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春凤;张秀英;廖方方;周素筠
目的 探讨动静脉足泵对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引起的疼痛和下肢水肿的影响.方法 选择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合并双下肢水肿的患者34例,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综合护理组,常规护理组常规药物治疗,综合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动静脉足泵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评分、踝肱指数、水肿缓解时间和疼痛缓解率.结果 与常规护理组相比,动静脉足泵可明显降低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患者的疼痛评分,缩短水肿缓解时间(P<0.05),踝肱指数、疼痛缓解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动静脉泵治疗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在缓解疼痛和双下肢水肿方面有一定的疗效,可作为治疗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的一种辅助治疗手段.
作者:刘丹;张联英;李琦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日间病房化疗患者存在的主要风险因素,并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减少患者风险,确保护理安全.方法 对我院2015年9月——2017年6月收治的394例日间化疗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在日间化疗中患者存在的风险因素.结果 394例化疗患者中发生药物外渗患者4例,静脉炎8例,坠床2例并及时给予处置,未发生护理纠纷.结论 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和精细化护理可预防降低药物外渗、静脉炎及患者坠床的发生,完善机制,全面提高护理质量能够有效降低日间病房化疗患者风险发生率,提高日间门诊病房化疗患者的护理质量.
作者:鲜龚雪;侯凯文;刘建华;张莹;蔡丹妮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氟伏沙明联合小剂量奥氮平对有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的临床治疗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5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冶的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患者140例并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氟伏沙明治疗;B组采用氟伏沙明联合小剂量奥氮平治疗,就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分值和治疗总有效率、副作用进行比较.结果 B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P<0.05;治疗前两组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分值相似,P >0.05;B组患者治疗后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分值均明显优于A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副作用.结论 氟伏沙明联合小剂量奥氮平对治疗有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高,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无明显副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俞静;孙蔚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呼吸肌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脑卒中偏瘫患者52例,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26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除常规康复训练外进行呼吸肌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动脉血pH值、Pa0 2、PaCO2数值),肺通气功能测定(FVC、FEV1、FEV1%、PEF、MVV%数值),随访3个月后肺部感染及再发脑卒中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aO2 、PaCO2数值之间,FVC、FEV1、FEV1%、PEF、MVV%数值之间,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PaO2、PaC0 2数值和FVC、FEV1、FEV1%、PEF、MVV%数值,治疗前后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PaO 、PaC0 2数值和FVC、FEV1、FEV1%、PEF、MVV%数值,治疗前后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治疗结束后随访3个月,两组患者的肺部感染率之间,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x2=7.77,P<0.01),而再发脑卒中发生率比较,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呼吸肌训练,能有效改善肺通气功能,提高动脉氧分压,降低二氧化碳分压,促进呼吸功能恢复,降低肺部感染率.
作者:冯菊荣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牙龈炎患者采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84例妊娠期牙龈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信封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对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焦虑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有效率及护理总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焦虑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有效率以及护理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妊娠期牙龈炎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健康宣教、口腔护理等护理干预对策,有利于改善患者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胎儿健康发育,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夏桂英;吴悠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究文拉法辛联合阿立哌唑治疗精神病性抑郁对照.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4月—2016年6月收治的精神病性抑郁患者132例并随机分组.A组采用文拉法辛治疗;B组采用文拉法辛联合阿立哌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精神病性抑郁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评分和BPRS量表评分,副作用发生率.结果 B组患者精神病性抑郁治疗总有效率比A组高,P <0.05;两组治疗前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评分和BPRS量表评分相似,P>0.05.B组治疗后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评分和BPRS量表评分比A组好,P <0.05;B组副作用发生率和A组相似,P>0.05.结论 文拉法辛联合阿立哌唑治疗精神病性抑郁效果确切,可改善患者精神状态,且无严重副作用.
作者:谢芳丹;胡春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缬沙坦联合施慧达治疗老年高血压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老年高血压的患者中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缬沙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施慧达;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49.00%)高于对照组(42.00%),两组比较x2 =4.395,P=0.036,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缬沙坦联合施慧达治疗老年高血压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潘泉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总结1例一期手术治疗罕见巨大子宫平滑肌瘤合并侵犯下腔静脉及心房平滑肌瘤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经妥善的术前准备、精细化的术后护理及随访工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增加手术成功率,患者康复出院.
作者:潘玲玲;吕玲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凋亡抑制蛋白livin和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在慢性浅表性胃炎(CSG)、慢性萎缩性胃炎(CAG)非肠化、CAG伴肠化、胃癌等不同胃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Livin、CyclinD1在CSG、CAG非肠化、CAG伴肠化、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比较各组阳性表达率,分析Livin、CyclinD1与不同胃病变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以及胃癌组织中Livin蛋白与CyclinD1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Livin在CSG、CAG非肠化、CAG伴肠化、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5%、28.6%、44.4%、63.6%,呈依次升高趋势,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yclinD1在CSG、CAG非肠化、CAG伴肠化、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19.0%、33.3%、53.3%,呈依次升高趋势,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ivin、CyclinD1阳性表达率在年龄、性别、分化程度等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在组织类型方面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胃癌组织中Livin蛋白与CyclinD1蛋白表达呈显著正相关性关系(r=0.615,P<0.05).结论 Livin、CyclinD1蛋白在胃癌发生、发展中起协同作用,联合检测Livin、CyclinD1有助于早期诊断胃癌.
作者:吴健松;黄红敏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蕲蛇酶联合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n=60)和对照组(n=60).除常规治疗外,两组患者均采用尿激酶溶栓,在溶栓24h后,治疗组患者加用蕲蛇酶,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续7d.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NIHSS和OHS评分的变化,治疗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并观察2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NIHSS和OH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第21 d,治疗组NIHSS及OH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蕲蛇酶联合尿激酶可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且效果优于单用尿激酶.
作者:何华;邱克平;姜蕊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微信公众平台在军队疗养院住院体检和治疗的空勤人员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6月在我院空勤科住院的80名空勤人员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面对面健康宣教;选取2016年7 ~12月在我院空勤科住院的80名空勤人员作为观察组,在常规面对面健康宣教基础上,应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宣教.比较两组空勤人员健康教育知晓情况和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空勤人员健康教育知晓率97.5%,对照组空勤人员健康教育知晓率76.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空勤人员对健康教育满意度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信公众平台与常规健康教育相结合的健康教育方式更符合军队疗养院住院体检和治疗的空勤人员需求,应用微信公众平台对军队疗养院住院体检和治疗的空勤人员进行健康教育可以弥补传统健康教育的不足,提高空勤人员健康知识知晓率和满意度.
作者:张媛媛;曹小勇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青少年唇腭裂患者在医疗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从我院2012-2016年度收治的600余例患者中挑选出年龄在5 ~ 29岁的患者,针对其心理特征制定相应的干预方法,进行积极主动的术前、术中和术后心理干预.结果 经积极心理干预后,患者的自我意识及自尊心等均有很大程度提高.结论 在对唇腭裂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同时,开展有效的心理干预对提升患者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王延安;郭殿利;谭国琴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氟化物对牙釉质脱矿的临床疗效,为保护牙齿提供实践案例.方法 从本院2014年4月—2015年5月就诊的患者中,选取14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72例、对照组7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氟化物对牙齿进行保护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生理盐水对牙齿进行清洁.1年后对比两组患者牙釉质脱矿情况.结果 治疗后1年,观察组总有效率(91.0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2.73%);观察组并发症率(5.97%)明显小于对照组的并发症率(1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氟化物能够有效预防和治疗牙釉质脱矿,减少龋病发生,提高牙齿健康,改善患者口腔卫生,适合运用到牙釉质脱矿的治疗和预防当中.
作者:江炜;江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分析围手术期凝血功能障碍对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122例急诊入院需要开颅手术的TBI患者即时测定凝血功能,术后再次复查凝血功能、血常规.根据无进展性出血以及术后再出血分组,SPSS18.0软件统计分析,比较进展性出血及术后再出血与凝血功能障碍的关系,6个月后对所有TBI患者随访,进行GOS评分,分组比较凝血功能障碍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术中失血量、PLT变化、FIB变化与APTT的延长呈负相关(P<0.05);TBI患者GOS评分与患者入院时的Hb、FIB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患者入院时TT、PT、INR呈负相关(P<0.05);TBI患者预后与术后即时复查的Hb、FIB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术后即时复查的TT、PT呈负相关(P<0.05).结论 颅脑损伤越重,凝血功能越差,TBI患者的预后与凝血功能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作者:崔晟华;周敏;梁日初;廖勇仕;宋红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究针刺足三里穴、关元穴对新兵训练疲劳缓解效果.方法 选取男性新兵60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人.给予试验组受试者足三里穴、关元穴进行针刺,留针30 min,1次/d,连续2周.对照组不做任何干预.分别在试验第1d、4d、7d、10 d、14 d测量训练结束后30 min心率、空腹血糖、血清乳酸和主观感觉疲劳程度.结果 两组年龄、身高、体重等无统计学差异(P>0.05).针刺干预4~7d后,试验组受试对象心率、空腹血糖、血清乳酸和主观感觉疲劳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刺足三里穴、关元穴能有效缓解新兵训练疲劳,适合军队推广应用.
作者:李荣波;廖杰初;盛梦强;刘赞党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尿毒症维持血液透析并发上消化道症状患者的胃镜诊断及临床特点,评估上消化道出血的风险.方法 回顾性分析78例尿毒症维持血液透析并发上消化道症状患者的胃镜诊断及临床资料,比较是否存在上消化道出血特征,分析维持血液透析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及危险因素.结果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78例占患者总数的38.46%,以胃黏膜糜烂和急性胃黏膜病变为主,其次为胃窦溃疡.出血组与非出血组在肾功能(BUN、Cr)、血钙(Ca2+)、凝血酶原时间(PT)、血浆白蛋白(ALB)、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率等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尿毒症维持透析患者上消化道黏膜出血性病变可能性较大,肾功能损害、低血Ca2+、Hp感染、营养不良可能是维持性血透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临床医护人员应引起重视,及早干预.
作者:苏畅;何晓凤;沈艳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甲状腺片与左旋甲状腺素片在粘液水肿性昏迷患者抢救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2015年9例粘液水肿性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补充甲状腺素片、左旋甲状腺素钠片及两者联合的治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用甲状腺片的3例患者生命体征回升的时间为2~6h,清醒时间为10 ~ 28h,其中1例发生快速性心律失常;使用左旋甲状腺素片的3例患者中,2例生命体征回升时间为8~18 h,清醒时间为36 ~72 h,另1例治疗3d仍昏迷无反应;使用甲状腺素片联合左旋甲状腺素片的3例患者,生命体征回升的时间为4~12h,清醒时间为24 ~54 h.结论 甲状腺素片联合左旋甲状腺素片在粘液水肿性昏迷患者抢救过程中的疗效确切,但因临床病例少见,在粘液水肿性昏迷患者的救治中是否优先选择甲状腺素片联合左旋甲状腺素片还需进一步观察.
作者:李小娇;邓春颖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脑胶质瘤患者手术时采用3%高渗盐水静脉注射对供氧平衡的影响.方法 临床纳入120例脑胶质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开颅肿瘤切除术治疗.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术中麻醉诱导时经静脉输注250 mL 3%高渗盐水(HTS),对照组患者术中麻醉诱导时经静脉输注250 mL生理盐水作为对照.观察两组患者各生化指标,分析动脉、静脉血氧等含量.结果 To时刻两组患者各生化指标和动、静脉血氧等指标水平对比无差异,P >0.05;T1-T2时刻两组患者各生化指标和动、静脉血氧等指标水平均有差异,P <0.05;T3时刻,两组患者PETC02、CSFP、Hb、Ca02以及Cjv0 2水平无差异,P>0.05,而MAP、CPP、Da-jvO2以及OER水平有差异,P<0.05.结论 3% HTS可明显降低颅内压,改善脑血流代谢情况,增加脑组织含氧量.
作者:程永立;王富启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女性生殖道肿瘤的20% ~ 30%,多见于围绝经期或绝经期妇女,75%的患者在50岁后发病[1].临床表现为绝经后阴道流血或阴道排液,量一般不多.尚未绝经者可表现为月经增多、经期延长或月经紊乱.近年来,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逐渐增高且呈年轻化趋势,一般将患者年龄≤40岁的称为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严重危害育龄妇女的健康,影响二孩政策的有效实施.2015年12月,我院收治1例月经紊乱13年的年轻妇女,临床诊断为功血,诊断性刮宫后病理诊断为子宫内膜高分化宫内膜样腺癌.本文结合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病理特征等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探讨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的漏诊及误诊原因.
作者:刘学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没食子酸(gallic acid,GA),又称棓酸,是绿茶、葡萄、大叶桉、五倍子、石榴等植物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天然植物多酚化合物.研究表明,它在抗病毒、抗氧化、抗菌、抗肿瘤等方面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近年来,其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随着研究的深入,其抗肿瘤作用及机制也得到进一步明确.本文综合国内外公开发表的相关研究成果,对其抗肿瘤作用及机制做一综述.
作者:张庭秀;马李杰;范贤明;肖贞良 刊期: 201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