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艳
目的:探讨稳心颗粒辅助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选取30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抗心律失常治疗,治疗组加用稳心颗粒,对照组未加用稳心颗粒。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稳心颗粒辅助治疗心律失常疗效显著。
作者:郎静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老年综合评估护理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住院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在我院心内科接受治疗的96例冠心病患者分成综合组和常规组。对综合组患者实施老年综合评估护理,对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结果:综合组患者心脏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综合评估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住院康复过程中的心脏风险事件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陈玲;于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近些年来,产前超声筛查在降低新生儿出生缺陷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果孕早期超声筛查发现胎儿颈项透明层增厚等异常,尤其是介入性检查确诊胎儿存在染色体异常的孕妇要进行流产以终止妊娠,避免孕中晚期引产造成的更大创伤,因此在孕早期进行胎儿超声筛查异常胎儿具有重大意义。胎儿颈项透明层(NT)增厚与胎儿染色体异常、先天性心脏病、自然流产等不良临床结局密切相关,孕11~13+6周超声测量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已成为妊娠早期筛查的重要指标。本文综合国内外文献,就超声测量胎儿颈项透明层在产前筛查中的应用及临床价值作系统回顾。
作者:刘小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通过调查分析比较使用洛沙平与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方法:2014年1月~2015年1月间共有6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入院治疗,其中38例患者服用阿立哌唑作为阿立哌唑组,另有30例患者服用洛沙平治疗作为洛沙平组,分析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洛沙平组用药后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6.67%明显低于阿立哌唑组用药的总有效率92.11%,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 <0.05);阿立哌唑组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低于洛沙平组,不良反应合计发生率23.68%显著低于洛沙平组的66.67%,差异具统计学显著性 P <(0.05)。结论: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较洛沙平更为显著,具有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的特点。
作者:林甲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制度的不断完善和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人们关注的重心开始从经济上转移到健康上来。由于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面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大部分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父母们越来越关注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导致儿科护理阶段成为是父母们关心的一个阶段,医疗行业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儿科护理学科也显得尤为重要。如何让儿科护理向着更高质量,更加专业的服务靠拢,成为了儿科护理专家们共同探讨的热点话题。本文结合个人多年实践工作经验,就儿科护理行业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以及干预措施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作者:肖艳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究输血治疗中出现的常见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的模式。方法:选择从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8月31日期间在我院接受输血治疗的患者111例,通过观察这些患者在输血过程中出现的常见并发症并进行及时有效的护理。观察这些相关并发症出现的患者所占的比例并对所采取的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结果:在本次研究的111例患者中,分别有6、3、1例患者出现发热反应、变态反应、溶血反应;通过护理人员的严密观察、及早发现,所有病例都得到了及时的治疗和处理。结论:护理人员在输血治疗过程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特别是观察并发症的出现是非常关键的一环,症状的及时发现和及时处理对患者以后原发病的治疗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杨学英;李俊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莫西沙星属8-甲氧基氟喹诺酮类抗菌药,是第四代喹诺酮的代表药物,对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厌氧菌、抗酸菌均有抗菌活性,此外对衣原体、支原体、军团菌也敏感。因其广谱抗菌,对呼吸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及复杂腹腔感染都有较好的疗效,同时使用时不需要做皮试,因此在临床上应用十分广泛。该药的主要不良反应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关节痛、肌肉痛等,严重不良反应包括重症肌无力、不可逆转的周围神经病变及影响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等。其导致严重皮疹的病例鲜见报道。
作者:代倩;许旭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妊娠首次发现或妊娠后才发生的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约1%~5%,近年来呈逐渐上升趋势。大部分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分娩后血糖能降至正常,预后良好。但糖尿病孕妇孕期血糖如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病理性妊娠和新生儿患病率明显增加,其中包括先天性畸形、流产、早产、胎儿生长受限、巨大胎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孕妇感染、血压增高、产程延长和羊水增多等,对母儿均有较大危害,须引起临床重视。目前由于对妊娠期糖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未完全明确,尚缺乏针对病因的有效治疗手段。
作者:郭立群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疼痛护理在泌尿外科中的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泌尿外科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疼痛护理,比较两组的术后疼痛、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24h、48h、72h 时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疼痛护理是人性化护理的重要体现,能够明显减少泌尿外科患者术后疼痛,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改善护理满意度。
作者:金利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浅谈静脉输液的安全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60例采用静脉输液治疗疾病的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给予安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输液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依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护理后,实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0%),实验组患者依从性良好率(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73.33%),统计学上有意义(p <0.05)。结论: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应用安全护理,可有效降低静脉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通过健康教育,提高患者依从性,缓解紧张的护患关系,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黄小姿 刊期: 2015年第02期
1有关术后发生尿潴留的研究1.1尿潴留的定义:尿潴留是指术后不能自行排尿或虽然能自行排尿但残余尿量≥100 ML②.1.2尿潴留的发生率:有关尿潴留的发生率,各种研究结果不一。国内文献报道术后尿潴留发生率为7.5%-44.9%③。近年来的研究报道其发生率略有降低,大致为30%。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次广泛子宫切除术④。
作者:李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头孢吡肟对呼吸道感染,评价其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头孢吡肟,每次2g,溶于生理盐水100ml 中,50min 静脉点滴,每12h 一次,每天两次,疗程7~14d 不等。结果:治愈率58.33%(35/60);显效率21.67%(13/60);有效率15%(9/60);无效占5%(3/60),即总有效率95%(57/60)。7种病原菌清除率为87.5%(49/56),不良反应率为5%(3/60)。结论:头孢吡肟具有高度抗菌活性,治疗中重度细菌性呼吸道感染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作者:庞明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真菌球型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20例真菌球型鼻窦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鼻内镜手术治疗,治疗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后痊愈,且经过两年随访,无一例患者出现复发。结论治疗真菌球型鼻窦炎患者采取鼻内镜手术,能够减少手术创伤,并彻底清除病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增贤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瘢痕妊娠是指子宫下段剖腹产,子宫复旧后子宫峡部瘢痕处妊娠,是位于子宫腔以外的异位妊娠(1)。
作者:李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与治疗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在我院行腹部手术治疗后引起68例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保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口服及灌肠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保守治疗总有效率为97.1%,对照组为85.3%,两组患者保守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经保守治疗无效的6例患者及时中转手术治疗均痊愈出院。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炎性肠梗阻临床疗效好,安全,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社区干预老年骨性关节炎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到2014年10月我社区接诊的老年骨性关节炎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老年骨性关节炎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结合社区干预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 VAS 评分(2.31±2.12)分低于对照组 VAS 评分(3.45±2.31)分(t =2.151,P <0.05)。观察组骨性关节优良率(91.67%)高于对照组骨性关节优良率(75.00%)(X2=6.001,P <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结合社区干预康复治疗对老年骨性关节炎的治疗康复具有明显疗效。
作者:金玉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方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7例乳腺增生患者,应用自拟中药方治疗,观察用药后乳腺增生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愈60例,好转21例,无效6例,有效率93.1%。结论:自拟中药方治疗乳腺增生疗效确切。
作者:卢永强;黄燕;杨丽洁;冀云彪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小儿肾病综合征和支气管哮喘病症之间的关系,探讨临床上对小儿肾病综合征合并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方案。方法随机抽取近年来我院就诊的儿肾病综合征患儿120例,其中肾病综合征合并支气管哮喘患儿6例。对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0例患者中,小儿肾病综合征合并支气管比例为5%,其中3例患儿致使肾病复发,对全部6例肾病综合征合并支气管哮喘患儿进行支气管扩张剂和表面激素吸入治疗,3到6天后,支气管哮喘症状有所缓解。出院后患儿继续进行表面激素吸入治疗,无一例发生哮喘发作,且患儿继续服用强的松,用以治疗肾病综合征,效果尤为明显。结论小儿肾病综合征患儿大多是由于口服激素导致哮喘症状的出现,且有可能导致肾病综合征的复发,临床上可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和表面激素对患儿进行治疗。对于小儿肾病综合征合并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治疗,要注意控制患儿哮喘症状,科学用药,可减少患儿肾病的复发。
作者:焦海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褪黑素是松果腺分泌的神经内分泌激素,其分泌呈昼夜节律,而松果腺是生物钟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发现,褪黑素生物学作用十分广泛,有关其生理、药理作用的研究取得了明显的进展,涉及生殖系统、免疫系统、心脑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等而发挥着生物节律的调节,性腺功能的发育与稳定,抗氧化及清除自由基,抗衰老等多种作用。褪黑素因其能漂白皮肤色素细胞而得名,它的化学名称为 N -乙酰-5-甲氧基色胺。它的生物合成主要是在松果腺细胞内进行,以色氨酸为原料,其主要的降解途径是肝。在肝细胞中,褪黑素在微粒体作用下生成6-羟褪黑素。其中70%~80%与硫酸根结合,5%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经尿排出体外。同时还有小部分的褪黑素通过3位侧链氧化,形成甲氧基吲哚乙酸。另外还有少量褪黑素可经去甲基代谢途径。
作者:边绪强;马帅;胡凡琦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针对鼻骨骨折患者,观察选择普通 X 线以及 CT 检查方法进行疾病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4年12月鼻骨骨折患者50例。临床针对所有鼻骨骨折患者分别选择普通 X 线检查的方法以及选择 CT 检查的方法。完成检查后,针对终获得影像实施分析。结果:在所有鼻骨骨折患者中,选择 CT 检查的方法完成疾病诊断后,终获得的阳性率为100%;选择 X 线平片的方法完成疾病诊断后,终发现20例患者表现出鼻骨骨折的情况。结论:针对鼻骨骨折患者,选择普通 X 线检查的方法进行疾病诊断,终结果只能作为初步判断依据,而选择 CT 检查的方法能够表现出显著效果,凸显 CT 检查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胡俊岭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