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春玲;陈正光
目的探讨三维动态MRA(3D DCE MRA)成像技术在胸部、腹部大血管应用的价值.方法使用1.5T超导磁共振全身成像仪对35例疑有胸部、腹部大血管病变的患者进行静脉手推团注磁共振造影剂法的3D DCE MRA检查.一次屏气22s可采集14~24层图像.结果所有35例3D DCE MRA均一次检查成功,清楚地显示了胸部、腹部大血管解剖结构,包括血流信号,血管壁及其壁周组织,对病变的定位及与周围血管和组织相关性均可以作出明确的判断.结论 3D DCE MRA成像在采用了快速的梯度回波成像技术,合理的静脉团注造影剂,以及正确的图像分析和后处理后可以实现无创性的准确的胸部,腹部大血管的诊断,有可能替代常规DSA检查.
作者:孟春玲;陈正光 刊期: 2002年第10期
本文主要是对肛直肠功能性疾病的影像学检查表现予以评价.1 便秘便秘对于不同的病人有不同的表现,有相当大的个体差异,应包括两个方面:排便频率减少和排便困难,频率减少通常定义为小于3次/周.
作者:王毅;何选丽;龚水根;张伟国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检查在检出21-三体胎儿方面的作用.方法在孕中期进行超声检查,观察胎儿生长发育,测量胎儿颈背部皮肤厚度,并除外严重胎儿畸形.结果通过超声检查发现颈背部皮肤增厚,于孕14~21周检出了3例21-三体胎儿,其中2例母亲年龄小于35岁,且无其他超声异常表现等染色体核型检查适应证.在没有应用这一超声指标进行产前筛查的6例21-三体病例中,母亲年龄小于35岁的2例被漏诊.结论应用颈背部皮肤增厚这一超声指标可以提高产前21-三体胎儿检出率,特别是母亲年龄小于35岁,且不合并严重畸形的病例,减少产前漏诊.
作者:孟华;姜玉新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 进一步探讨颈内动脉海绵窦瘘(CCF)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在DSA监视下,采用法国Balt公司的同轴可脱性球囊技术,对12例CCF患者进行了可脱性球囊栓塞治疗.结果一次完全性地栓塞了颈内动脉瘘口,又保持了颈内动脉通畅,大脑前、中动脉显示清晰者11例,占92%;术后临床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结论采用可脱性球囊血管内栓塞是治疗CCF的好方法,其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疗效好,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黄永火;欧阳祖彬;欧阳羽;曾勇明;李越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评价利用经导管动脉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embolization,TAE)急诊治疗产后大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例产后大出血患者实施急诊经皮双侧髂内动脉前干插管术,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明确出血部位,超选择性用明胶海绵栓塞子宫动脉.结果 DSA显示出血均来源于单侧或双侧子宫动脉,表现为造影剂在宫腔内呈弥漫性、局灶性分布.栓塞后8例出血完全停止;2例出血明显减少,经药物对症治疗后一周内出血逐渐停止,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应用急诊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大出血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具有止血迅速,疗效可靠,创伤小,并发症少的特点,并可达到保留子宫的目的.
作者:刘璋;谢琦 刊期: 2002年第10期
患者男,57岁.因反复发作性腹痛16年,加重10余天来诊.查体:心肺无异常,肝脾未触及.墨菲氏征(+).B超检查:肝脏未见异常声像.于第一肝门上方胆囊窝区,探及胆囊大小6.3cm×2.7cm×2.5cm,壁厚0.35cm,毛糙,其前壁体部突出一直径2.0cm透声区,可见一直径0.34cm交通口与胆囊腔相通(图1).
作者:孙红云;王丽荣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 CT导引下肝肾囊肿穿刺抽吸硬化治疗及疗效观察.方法肝囊肿18例,肾囊肿31例,肝肾囊肿共计49例,囊肿大小为3.8~11.2cm,使用20G,7.5~15cm长度的穿刺针,抽出囊液22~480ml,注入99.7%的无水酒精,治疗后对所有病例进行随访,长为一年.结果总有效率为100%,治愈率为85.7%,无并发症.结论此疗法操作简单,定位准确,创伤小,疗效好,是一理想的治疗手段.
作者:杜秀勤;温平贵;陈喜中;韩静 刊期: 2002年第10期
胰腺癌(pancreatic cancer)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高,手术切除率不足10%;未经手术治疗而单一用放射治疗或化学治疗,以及放化疗同时进行者五年生存率仅约5.2%[1].因此,对不能手术切除的胰腺癌患者,微创性介入治疗已成为提高其生存质量、延长其生存期的重点研究方向.
作者:邓伟;卓忠雄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肾动脉栓塞术治疗肾损伤合并出血性休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肾外伤合并出血性休克9例.经皮股动脉穿刺选择性肾动脉造影,超选择性插管后注入明胶海绵颗粒及真丝线段栓塞.随访1~48个月.结果除1例因肾蒂及肾动脉主干损伤而手术外,其余8例止血效果良好,术后血尿停止,IVP及肾核素复查患肾功能正常,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经导管动脉栓塞治疗严重肾损伤合并大出血是一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钟晓;陈勇;赵卉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分析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SSS)的病因,血流动力学改变,超声表现以及合并其他颈部血管严重病变时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及其与窃血的关系.方法分析本院经超声检查并经临床确诊锁骨下动脉或无名动脉起始段重度狭窄或闭塞的患者49例.结果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主要由动脉粥样硬化和多发性大动脉炎所致.结论当锁骨下动脉或无名动脉起始段病变,合并颈部其他血管严重病变时,不应单纯依靠椎动脉的血流方向来估测同侧锁骨下动脉或无名动脉的狭窄情况.
作者:田津;李治安;勇强;路彤;赵青;孙慧;崔复霞 刊期: 2002年第10期
消化道多原发癌比较少见,各家报道差异较大,约占消化道恶性肿瘤的0.32%~6.9%,本文共收集36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张淑香;李春卫;孙建国 刊期: 2002年第10期
包虫病又称棘球蚴病是畜牧区常见的人畜共患的地方性、流行性寄生虫病.人体各部均可受累,肝、肺居多.肾包虫病较少见,占包虫病的0.4%~4%.现将我院经超声检查诊断及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报告如下:
作者:张秋兰;农红 刊期: 2002年第10期
患者男,16岁.因左前臂肿块逐渐增大5年,影响劳动而来我院就诊.该肿块于5年前发现,如蚕豆粒大.近2年逐渐增大,于从事重体力劳动时,肿物突出明显,影响左臂用力.无外伤史.
作者:颜祥卿 刊期: 2002年第10期
近年来医学超声发展的前沿中,引人注目的为超声血流成像和血管内超声造影.两者间目的相近且有一定联系,但从概念上与理论、技术上各具不同特点.现提出,供探讨.1 超声血流成像
作者:徐智章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限局性机化性肺炎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病理组织学证实为限局性机化性肺炎的临床、CT资料.结果 29例中27例(93%)病灶邻近胸膜(包括纵隔胸膜),病灶大小在2~4cm之间,中心层面呈圆形或类圆形13例(45%),不规则形16例(55%); 边缘显示毛刺18例(62%); 纵隔窗上边缘或大部分边缘呈向心性弓形凹陷,且相邻边缘交界处呈尖角状突起20例(69%); 邻近肺野不同程度的渗出性病变12例(41%); 可见支气管血管束聚拢8例(27%); 有邻近胸膜轻度粘连、肥厚或胸膜凹陷13例(44%).结论 CT,特别是高分辨率CT可显示限局性机化性肺炎某些特征,大部分病例可作出诊断,部分病例可行CT导引下穿刺活检作出诊断.
作者:崔允峰;刘庆伟;王伟;杨玉海;赵素红;郭卫华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超声测量下腔静脉塌陷指数对肺栓塞筛查的价值.方法利用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对31例急性、慢性肺栓塞患者和31例常规体检者进行下腔静脉塌陷指数测量.选择空腹检查条件,患者取仰卧位,充分显示距下腔静脉入右心房2cm以内纵断面的管腔结构,以彩色多普勒超声证实此段血流通畅,而后测量吸气、呼气时下腔静脉的内径.结果 31例急性、慢性肺栓塞患者下腔静脉塌陷指数下降占19 例(59.4%).大块肺栓塞组、非大块/次大块肺栓塞组和正常对照组的呼气末下腔静脉内径、吸气末下腔静脉内径和下腔静脉塌陷指数分别为(1.78±0.70)cm,(1.49±0.61)cm,0.148±0.0974;(1.06±0.38)cm,(0.50±0.21)cm,0.517±0.075;(2.37±0.34)cm,(0.46±0.22)cm,0.805±0.115.结论无创伤性超声技术对急性、慢性肺栓塞筛查具有较高特异性,单独根据下腔静脉塌陷指数判断肺栓塞可能会出现较高的假阴性.
作者:勇强;孙慧;李治安;赵青;白云燕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晚期宫颈癌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96例晚期宫颈癌分为,介入插管化疗栓塞组和放射治疗组,每组48例.结果介入插管化疗栓塞组症状缓解、肿块消退、Ⅱ期手术、 3年和5年生存率明显优于放射治疗组.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副反应中胃肠道反应,血白细胞减少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介入插管化疗栓塞治疗晚期宫颈癌,是一种提高疗效及生存质量,副反应小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高文;刘素云;陈志仁;钟俊勇;朱雪连;丘全胜 刊期: 2002年第10期
我们自1995年开展32P胶体肠系膜上动脉灌注内照射结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共20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崔建国;王天昌;焦智民;王俊生;段成洲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氧增强MR肺通气成像的机理和基本技术方法.方法运用反转恢复单次激发超快速自旋回波序列,对7例(4男、3女)健康志愿者进行扫描,比较中心编码和半傅立叶K空间填充方式的成像区别;采用医用纯氧作为T1加权肺通气对比剂,进行吸氧前后的肺组织T1值测量和图像处理.结果中心编码的K空间填充方式可得到更佳的信噪比,合适的翻转恢复时间可得到优的对比度噪声比,通过吸氧前后的图像减影可获得氧对比的肺通气功能图.结论氧对比通气成像安全、简便易行,能反映肺的局部通气功能,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杨健;郭佑民;万明习;吴晓明;郗农;王建国;朱力;解恩义;雷晓燕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99Tcm-双胱乙酯(ECD) SPECT局部脑血流显像在各类脑外伤的影像特征和应用价值.方法正常对照组10例,脑外伤组24例.病员准备、采集条件和图像处理基本同常规脑血流灌注断层显像.所有患者均进行同期 CT 扫描.结果 24例脑外伤患者中20例 SPECT 表现为异常,病灶累及脑的部位71个,阳性率83%,CT 阳性率为71%.SPECT 发现病灶范围和数目均高于CT.各类脑外伤 SPECT 除表现为局限性放射性稀疏或缺损的共同特点外,不同类型脑外伤还具有各自相应的影像特征,如脑挫裂伤表现为假性结构紊乱;脑血肿清除术后表现为原血肿区缺损,酷似脑梗塞改变.结论各类脑外伤患者 SPECT脑灌注显像具有相应的影像特征,该显像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张芬茹;宋锦宁;胡国瑛;刘守勋 刊期: 2002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