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静;董晶华;姚婷婷
目的:探讨产妇产后实施健康教育程序干预,提高产后康复,预防并发症,促进母乳喂养的效果。方法将2014年7月在我院剖宫产的92例的产妇进行健康教育护理。结果通过健康教育的实施、调查,产妇普遍认为收益较大;获得产妇恢复的相关知识,为她们解除了负面情绪,给予了心理支持及掌握了新生儿哺乳的正确方法,促进母乳喂养,增强了产妇及其家属对新生儿基础护理的相关知识,密切了护患关系收到了好评。结论产妇健康教育是产康复、成功实施母乳喂养的保障,保证了产科护理的服务质量及满意度,减少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缓解护患之间紧张关系,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农浩芬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分析在精神科病区加强心理护理管理对护理信任度的影响。方法:选择在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入住我院的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8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将两组的预后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选取病例护理满意率为97.5%,显著高于对照组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在干预前护患信任各评分无差异,实施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精神科病区心理护理管理,可显著提高护患信任度,确保临床安全,保障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陈谊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营养不良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
作者:宦欣;郎绪龙;于庆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在胃癌手术患者中采用人性化护理后的整体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受胃癌手术的患者80例,按数字排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为(39.32±4.12)h,住院时间为(6.12±1.23)d,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度为(97.50%),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1)。结论:
作者:金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提升骨科临床护理查房教学的效果和相关方法;采用方法:对从事骨科临床教学的相关教师进行全面的骨科护理查房知识及全面的多媒体技术培训,教师将先前选好的病例制作成 PPT 的形式,利用骨科病人查房前的十分钟左右时间,给带教的学生进行全面的授课,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骨科临床护理查房方式,教师将查房程序改变之前与改变之后的查房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护理学生对于整个骨科临床教学满意度从采用传统的顾客临床教学方式的百分之八十二提升到采用多媒体教学查房之后的百分之九十三,对于相关教师的评价也在很大程度上有了较大的提高。结论:在进行骨科临床护理查房教学的过程当中可以适当的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将传统的空洞教学方式转变为形象生动的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使学生更能够认识并学生骨科临床护理查房中应注意的相关要点和必要的技能,这对提升骨科临床护理查房工作有着较大的促进作用。
作者:邹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临床输血工作中交叉配血时发生寒冷凝集患者处理及预后的观察,探讨寒冷凝集对临床治疗的影响。方法:凝聚胺法交叉配血试验,抗筛红细胞不规则抗体测定,抗人球蛋白试验。结果:通过对我医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临床输血病人凝聚胺法交叉配血试验9例发生寒冷凝集,其中8例为付交叉寒冷凝集,1例病人为主付交叉都发生寒冷凝集,8例病人通过生理盐水洗涤受血者红细胞(红细胞悬液浓度不要太浓),重新做凝聚胺法交叉配血试验,370C 水浴箱温浴5分钟,寒冷凝集消失。1例病人是急性大量失血病人,付交叉寒冷凝集不缓解,但为了抢救病人,由抢救小组主管院长和医务科长签字,输入同型 Rh 阳性血,同时临床医生对症治疗给予抗过敏药物。未见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临床工作中凝聚胺法交叉配血,在病人严重贫血,多次反复输血病人,及输入某些抗炎药物时极易发生寒冷凝集。有些寒冷凝集是可以预防发生的。
作者:刘志宏;陈立新;赵洪秋;于海啸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针灸科中医护理临床教学路径应用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针灸科的学生60名,以这些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分30名学生。实验组的学生采用结合临床教学的方式,对照组采用正常的教学方式,观察比较两组在针灸科进行护理后的效果。结果经过观察,实验组在针灸科的护理使病人康复速度较快,病人满意程度高,出现纠纷事件少,而对照组则为一般。结论采用临床教学路径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知识和工作效率,对患者康复有促进作用,更进一步提高了针灸康复的作用。
作者:李可臣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究对急诊输液患者施以综合护理干预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症状自评情况。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间来我院急诊输液的患者50例,根据其来院时间的先后,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的25例患者接受的护理模式为常规护理,观察组的25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行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接受不同的护理模式后的护理满意度以及症状自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不论是在护理满意度还是症状自评情况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急诊输液的患者施以综合护理干预后,可以有效的影响患者的心情,同时大大的减轻了患者的心理负担,并且促进患者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推荐临床应用。
作者:余世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窝沟封闭术在防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市2011.1-2011.63年级135例学生,366颗牙齿行窝沟封闭术(实验组),采取自体对照方法,另一侧298颗牙(对照组)。观察窝沟封闭存留情况及龋齿放生情况。结果实验组龋齿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窝沟封闭术能降低防龋的发生率。
作者:杜晶晶 刊期: 2015年第02期
脑梗塞护理措施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急性脑梗塞发作阶段,二是住院急救阶段,三是脑梗塞患者出院后回家康复防治阶段的护理。一、脑梗塞急性发作时的护理措施对轻型脑梗塞病人可让其平卧,头高30度左右,无论采取何种运输工具,应将病人尽可能在1-2小时内送至附近的市级医院,避免先到小医院因无相应的检查设备转院而耽误时间。重症病人好拨叫120急救车,在等车时如病人已出现意识障碍、呕吐等症状,可将头侧向一边,以免呕吐物误吸入肺;应保持呼吸通畅。并且准备好充足的现金以免到医院后因资金不足而延误治疗。
作者:杜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近年来,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发生了一些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等的改变,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病变范围较广泛,严重威胁着我国人民的健康与生活质量。据有关医疗文献报道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危险性是非糖尿病者的2至4倍,病死率极高。本文对 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临床治疗做一探讨。
作者:徐先红;关玉宝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羊水过少与妊娠并发症的关系及对围生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羊水过少孕妇30例作为观察组;另同期选取羊水量正常的孕妇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的妊娠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与围生儿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胎儿生长受限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过期妊娠及胎儿畸形等发生率上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 <0.05)。此外,观察组患者的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羊水粪染发生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羊水过少可提高妊娠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对新生儿造成不良影响。临床上需加强对羊水过少产妇的监测,以提高其分娩安全性,提高新生儿的出生质量。
作者:于春玲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分析医疗机构制剂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医疗机构制剂存在的必要性和发展趋势,为医疗机构制剂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思路。
作者:崔强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索分析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在临床上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对其护理的方法。方法:将在我院进行治疗88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试验组(n =44)和对照组(n =44),对照组的患者仅给予常规的护理措施,试验组的患者给予个体化优质护理,探索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对护理满意程度。结果:试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4.55%)显著少于对照组(29.55%),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 <0.05);试验组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率(90.91%)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总满意率(63.64%),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 <0.05)。结论:脑出血急性期患者采用个体化优质护理不仅能有效的降低在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而且也能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作者:李芹;王汝意;孔令华;杨延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种植牙技术在游离端缺失修复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80例游离端缺损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不同修复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修复,实验组采用种植牙技术修复,比较两组修复效果。结果:实验组咬合效率为92.5%,成功率为92.5%,稳固性为90%,患者满意率为95%,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游离端缺损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种植牙技术进行修复效果理想,修复成功率较高,满意度也相对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静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全凭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的临床麻醉效果,从而为寻找更安全的麻醉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1~12月采用全凭静脉麻醉进行择期手术患者98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静吸复合麻醉择期手术9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变化、术毕呼之睁眼时间、麻醉清醒后患者对术中疼痛的回忆、术后24 h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心率为(75±9)次/min,低于本组诱导前心率[(83±9)次/min]及对照组术中心率[(80±8)次/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为烦躁2例(2.04%)、恶心2例(2.04%),低于对照组[7例(7.14%)、9例(9.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他观察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全凭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比较,其可控性、麻醉效果均较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静吸复合麻醉。
作者:杨玲玲 刊期: 2015年第02期
血液透析是尿毒症患者一种重要的治疗方式,需要长期不间断地进行。血液透析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以及透析患者长期依赖机器生存。饮食受限,失去工作。给家庭造成经济负担等方面的影响都会给患者造心理障碍。因此,良好的心理护理,可以使患者积极主动的配合护理工作,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增强透析效果,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张爱芹;李飞飞;吴梅然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在子宫肌瘤病人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9月期间收治的62例子宫肌瘤病人的临床资料。采用数字单双号的模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研究组(综合性护理干预),每组各31例。结果:通过护理,研究组病人的下床活动时间与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结论:针对子宫肌瘤病人,在围手术期给予综合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临床疗效,减少病人的下床活动时间与住院时间,对提升病人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秦艳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儿童消化性溃疡患儿采用克拉霉素三联疗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将儿童消化性溃疡患儿38例按照双盲法分为治疗组(采用甲硝唑、奥美拉唑以及克拉霉素三联疗法治疗)和对照组(采用甲硝唑、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等联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7%,其中治疗显效15例,有效3例,无效1 例,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78.9%,其中治疗显效10例,有效 5例,无效4例。治疗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儿童消化性溃疡患儿采用克拉霉素三联疗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见效较快,可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陈柳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为规范医院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探索合理干预管理措施。方法选取 I 类切口手术病例,对其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实施干预,并对干预前后预防用抗菌药物合理性进行评价分析,以考查干预管理效果。结果干预后抗菌药物应用率从86.52%下降为16.12%。结论 I 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实施细则及采取的综合干预管理措施有效、可行,可明显提高抗菌药的临床合理使用及医院药事管理水平。
作者:祁宏伟;解冬千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