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36例胃肠道间质瘤临床探析

彭友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 临床特征, 诊断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肿瘤(GIST)患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对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6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显示21例为良性GIST,4例为恶性肿瘤,11例为混合性的肿瘤疾病。随访两年发现3例因肿瘤复发致死,2例于术后4周肿瘤复发后再行手术治疗,其他患者基本正常。结论胃肠道间质瘤的术前检查较为复杂,需要借助相关的病理检查才能证实。利用手术治疗GIST患者,疗效良好,并且靶向技术的辅助治疗作用明显。
西南军医杂志相关文献
  • 激素联合序贯血液净化治疗蜂蛰伤所致MODS的临床观察

    我市位于四川盆地西部,多为山区和丘陵,植被丰富,故每年被蜂蛰伤人数众多,我科每年收治大约80~100人次,其中2%~6%蜂蛰伤患者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MODS),严重者死亡。但我科从2008年开始使用激素冲击联合序贯血液净化治疗重度蜂蛰伤后,死亡率已大幅下降,住院时间缩短,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我科从2008年3月~2013年3月使用激素联合序贯血液净化治疗蜂蛰伤所致MODS的临床效果和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郭庆如;陈梅;丁虹;符巧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独一味胶囊对带状疱疹患者的镇痛作用

    目的:观察独一味胶囊对带状疱疹引起疼痛的镇痛作用。方法将53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独一味胶囊,对照组给予加巴喷丁,服药后对其镇痛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独一味胶囊的镇痛效果与加巴喷丁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独一味胶囊可避免加巴喷丁的副作用。结论独一味胶囊对带状疱疹患者的疼痛感起到有效的缓解作用,该法在带状疱疹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

    作者:龚立军;张娟红;杜华;柳文红;徐凡翔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阿奇霉素的临床应用及安全性

    阿奇霉素作为大环内酯类的新一代药物,抗感染疗效肯定,广泛应用于呼吸系统、生殖系统、眼部疾病及其它器官的感染,疗效与第一代药物红霉素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改善了抗菌活性,也克服了对酸的不稳定性,成为临床抗菌药物的一线用药。近年来,随着临床对抗炎药物的重视,阿奇霉素在临床上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现就其临床应用及安全性综述如下。1临床应用1.1呼吸系统支原体肺炎:唐上英[1]将住院治疗的98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治疗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给予红霉素治疗。阿奇霉素(10mg/kg)加入葡萄糖液体中滴注,1次/d;红霉素(15~30mg/kg)加入葡萄糖液体中滴注,1次/d。治疗结果显示: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00%,对照组为83.33%。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为8.00%,对照组为31.25%。在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阿奇霉素治疗效果显著,副作用少。杨荣莉等[2]将上呼吸道感染患者86名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42例给予阿奇霉素0.5g于5%葡萄糖液500ml中静滴,观察组44例给予观察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喜炎平10mg静脉滴注,治疗1周后,患者症状消失,对照组总有效率85.71%,观察组总有效率97.80%。在此组病例中,证实上呼吸道感染给予阿奇霉素治疗有效,结合喜炎平治疗效果更佳。

    作者:王玉良;甄卓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部队中小医院军人病区护理管理体会

    为进一步加强军队伤病员管理,大限度整合医疗护理资源,提升川藏线部队医疗保障能力,我院于2011年成立了军人病区,集中收治住院军队伤病员。如何为军人病区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护理部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前期准备1.1人员配备病区设护士长1名,职称为主管护师。配置护士14人,编制床位与护士比为1:0.5。因军人病区的任务主要是处理常见病、多发病及各类手术术前、术后恢复期的伤病员,危重症伤病员仍由医院各专科收治处理。川藏线部队常见病和多发病以呼吸、消化和腰椎疾病为主。在人员配置上,从骨胸外科、呼吸消化内科调配专科工作三年以上的骨干护士,按照专业确定3名责任组长,分别负责骨伤病、消化呼吸疾病及其它疾病。

    作者:陈雅君;朱永周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长期机械通气患者撤机困难的因素分析及防治对策

    目的:分析长期机械通气患者撤机困难的相关因素,并总结有效的防治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急诊科住院行机械通气治疗120例患者的病例资料,比较发生撤机困难患者25例和未发生撤机困难患者95例。在年龄、性别、血清白蛋白水平、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心理因素和机械通气时间等相关因素的差异性,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20例患者行机械通气治疗期间共出现25例撤机困难,发生率为(20.8%),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白蛋白水平<30.0g/L,发生VAP,存在不良心理及机械通气时间≥7d均为撤机困难的相关因素。结论血清白蛋白水平、VAP、不良心理及机械通气时间均为撤机困难的相关因素,针对上述因素制定防治措施,可有效降低撤机困难的发生率。

    作者:毛宇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超声引导粗针活检在诊断甲状腺结节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粗针活检(ultrasound-guided core-needle biopsy,US-CNB)在诊断甲状腺结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术前超声诊断为甲状腺恶性结节的120例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采用超声引导下粗针活检;对照组60例,采用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ine 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 ,FNAC)。比较两组病例取材满意度、诊断准确性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取材满意度、诊断准确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粗针活检甲状腺结节取材满意度和诊断准确性高于细针活检,同时也安全可靠,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杭;陈宇;向彦霖;陆薇;蒋桂英;陈康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NO、P-selectin表达与其相互关系

    目的:通过测定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外周血清NO(nitricoxide)、P-选择素(P-selectin),探讨两者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中的相互关系。方法 UC患者60例,其中活动组(n=41),缓解组(n=19),并取同期健康体检者(n=20)作为对照组;取清晨空腹血液以检测其NO、P-selectin、白细胞(WBC)、血小板( PLT)水平。结果 UC活动组的血清中NO、P-selectin水平明显高于缓解组和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而缓解组、对照组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只有活动组中P-selectin与NO的表达存在正相关性(r=0.51,P<0.01)。UC活动组血清中WBC、PL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及缓解组(P<0.01)。结论在UC疾病的发病中,P-selectin与NO可能有协同作用。

    作者:卓儒元;乐湘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浅谈新型手术敷料包与手术感染的控制

    医用防护性敷料是以各类手术单、手术衣、防护服、伤口敷料、伤口外包扎材料等组成,是外科有创操作中不可缺少的、十分重要的医用器材,它的目的是建立一个无菌手术创面区,阻止外来物质及微生物侵入手术创面或患者体液、血液对术者及手术环境污染,防止在侵入性外科手术时感染源在医护人员和患者之间、患者与医护人员之间、患者与患者之间的传播,确保患者与医护人员的安全,既而达到医院感染控制的目的[1]。

    作者:王芳;张树兵;董林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个性化心理护理在护理慢性重型肝炎患者中的作用观察

    目的:分析个性化心理护理在对促进慢性重型肝炎患者恢复,预防复发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慢性重型肝炎患者89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只进行常规的临床基础护理;心理护理组45例,进行常规的临床护理和个性化心理护理。两周为1个护理疗程,1个疗程后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抑郁量表(HAMD)评价患者护理前后心理变化情况;采用调查问卷评价两组患者恢复和复发情况。结果心理护理组护理后HAMA及HAMD评分与护理前和对照组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两组慢性重型肝炎患者恢复和复发情况护理后较护理前均明显改善(P<0.05),护理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对慢性重症肝炎患者进行个性化心理护理能明显促进患者恢复,降低复发,有重要的护理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建英;鄢涛;王森;邓艳华;杨家红;陈皋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脊髓炎型吉兰巴雷综合征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目的:观察Guillain-Barre综合征(Guillain Barre syndrome,GBS)脊髓炎型的临床表现。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例脊髓炎型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此例患者临床表现具有脊髓损害的临床特点:损害平面以下的感觉障碍、运动障碍及括约肌功能障碍。文献复习表明此类患者在发病初期均有四肢腱反射减弱至消失,这是主要区别于脊髓病变的神经系统体征之一,要引起高度关注。结论GBS和脊髓炎均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及多发病,注重病史询问、病情演变及神经系统体征的变化有利于早期识别GBS,尽早诊治,减少误诊、误治,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肖莉;侯群芳;刘小娇;王庆松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脾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1例报告

    1病例介绍患者男性,54岁。因腹部胀痛不适于2013年1月5日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6.1℃,脾下极入盆腔,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超声检查示:脾大,脾门厚63mm,肋下78mm,实质回声均匀。CT检查示:脾中部外缘实质改变,脾血管瘤。实验室检查:白细胞60.2×109/L,淋巴绝对值22.88×109/L。术中所见:腹膜增厚,脾大小40cm×20cm×10cm,表面光滑,质中,未扪及包块,脾与周围组织粘连。病理检查:脾表面光滑,包膜完整,切面暗红色,呈细颗粒状。镜下见:脾小结呈结节状增大,累及红髓,边缘区淋巴细胞增生明显,瘤细胞形态单一,中等偏小。病理诊断:脾脏非霍奇金淋巴瘤,系惰性B细胞淋巴瘤,符合脾脏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免疫组化:肿瘤细胞呈CD20(+), CD3ε(-),CD5(-),CD23(-),CD25(-),CD43(-),Cy-clinD1(-),Ki67阳性率5%~10%。PCR检测:检出IgH及IgK基因重排,支持上述诊断。

    作者:刘学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乳腺癌患者不良心理及对策研究进展

    乳腺癌是全球位于第二位常见的恶性肿瘤。研究证实,超过35%癌症患者出现明显的心理症状,主要包括焦虑、抑郁和疲劳等。本文就乳腺癌患者心理症状及对策进行了综述。

    作者:李洪文;曾立平;李雪红;殷泽登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依达拉奉对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C-反应蛋白的影响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C-反应蛋白的影响及作用机理。方法选取180例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90例,每组再根据病情程度分为轻、中、重三型,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则加用依达拉奉。分别于第1、4、7、10、14d检测两组患者血清CRP浓度,同型之间比较差异,分别于第1d和第14d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比较其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入院血清CRP均高于正常,第4d达高峰,并且与病情严重程度成正相关,第7d开始逐渐下降,治疗4、7、10、14d治疗组各型血清CRP水平均低于相应对照组(P<0.05),治疗组重型水平下降明显,治疗后第14d治疗组各型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相应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能降低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CRP水平,能促进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症状改善。

    作者:陈明生;唐毅;缪学建;羊飞龙;杨福兵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护理绩效考核在急诊科的应用

    目的:探求科学、可行的急诊护理管理量化考核方法,提高护理质量,实现优质护理服务。方法根据急诊科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绩效考核细则,将每个护士的工作量和工作质量等方面细化打分。个人的绩效考核就是职称、级别、工作质量、工作量、患者满意度、护士长调控等方面的综合考核。护理人员每月所得的奖金、各类评优、进职、外出培训等直接与考核成绩挂钩。结果实施护理绩效考核后,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患者的满意度、护理质量水平等方面都有明显的提高,护理投诉、护患纠纷、护理差错明显降低。结论绩效考核方法操作性强,有利于急诊科护理水平的提高。

    作者:陈亚平;罗则佳;王兴志;韩鹃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985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就诊人群中泌尿生殖道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的感染情况及其对九种抗生素的药物敏感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我院妇科、皮肤科及泌尿外科门诊就诊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的分泌物标本。采用支原体培养、鉴定、药敏一体化试剂盒,对分泌物标本进行培养鉴定,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985例检测标本中,阳性患者505例,总检出率为51.27%,男性阳性检出率为34.75%,女性阳性检出率为53.52%,女性显著高于男性(P<0.01)。我院以单独UU阳性患者居多,其阳性检出率为40.10%,女性阳性检出率高于男性,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敏结果显示,UU和MH对美满霉素、强力霉素为敏感,其中UU对这两种抗生素的敏感率分别为93.33%,93.13%, MH对这两种抗生素的敏感率均为80.91%。UU对氧氟沙星的耐药率高,为53.13%,其次为罗红霉素,耐药率为51.72%,UU对阿奇霉素、司帕沙星的耐药率均较高,在40.00%以上;MH对罗红霉素的耐药率高,达98.18%,其次为阿奇霉素,为97.27%,MH对氧氟沙星,左旋氧氟沙星、克拉霉素的耐药率均较高,都在80.00%以上。结论我院支原体感染阳性检出率较高,以UU为主,男女检出率存在差异。建议临床用药可首选美满霉素、强力霉素等四环素类药物;对于喹诺酮类药物,UU和MH普遍耐药率较高,不建议临床选用。

    作者:张艳;李苏利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高压氧对体外循环心脏术后精神障碍的辅助治疗作用

    目的:观察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 HBO)对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心脏术后精神障碍的治疗作用。方法对观察组17例CPB心脏术后精神障碍患者进行HBO辅助治疗,再对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匹配,将另外17例术后精神障碍患者列入对照组,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在简易精神状态测验(MMSE)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和精神障碍治疗疗程上的差别。结果(1)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在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手术类型、合并高血压、糖尿病例数、CPB时间、ICU停留时间、术后精神障碍类型等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MMSE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所有患者评分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而HAMD和HAMA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但经治疗后两组患者之间的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进行精神障碍治疗的疗程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在CPB术后出现精神障碍的患者除了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外,HBO辅助治疗能较有效地促进患者恢复。

    作者:吴帆;张近宝;何春阳;高峰;丁盛;辛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两种不同方式供氧对新入高原某部官兵血气的影响

    目的:观察医用氧气瓶和高原移动式制氧站两种不同方式供氧对新入高原官兵血气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抽取原则将40名新入高原1周内的官兵分为A组(医用氧气瓶供氧,氧浓度≧99.5%)和B组(制氧站供氧,氧浓度≧90%),每组20人,各吸氧40min。在吸氧前和吸氧后30min内抽取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比较。结果(1)A、B两组人员在吸氧前血气指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吸氧后两组人员的氧分压(PO2)和氧饱和度(SO2%)均高于吸氧前(P<0.05)。(2)A、B两组人员吸氧后血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原移动式制氧站和医用氧气瓶供氧一样,都能明显提高新入高原人员的氧分压和氧饱和度,提高部队战斗力。

    作者:何春阳;吴帆;付西;邓韩彬;刘毅;蒙俊甫;呼永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腹腔镜胆道探查术中胆道镜的应用技巧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道探查术中胆道镜的应用技巧。方法收集我院2003年6月~2013年9月所行腹腔镜胆道探查术235例临床资料,总结分析胆道镜在其应用中的技巧。结果在本研究中,胆总管结石阳性探查192例,经腹腔镜取出胆总管结石176例,结石嵌顿胆总管下端,取石未果中转开腹16例;43例阴性探查者术毕均行胆总管一期缝合。167例腹腔镜术毕行胆总管一期缝合,其余病例术毕均安置T管引流;术后随访无胆道损伤、腹腔感染、胆道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掌握胆道镜应用技巧,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作者:贺学荣;周绪江;苏桃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钙蛋白酶在心肌重构中的作用

    心肌重构是高血压、心肌梗死、扩张性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等各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共同的病理改变[1]。开始的改变可能是代偿性的,例如:生理性的心室肥厚。随着疾病的发生发展,出现了病理性的肥厚,伴有炎症、免疫反应、心肌细胞骨架的降解、心肌纤维化,终出现细胞凋亡、心室壁变薄,导致心脏功能失代偿。同时,在此过程伴随着一系列激素的改变,如:儿茶酚胺、血管紧张素Ⅱ(An-gII)浓度的提高。在体外心肌细胞和动物模型试验中证实,钙蛋白酶家族与心肌重构关系密切,尤其是和上述病理改变的相关信号传导过程密切相关,例如激活NF-κB转录因子、钙调神经磷酸酶(CAN)引起心肌肥厚;激活caspases、Bax和Bid引起细胞凋亡等。本文将对钙蛋白酶家族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在心肌重构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叶廷巧;杨永健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老年胃腺癌中FOXO3a、PTEN和E-cadherin表达的关系

    目的:检测老年人胃腺癌术后组织中FOXO3a、PTEN和E-cadherin的表达,关注三者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95例胃腺癌术后的老年患者作为观察组,收集68例正常老年人胃黏膜组织作为对照组,均留取术后的蜡块和临床资料。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两组中FOXO3a、PTEN和E-cadherin的表达,分析三者表达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中FOXO3a、PTEN和E-cadherin表达的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中FOXO3a、PTEN和E-cadherin表达的阳性率与肿瘤的脉管侵犯、分化程度、肿瘤大径、淋巴结转移和淋巴结转移数量有关。线性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中FOXO3a、PTEN和E-cadherin的表达具有相关性。结论老年人胃腺癌中FOXO3a、PTEN和E-cadherin低表达可以促进肿瘤的发生和进展。

    作者:吴乔;张国强;王姗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西南军医杂志

西南军医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