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SPAG9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王敏;李杨;普英杰

关键词:精子相关抗原9, 子宫内膜癌
摘要:目的:探讨睾丸癌(CT)抗原SPAG9在子宫内膜癌及子宫内膜癌HEC-1B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为临床诊断和治疗子宫内膜癌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免疫组化检测42例子宫内膜癌组织切片内SPAG9的表达。小干扰RNA转染HEC-1B细胞,实时定量PCR检测子宫内膜癌HEC-1B细胞SPAG9 mRAN表达;蛋白免疫印迹(WB)检测子宫内膜癌HEC-1B细胞中SPAG9和cyclin D1蛋白表达;CCK8检测SPAG9敲除后HEC-1B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SPAG6敲出后HEC-1B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42例肿瘤标本中83.3%(35/42)的标本SPAG9高表达。SPAG9在HEC-1B细胞中同样高表达。敲除SPAG9后,HEC-1B细胞G1期细胞明显增多,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表达降低。结论 SPAG9在子宫内膜癌及子宫内膜癌细胞中高表达;降低SPAG9的表达后可以影响cyclin-D1的表达,从而调控子宫内膜癌HEC-1B细胞的增殖。
西南军医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新型手术敷料包与手术感染的控制

    医用防护性敷料是以各类手术单、手术衣、防护服、伤口敷料、伤口外包扎材料等组成,是外科有创操作中不可缺少的、十分重要的医用器材,它的目的是建立一个无菌手术创面区,阻止外来物质及微生物侵入手术创面或患者体液、血液对术者及手术环境污染,防止在侵入性外科手术时感染源在医护人员和患者之间、患者与医护人员之间、患者与患者之间的传播,确保患者与医护人员的安全,既而达到医院感染控制的目的[1]。

    作者:王芳;张树兵;董林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空军场站卫生队建设的现状与思考

    空军场站卫生队是空军部队卫生防治体系的基层单位,和其他军兵种团卫生队相比,具有自身的特点,场站卫生队除直接履行广大官兵的医疗保健、卫生防疫等军队卫生工作一般职责外,还需要承担飞行团航空卫生工作。场站卫生队的中心工作除了防病治病,搞好自身战备救护训练工作以外,还应高度重视航空卫生工作,做好航空卫生保障。场站卫生队的工作的顺利开展,对于保障飞行安全,维护官兵身心健康,巩固和提高空军部队战斗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空军场站卫生队建设的现状与发展进行探讨。

    作者:王登峰;王立;刘罄亮;曹新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部队中小医院军人病区护理管理体会

    为进一步加强军队伤病员管理,大限度整合医疗护理资源,提升川藏线部队医疗保障能力,我院于2011年成立了军人病区,集中收治住院军队伤病员。如何为军人病区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护理部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前期准备1.1人员配备病区设护士长1名,职称为主管护师。配置护士14人,编制床位与护士比为1:0.5。因军人病区的任务主要是处理常见病、多发病及各类手术术前、术后恢复期的伤病员,危重症伤病员仍由医院各专科收治处理。川藏线部队常见病和多发病以呼吸、消化和腰椎疾病为主。在人员配置上,从骨胸外科、呼吸消化内科调配专科工作三年以上的骨干护士,按照专业确定3名责任组长,分别负责骨伤病、消化呼吸疾病及其它疾病。

    作者:陈雅君;朱永周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精细化护理应用于三胞胎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护理

    目的:介绍1例三胞胎极低出生体重患儿临床护理实践经验,提高极低出生体重儿生存质量,降低病死率。方法通过对2013年7月24日收治1例极低出生体重(VLBWI)三胞胎,出生体重880g、1080g、1090g,胎龄30周4天,进行体温管理、呼吸管理、营养管理、导管维护、发育支持等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3例VLBWI经过精心的护理,合理的治疗全部出院,其中2人住院41天,出院时奶量均在300ml左右,体重1920,~2100g;880g患儿其住院日数46天,出院时奶量246ml,体重1700g。3例患儿皮肤黏膜完整,视网膜筛查及听力筛查均无异常。结论护理工作质量是决定极低早产儿的存活率和生存质量的关键,对预防合并症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栗茗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护理干预对促进结肠癌术后肠道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非药物性护理干预措施在促进结肠癌术后肠道功能恢复的安全性和优越性。方法采用统一入组标准,同期临床对比研究方法,对2012年5月~2013年5月完成的42例(其中研究组21例,对照组21例)结肠癌术后患者肠道功能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联合腹部理疗、术后早期活动、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等非药物性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早出现肠鸣音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结果研究组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为(36.42±5.64)h,对照组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为(40.89±6.21)h,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94,P=0.039)。结论非药物性护理干预措施配合药物治疗可有效促进结肠癌术后患者肠道功能的恢复,具有简单方便、经济安全等优点。

    作者:覃橡;王永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APACHEⅢ评分与氧合指数对老年重症肺炎临床疗效及预后的评估价值

    目的:探讨APACHEⅢ评分与氧合指数对老年重症肺炎临床疗效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75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根据预后分为存活组35例和死亡组40例,分析APACHEⅢ评分与氧合指数(PaO2/FiO2)对各组患者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影响。结果存活组患者在入院时和入院后第3、5、7天的APACHEⅢ评分、PaO2/FiO2与死亡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入院后第7天与第3天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死亡组患者APACHEⅢ评分随入院天数延长而增高,而PaO2/FiO2则随着入院天数延长而降低,存活组与之相反;PaO2/FiO2与APACHEⅢ评分呈负相关性关系(r=-0.736,P<0.05)。结论 APACHEⅢ评分及PaO2/FiO2可作为评估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临床疗效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作者:刘爱萍;徐艳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SPAG9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睾丸癌(CT)抗原SPAG9在子宫内膜癌及子宫内膜癌HEC-1B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为临床诊断和治疗子宫内膜癌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免疫组化检测42例子宫内膜癌组织切片内SPAG9的表达。小干扰RNA转染HEC-1B细胞,实时定量PCR检测子宫内膜癌HEC-1B细胞SPAG9 mRAN表达;蛋白免疫印迹(WB)检测子宫内膜癌HEC-1B细胞中SPAG9和cyclin D1蛋白表达;CCK8检测SPAG9敲除后HEC-1B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SPAG6敲出后HEC-1B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42例肿瘤标本中83.3%(35/42)的标本SPAG9高表达。SPAG9在HEC-1B细胞中同样高表达。敲除SPAG9后,HEC-1B细胞G1期细胞明显增多,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表达降低。结论 SPAG9在子宫内膜癌及子宫内膜癌细胞中高表达;降低SPAG9的表达后可以影响cyclin-D1的表达,从而调控子宫内膜癌HEC-1B细胞的增殖。

    作者:王敏;李杨;普英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护理绩效考核在急诊科的应用

    目的:探求科学、可行的急诊护理管理量化考核方法,提高护理质量,实现优质护理服务。方法根据急诊科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绩效考核细则,将每个护士的工作量和工作质量等方面细化打分。个人的绩效考核就是职称、级别、工作质量、工作量、患者满意度、护士长调控等方面的综合考核。护理人员每月所得的奖金、各类评优、进职、外出培训等直接与考核成绩挂钩。结果实施护理绩效考核后,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患者的满意度、护理质量水平等方面都有明显的提高,护理投诉、护患纠纷、护理差错明显降低。结论绩效考核方法操作性强,有利于急诊科护理水平的提高。

    作者:陈亚平;罗则佳;王兴志;韩鹃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腹腔镜胆道探查术中胆道镜的应用技巧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道探查术中胆道镜的应用技巧。方法收集我院2003年6月~2013年9月所行腹腔镜胆道探查术235例临床资料,总结分析胆道镜在其应用中的技巧。结果在本研究中,胆总管结石阳性探查192例,经腹腔镜取出胆总管结石176例,结石嵌顿胆总管下端,取石未果中转开腹16例;43例阴性探查者术毕均行胆总管一期缝合。167例腹腔镜术毕行胆总管一期缝合,其余病例术毕均安置T管引流;术后随访无胆道损伤、腹腔感染、胆道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掌握胆道镜应用技巧,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作者:贺学荣;周绪江;苏桃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脾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1例报告

    1病例介绍患者男性,54岁。因腹部胀痛不适于2013年1月5日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6.1℃,脾下极入盆腔,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超声检查示:脾大,脾门厚63mm,肋下78mm,实质回声均匀。CT检查示:脾中部外缘实质改变,脾血管瘤。实验室检查:白细胞60.2×109/L,淋巴绝对值22.88×109/L。术中所见:腹膜增厚,脾大小40cm×20cm×10cm,表面光滑,质中,未扪及包块,脾与周围组织粘连。病理检查:脾表面光滑,包膜完整,切面暗红色,呈细颗粒状。镜下见:脾小结呈结节状增大,累及红髓,边缘区淋巴细胞增生明显,瘤细胞形态单一,中等偏小。病理诊断:脾脏非霍奇金淋巴瘤,系惰性B细胞淋巴瘤,符合脾脏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免疫组化:肿瘤细胞呈CD20(+), CD3ε(-),CD5(-),CD23(-),CD25(-),CD43(-),Cy-clinD1(-),Ki67阳性率5%~10%。PCR检测:检出IgH及IgK基因重排,支持上述诊断。

    作者:刘学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38名军队离休干部抑郁情绪分析及心理保健对策

    采用老年抑郁量表和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对某军队干休所38名离休干部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分析,有抑郁情绪者占73.68%。针对军队离休老干部经历特殊、衰老与疾病影响、家庭亲密关系变化等原因,提出建立健全老干部心理保健工作制度、心理健康登记制度、心理健康教育制度等建议,提高老干部的心理健康水平,让老干部安度幸福晚年。

    作者:唐春;田卫卫;刘汉强;兰玮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鼻内镜在孤立性蝶窦霉菌病诊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鼻内镜在孤立性蝶窦霉菌病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3例孤立性蝶窦霉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进行讨论。结果根据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13例患者的诊断均为孤立性霉菌性蝶窦炎,并行鼻内镜下蝶窦开放手术,病理检查确诊;术后随访6~12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孤立性蝶窦霉菌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易漏诊及误诊,CT/MRI检查结合鼻内镜检查可有效提高术前诊断率。运用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治疗孤立性蝶窦霉菌病优势明显,为首选的治疗方式。

    作者:余巧;徐光;刘文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新生儿社区感染性肺炎213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新生儿社区感染性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13例新生儿社区感染性肺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临床表现和体征:气促173例,发绀128例,咳嗽137例,口吐白沫121例,发热86例,三凹征97例,肺部呼吸音粗87例,肺部闻及干湿啰音92例,黄疸95例。(2)病原学:痰培养阳性82例,其中革兰阴性杆菌64例。(3)感染指标:白细胞(WBC)升高108例,C反应蛋白升高40例,降钙素原升高87例。(4) X线胸片:双肺纹理增多、模糊,肺门影模糊137例,小点片状影31例。(5)心脏彩超检查有先心病116例。结论新生儿社区感染性肺炎的临床表现不典型,痰培养阳性率较低,感染指标特异性不高,X线胸片大多有改变,合并先心病的患儿患社区感染性肺炎的比例明显较高,因此诊断和治疗时需进行综合考虑。

    作者:刘华君;许红波;王太森;刘文彬;汤雪晴;吕洁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无创检测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与射血指数的临床应用

    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是指肱动脉到胫后动脉之间的脉搏波传导速度;射血指数(LVET/PEP)是指左室射血时间(LVET)与射血前期(PEP)的比值,两者能较为客观、敏感地反映外周动脉弹性、硬度与左心室收缩功能的改变。baPWV与LVET/PEP检测因无创、操作简单、重复性好、灵敏度高、易被受检者接受而成为评价外周动脉顺应性和左心室收缩功能的重要检查手段。现将无创检测baPWV与LVET/PEP临床应用的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周锋(综述);孙兰英;杨星(审校)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晚期NSCLC同步放化疗和EGFR-TKI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

    非小细胞肺癌(NSCLC)发病率日渐增高,且多数患者确诊时病期较晚,常合并远处转移。临床以姑息治疗为主,疗效不佳。目前多种方式相结合的综合抗肿瘤治疗的研究开展日益增多,其中以化疗药物与肿瘤细胞亚型相关联应用、Ⅳ期非小细胞肺癌同步放化疗及小分子靶向药物结合其他手段以改善疗效的研究较突出。本文就该部分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饶明月(综述);吴敬波(审校)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NO、P-selectin表达与其相互关系

    目的:通过测定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外周血清NO(nitricoxide)、P-选择素(P-selectin),探讨两者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中的相互关系。方法 UC患者60例,其中活动组(n=41),缓解组(n=19),并取同期健康体检者(n=20)作为对照组;取清晨空腹血液以检测其NO、P-selectin、白细胞(WBC)、血小板( PLT)水平。结果 UC活动组的血清中NO、P-selectin水平明显高于缓解组和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而缓解组、对照组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只有活动组中P-selectin与NO的表达存在正相关性(r=0.51,P<0.01)。UC活动组血清中WBC、PL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及缓解组(P<0.01)。结论在UC疾病的发病中,P-selectin与NO可能有协同作用。

    作者:卓儒元;乐湘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心胸外科术后患者医院感染的调查分析及防治措施

    目的:分析我院心胸外科术后患者医院感染因素,总结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25例心胸外科手术治疗后并发医院感染的病例资料,总结有效的防治措施。结果医院感染多发部位依次为上呼吸道、下呼吸道和胃肠道;医院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其中以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氏不动杆菌居多,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居多,真菌以白色假丝酵母菌居多;医院感染与年龄、基础疾病、手术时间、侵入性操作和住院时间均有相关性(P<0.05)。结论必须规范诊疗工作,严格落实医院感染的各项管理制度,规范管理流程,尽量避免心胸外科术后医院感染的发生,以确保医疗安全。

    作者:刘双群;刘爱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钙蛋白酶在心肌重构中的作用

    心肌重构是高血压、心肌梗死、扩张性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等各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共同的病理改变[1]。开始的改变可能是代偿性的,例如:生理性的心室肥厚。随着疾病的发生发展,出现了病理性的肥厚,伴有炎症、免疫反应、心肌细胞骨架的降解、心肌纤维化,终出现细胞凋亡、心室壁变薄,导致心脏功能失代偿。同时,在此过程伴随着一系列激素的改变,如:儿茶酚胺、血管紧张素Ⅱ(An-gII)浓度的提高。在体外心肌细胞和动物模型试验中证实,钙蛋白酶家族与心肌重构关系密切,尤其是和上述病理改变的相关信号传导过程密切相关,例如激活NF-κB转录因子、钙调神经磷酸酶(CAN)引起心肌肥厚;激活caspases、Bax和Bid引起细胞凋亡等。本文将对钙蛋白酶家族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在心肌重构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叶廷巧;杨永健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健康指导

    目的:分析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危险因素,并据此制定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研究167例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患者的相关资料,线性回归分析老年性皮肤瘙痒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老年性皮肤瘙痒症发生率在饮食习惯、洗澡次数、洗澡水温、饮用咖啡浓茶、内衣洗涤着装习惯、情绪情况及家庭成员关系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经线性回归分析,碱性洗澡物,辛辣、海鲜类饮食,浓茶,情绪易激动,家庭成员关系紧张,咖啡,较紧内衣着装及洗衣粉洗涤衣物均为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危险因素有辛辣、海鲜类饮食、浓茶、咖啡、情绪易激动、家庭成员关系紧张、较紧内衣着装及洗衣粉洗涤衣物,据此制定相关护理措施可明显降低老年性皮肤瘙痒症发生率。

    作者:李琳;王婷;刘晓峥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更正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西南军医杂志

西南军医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