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无创检测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与射血指数的临床应用

周锋(综述);孙兰英;杨星(审校)

关键词:肱踝脉搏波, 射血指数, 临床应用
摘要: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是指肱动脉到胫后动脉之间的脉搏波传导速度;射血指数(LVET/PEP)是指左室射血时间(LVET)与射血前期(PEP)的比值,两者能较为客观、敏感地反映外周动脉弹性、硬度与左心室收缩功能的改变。baPWV与LVET/PEP检测因无创、操作简单、重复性好、灵敏度高、易被受检者接受而成为评价外周动脉顺应性和左心室收缩功能的重要检查手段。现将无创检测baPWV与LVET/PEP临床应用的研究综述如下。
西南军医杂志相关文献
  • 军队肺结核患者的健康教育策略

    肺结核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肺部慢性传染性疾病,占器官结核病总数的80%~90%,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临床主要有低热、乏力、盗汗、食欲减退及消瘦等全身症状和咳嗽、咳痰、咯血等呼吸系统表现,肺结核的传染源主要是痰中排菌的患者,飞沫是重要的传播途径,其次是经消化道进入体内,通过皮肤、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很少见。部队是一个大集体,大家的衣、食、住、行都有密切的联系,结核病病程长、恢复慢,对人体损害大,特别是能通过空气传播,对生活、工作高度集中的部队人群具有较大威胁[1],如果出现肺结核在集体的传播,后果不堪设想,为提高肺结核的治愈率,避免肺结核的传播,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十分关键,我科2009年1月~2012年12月共收治部队肺结核患者23例,所有患者均达到临床症状消失、痰抗酸染色阴性、血沉降至正常才能出院,与患者密切接触者,半年内无类似疾病发生。

    作者:张瑞;金家琼;王建宾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腋窝淋巴结阴性乳腺癌预后因素的研究进展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经济发展、生活节奏加快,我国乳腺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在京津沪等城市已居女性恶性肿瘤第一位,严重威胁着妇女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随着普查和早期诊断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体积小、腋窝淋巴结阴性乳腺癌(Axillary-node-negative breast cancer,ANNBC)被发现,在乳腺癌总体中所占比例不断增加。一般认为, ANNBC相对于腋窝淋巴结阳性的乳腺癌预后较好,但仍有20%~30%的患者经单纯手术治疗后复发、转移,需要对这部分患者进行辅助治疗(如术后化疗、内分泌治疗等),以改善预后。分析ANNBC的预后因素,指导其临床个体化治疗,以确保高危患者得到有效治疗,提高生存率。避免低危患者接受不必要的化疗及其产生化疗毒性反应,减轻经济负担,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赵燕(综述);徐卫云(审校)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军人心理教育训练的实践研究

    目的:探讨军人心理教育训练的可行性、适应对象和训练效果。方法对23名军人实施心理教育训练,然后问卷调查心理教育训练的可行性、适应对象和训练效果。结果除96%的人认为“军营探秘”适合部队外,100%的人肯定了其它8个项目均适合部队进行心理教育训练;从训练效果看,心理教育训练达标情况依次是军营相识、风雨同行、保家卫国、自信呐喊、军衔换掉、能说会道、行动一致、交往有方和军营探秘;适合新兵的心理训练项目依次为军营相识、交往有方、风雨同行、能说会道、行动一致、保家卫国和自信呐喊等,适合老兵心理教育训练的项目依次为军衔换掉、自信呐喊、保家卫国、交往有方和风雨同行等。结论军人心理教育训练很有必要,为保证能打仗和打胜仗,必须强化部队官兵心理素质训练。

    作者:张俐;刘波;杨国愉;孙定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部队中小医院军人病区护理管理体会

    为进一步加强军队伤病员管理,大限度整合医疗护理资源,提升川藏线部队医疗保障能力,我院于2011年成立了军人病区,集中收治住院军队伤病员。如何为军人病区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护理部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前期准备1.1人员配备病区设护士长1名,职称为主管护师。配置护士14人,编制床位与护士比为1:0.5。因军人病区的任务主要是处理常见病、多发病及各类手术术前、术后恢复期的伤病员,危重症伤病员仍由医院各专科收治处理。川藏线部队常见病和多发病以呼吸、消化和腰椎疾病为主。在人员配置上,从骨胸外科、呼吸消化内科调配专科工作三年以上的骨干护士,按照专业确定3名责任组长,分别负责骨伤病、消化呼吸疾病及其它疾病。

    作者:陈雅君;朱永周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依达拉奉对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C-反应蛋白的影响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C-反应蛋白的影响及作用机理。方法选取180例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90例,每组再根据病情程度分为轻、中、重三型,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则加用依达拉奉。分别于第1、4、7、10、14d检测两组患者血清CRP浓度,同型之间比较差异,分别于第1d和第14d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比较其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入院血清CRP均高于正常,第4d达高峰,并且与病情严重程度成正相关,第7d开始逐渐下降,治疗4、7、10、14d治疗组各型血清CRP水平均低于相应对照组(P<0.05),治疗组重型水平下降明显,治疗后第14d治疗组各型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相应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能降低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CRP水平,能促进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症状改善。

    作者:陈明生;唐毅;缪学建;羊飞龙;杨福兵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个性化心理护理在护理慢性重型肝炎患者中的作用观察

    目的:分析个性化心理护理在对促进慢性重型肝炎患者恢复,预防复发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慢性重型肝炎患者89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只进行常规的临床基础护理;心理护理组45例,进行常规的临床护理和个性化心理护理。两周为1个护理疗程,1个疗程后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抑郁量表(HAMD)评价患者护理前后心理变化情况;采用调查问卷评价两组患者恢复和复发情况。结果心理护理组护理后HAMA及HAMD评分与护理前和对照组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两组慢性重型肝炎患者恢复和复发情况护理后较护理前均明显改善(P<0.05),护理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对慢性重症肝炎患者进行个性化心理护理能明显促进患者恢复,降低复发,有重要的护理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建英;鄢涛;王森;邓艳华;杨家红;陈皋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浅谈新型手术敷料包与手术感染的控制

    医用防护性敷料是以各类手术单、手术衣、防护服、伤口敷料、伤口外包扎材料等组成,是外科有创操作中不可缺少的、十分重要的医用器材,它的目的是建立一个无菌手术创面区,阻止外来物质及微生物侵入手术创面或患者体液、血液对术者及手术环境污染,防止在侵入性外科手术时感染源在医护人员和患者之间、患者与医护人员之间、患者与患者之间的传播,确保患者与医护人员的安全,既而达到医院感染控制的目的[1]。

    作者:王芳;张树兵;董林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非脱垂子宫阴式与改良腹式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阴式子宫切除术与开腹子宫切除术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0月收治的106例需要切除子宫的非脱垂子宫患者按入院时间顺序分为阴式切除术组(n=54例)和腹式手术组(n=52例),患者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未发生膀胱、输尿管直肠损伤及大出血等并发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阴式切除术组明显优于开腹手术组。结论阴式非脱垂子宫切除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等微创手术的优点,其手术方法可以提高腹式子宫切除术的手术技巧。

    作者:黄文祥;赵正兰;杨光兰;易仲蓉;白合林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肺康复训练联合家庭氧疗对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运动能力、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肺康复训练联合家庭氧疗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运动能力、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67例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在对症支持基础上加用家庭氧疗治疗,观察组35例在对症支持基础上加用肺康复训练+家庭氧疗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在运动能力、生活质量及肺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6MWD明显上升(P<0.05),喘息(Borg评分)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上升或下降更为显著(P<0.05),而疲劳(Borg评分)、心率变化值及氧饱和度变化值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喘息、疲劳、情感、病情控制能力等单项评分及CRQ评分总分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升高更为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EV1、FEV1/FVC和FEV1%pred等肺功能指标较治疗前均显著性改善(P<0.05),但治疗后两组肺功能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肺康复训练联合家庭氧疗可明显改善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运动能力和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徐艳丽;刘双群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干细胞移植治疗脑梗死实验与临床现状

    脑梗死是一类因脑局部血液循环中断引起的神经功能障碍疾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与健康。临床上,脑梗死的治疗除一般治疗方法外,主要还包括溶栓和神经保护治疗等。近些年,干细胞移植治疗脑梗死越来越受到医学研究者的重视。本文就干细胞移植治疗脑梗死的实验与临床现状进行综述。

    作者:唐艳(综述);汤永红(审校)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36例胃肠道间质瘤临床探析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肿瘤(GIST)患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对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6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显示21例为良性GIST,4例为恶性肿瘤,11例为混合性的肿瘤疾病。随访两年发现3例因肿瘤复发致死,2例于术后4周肿瘤复发后再行手术治疗,其他患者基本正常。结论胃肠道间质瘤的术前检查较为复杂,需要借助相关的病理检查才能证实。利用手术治疗GIST患者,疗效良好,并且靶向技术的辅助治疗作用明显。

    作者:彭友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无创检测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与射血指数的临床应用

    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是指肱动脉到胫后动脉之间的脉搏波传导速度;射血指数(LVET/PEP)是指左室射血时间(LVET)与射血前期(PEP)的比值,两者能较为客观、敏感地反映外周动脉弹性、硬度与左心室收缩功能的改变。baPWV与LVET/PEP检测因无创、操作简单、重复性好、灵敏度高、易被受检者接受而成为评价外周动脉顺应性和左心室收缩功能的重要检查手段。现将无创检测baPWV与LVET/PEP临床应用的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周锋(综述);孙兰英;杨星(审校)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晚期NSCLC同步放化疗和EGFR-TKI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

    非小细胞肺癌(NSCLC)发病率日渐增高,且多数患者确诊时病期较晚,常合并远处转移。临床以姑息治疗为主,疗效不佳。目前多种方式相结合的综合抗肿瘤治疗的研究开展日益增多,其中以化疗药物与肿瘤细胞亚型相关联应用、Ⅳ期非小细胞肺癌同步放化疗及小分子靶向药物结合其他手段以改善疗效的研究较突出。本文就该部分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饶明月(综述);吴敬波(审校)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两种不同方式供氧对新入高原某部官兵血气的影响

    目的:观察医用氧气瓶和高原移动式制氧站两种不同方式供氧对新入高原官兵血气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抽取原则将40名新入高原1周内的官兵分为A组(医用氧气瓶供氧,氧浓度≧99.5%)和B组(制氧站供氧,氧浓度≧90%),每组20人,各吸氧40min。在吸氧前和吸氧后30min内抽取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比较。结果(1)A、B两组人员在吸氧前血气指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吸氧后两组人员的氧分压(PO2)和氧饱和度(SO2%)均高于吸氧前(P<0.05)。(2)A、B两组人员吸氧后血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原移动式制氧站和医用氧气瓶供氧一样,都能明显提高新入高原人员的氧分压和氧饱和度,提高部队战斗力。

    作者:何春阳;吴帆;付西;邓韩彬;刘毅;蒙俊甫;呼永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情志护理在颅内肿瘤住院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情志护理在颅内肿瘤住院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68例颅内肿瘤住院患者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患者实施颅内肿瘤相关的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情志护理,疗程为30天,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和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的焦虑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经过1个疗程的情志护理,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经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服务及医疗技术水平的满意度为62.86%,明显高于对照组,经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情志护理在颅内肿瘤患者的治疗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胡先武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SPAG9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睾丸癌(CT)抗原SPAG9在子宫内膜癌及子宫内膜癌HEC-1B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为临床诊断和治疗子宫内膜癌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免疫组化检测42例子宫内膜癌组织切片内SPAG9的表达。小干扰RNA转染HEC-1B细胞,实时定量PCR检测子宫内膜癌HEC-1B细胞SPAG9 mRAN表达;蛋白免疫印迹(WB)检测子宫内膜癌HEC-1B细胞中SPAG9和cyclin D1蛋白表达;CCK8检测SPAG9敲除后HEC-1B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SPAG6敲出后HEC-1B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42例肿瘤标本中83.3%(35/42)的标本SPAG9高表达。SPAG9在HEC-1B细胞中同样高表达。敲除SPAG9后,HEC-1B细胞G1期细胞明显增多,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表达降低。结论 SPAG9在子宫内膜癌及子宫内膜癌细胞中高表达;降低SPAG9的表达后可以影响cyclin-D1的表达,从而调控子宫内膜癌HEC-1B细胞的增殖。

    作者:王敏;李杨;普英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1例口服抗痨药物致红皮病的护理体会

    口服四联抗痨药物是临床常用的一线抗结核药,是结核病的首选药物之一,其为化疗药,在结核病临床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主要不良反应有消化道、肝功能损害、肾毒性、变态反应、神经系统毒性等。但对其过敏导致红皮病罕见,红皮病又称剥脱性皮炎,是一种以全身皮肤潮红、脱屑为特征的炎症性疾病[1]。死亡率可高达10%~20%。典型表现是全身皮肤弥漫性的潮红、浸润、肿胀、脱屑,皮损面积达到整个皮肤的≥90%以上,红皮病不仅表现在皮肤,黏膜、淋巴结,甚至内脏也有表现。现将我科收治的1例红皮病型药疹报告如下。

    作者:余丙翠;王建宾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更正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胫骨Pilon骨折43例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观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11年6月手术治疗的43例胫骨Pilon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3例患者骨折均愈合,平均随访时间为24(9~38)个月。2例出现内侧踝关节平面皮瓣坏死,钢板外露,经换药后,二期行皮瓣转移,3周后皮肤愈合;1例出现关节强直、2例出现下肢轻度血栓栓塞,经康复治疗后好转,5例后期发生骨关节炎。踝关节功能采用踝关节评分系统评定,大评分100分。其中96~100分为优6例,91~95分为良24例;81~90分为可10例;0~80分为差3例。结论尽可能的解剖复位并植骨以恢复关节面的平整,采用坚强内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胡斌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NO、P-selectin表达与其相互关系

    目的:通过测定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外周血清NO(nitricoxide)、P-选择素(P-selectin),探讨两者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中的相互关系。方法 UC患者60例,其中活动组(n=41),缓解组(n=19),并取同期健康体检者(n=20)作为对照组;取清晨空腹血液以检测其NO、P-selectin、白细胞(WBC)、血小板( PLT)水平。结果 UC活动组的血清中NO、P-selectin水平明显高于缓解组和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而缓解组、对照组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只有活动组中P-selectin与NO的表达存在正相关性(r=0.51,P<0.01)。UC活动组血清中WBC、PL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及缓解组(P<0.01)。结论在UC疾病的发病中,P-selectin与NO可能有协同作用。

    作者:卓儒元;乐湘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西南军医杂志

西南军医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