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颅彩色多普勒对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的评价

夏利;刘良东;钟红;王启弘;张小征;林利;周佩

关键词:经颅彩色多普勒, 颅内动脉瘤, 介入治疗, 血流动力学变化, 随访观察, 疗效评价, 诊断, 观测
摘要:经颅彩色多普勒(TCCD)对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的观测,旨在为今后颅内动脉瘤的诊断、治疗、疗效评价及长期随访观察提供新的依据.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年龄和心率3460例健康人二尖瓣多普勒血流频谱分析

    目的探讨生理性舒张功能减退与早期舒张性心力衰竭的鉴别依据.方法应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观察3460例不同年龄和心率健康人的二尖瓣血流频谱,其中男1413例,女2047例,年龄16~97岁,按年龄分为16~、30~、40~、50~、60~、>70岁共6组,每组再根据心率分为50~、60~、70~、80~、90~次/分共5组. 结果随年龄增长,舒张早期血流(E波)的峰值流速(EPFV)减慢(P=0.000<0.01);心房收缩期血流(A波)的峰值流速(APFV)加快(P=0.000<0.01),E/A比值下降(P=0.000<0.01).随心率加快,心房收缩期血流(A波)的峰值流速(APFV)加快(P=0.000<0.01),E/A比值下降(P=0.000<0.01).建立年龄和心率综合分析的量表.结论年龄和心率是影响左室舒张功能的重要因素,在诊断早期舒张性心力衰竭时必须予以考虑.

    作者:华琦;张建;高敬;陈海翎;皮林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微波凝固治疗肝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在实时超声引导下将微波天线直接插入人体肝脏肿瘤,产生凝固坏死(PMCT).评价该方法在治疗肝脏肿瘤中的价值.方法应用HSE-8M微波治疗仪(频率2450MHz)对32例患者的51个肝癌结节进行微波凝固治疗,并用Levovist(利声显)超声造影、3-D US和实验室检查等观察疗效.结果微波凝固治疗后,Levovist造影显示肿瘤内血流消失或明显减少,32例中有20例原发性肝癌,其中16例AFP明显下降,一例下降近3万单位,无严重并发症,临床疗效较满意.结论 PMCT可使肿瘤留置固化、原位灭活,是一种安全、有效、副作用小、可供选择的肝癌非手术治疗方法;将肿瘤内血管树主干作为凝固治疗的主要目标,可提高疗效;Levovist造影观察PMCT前后肝脏肿瘤内血流的变化应当作为判断 PMCT疗效的金标准;3-D US成像可以非常直观地观察凝固区形态,准确测量凝固区体积,客观评价疗效.

    作者:邓学东;沈延政;黄敏;严禹;孙勤;周轶群;徐颖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结肠恶性肿瘤的超声诊断

    本文分析我院19例结肠恶性肿瘤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评价超声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1 资料与方法本组19例结肠恶性肿瘤患者均经超声检查并手术后病理证实.男11例,女8例,年龄20~72岁,平均43岁.

    作者:雷进;段扬;王峰;马晓明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创伤性出血的动脉栓塞治疗

    目的讨论经导管动脉栓塞治疗创伤性出血的方法和临床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995年1月至2002年1月治疗的27例患者的出血部位、损伤血管,典型造影表现、栓塞材料、栓塞部位及随访结果等资料.结果 27例患者均完全治愈,无组织器官坏死等并发症,未发生再出血.结论经导管超选择栓塞治疗创伤性出血简便易行,疗效肯定.

    作者:孙增涛;刘作勤;周存升;唐军;顾可峰;王振亭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B超诊断胎儿多囊肾1例

    孕妇,26岁,孕36周,孕2产1.外院B超诊断为胎儿十二指肠闭锁.我院B超显示:宫内单胎妊娠,胎儿颅骨光环存在,双顶径89mm,脊柱排列整齐,连续好,股骨长径65mm,心率142bpm,律齐,于胎儿腹腔内右肾区,未见正常右肾形,探及两个大小相似约25mm×24mm×20mm的囊性包块,形态规则,边界清楚(见图);左肾轮廓清楚,形态体积增大,大小约65mm×35mm×34mm,肾实质回声增强,集合系统光点清晰,胎儿右枕位.羊水厚约12mm.胎盘三级早期,位于子宫后壁.B超诊断:①单胎晚期妊娠合并胎儿双肾多囊肾.②羊水过少.

    作者:欧阳贞红;王平瑜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Caroli病的CT诊断(附7例分析)

    目的探讨Caroli病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Caroli病的临床和CT资料.结果 Caroli病Ⅰ型1例,CT表现为肝右叶近肝门区肝内胆管呈囊状扩张,伴肝内胆管多发结石,无肝硬化、脾肿大和门脉高压.Caroli病Ⅱ型6例,CT均表现为肝内多发低密度影,增强扫描后无强化,可以清晰显示扩张的肝内胆管,呈囊状或柱状扩张,并沿胆管走行分布;均合并有肝硬化、脾肿大及门静脉侧支循环开放,合并胆管结石5例、肝脓肿1例、腹水1例.结论 CT对Caroli病的诊断及明确病变范围有重要价值.

    作者:宛四海;傅森林;曾令国;李丛福;杨禹;王余力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脾脏淋巴瘤的CT诊断

    目的探讨脾脏淋巴瘤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病理证实的脾脏淋巴瘤的CT平扫和增强资料.结果 4例显示为多发结节或肿块(2~10cm),平扫低密度,无明显强化;3例显示为巨块型(>10cm),平扫密度欠均匀,有不均匀强化;6例继发,1例原发.结论 CT对脾脏淋巴瘤有较高诊断价值.

    作者:常恒;袁明远;肖湘生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超声导向人工阴道造穴术

    目的探索超声导向技术在人工阴道造穴术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对8例施行人工阴道造穴术的患者,先在直肠内放置水囊,在声像图导向下经会阴向膀胱直肠隔内注射生理盐水50~100ml使膀胱直肠隔增宽,而后经会阴前庭造穴. 结果 8例手术全部顺利完成,并且获得理想的人工阴道洞穴.平均手术时间19.2min.未出现并发症. 结论超声导向人工阴道造穴不仅安全、简便、准确,而且成功率高,容易获得较理想的人工阴道.

    作者:王金锐;周重英;杨敬英;王淑敏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超声引导经皮肾穿刺活检术的临床应用

    经皮肾穿刺活检术是肾脏病变诊断的重要手段,我科与泌尿内科合作,对482例原因不明的蛋白尿、血尿及肾衰竭患者行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活检术取得满意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彤迪;李涛;王建荣;傅淑霞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彩超诊断纵隔支气管囊肿滋养血管瘘1例

    患者女,21岁.因突然左侧胸部剧烈疼痛4天收入院.查体:表情痛苦,不能仰卧,听诊,在胸骨左缘第2、3肋间,可闻及III/IV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否认胸部外伤史.彩色多普勒超声所见:在肺动脉右前方纵隔内,可见8.5cm×9cm的液性暗区,有完整的包膜回声,壁较厚,其内部可见弱回声光点.左锁骨下动脉分出一根动脉内径0.9cm,位于囊肿前方与囊壁密切相连,囊肿与该动脉之间可见一直径0.35cm瘘口,CDFI示自该动脉至囊肿的花彩血流(见图1),囊肿内的弱回声光点在瘘口处形成涡流.

    作者:金成子;金爱莲;朴志刚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鼻腔恶性淋巴瘤CT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鼻腔恶性淋巴瘤的CT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病理证实的鼻腔恶性淋巴瘤CT和临床资料. 结果主要CT表现为:①起自一侧鼻前庭或鼻腔前部,范围广;累及单或双侧鼻腔.②骨质破坏轻微局限,主要发生于鼻中隔中下部、上颌窦内壁上份和中下鼻甲等处.③病变同侧副鼻窦易同时累及,以上颌窦明显,表现为均匀软组织或沿壁生长而中央残留气腔.④易向邻近结构蔓延,包括对侧鼻腔、鼻翼、面部、咽旁及上颌窦后脂肪间隙等. 结论 CT扫描能提示诊断,并显示鼻腔恶性淋巴瘤侵犯范围及程度.

    作者:严敏;罗天友;史斌;石军;何小勇;刘云晻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前列腺三维磁共振波谱成像的初步研究

    目的评价三维磁共振波谱成像(three-dimensional MR spectroscopic imaging,3D MRSI)检查前列腺的可行性并初步评价在MRI基础上联合应用3D MRSI对鉴别前列腺癌和正常前列腺外周带与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价值.方法 22例疑为前列腺癌的患者行MRI和3D MRSI检查.将3D MRSI的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22例患者中有21例完成了前列腺3D MRSI检查.1例患者因既往曾行直肠肛门手术而无法置入直肠内线圈致使检查不能完成.6例患者获得41处病理结果,其中21处为前列腺癌,14处为前列腺增生,6处为正常外周带.计算3D MRSI中相应位置的[胆碱(choline)+肌酸(creatine)]/枸椽酸盐(citrate)的比值,发现前列腺增生和正常前列腺外周带的 (choline+creatine)/citrate值较小(0.51±0.17和0.60±0.21),而前列腺癌的(choline+creatine)/citrate值较大(1.98±0.95).结论 3D MRSI检查对于多数前列腺疾病患者是可行的,可得到有诊断意义的波谱信息.与病理对照研究的初步结果显示3D MRSI有助于鉴别肿瘤与其他疾病,与MRI结合能直观地显示肿瘤的范围.

    作者:王霄英;周良平;蒋学祥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中心型桥脑溶解2例

    例1,男,14岁,因厌食、乏力2年,双下肢瘫痪、语言不清、吞咽呛咳1周就诊,临床拟诊:①营养不良.②颅内占位性病变.MRI平扫示桥脑上部中央圆形异常信号,呈长T1长T2信号,占位效应不明显,增强扫描示无强化,诊断为中心型脑桥溶解.

    作者:葛海兰;姜玉玲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应变积分曲线评价心梗病人左室局域舒张功能

    目的探索冠心病(CAD)患者左室舒张各期局部心肌应变积分特点及其评价左室局域舒张功能的可能性. 方法对18例前壁心肌梗死病人(MI组)和26例正常对照者(NOR组)记录心尖二腔动态组织多普勒图像,应用应变积分曲线(ISC)描记技术获取左室各节段心肌长轴方向的同步应变积分曲线,测量等容舒张期(IR)、快速充盈期(RF)、缓慢充盈期(SF)和心房收缩期(AC)的时间、应变积分值(IS)及变化幅度.对两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在正常组舒张各期,22/26(84.62%)例,按前壁心尖、心底、中部的顺序,IS呈负值增大梯度变化;心梗病人符合这一规律仅3/18(16.67%)例.IR期:NOR组188/208(90.38%)节段,为向上波段且走行较一致;MI组向上波段有41/144(28.47%)节段,且各节段波走行不一致, 两组相比,P<0.05.RF期:NOR组多为快速向上波段(192/208节段,92.31%);MI组向上波段少(34/144节段,23.61%)两组相比,P<0.01. SF期:与NOR组多为水平波段相比,MI组在缺血节段多为向上波段,P<0.05. 结论局部心肌缺血梗死导致主动舒张期沿长轴方向的局部心肌应变积分显著异常.应变积分能敏感、直观地无创定量评价局域心肌舒张功能异常;对早期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阐明心室重构的机制可能有重要价值.

    作者:王金锐;王世宏;刘志跃;秦林金;杨海萍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超声组织定征的进展及其在临床方面的应用

    超声组织定征(ultrasonic tissue characterization,UTC)是指探讨超声表现和组织声学特性间相互关系的基础与临床应用研究.它除能观察脏器的大小、运动、相邻结构等变化外,还可以了解相关的组织细微病理改变,是目前很重要的研究方向,临床应用价值很大.

    作者:李鑫;王亚芬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彩超诊断成人肝间叶性错构瘤伴局部恶变1例

    患者女,38岁.7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隐痛不适,呈间歇性发作,与进食无明显关系,无其他部位放射痛.外科情况:右上腹饱满,腹式呼吸存在,肝脏于右侧脐水平线以下1cm、左肋缘下5cm可触及,质硬,边钝,表面光滑,界限清楚,活动度差,轻度叩压痛,移动性浊音阴性,未闻及血管性杂音.

    作者:刘倚河;郑玉凤;张蓉;刘舜辉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MR诊断巨脑回畸形1例

    患儿女,13岁,维吾尔族.患儿于7岁时出现发作性意识不清,双眼上翻,牙关紧闭,口吐白沫,大小便失禁,每次约1~2min,有时一天发作十几次,近来出现言语不清,走路不稳,智力低下就诊.查体:生命体征正常,表情淡漠,言语不清,流涎,行走不稳,智力障碍,不能配合做查体.出生第9天,因高热就诊当地县医院,诊断:脑膜炎.经治疗症状好转出院.家族无近亲结婚史.头颅MR检查:(图1~3)双侧大脑半球对称,正中线无偏斜.双侧外侧裂池增宽、变浅,双侧顶叶及双侧枕叶脑回巨大,脑表面光滑、平坦,脑沟消失.双侧顶、枕叶脑皮质较厚,脑白质较少,双侧侧脑室及三脑室中度扩大,第五、六脑室形成.

    作者:王鑫;傅明花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杓型与非杓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心脏结构、功能之比较

    目的比较杓型与非杓型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的心脏结构、功能改变的不同.方法根据夜间血压下降率分组,对388例EH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和超声心动图(UCG)检查.结果非杓型组24h SBP、24h DBP、nSBP、nDBP均显著高于杓型组,IVS、PW、LVM、LVMI、LAD、A、ATVI、A/E显著增加,而FS、ESV显著降低.结论非杓型组夜间血压显著高于杓型组,左室肥厚(LVH)及舒张功能减退(LVDF)比杓型组更严重.

    作者:皮林;华琦;刘荣坤;杨峥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超声在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瘤颈外-椎动脉旁路重建术后的应用

    1资料与方法1.1病人资料 10例患者,术前均经MRA确诊,为胸主动脉瘤(Stanford B)型.手术位于DSA室,行全麻.取左锁骨上横切口,显路颈外动脉,到右侧大隐静脉搏长约15cm,远心端与左颈外动脉端侧吻合,近心端与左椎动脉端侧吻合.

    作者:张波;赵宝珍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原发骨内型肋骨包虫病1例

    患者男,37岁.因右肩部肿块伴疼痛20余天,在当地医院经抗炎止痛治疗减轻,但包块未见缩小,由我院门诊于2002年6月12日收入胸外科.查体:右胸背肩肋内侧有约10cm×5cm×4cm包块,局部无红肿及波动感.实验室检查:白细胞9.84×109/L,E 4.92%.包虫试验:吸光度值测定EgcF抗体O(+),EgB抗体O(+),Egp抗体O(+),EMⅡO(-);金标法EgcF抗体O(+),EgB抗体O(+),Egp抗体O(-),EMⅡ抗体O(+).

    作者:孙绪荣;刘文亚 刊期: 2002年第11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院

主办: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