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霞;金国应;王薇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评价胆囊排空功能及其用于诊断慢性胆囊炎的准确性.方法用三维、二维超声测量74例健康成人和61例慢性胆囊炎患者获得满意图像的脂餐后胆囊的排空指数,其中51例同时采用核素显像法测量.以病理和核素显像法为标准,比较三维、二维超声评价胆囊排空功能及诊断慢性胆囊炎的准确性.结果三维超声评价胆囊排空功能及诊断慢性胆囊炎的准确性分别为92.2%和93.4%,高于二维超声.结论三维超声测量胆囊排空功能及诊断慢性胆囊炎的准确性高于二维超声方法.
作者:白志勇;张卫方;张武;孔和花;王金锐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原发性桥脑出血(PPH)的CT分型、CT改变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按Chung's分型方法,将28例PPH分型归类.结果 28例PPH病人中,大量出血型9例,死亡8例;基底被盖型8例,死亡7例;双侧被盖型11例,死亡4例;无1例单侧被盖型;总死亡率67.86%.其中大量出血型和基底被盖型与双侧被盖型的死亡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当PPH表现为大量出血型或基底被盖型或血肿量>4ml时,死亡率增高,预后不良.
作者:骆成;常莎;李监松;李茂进;甘万崇 刊期: 2002年第12期
肿瘤骨转移倾向发生于中轴骨,常见于脊柱、颅骨、胸骨、肋骨和骨盆诸骨,这与红骨髓的分布有关.CT扫描密度分辨率高,能发现和观察骨转移灶的细微结构变化.本文收集了经临床病理证实的36例骨转移瘤的CT表现,结合文献进行探讨[1-4].
作者:常杰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心肌速率阶差MVG评价左室舒缩功能的价值.方法扩张型心肌病患者(DCM组)20例,高血压患者(HBP组)25例,正常对照组20例均行常规二维及脉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PW)和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DTI)检查.常规超声获得左室射血分数(EF);PW获得二尖瓣口血流速率E/A及E峰下降时间(DcT);运用脉冲DTI于左室乳头肌短轴切面测量左室后壁心内膜下、心外膜下心肌运动速度VS心内膜下、VS心外膜下、VE心内膜下、VE心外膜下,并计算MVGS、MVGE.结果与正常组比较,DCM组EF显著降低,DcT显著缩短,E/A显著增高;HBP组EF与正常组间无差异,E/A显著减低,DcT显著延长.与正常组比较,DCM组MVGS、MVGE显著较低;HBP组MVGS与正常组无差异,而MVGE则显著较低.结论脉冲DTI测量心肌速率阶差MVG可早期、无创、准确地反映心脏收缩、舒张功能.
作者:陈金玲;郭瑞强;孙有刚;刘岚;姜霞;郝力丹 刊期: 2002年第12期
患者女,54岁,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发热,纳差,消瘦,发热反复出现,高至39.8℃,无腰痛、血尿.查体:血压正常,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探及.B超检查:左肾下极可见5.1cm×3.5cm 的椭圆形,界清,周边包绕强回声,后方伴声影,内部回声不均匀,有低回声及无回声.彩色多普勒其内未见明显血流.右肾未见异常.B超提示:左肾下极占位(图1,2).CT:左肾下极占位,恶性可能,其他不除外.手术所见:左肾中下极5cm×4cm的肿物,有钙化,质硬.病理诊断:肾透明细胞癌.
作者:彤丹;李岩;陈秀华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提高对局限性放射性肝损伤的CT影像认识.方法以13例肝癌经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ation therapy, 3-DCRT),且经临床确诊为并发局限性放射性肝损伤病例的放疗前后CT影像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 13例肝癌病例在放疗结束后1~2个月CT复查时,均在肝肿瘤区(gross tumor volume, GTV)周围出现宽窄不一、形状各异的低密度带.结论结合3-DCRT放疗病史,对放疗前后CT影像和临床、化验检查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对比,可以对局限性放射性肝损伤作出正确诊断.局限性放射性肝损伤的发生和分布范围与3-DCRT治疗计划的放射剂量分布有关;与肝脏的解剖结构无关.
作者:伍少鹏;陈彬璞 刊期: 2002年第12期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AS)是心血管系统中常见的一种非炎症性、退行性和增生性病变,其特征性病理改变为内膜粥样斑块形成及动脉壁硬化.兔动脉解剖结构与人类相似,是理想的动物模型.近十几年来,已有较多学者将超声技术应用于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评价,并与血管造影、MR、病理等作对照,认为超声对AS早期诊断有重要应用价值,现综述如下.
作者:马娜;田家玮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用三维重建超声组织多普勒成像(3D TDI)方法,研究左室壁运动特点及左室不同部分的射血分数 (EF).方法用重建的3D TDI的方法,对8只心尖部心肌梗死的活体羊模型在四种不同的血流状态下进行左室壁运动的测定和左室不同部分的EF测量.结果在四种不同的血流状态下, 左室梗塞区域的室壁运动振幅明显低于正常部分(P<0.001), 整个左室、左室正常部分的EF 明显高于梗塞部分(P<0.001), 左室正常部分的EF 明显高于整个左室(0.0001<P<0.039).结论重建的3D TDI提供了一系列动态空间组织多普勒数据确定室壁异常运动区,并能测量左室不同部分的EF,在缺血性心脏疾病中,它有助于非侵入性心脏功能的估测.
作者:王慧芳;Xiaokui Li;David J Sahn;Michael Jones;Crispin H Davies;Rosemary A Rusk;Arthur D Zetts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对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1例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患者进行各种检查,重点分析ERCP在Oddi 括约肌功能障碍的内镜诊断特点及X线表现,并将ERCP诊断方法与实验室检查、B超等检查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ERCP能直观显示十二指肠乳头的位置、形状、大小、开口的形态及狭窄程度和胰胆管扩张,特别是对胆总管下端、乏特氏壶腹部的形态、边缘的显示.结论 ERCP是目前诊断Oddi 括约肌功能障碍的佳方法.
作者:朱明霞;文明;黄永火;罗洪浪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经皮穿刺微波治疗骨肿瘤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 12例骨肿瘤患者,15个肿块,大小2~6cm.骨肉瘤5例,转移性骨肿瘤7例,因各种原因不能手术.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骨肿瘤导入微波治疗并测温,功率30~40W,时间300~600s.结果治疗后局部疼痛缓解或消失,肢体活动改善,血钙及血清碱性磷酸酶下降.Enneking功能评价15~20分8例,大于21分4例,平均23分.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肿瘤均缩小,境界清晰,内部回声增强,血流减少或消失.CT检查12例15个肿块缩小,11个无强化,4个周边少许强化.随访3~36个月,8例存活.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引导经皮穿刺微波治疗骨肿瘤安全、有效、可行,并发症少,克服了外科和理疗微波治疗的不足,是一种治疗骨肿瘤较好方法.
作者:何文;姜晓红;徐利群;郑永才;余锋 刊期: 2002年第12期
川崎病又名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它是由未知病因引起的全身血管炎.病理改变大致可分四期:Ⅰ期主要是小血管炎、微血管周围炎以及中大动脉周围炎,Ⅱ期小动脉炎减轻,中动脉炎突出,易发生动脉瘤及血栓,冠状动脉病变是主要危险.
作者:向慧娟;邓又斌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的应用价值.方法与临床及手术结果比较,分析42例踝关节侧副韧带不同类型损伤的声像图表现.结果 18例完全撕裂超声诊断与手术结果符合,12例挫伤、10例部分撕裂及2例完全撕裂经临床保守治疗前后超声对比观察证实超声检查结果与临床诊断符合.结论超声是诊断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的一种可靠方法.
作者:林发俭;冉维强;黄曼维;王金锐 刊期: 2002年第12期
例1男,63岁.因椎动脉狭窄做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DCE-MRA),按0.6ml/kg计算,静脉注射非离子型磁共振对比剂(欧乃影)40ml,5s内注射完.15min后,患者周身发痒,伴双颊、双手、颈部大片红色隆起的丘疹,皮肤科会诊诊断为荨麻疹.立即肌肉注射异丙嗪50mg,地塞米松5mg,20min后,患者自觉症状缓解.
作者:李宜立;付旷;王景林 刊期: 2002年第12期
患者女,32岁,孕37周,来我院行筛选超声检查.彩超所见:于孕妇子宫两侧髂骨上缘见两个无回声囊块,左侧11.0cm×9.8cm×6.9cm,右侧11.2cm×9.7cm×8.8cm,内均见大量分隔,分隔较薄,粗细均匀(图1);CDFI:探及囊壁及分隔上存在点状血流(图2),S/D=1.59,PI=0.48,RI=0.37.询问病史该患早孕期间B超检查:子宫前位,稍大,内见1.7cm×1.0cm大小GS,胎芽0.4cm,胎心(+),双卵巢正常大小.彩超诊断:①单胎、头位、晚期妊娠;②双卵巢多房囊肿(超反应黄素化囊肿可能性大).孕妇于39周剖宫产一女婴,身长50cm,体重3250g,无畸形.手术部分切除卵巢,术后病理为:(双侧)卵巢黄素化囊肿.
作者:宋文龄;陶艳玲;徐峰;王明霞 刊期: 2002年第12期
患者女,59岁.排尿困难、尿频、尿不尽,时有尿痛1年余来诊.腹部B超检查:膀胱充盈,纵切,于膀胱颈口后唇处显示大小约13.4mm×9.9mm无回声区,壁光滑、完整、凸入膀胱,内透声好(如图).排尿后无回声区无变化,膀胱内轻度尿潴留.双肾盂及输尿管无扩张.超声提示:膀胱颈口囊肿.后经膀胱镜证实并电切术(随访).
作者:徐进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眼眶疾病的MRI扫描方法.方法应用两次定位技术,脂肪抑制技术,磁共振水成像与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Gd-DTPA对比增强,多方位成像技术,多序列参数成像的扫描方法对183例眼眶病变进行MRI扫描.结果两次定位技术可明显缩短扫描时间;脂肪抑制技术既能鉴别含脂类病变、抑制化学位移伪影,又能准确显示较小病变和更清晰地显示病变轮廓;磁共振水成像与血管成像技术可以辅助诊断囊性病变与血管类病变;对比增强和多方位多序列成像可以提供更多定位定性的诊断依据.结论应用正确的MRI扫描方法,可以快速高效、清楚准确地显示眼眶病变.
作者:王宏;吕剑;边远;孙振学 刊期: 2002年第12期
患者女,23岁.查体时偶然发现右下腹包块.肛诊:直肠后壁扪及一突入肠腔囊实性包块,大小约8cm×6cm×8cm,质软,表面较光滑,轻度压痛,相应部位直肠黏膜表面光整.
作者:姜辉;刘禄明;李炎 刊期: 2002年第12期
患者男,66岁.因突发鼻衄量多来本院急诊科就诊,收入耳鼻喉科后行专科诊治.专科检查:外鼻无畸形,双侧中、下鼻道可见血性分泌物,各鼻甲无肥大,鼻中隔无偏曲.有10年高血压病史.经前后鼻孔填塞和镇静、降压、止血药物及输液输血治疗,出血仍不能控制而选择介入栓塞治疗.
作者:杨思福;王晓轩;李红伟;王勇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评价双倍剂量三维动态增强MR血管造影技术(3D DCE-MRA)诊断颈动脉狭窄的准确性.方法 22例怀疑有颈动脉狭窄的病人均接受超声、双倍剂量3D DCE-MRA和DSA检查.动态增强MRA图像采用大强度投影法(MIP)和多平面投影重组法(MPR)重建.应用颈总动脉法(CCM)测量狭窄率.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将超声、3D DCE-MRA与其对比,评价两种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诊断准确性、高估和低估狭窄的情况.结果①22例44条颈内动脉中,DSA诊断17条为正常,27条呈不同程度狭窄或闭塞,轻度狭窄2条,中度8条,重度12条,闭塞5条.3D DCE-MRA与DSA诊断一致者为40条(90.9%),3条高估,1条低估.②以阴性(正常)和阳性(狭窄或闭塞)为判断点时,3D DCE-MRA较超声的敏感性、特异性和诊断准确性高,分别为100%、82.4%、93.2%与96.3%、58.8%、81.8%.③以70%狭窄为判断点时,3D DCE-MRA的敏感性、特异性和诊断准确性更明显优于超声,分别为94.1%、96.3%、95.5%与64.7%、88.9%、79.5%.结论与超声检查相比,3D DCE-MRA评价颈动脉狭窄更可靠,它是一种更具先进性的无创检查方法.超声和3D DCE-MRA结合使用能够在颈动脉狭窄的筛选、诊断及监测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包娜;蒋涛;翟仁友;姜桦;崔湧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后的临床受孕率.方法 33例子宫壁间肌瘤患者需行生育要求,采用Seldinger技术,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追踪3~16个月的临床受孕率.结果栓塞术后月经恢复多在1~2个月,治疗后临床受孕率48.48%.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壁间肌瘤对需行生育要求的患者,是一种简单、有效可行微创方法,值得进一步探讨研究.
作者:刘素云;李高文;朱雪莲;钟俊勇;钟永善;肖雨雄 刊期: 200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