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佳军
目的:探讨舒适个体化护理服务应用于乳腺癌化疗全程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5月~2013年6月期间接收的43例乳腺癌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将其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疗护理方法;同时选取同一时间内我院接收的43例同类病症患者,将其视为观察组,在常规化疗护理的基础上,加施舒适个体化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和化疗期间的总满意度。结果:对照组的平均住院时间是(15.18±0.68)d,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是(12.11±0.56)d,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的总满意度是79.07%,观察组的总满意度是10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乳腺癌化疗过程中采用舒适个体化护理服务,可以促进患者化疗的顺利完成,使得医患关系更加和谐,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瑶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为了解我院食管癌手术患者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评价围术期使用抗菌药物使用是否合理。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胸外科2013年10月~2014年9月食管癌手术患者病历共计272份,分析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的情况。结果本次调查手术患者共计272例,其中男性209例,占76.83%;女性63例,占23.17%;大年龄78岁,小年龄39岁,平均年龄60.81±7.32岁。267例术前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5例术前未使用;术后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时间1~10d,平均时间为4.23±3.0天。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种类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头孢呋辛、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美唑。102例术后改为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排名前三位的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头孢他啶,治疗使用抗菌药物平均时间7.00±3.10天;抗菌药物主要以一联使用为主。结论食管癌手术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欠规范,应加强食管癌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作者:马春华;陆婷婷;王文英;尚建英;王英;李金学;刘钧;代明星;管利荣;邹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头孢替唑是一种常见的抗生素,属于半合成抗生素药物,其在临床治疗中应用比较多,而且有着较好的疗效。头孢替唑的药理是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头孢替唑的应用反应比较广,可以用于治疗各类由细菌引起的感染。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头孢替唑残留的技术验证效果进行了检测,这可以提高头孢替唑的制备治疗以及药效,希望对相关药品质量检测人员提供一定帮助,降低临床中应用头孢替唑引起过敏反应的概率。
作者:姚元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睑袋整形术的临床体会。方法:对2014年6月~10月我院收治的睑袋整形的患者22例。结果:对患者实行手术后,手术中出血少,术后肿胀轻,术后恢复快。所做22例手术中没有出现并发症。结论:手术操作简便,效果良好。具有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并广泛使用。
作者:隋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 CT 在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60例闭合性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患者,对其临床病例资料 CT 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本研究60例闭合性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患者中,包括单脏器损伤患者50例,其中有脾损伤患者24例,,肾损伤患者14例,肝损伤患者7例,胰腺损伤5例。多脏器损伤患者有10例,其中肝损伤伴左肾损伤 4例;肝损伤伴脾损伤2例;脾损伤伴右肾损伤2例;脾损伤伴胰腺损伤2例。结论:CT 扫描检查腹部闭合性实质性脏器损伤是一种简洁、快速、准确的方法,CT 扫描能迅速作出准确诊断,对制定急诊腹部创伤临床治疗方案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有效提高患者预后,降低死亡率,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张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外部环境刺激及机体精神因素等的影响,人口老龄化骨质疏松症患者迅速增加。目前,其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慢性疾病,因此,关于骨质疏松症的防治引起各国医学界的高度重视。
作者:高洁;柴艺汇;李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鼻科中应用气囊填塞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接诊的鼻科鼻出血患者100例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自5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填塞术处理,而研究组采取气囊填塞术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止血率、拔除填塞后再出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止血率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 >0.05),但研究组拔除填塞后再出血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鼻科鼻出血比较常见,采取气囊填塞术可取得比较良好的止血效果,而且出血率低,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借鉴。
作者:刘英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分析手术室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把2012年9月-2014年10月我院接收的98例行手术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病例数各为49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基于常规护理管理实施风险管理,观察两组患者满意度度与风险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3.88%,风险发生率为4.08%,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5.51%,风险发生率为16.33%,二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管理,不仅可减少风险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同时还可进一步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应用价值。
作者:楼攀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结合当前骨科手术的发展特点,对在护理工作中潜在的隐患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准寻找应对措施。
作者:赵翠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氨甲苯酸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7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均为我院在2013月7月到2014年11月期间收治,将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患者只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氨甲苯酸静脉滴注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14%,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5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14%,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氨甲苯酸对于上消化道出血治疗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杨杰智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在本次试验中主要是为了对包衣抛光工艺对消炎利咽丸溶散时限的法影响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在实际的试验中主要采用的是规格达标的药品制剂,将起放置到设置好的筛选网中,然后通过测得水丸的溶解时限来对溶解度进行明确。结果:通过实验可知,塑制机制丸占据整个时限的71%,包衣丸占据21%,抛光丸的溶解时限仅占7.2%。结论:在实际的药品制备工作中,要在保证药效的情况下,尽量满足药品的外观需求。在实际的应用中,尽量选择包衣抛光工艺,这种方式能够有效的控制消炎利咽丸的溶散时限。在具体的工作中可以得到广泛的推广。
作者:吴桐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所致坏死。它的病死率极高。我国 AMI 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并且患病年龄趋于年轻化,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经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加冠状动脉内支架植人术(CS),已成为当今治疗急性 AMI 的主要方法之一,它安全有效可确保血运重建改善心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改善 AMI 患者近远期预后的一种重要措施。
作者:王金芯;张祖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感染的重要控制部门,质量控制的好坏决定着医院感染率的高低。质量控制不仅取决于工作人员的素质和技术水平,,更取决于管理者的效能,我科将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nent TOM)即“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的管理途径”运用于实践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沈文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药品分类管理制度对医院药剂科的影响。方法:归纳总结国内文献资料。结果:药品分类管理制度实施将对我国县级以上医院的药剂科产生重大影响。结论:药品分类管理制度,可促进药剂科转向以病人为中心的重点,使药剂科更好的发展。
作者:庄玉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患者自控镇痛(PCA)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手术后镇痛。选择合理的镇痛方法处理术后疼痛能减少患者不必要的痛苦,减少伤害性刺激,避免机体躯体性和内分泌不良反应,加速患者机体功能恢复。本研究对全子宫切除术后采用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与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的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比较分析,旨在为临床镇痛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
作者:刘计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索古汉养生精口服液联系激素替代疗法治疗更年期综合症的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96例老年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谷维素、己烯雌酚片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古汉养生精口服液治疗,两组均以2个月为一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失眠多梦、腰膝酸软、头晕目眩、健忘等系列症状的改善情况。结论治疗组总总效率为80.00%,总有效为96.67%,对照组分别为47.92%和81.94%。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中西药使用治疗优于单纯应用西药组。
作者:陈芳锐;刘俭英;李丹;丁正香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 PDCA 护理模式在小儿心脏术后预防肺部感染中的综合效果研究。方法:选取2011.8-2013.8我院心胸外科治疗的11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然后将两组患肺部感染的发病率、严重程度、病程、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患儿护理依从性进行比较。结果:两组临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DCA 护理模式可显著预防小儿心脏术后发生肺部感染,并可有效缩短术后住院时间。
作者:叶娟;牟光容;金露;任雪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产后抑郁症(postpartumdepression,PPD)是指产后6周内第1次发病(既往无精神障碍史),以情感(心境)持续低落为基本特征的一组精神障碍,可伴有思维和行动的改变及躯体症状。抑郁心境程度不同,可从轻度心境不佳到忧伤、悲观、绝望。病人感到心情沉重,郁郁寡欢,度日如年,痛苦难熬。病人呈显着、持续抑郁状态,注意力集中困难、记忆力减退、脑子迟钝、思路闭塞、行动迟缓,或者。有些病人则表现为不安、焦虑、紧张和激越。丧失兴趣、精力丧失,疲乏无力,洗漱、着衣等生活小事困难费劲,力不从心。病人往往过分贬低自己的能力,会感到强烈的自责、无价值感、无助感,感到生活是负担,以死求解脱,可产生强烈的自杀念头和行为。抑郁病人常有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睡眠障碍、性功能低下和心境昼夜波动等生物学症状,很常见,但并非每例都出现。不仅严重危害产妇的身心健康及婚姻和家庭,而且影响婴幼儿的发育及情绪、智力、行为的发展,给家庭及社会造成巨大的危害。有关产后抑郁症的研究很多,现将产后抑郁症的相关产科因素及护理对策综述如下。
作者:苑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侵入人体伤口并生长繁殖、产生毒素所引起的一种急性特异性感染。常继发于各种创伤后,亦可发生于不洁条件下分娩的产妇和新生儿。破伤风临床表现分为三期:潜伏期、前驱期、发作期。潜伏期一般为6~12天,有的可1~2天发病,有的可迟达数月,潜伏期越短,预后越差。
作者:居春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总结了产后出血产妇的护理干预措施。主要包括产前重视检查及保健;产时科学处理产程,减少危险因素;产后细心观察,对症处理及积极配合急救,并加强生活、心理护理。认为护理干预可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减少产后出血的并发症。
作者:王永艳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