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文瑛
目的:探讨中药对皮肤过敏性紫癜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70例皮肤过敏性紫癜患儿,按照数字单双号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常规西医疗法,研究组则应用中医辩证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经治疗后总有效率94.3%明显高于对照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对皮肤过敏性紫癜的治疗效果较为显著,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王明跃 刊期: 2015年第02期
近年来,人们的对健康越来越重视,患者就医的自我保护能力意识也不断增强,诸多医患纠纷问题明显增多,以医疗信访形式反映到信访工作中来。随着信访量的不断增加,如何做好医疗信访档案管理工作是摆在卫生信访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
作者:江汇浪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3000例教职工 B 超体检结果。方法选取3000例教职工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教职工均接受 B 超检查,分析3000例教职工的 B 超检查结果。结果①教职工疾病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囊肿、结石、胆息肉、脂肪肝、脾大、其他,检出率分别为14.03%、8.43%、2.90%、1.77%、1.40%、1.10%。②男性在上述疾病的检出率上所占比例更好,与女性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③年龄年龄低于55岁的囊肿、结石、胆息肉、脂肪肝、脾大、其他疾病检出率均低于年龄超过55岁的教职工,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教职工因受到其职业特殊性的影响,多因不良生活习惯诱发慢性疾病,为此,他们必须改正生活方式,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医院要做好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便于使教职工保健意识得以提升。
作者:刘雪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的临床因素,以及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治疗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确诊的青光眼小梁切除+虹膜根切术后并发性白内障46例46眼,分析病因,行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随访6个月,观察手术效果。结果青光眼术前即有不同程度晶状体混浊37眼,青光眼术后曾出现眼压过低10眼,青光眼术后即出现晶状体局部混浊4眼,青光眼术后曾出现术眼感染1眼。46眼行白内障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结论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的主要原因有患者自身因素、滤过术后眼压过低、手术损伤以及术后感染。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是治疗青光眼术后并发性白内障的有效办法。
作者:李道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对我院近4年来高血压小脑出血的病例的分析,探讨高血压小脑出血的手术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37例高血压小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7例患者行早期开颅显微清除血肿术及去骨瓣减压术,10例行血肿清除并脑室外引流术。采用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H)判断手术效果。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其中死亡4例,其余33例生存者预后按 ADH 分级,I 级12例,II 级14例,III 级6,IV 级4例,V 级1 例。结论根据高血压小脑出血的具体情况及时采取有效的外科手术治疗,清除血肿及去骨瓣减压,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及提高其生存质量。
作者:董洪顺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总结在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的急诊就诊过程中,急诊护理路径的应用价值,以提高 AMI 的诊治效率。方法:将100例 AMI 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接受常规急诊护理的常规组及接受急诊护理路径护理的路径组两组,每组患者50例。分别对两组急诊就诊相关时间、在院治疗相关时间及预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路径组急诊分诊时间、留观时间,入院后再灌注时间、卧床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P <0.05);此外,路径组在院治疗期间患者死亡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AMI 患者在急诊护理中应用急诊护理路径,可有效的缩短患者的就诊相关时间,并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死亡率。
作者:王银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超声诊断小儿肠套叠的特点进行分析,探讨小儿肠套叠超声诊断的价值以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011年7月~2013年4月入住我院进行超声诊断的48例小儿肠套叠患者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且做出总结。结果:48例小儿肠套叠患儿经过超声诊断,其中经过空气灌肠而成功复位的患儿有44例,经过手术进行确诊治疗的患儿有4例,超声诊断准确率100%。结论:对小儿肠套叠患者进行超声诊断,不仅操作方法简单,而且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和准确性,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韩蕾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总结了产后出血产妇的护理干预措施。主要包括产前重视检查及保健;产时科学处理产程,减少危险因素;产后细心观察,对症处理及积极配合急救,并加强生活、心理护理。认为护理干预可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减少产后出血的并发症。
作者:王永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重症监护病房(ICU)病人病情危重,免疫功能差极易发生感染[1]常需要多种药物的同时输入,一些休克病人常出现外周静脉穿刺困难,导致不能及时给药而耽误用药,建立深静脉通道,为中心静脉压及 PICCO 监测技术的应用提供准确数值[2]。其次为抢救患者赢得了时间,因此深静脉导管已成为危重病急救的必需手段之一[3],但随之带来的导管相关感染已成为院内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4]。本文根据临床经验总别 ICU 患者深静脉置管感染因素,并提出相应护理措施,为临床更好地预防和治疗导管相关感染提供参考。
作者:郑志兵 刊期: 2015年第02期
调查时间:二一四年七月九日调查地点:湖南省醴陵市富里镇利群小学调查对象:利群小学学生家长一、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自己的追求越来越高,不仅体现在了对整体的身心健康上,而且对局部健康有了更大的关注,尤其是口腔健康。从古至今,民间就流传着“牙疼不是病,痛起来要人命。”的说法。城镇成人所接触到的关于口腔健康的宣传更多,对自己的口腔健康会有更多的关注。因为农村的信息宣传较困难,并且农村农活繁忙,农村成人对口腔健康的关注度极弱,所以“暖阳”团队就以利群小学的200名同学家长按4:1的比例进行抽样调查。
作者:张自亮;樊瑞琴;龚学学;苏晓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种植牙手术中使用0°生理盐水做冷却对减轻术后肿痛疗效的观察。方法我科随机选取2009年至2015年种植牙手术100例,每组50人。观察组术中采用0°生理盐水做冷却。对照组术中采用常温(15°左右)生理盐水做冷却。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肿胀的情况。结论:术中采用0°生理盐水做冷却术后患者疼痛肿胀反应明显好于术中采用常温生理盐水做冷却。操作简单方便,患者满意度高,大大减轻了患者对种植牙的心理恐惧。
作者:陈凯航 刊期: 2015年第02期
随着我国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诊疗仪器越来越多,功能也越来越健全,在心电检查的过程中,应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可以提高检查的准确性以及效率。本文对常用心电检查项目的特点以及临床适应症进行了分析,希望对医疗工作者有所帮助。掌握心电检查项目的特点,可以在诊疗的过程中,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而且不会对病人及家属造成较大的经济负担。
作者:李欣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 P27和 P53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在我院手术治疗的浸润性导管癌患者,术中留取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实验检测其中 P27和 P53的表达水平。结果:在50例患者的标本中,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 P27的阳性率为78.0%,而 P53的阳性率为4.0%;而在癌旁组织中,P27的阳性率明显下降,仅为36.0%,而 P53的阳性率显著升高,为52.0%;P27和 P53与乳腺癌的淋巴结转移均有相关性,其中 P27在有淋巴结转移的组织中呈低表达,而 P53在有淋巴结转移的组织中呈高表达;且 P27和 ER 有一定的相关性,ER 阳性患者的 P27呈高表达,差异均由统计学意义。结论:P27、p53蛋白对乳腺癌发生和发展起重要作用,具有较高的临床参考价值。
作者:张亮;王传军;方皓;姜美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质子泵抑制剂的药学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06月~2014年06月我院收治的酸相关性疾病患者75例(上消化道出血、消化性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各25例),将均应用质子泵抑制剂治疗,观察药物治疗效果。结果:酸相关性疾病患者病情均得到良好控制,其中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2.0%,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6.0%,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8.0%。结论:质子泵抑制剂可有效治疗酸相关性疾病,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推广。
作者:梁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眼科门诊护理缺陷的导致因素进行调查,同时对防范措施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间19例眼科门诊患者,对患者护理过程中存在的缺陷进行调查,根据其具体情况制定防范措施,并予以实施,同时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10月间19例患者,对两组患者存在的护理缺陷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发生护理缺陷的患者为1例,发生率为5.2%;对照组发生护理缺陷的为7例,发生率为36.8%,两组比较 P <0.05。结论:护理人员综合素质是导致护理缺陷发生的直接因素,提升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够有效降低护理缺陷发生率。
作者:胡家芬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急腹症患者的临床手术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急腹症患者145例进行研究,对其麻醉方法和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45例患者分别采用硬膜外麻醉、硬膜外麻醉联合全身麻醉、全身麻醉的优良率分别为96.43%、92.67%、97.91%。结论:根据急腹症患者的不同临床症状和表现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能够有效保证麻醉效果和降低不良反应,提高手术的整体水平。
作者:林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静脉输液作为一种迅速有效的补液和给药途径,在疾病的抢救,治疗和康复中占有重要地位。但输液也可能引起多种不良反应。因此护理工作者必须了解各种不良反应的表现、多巡视、多观察,才能保证输液的正常进行。在以患者为中心的系统化整体护理中,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提高护理质量,成为现代临床护理技术探索工作的重点。
作者:李永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失眠治疗仪在老年失眠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随机分组方法将60例老年失眠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与对照组都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采用重庆海坤医用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 ES—100G 失眠治疗仪治疗。比较两种护理方法下两组患者的平均入睡时间、平均夜间觉醒次数、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及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患者在1 h 内入睡的人数多于对照组(P <0.05),干预组平均夜间觉醒次数少于对照组(P <0.05),睡眠时间及睡眠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 <0.05),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失眠治疗仪治疗有助于老年失眠患者缩短入睡时间、提高睡眠质量、并有助于提高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
作者:李东青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强脉冲光联合脉冲染料激光治疗鲜红斑痣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4年4月我院诊断为鲜红斑痣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50例,平均年龄(14.3±5.4)岁,男性23人,女性27人;皮损部位:面部17例,颈部12例,躯干14例,上肢 4例,下肢3例。使用强脉冲光联合脉冲染料激光治疗鲜红斑痣,对比患者治疗5次、治疗10次时的治疗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患者治疗10次时与治疗5 次时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患者治疗10次时与治疗5 次时不良反应率分别为6%、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强脉冲光联合脉冲染料激光治疗鲜红斑痣治疗疗效可靠,不良反应少。
作者:潘泓汝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心电图 ST 段的回落程度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自我院2013年至2014年收治的90例心肌梗死患者,根据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心电图 ST 段抬高总和与总回落百分比(sumSTR)将患者分为3组,完全回落组(sumSTR >70%)、部分回落组(70%≥sumST≥30%)以及未回落组(sumST<30%)各30例,观察患者住院期间的左室射血分数以及6个月内的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三组数据对比显示,完全回落组的左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部分回落组与未回落组,三组相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完全回落组为16.7%,部分回落组36.7%,未回落组43.3%;三组相比较完全回落组的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低,但部分回落组与未回落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患者的心电图 ST 段的回落程度越高,患者的左射血分数分数越高,心肌的再灌注水平越好,而其发生心血管疾病的事件的几率就越小。
作者:张琳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