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婴幼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超声与X 线诊断的对比研究

刘莉;李世杰;张西平;王爱珍

关键词:超声检查, X线造影, 幽门狭窄, 胃潴留
摘要:目的通过超声诊断CHPS 31例,与X线对照,讨论超声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X线诊断为CHPS的患儿进行超声检查,测量幽门管肌层厚度,观察胃潴留情况.结果超声测量幽门横切面,幽门肌厚度≥3.5mm,合并胃潴留的31例患儿,诊断为CHPS,与X线诊断相符合,并经手术证实.结论超声可作为CHPS诊断的首选方法.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检测人工血管转流术后的布加综合征

    目的了解布加综合征人工血管转流术后的疗效和预后.方法应用二维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对29例人工血管转流术患者进行观察.结果术后半月内28例(96.6%)转流人工血管通畅,肝脾缩小,门脉压力降低,腹水减少或消失.1例(3.4%)人工血管血栓阻塞.术后3,4,5年各1例人工血管阻塞.结论超声是布加综合征人工血管转流术后观察疗效的重要依据.

    作者:崔复霞;赵青;李治安;金文青;路彤;赵昶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肺孤立性小结节的HRCT

    目的回顾分析95例直径≤2cm的肺孤立性小结节的HRCT表现,以评价HRCT在肺孤立性小结节诊断上的价值.方法 95例直径≤2cm的孤立性小结节常规CT扫描后结节处加扫3~5层HRCT.对不同病变结节的边缘、形态及内在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HRCT显示结节边缘有切迹或分叶状,毛刺影及偏心小针尖状钙化更倾向于肺癌诊断,无一种HRCT征象是小肺癌结节所特有的.结节内发现脂肪是错构瘤的特征性表现,小结节内含液性密度提示是肺脓肿的可能.胸膜皱缩征对鉴别肺癌或结核瘤无帮助.结论 HRCT对肺孤立性小结节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刘甫庚;陈起航;周诚;于经嬴;潘纪戍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同时合并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诊断

    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栓子,是肝癌晚期合并症之一[1].对患者的治疗及预后的影响极大.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在二维超声显示肝内癌肿病变及门静脉栓子的同时,能显示门静脉血流变化及结构变化.而门静脉海绵样变性又是继发于门静脉癌栓之后的一种代偿性病变.

    作者:李燕;王汛;陶溢潮;刘继章;胡剑侠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氧增强MR肺通气成像的基础研究

    目的探讨氧增强MR肺通气成像的机理和基本技术方法.方法运用反转恢复单次激发超快速自旋回波序列,对7例(4男、3女)健康志愿者进行扫描,比较中心编码和半傅立叶K空间填充方式的成像区别;采用医用纯氧作为T1加权肺通气对比剂,进行吸氧前后的肺组织T1值测量和图像处理.结果中心编码的K空间填充方式可得到更佳的信噪比,合适的翻转恢复时间可得到优的对比度噪声比,通过吸氧前后的图像减影可获得氧对比的肺通气功能图.结论氧对比通气成像安全、简便易行,能反映肺的局部通气功能,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杨健;郭佑民;万明习;吴晓明;郗农;王建国;朱力;解恩义;雷晓燕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婴幼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超声与X 线诊断的对比研究

    目的通过超声诊断CHPS 31例,与X线对照,讨论超声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X线诊断为CHPS的患儿进行超声检查,测量幽门管肌层厚度,观察胃潴留情况.结果超声测量幽门横切面,幽门肌厚度≥3.5mm,合并胃潴留的31例患儿,诊断为CHPS,与X线诊断相符合,并经手术证实.结论超声可作为CHPS诊断的首选方法.

    作者:刘莉;李世杰;张西平;王爱珍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酷似胶质瘤的脑结核瘤1例

    患者女,27岁.因头痛1周,加重两天,伴喷射状呕吐而入院.患者于10天前因足月妊娠行剖宫产术,手术后当晚曾大发作抽搐一次.

    作者:张芳;张凤翔;原兰;卢东霞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CT引导下自动活检针在胸部介入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评价自动活检针在胸部介入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Cook公司生产的Quick-Core自动活检针在CT导向下对69个胸部病变进行了活检.结果 69个病灶共进行了126次穿刺,21G活检针穿刺取材成功率为81%(56/69),18G活检针成功率为100%.良性病变10个,恶性病变59个.恶性病变中57个病灶阳性,2个假阴性,敏感性97%(57/59),特异性100%.结论自动活检针安全、高效、操作简便可常规应用于CT导向下胸部介入性诊断.

    作者:肖越勇;张金山;赵红;于淼;李家开;廖正银;扬立;黄辉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肝癌血供的多普勒超声研究进展

    肝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诊断为改善预后和提高生存率的关键.高分辨率的B型超声能检出肝内小于1.0cm的占位性病变,但对其定性诊断,尤其是肝癌早期的定性诊断仍有困难.近年来,利用彩色多普勒(CDFI)、脉冲多普勒(PW)、彩色血管能量成像(CPA)及三维彩色血管能量成像(3D-CPA)技术研究肝癌血供及肿瘤血管,并与病理组织学对比,将肝癌的早期诊断、治疗提高到了新的水平.

    作者:曾燕荣;赵玉珍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1例报告

    患者男,40岁.入院前1年不明原因突然出现头晕、头痛、心悸、阵发性高血压.入院前3天,无明显诱因再次突然发作,心悸、胸闷、全身大汗,且继之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喷射状呕吐胃内容物,血压230/110mmHg,肌注降压药后头痛减轻,但恶心、呕吐不止,且出现右上腹绞痛,难以缓解,血压进行性下降到80/55mmHg,给予升压药6h后血压回升,情况渐好转.体检:体温36.5℃,脉搏82次/分,呼吸:16次/分,血压16/10kPa,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未触及肿块,肝区有叩痛,肾区无叩痛,腹部无移动性浊音.

    作者:吴天;刘建新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超声心动图诊断右室双出口的价值 (61例与手术结果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右室双出口(DORV)诊断和分型中的价值和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1例DORV患者的超声诊断,并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 61例中,超声诊断57例,诊断率达93.4%.其中,超声心动图对SDD、SDS、SDL、SLL、ILL型DORV诊断符合率较好.结论超声心动图诊断DORV的符合率高并且能具体指出其分型,是诊断DORV的一种准确、无创、首选的检查方法.

    作者:孙琳;李治安;栾姝蓉;房芳;吴山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脾组织植入的MRI表现

    目的提高对脾组织植入及其MRI表现的认识.方法报告3例经病理证实的脾组织植入的MRI表现,结合文献复习探讨其发生的病理基础.结果 3例均有脾外伤,脾切除病史(18个月至27年),MRI检查表现为左上腹部包块,1例为多发包块.病灶在SE序列T1WI表现为低信号,T2WI表现为稍高信号,Gd-DTPA增强扫描,在动脉期呈明显强化,延迟期呈均匀中度强化.1例行超顺磁氧化铁(SPIO)增强扫描,脾组织植入在T2WI呈明显的低信号.结论脾组织植入MRI表现为脾外伤、手术后出现的腹部包块,MRI表现为在各个扫描序列上与正常脾脏一致.诊断的关键在于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作者:金延方;叶慧义;岳云龙;赵铜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有蒂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例

    患者男,53岁,左腰部无明显诱因的持续隐痛10月余,加重1周,伴尿急.体检无明显阳性体征.B超检查:显示左肾下极有一类圆形不均质的强回声肿块,边界清楚,约5.0cm×4.1cm大小,考虑为左肾下极错构瘤可能性大.

    作者:罗帝林;杨茂洪;刘顾岗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超声诊断双肾多发性错构瘤1例

    患者 女,54岁,因腰部不适来院就诊.查体:一般情况良好,心肺检查未见异常,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双肾区轻叩痛.B超检查:双肾形态失常,结构不清,左右肾内分别探及数个大小不等的强回声区.大位于右肾下极6.65cm×5.65cm(见图1),小位于左肾上级0.79cm×0.6cm(见图2),边界清晰,无包膜,小强回声区后方无声衰减,大强回声区后方有弱声衰减.B超诊断:双肾多发性错构瘤(双肾多发性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作者:胡晓松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限局性机化性肺炎影像学诊断的探讨(附29例分析)

    目的探讨限局性机化性肺炎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病理组织学证实为限局性机化性肺炎的临床、CT资料.结果 29例中27例(93%)病灶邻近胸膜(包括纵隔胸膜),病灶大小在2~4cm之间,中心层面呈圆形或类圆形13例(45%),不规则形16例(55%); 边缘显示毛刺18例(62%); 纵隔窗上边缘或大部分边缘呈向心性弓形凹陷,且相邻边缘交界处呈尖角状突起20例(69%); 邻近肺野不同程度的渗出性病变12例(41%); 可见支气管血管束聚拢8例(27%); 有邻近胸膜轻度粘连、肥厚或胸膜凹陷13例(44%).结论 CT,特别是高分辨率CT可显示限局性机化性肺炎某些特征,大部分病例可作出诊断,部分病例可行CT导引下穿刺活检作出诊断.

    作者:崔允峰;刘庆伟;王伟;杨玉海;赵素红;郭卫华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肛管直肠影像学(二)

    本文主要是对肛直肠功能性疾病的影像学检查表现予以评价.1 便秘便秘对于不同的病人有不同的表现,有相当大的个体差异,应包括两个方面:排便频率减少和排便困难,频率减少通常定义为小于3次/周.

    作者:王毅;何选丽;龚水根;张伟国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超声心动图评价左心室舒张功能

    Weiss等[1]提出左室心肌松弛时间常数(Tau)为一相对不依赖于前后负荷定量评价左室心肌松弛性的可靠指标.然而这项指标必须通过有创的心导管检查,利用左室压力和微分曲线经计算获取.近年来,无创心功能的研究已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特别是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技术问世后,更能提供一些血流动力学信息.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左室舒张功能可通过以下几种方法:

    作者:马桂琴;李仲智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小儿腹盆腔横纹肌肉瘤的CT诊断

    目的探讨小儿腹盆腔横纹肌肉瘤的CT表现特征.方法对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盆腔横纹肌肉瘤的起源、形态、大小和组织学类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横纹肌肉瘤CT增强前后均表现为边界清楚的软组织肿块,平扫肿块密度基本均匀,增强后肿瘤周边区明显强化,内部强化不均.结论腹盆腔横纹肌肉瘤好发于膀胱、前列腺和腹膜后及肝内外胆道,肿瘤无包膜,边界清楚,肿瘤的内部常发生变性坏死,增强后肿瘤的周边部分强化比内部明显.

    作者:李文华;张永平;朱杰明;张玉珍;王秋艳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下腔静脉塌陷指数筛查肺栓塞的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测量下腔静脉塌陷指数对肺栓塞筛查的价值.方法利用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对31例急性、慢性肺栓塞患者和31例常规体检者进行下腔静脉塌陷指数测量.选择空腹检查条件,患者取仰卧位,充分显示距下腔静脉入右心房2cm以内纵断面的管腔结构,以彩色多普勒超声证实此段血流通畅,而后测量吸气、呼气时下腔静脉的内径.结果 31例急性、慢性肺栓塞患者下腔静脉塌陷指数下降占19 例(59.4%).大块肺栓塞组、非大块/次大块肺栓塞组和正常对照组的呼气末下腔静脉内径、吸气末下腔静脉内径和下腔静脉塌陷指数分别为(1.78±0.70)cm,(1.49±0.61)cm,0.148±0.0974;(1.06±0.38)cm,(0.50±0.21)cm,0.517±0.075;(2.37±0.34)cm,(0.46±0.22)cm,0.805±0.115.结论无创伤性超声技术对急性、慢性肺栓塞筛查具有较高特异性,单独根据下腔静脉塌陷指数判断肺栓塞可能会出现较高的假阴性.

    作者:勇强;孙慧;李治安;赵青;白云燕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前脑无裂畸形2例报告

    例1 女,3岁,因身体发育小,智力运动发育落后于同龄儿就诊。神经系统查体无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无异常。MRI表现:大脑镰前下部未发育,双侧额叶内侧融合,皮层厚度基本正常;透明隔未发育;胼胝体膝部和体部未发育;大脑前动脉为单支;双侧侧脑室前角未发育,颞角发育正常,第三脑室发育小;双侧基底节区核团分布正常;双侧顶叶、颞叶、枕叶未见异常,脑干及小脑未见异常。诊断:前脑无裂畸形,半脑叶型(图1,2)。

    作者:谢晟;肖江喜;蒋学祥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肝硬化患者大脑基底节和白质磁化转移率测量研究

    目的应用磁化转移率测量对肝硬化患者头颅MRI T1加权像基底节和大脑白质高信号进行定量分析.方法对22例肝硬化患者和18例健康成人志愿者行MRI扫描,并对苍白球、壳核、尾状核头、丘脑和大脑三角区白质5个部位行磁化转移率的测量和计算.结果 15例肝硬化患者T1加权像可见基底节区信号增高,7例未见信号明显异常.在苍白球、壳核和三角区脑白质部位,肝硬化患者与正常人的磁化转移率的差别有高度统计学意义.经单因子判别分析发现,苍白球的磁化转移率测量值鉴别肝硬化患者与正常人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高.结论肝硬化患者基底节和脑白质磁化转移率降低.

    作者:付建新;李坤成;王蕊;张旭;赵富强 刊期: 2002年第10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院

主办: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