且适应性较广。本文主要分析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在烧伤整形中的应用价值,探讨其特征。
作者:黄家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高血压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中老年人居多,以动脉压升高为特点,严重危害人的健康。我国高血压知晓率低、治疗率低,前期的控制也存在较多缺陷。血压控制不理想会导致心、脑、肾多器官的损害[1],也是诱发脑卒中的高危因素。对于高血压的治疗,有学者提出,口服药的服用时间与服用剂量同等重要。降压药在血压达到高峰之前2小时服药效果佳。但现在普遍存在所有的降压药物都饭后半小时服用的现象,临床上大家易漏服口服药对降压效果的影响,忽略了服药时间不准确对降压效果的影响。
作者:陈惠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手术室护理工作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不仅要求护士高精的业务水平,而且需要严谨、规范、安全的护理服务理念,在任何环节上都不能疏忽,否则会给患者带来心理或身体上的损害和障碍,给患者造成痛苦,甚至危及到生命安全。随着社会的进步,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法律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也不断增强。因此,我们加强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安全防范意识,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并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进一步提高了手术室护理质量,杜绝了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
作者:范凤仙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焦虑失眠等症不断困扰现代人的正常生活,安神药对于此疾病的治疗有很好的作用,并且与西药比较有安全,不产生依赖性的作用,本文将对安神药从源流、药理、应用等方面作一阐述。
作者:邱恒;黄培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究急诊胆结石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对其心理及其疼痛的临床影响状况。方法:随机抽取我科近年来急诊收治胆结石患者50例,根据护理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接受优质护理服务,2组均有患者25例。对比 2组患者心理及疼痛临床指标情况。结果:对患者心理评估主要包括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 Zung 氏抑郁自评量表(SDS)两个方面,护理前 2组患者心理状况对比无统计学价值(P >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心理状况相对于对照组患者有显著优越性,对比存在统计学价值(P <0.05);观察组护理后疼痛 VAS 分值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急诊胆结石患者由于病情及疼痛影响,容易产生诸如暴躁、紧张、恐惧等负面心理,难以配合医生治疗工作,对其应用优质护理服务能够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升患者对疼痛的耐受程度,对保障治疗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春艳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