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俐;刘波;杨国愉;孙定宇
目的:通过测定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外周血清NO(nitricoxide)、P-选择素(P-selectin),探讨两者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中的相互关系。方法 UC患者60例,其中活动组(n=41),缓解组(n=19),并取同期健康体检者(n=20)作为对照组;取清晨空腹血液以检测其NO、P-selectin、白细胞(WBC)、血小板( PLT)水平。结果 UC活动组的血清中NO、P-selectin水平明显高于缓解组和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而缓解组、对照组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只有活动组中P-selectin与NO的表达存在正相关性(r=0.51,P<0.01)。UC活动组血清中WBC、PL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及缓解组(P<0.01)。结论在UC疾病的发病中,P-selectin与NO可能有协同作用。
作者:卓儒元;乐湘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口服四联抗痨药物是临床常用的一线抗结核药,是结核病的首选药物之一,其为化疗药,在结核病临床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主要不良反应有消化道、肝功能损害、肾毒性、变态反应、神经系统毒性等。但对其过敏导致红皮病罕见,红皮病又称剥脱性皮炎,是一种以全身皮肤潮红、脱屑为特征的炎症性疾病[1]。死亡率可高达10%~20%。典型表现是全身皮肤弥漫性的潮红、浸润、肿胀、脱屑,皮损面积达到整个皮肤的≥90%以上,红皮病不仅表现在皮肤,黏膜、淋巴结,甚至内脏也有表现。现将我科收治的1例红皮病型药疹报告如下。
作者:余丙翠;王建宾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军人心理教育训练的可行性、适应对象和训练效果。方法对23名军人实施心理教育训练,然后问卷调查心理教育训练的可行性、适应对象和训练效果。结果除96%的人认为“军营探秘”适合部队外,100%的人肯定了其它8个项目均适合部队进行心理教育训练;从训练效果看,心理教育训练达标情况依次是军营相识、风雨同行、保家卫国、自信呐喊、军衔换掉、能说会道、行动一致、交往有方和军营探秘;适合新兵的心理训练项目依次为军营相识、交往有方、风雨同行、能说会道、行动一致、保家卫国和自信呐喊等,适合老兵心理教育训练的项目依次为军衔换掉、自信呐喊、保家卫国、交往有方和风雨同行等。结论军人心理教育训练很有必要,为保证能打仗和打胜仗,必须强化部队官兵心理素质训练。
作者:张俐;刘波;杨国愉;孙定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医用氧气瓶和高原移动式制氧站两种不同方式供氧对新入高原官兵血气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抽取原则将40名新入高原1周内的官兵分为A组(医用氧气瓶供氧,氧浓度≧99.5%)和B组(制氧站供氧,氧浓度≧90%),每组20人,各吸氧40min。在吸氧前和吸氧后30min内抽取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比较。结果(1)A、B两组人员在吸氧前血气指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吸氧后两组人员的氧分压(PO2)和氧饱和度(SO2%)均高于吸氧前(P<0.05)。(2)A、B两组人员吸氧后血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原移动式制氧站和医用氧气瓶供氧一样,都能明显提高新入高原人员的氧分压和氧饱和度,提高部队战斗力。
作者:何春阳;吴帆;付西;邓韩彬;刘毅;蒙俊甫;呼永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求科学、可行的急诊护理管理量化考核方法,提高护理质量,实现优质护理服务。方法根据急诊科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绩效考核细则,将每个护士的工作量和工作质量等方面细化打分。个人的绩效考核就是职称、级别、工作质量、工作量、患者满意度、护士长调控等方面的综合考核。护理人员每月所得的奖金、各类评优、进职、外出培训等直接与考核成绩挂钩。结果实施护理绩效考核后,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患者的满意度、护理质量水平等方面都有明显的提高,护理投诉、护患纠纷、护理差错明显降低。结论绩效考核方法操作性强,有利于急诊科护理水平的提高。
作者:陈亚平;罗则佳;王兴志;韩鹃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比较阴式子宫切除术与开腹子宫切除术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0月收治的106例需要切除子宫的非脱垂子宫患者按入院时间顺序分为阴式切除术组(n=54例)和腹式手术组(n=52例),患者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未发生膀胱、输尿管直肠损伤及大出血等并发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阴式切除术组明显优于开腹手术组。结论阴式非脱垂子宫切除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等微创手术的优点,其手术方法可以提高腹式子宫切除术的手术技巧。
作者:黄文祥;赵正兰;杨光兰;易仲蓉;白合林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及栓塞术对咯血患者诊断及治疗效果与价值。方法对58例内科治疗效果不佳的咯血患者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明确病变部位后采用聚乙烯醇颗粒(PVA)、明胶海绵颗粒(GS)材料进行栓塞。结果58例患者中均未见严重的并发症,栓塞术后24h 41例患者咯血停止,治愈率为70.7%(41/58);术后72h 16例痰中带血停止、显效率为27.6%(16/58)。1例在3d时仍少量咯血,1周后再次栓塞术后咯血停止。结论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及栓塞术对于内科治疗效果不佳的咯血患者安全有效,熟悉支气管动脉解剖变异类型,可提高治疗成功率。
作者:童立冬;何乾文;田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睾丸癌(CT)抗原SPAG9在子宫内膜癌及子宫内膜癌HEC-1B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为临床诊断和治疗子宫内膜癌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免疫组化检测42例子宫内膜癌组织切片内SPAG9的表达。小干扰RNA转染HEC-1B细胞,实时定量PCR检测子宫内膜癌HEC-1B细胞SPAG9 mRAN表达;蛋白免疫印迹(WB)检测子宫内膜癌HEC-1B细胞中SPAG9和cyclin D1蛋白表达;CCK8检测SPAG9敲除后HEC-1B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SPAG6敲出后HEC-1B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42例肿瘤标本中83.3%(35/42)的标本SPAG9高表达。SPAG9在HEC-1B细胞中同样高表达。敲除SPAG9后,HEC-1B细胞G1期细胞明显增多,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表达降低。结论 SPAG9在子宫内膜癌及子宫内膜癌细胞中高表达;降低SPAG9的表达后可以影响cyclin-D1的表达,从而调控子宫内膜癌HEC-1B细胞的增殖。
作者:王敏;李杨;普英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1病例介绍患者男性,54岁。因腹部胀痛不适于2013年1月5日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6.1℃,脾下极入盆腔,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超声检查示:脾大,脾门厚63mm,肋下78mm,实质回声均匀。CT检查示:脾中部外缘实质改变,脾血管瘤。实验室检查:白细胞60.2×109/L,淋巴绝对值22.88×109/L。术中所见:腹膜增厚,脾大小40cm×20cm×10cm,表面光滑,质中,未扪及包块,脾与周围组织粘连。病理检查:脾表面光滑,包膜完整,切面暗红色,呈细颗粒状。镜下见:脾小结呈结节状增大,累及红髓,边缘区淋巴细胞增生明显,瘤细胞形态单一,中等偏小。病理诊断:脾脏非霍奇金淋巴瘤,系惰性B细胞淋巴瘤,符合脾脏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免疫组化:肿瘤细胞呈CD20(+), CD3ε(-),CD5(-),CD23(-),CD25(-),CD43(-),Cy-clinD1(-),Ki67阳性率5%~10%。PCR检测:检出IgH及IgK基因重排,支持上述诊断。
作者:刘学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阿奇霉素作为大环内酯类的新一代药物,抗感染疗效肯定,广泛应用于呼吸系统、生殖系统、眼部疾病及其它器官的感染,疗效与第一代药物红霉素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改善了抗菌活性,也克服了对酸的不稳定性,成为临床抗菌药物的一线用药。近年来,随着临床对抗炎药物的重视,阿奇霉素在临床上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现就其临床应用及安全性综述如下。1临床应用1.1呼吸系统支原体肺炎:唐上英[1]将住院治疗的98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治疗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给予红霉素治疗。阿奇霉素(10mg/kg)加入葡萄糖液体中滴注,1次/d;红霉素(15~30mg/kg)加入葡萄糖液体中滴注,1次/d。治疗结果显示: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00%,对照组为83.33%。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为8.00%,对照组为31.25%。在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阿奇霉素治疗效果显著,副作用少。杨荣莉等[2]将上呼吸道感染患者86名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42例给予阿奇霉素0.5g于5%葡萄糖液500ml中静滴,观察组44例给予观察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喜炎平10mg静脉滴注,治疗1周后,患者症状消失,对照组总有效率85.71%,观察组总有效率97.80%。在此组病例中,证实上呼吸道感染给予阿奇霉素治疗有效,结合喜炎平治疗效果更佳。
作者:王玉良;甄卓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 HBO)对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心脏术后精神障碍的治疗作用。方法对观察组17例CPB心脏术后精神障碍患者进行HBO辅助治疗,再对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匹配,将另外17例术后精神障碍患者列入对照组,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在简易精神状态测验(MMSE)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和精神障碍治疗疗程上的差别。结果(1)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在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手术类型、合并高血压、糖尿病例数、CPB时间、ICU停留时间、术后精神障碍类型等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MMSE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所有患者评分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而HAMD和HAMA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但经治疗后两组患者之间的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进行精神障碍治疗的疗程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在CPB术后出现精神障碍的患者除了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外,HBO辅助治疗能较有效地促进患者恢复。
作者:吴帆;张近宝;何春阳;高峰;丁盛;辛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肺康复训练联合家庭氧疗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运动能力、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67例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在对症支持基础上加用家庭氧疗治疗,观察组35例在对症支持基础上加用肺康复训练+家庭氧疗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在运动能力、生活质量及肺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6MWD明显上升(P<0.05),喘息(Borg评分)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上升或下降更为显著(P<0.05),而疲劳(Borg评分)、心率变化值及氧饱和度变化值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喘息、疲劳、情感、病情控制能力等单项评分及CRQ评分总分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升高更为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EV1、FEV1/FVC和FEV1%pred等肺功能指标较治疗前均显著性改善(P<0.05),但治疗后两组肺功能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肺康复训练联合家庭氧疗可明显改善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运动能力和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徐艳丽;刘双群 刊期: 2014年第05期
1病例介绍患者女性,72岁。因反复咳嗽、咳痰、哮喘10年,心累7年,加重5天于2012年6月29日入院。入院后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各种检查诊断为:(1)肺部感染;(2)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加重期;(3)支气管哮喘;(4)冠心病;(5)高血压病;(6)2型糖尿病。给予氢化可的松琥珀酸0.4g/日静滴,抗炎、抑酸、祛痰等治疗,其中每天补钾0.5g,生理盐水500ml,5%葡萄糖液750ml。入院第4天血钾、钠、氯等基本正常。入院第6天病情有所好转,停用激素。入院第8天血压180/100mmHg,双下肢出现轻微水肿,给予螺内酯,氢氯噻嗪治疗并给予补钾补钠治疗。入院第10天病情有所加重,给予氢化可的松琥珀酸0.4g/日静滴,病情无明显好转,氢化可的松琥珀酸增至0.6g/日。氢化可的松琥珀酸加量后患者双下肢非凹陷性水肿加重,又将氢化可的松琥珀酸减为0.4g/日静滴,以后每两天减少0.1 g。入院第25日出现少尿,腹胀,端坐位,双肺仍有干啰音,K+2.02mmol/L,Na+136.4mmol/L,Cl-95.8mmol/L, pH 7.51。WBC16.8×109/L,N93.9%。给予螺内酯、速尿泰能、氯化钾等对症治疗,病情逐渐好转,氢化可的松琥珀酸减到每天0.2g,血压血糖波动小,双下肢水肿减轻。氢化可的松琥珀酸减量到0.1g治疗2日后改为强的松片25mg/日口服,以后每周递减5mg,病情好转出院。
作者:陈良;卿燕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Guillain-Barre综合征(Guillain Barre syndrome,GBS)脊髓炎型的临床表现。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例脊髓炎型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此例患者临床表现具有脊髓损害的临床特点:损害平面以下的感觉障碍、运动障碍及括约肌功能障碍。文献复习表明此类患者在发病初期均有四肢腱反射减弱至消失,这是主要区别于脊髓病变的神经系统体征之一,要引起高度关注。结论GBS和脊髓炎均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及多发病,注重病史询问、病情演变及神经系统体征的变化有利于早期识别GBS,尽早诊治,减少误诊、误治,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肖莉;侯群芳;刘小娇;王庆松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个性化心理护理在对促进慢性重型肝炎患者恢复,预防复发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慢性重型肝炎患者89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只进行常规的临床基础护理;心理护理组45例,进行常规的临床护理和个性化心理护理。两周为1个护理疗程,1个疗程后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抑郁量表(HAMD)评价患者护理前后心理变化情况;采用调查问卷评价两组患者恢复和复发情况。结果心理护理组护理后HAMA及HAMD评分与护理前和对照组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两组慢性重型肝炎患者恢复和复发情况护理后较护理前均明显改善(P<0.05),护理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对慢性重症肝炎患者进行个性化心理护理能明显促进患者恢复,降低复发,有重要的护理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建英;鄢涛;王森;邓艳华;杨家红;陈皋 刊期: 2014年第05期
随着世界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快,世界上所有发达国家都已跨入人口老龄化社会。1999年,我国也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是较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到2010年大于60岁老年人将占全国总人口的12.6%,预计到2030年我国老年人将达到3.36亿,超过全国总人口的20%;到2040年将达到4亿,占世界老年人口的1/4,老龄化程度将达到高峰[1]。与发达国家相比,由于老龄化趋势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步,老年人的经济保障、医疗保障、服务保障与需求难以平衡,由此可能引发一系列的现实问题和未来的危机。
作者:徐亚吉;胡莉;白菲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我院心胸外科术后患者医院感染因素,总结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25例心胸外科手术治疗后并发医院感染的病例资料,总结有效的防治措施。结果医院感染多发部位依次为上呼吸道、下呼吸道和胃肠道;医院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其中以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氏不动杆菌居多,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居多,真菌以白色假丝酵母菌居多;医院感染与年龄、基础疾病、手术时间、侵入性操作和住院时间均有相关性(P<0.05)。结论必须规范诊疗工作,严格落实医院感染的各项管理制度,规范管理流程,尽量避免心胸外科术后医院感染的发生,以确保医疗安全。
作者:刘双群;刘爱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我市位于四川盆地西部,多为山区和丘陵,植被丰富,故每年被蜂蛰伤人数众多,我科每年收治大约80~100人次,其中2%~6%蜂蛰伤患者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MODS),严重者死亡。但我科从2008年开始使用激素冲击联合序贯血液净化治疗重度蜂蛰伤后,死亡率已大幅下降,住院时间缩短,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我科从2008年3月~2013年3月使用激素联合序贯血液净化治疗蜂蛰伤所致MODS的临床效果和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郭庆如;陈梅;丁虹;符巧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报道1例成人右心室心脏血管瘤,提高对心脏血管瘤的认识及诊疗水平。方法总结1例50岁右心室包块的男性患者临床资料,并复习国内外文献,分析和归纳心脏血管瘤的临床表现、并发症、影像学资料、病理和治疗。结果患者全麻体外循环下行右心室包块切除、三尖瓣成形并腱索转移治疗。患者手术成功,术后6个月随访良好。结论心脏血管瘤是一种预后较好的心脏占位病变,只要诊断明确、把握手术时机及适应症、选择正确手术方式,可以减少并发症,提高远期生存率。
作者:文智;方易冰;邓明彬;伍长学;廖斌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了解我院就诊人群中泌尿生殖道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的感染情况及其对九种抗生素的药物敏感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我院妇科、皮肤科及泌尿外科门诊就诊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的分泌物标本。采用支原体培养、鉴定、药敏一体化试剂盒,对分泌物标本进行培养鉴定,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985例检测标本中,阳性患者505例,总检出率为51.27%,男性阳性检出率为34.75%,女性阳性检出率为53.52%,女性显著高于男性(P<0.01)。我院以单独UU阳性患者居多,其阳性检出率为40.10%,女性阳性检出率高于男性,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敏结果显示,UU和MH对美满霉素、强力霉素为敏感,其中UU对这两种抗生素的敏感率分别为93.33%,93.13%, MH对这两种抗生素的敏感率均为80.91%。UU对氧氟沙星的耐药率高,为53.13%,其次为罗红霉素,耐药率为51.72%,UU对阿奇霉素、司帕沙星的耐药率均较高,在40.00%以上;MH对罗红霉素的耐药率高,达98.18%,其次为阿奇霉素,为97.27%,MH对氧氟沙星,左旋氧氟沙星、克拉霉素的耐药率均较高,都在80.00%以上。结论我院支原体感染阳性检出率较高,以UU为主,男女检出率存在差异。建议临床用药可首选美满霉素、强力霉素等四环素类药物;对于喹诺酮类药物,UU和MH普遍耐药率较高,不建议临床选用。
作者:张艳;李苏利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