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乳腺癌患者不良心理及对策研究进展

李洪文;曾立平;李雪红;殷泽登

关键词:乳腺癌, 心理学, 干预
摘要:乳腺癌是全球位于第二位常见的恶性肿瘤。研究证实,超过35%癌症患者出现明显的心理症状,主要包括焦虑、抑郁和疲劳等。本文就乳腺癌患者心理症状及对策进行了综述。
西南军医杂志相关文献
  • 空军场站卫生队建设的现状与思考

    空军场站卫生队是空军部队卫生防治体系的基层单位,和其他军兵种团卫生队相比,具有自身的特点,场站卫生队除直接履行广大官兵的医疗保健、卫生防疫等军队卫生工作一般职责外,还需要承担飞行团航空卫生工作。场站卫生队的中心工作除了防病治病,搞好自身战备救护训练工作以外,还应高度重视航空卫生工作,做好航空卫生保障。场站卫生队的工作的顺利开展,对于保障飞行安全,维护官兵身心健康,巩固和提高空军部队战斗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空军场站卫生队建设的现状与发展进行探讨。

    作者:王登峰;王立;刘罄亮;曹新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1例口服抗痨药物致红皮病的护理体会

    口服四联抗痨药物是临床常用的一线抗结核药,是结核病的首选药物之一,其为化疗药,在结核病临床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主要不良反应有消化道、肝功能损害、肾毒性、变态反应、神经系统毒性等。但对其过敏导致红皮病罕见,红皮病又称剥脱性皮炎,是一种以全身皮肤潮红、脱屑为特征的炎症性疾病[1]。死亡率可高达10%~20%。典型表现是全身皮肤弥漫性的潮红、浸润、肿胀、脱屑,皮损面积达到整个皮肤的≥90%以上,红皮病不仅表现在皮肤,黏膜、淋巴结,甚至内脏也有表现。现将我科收治的1例红皮病型药疹报告如下。

    作者:余丙翠;王建宾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情志护理在颅内肿瘤住院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情志护理在颅内肿瘤住院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68例颅内肿瘤住院患者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患者实施颅内肿瘤相关的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情志护理,疗程为30天,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和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的焦虑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经过1个疗程的情志护理,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经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服务及医疗技术水平的满意度为62.86%,明显高于对照组,经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情志护理在颅内肿瘤患者的治疗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胡先武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钙蛋白酶在心肌重构中的作用

    心肌重构是高血压、心肌梗死、扩张性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等各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共同的病理改变[1]。开始的改变可能是代偿性的,例如:生理性的心室肥厚。随着疾病的发生发展,出现了病理性的肥厚,伴有炎症、免疫反应、心肌细胞骨架的降解、心肌纤维化,终出现细胞凋亡、心室壁变薄,导致心脏功能失代偿。同时,在此过程伴随着一系列激素的改变,如:儿茶酚胺、血管紧张素Ⅱ(An-gII)浓度的提高。在体外心肌细胞和动物模型试验中证实,钙蛋白酶家族与心肌重构关系密切,尤其是和上述病理改变的相关信号传导过程密切相关,例如激活NF-κB转录因子、钙调神经磷酸酶(CAN)引起心肌肥厚;激活caspases、Bax和Bid引起细胞凋亡等。本文将对钙蛋白酶家族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在心肌重构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叶廷巧;杨永健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阿奇霉素的临床应用及安全性

    阿奇霉素作为大环内酯类的新一代药物,抗感染疗效肯定,广泛应用于呼吸系统、生殖系统、眼部疾病及其它器官的感染,疗效与第一代药物红霉素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改善了抗菌活性,也克服了对酸的不稳定性,成为临床抗菌药物的一线用药。近年来,随着临床对抗炎药物的重视,阿奇霉素在临床上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现就其临床应用及安全性综述如下。1临床应用1.1呼吸系统支原体肺炎:唐上英[1]将住院治疗的98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治疗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给予红霉素治疗。阿奇霉素(10mg/kg)加入葡萄糖液体中滴注,1次/d;红霉素(15~30mg/kg)加入葡萄糖液体中滴注,1次/d。治疗结果显示: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00%,对照组为83.33%。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为8.00%,对照组为31.25%。在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阿奇霉素治疗效果显著,副作用少。杨荣莉等[2]将上呼吸道感染患者86名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42例给予阿奇霉素0.5g于5%葡萄糖液500ml中静滴,观察组44例给予观察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喜炎平10mg静脉滴注,治疗1周后,患者症状消失,对照组总有效率85.71%,观察组总有效率97.80%。在此组病例中,证实上呼吸道感染给予阿奇霉素治疗有效,结合喜炎平治疗效果更佳。

    作者:王玉良;甄卓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我院做好为部队服务工作的做法与体会

    自2012年我院成立为部队服务办公室以来,我们本着“姓军为兵”的服务宗旨,努力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保障质量。回顾两年多的工作,我们不断梳理为部队服务工作中遇到的共性问题,改进工作方法,制定对策,总结经验,为进一步提高为部队服务工作质量打下了坚实基础。1为部队服务工作中遇到的问题1.1门诊就诊时“军人优先”政策难以落实通过医院为部队服务办公室向来院就诊官兵发放医院为部队服务工作调查问卷,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军人优先政策落实情况的满意率不到90%,分析原因,有以下三点:(1)伤病员不熟悉就诊流程。大部分首次到医院就诊的部队官兵就诊时不清楚挂号处、诊室、检查检验室、住院科室的位置,走冤枉路的多,四处打听得多,容易形成不良感受;部分伤病员就诊时未按要求携带送检证、转诊介绍信、军人保障卡和个人证件,导致接诊人员无法读取医疗信息核实军人身份,需要补充验证资料,容易引起不满;一些部队病号送检时着便装,且未向接诊医生表明军人身份,在候诊过程中与地方病人一起排队等候,耗费大量时间,没有体验到优先,也容易诱发不满。(2)非当日住院时待床时间过长。在伤病员需要住院但临床科室没有空床的情况下,伤病员需要将个人联系方式留在相应科室,科室负责人在有空床时会通知伤病员前来住院。部分伤病员反映待床时间过长,平均在1周左右,个别伤病员待床时间达到1个月之久。伤病员在待床期间的疾病处置成了棘手问题。(3)部分医务人员为部队服务意识淡化。军队医院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持续存在,医务人员疲于应对日常医疗工作,对部队伤病员的医疗服务难以完全做到热情、周全[1],有少数医务人员与部队接触较少,对基层官兵没有深厚的感情根基,部分人员甚至错误认为部队病号不产生“效益”,与自己的收入无关,从而淡化了为兵服务意识,没有很好地落实“军人优先”政策。

    作者:姚雷;曹波;陈刘生;滕晓雪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浅谈新型手术敷料包与手术感染的控制

    医用防护性敷料是以各类手术单、手术衣、防护服、伤口敷料、伤口外包扎材料等组成,是外科有创操作中不可缺少的、十分重要的医用器材,它的目的是建立一个无菌手术创面区,阻止外来物质及微生物侵入手术创面或患者体液、血液对术者及手术环境污染,防止在侵入性外科手术时感染源在医护人员和患者之间、患者与医护人员之间、患者与患者之间的传播,确保患者与医护人员的安全,既而达到医院感染控制的目的[1]。

    作者:王芳;张树兵;董林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我院门诊处方质控分析

    目的:通过对我院2013年门诊处方实时质控登记汇总分析,了解门诊医师处方用药情况并提出对策。方法总结2013年1月~12月门诊处方共计281926张,进行综合点评分析。结果我院门诊不合格处方率1.98%。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涂改、删除未签名或日期,无临床诊断或诊断不全,处方超量,用法用量不适宜等。结论我院门诊处方基本合理,但仍存在问题,还需进一步改善和提高。

    作者:裴蕾;高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晚期NSCLC同步放化疗和EGFR-TKI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

    非小细胞肺癌(NSCLC)发病率日渐增高,且多数患者确诊时病期较晚,常合并远处转移。临床以姑息治疗为主,疗效不佳。目前多种方式相结合的综合抗肿瘤治疗的研究开展日益增多,其中以化疗药物与肿瘤细胞亚型相关联应用、Ⅳ期非小细胞肺癌同步放化疗及小分子靶向药物结合其他手段以改善疗效的研究较突出。本文就该部分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饶明月(综述);吴敬波(审校)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985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就诊人群中泌尿生殖道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的感染情况及其对九种抗生素的药物敏感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我院妇科、皮肤科及泌尿外科门诊就诊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的分泌物标本。采用支原体培养、鉴定、药敏一体化试剂盒,对分泌物标本进行培养鉴定,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985例检测标本中,阳性患者505例,总检出率为51.27%,男性阳性检出率为34.75%,女性阳性检出率为53.52%,女性显著高于男性(P<0.01)。我院以单独UU阳性患者居多,其阳性检出率为40.10%,女性阳性检出率高于男性,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敏结果显示,UU和MH对美满霉素、强力霉素为敏感,其中UU对这两种抗生素的敏感率分别为93.33%,93.13%, MH对这两种抗生素的敏感率均为80.91%。UU对氧氟沙星的耐药率高,为53.13%,其次为罗红霉素,耐药率为51.72%,UU对阿奇霉素、司帕沙星的耐药率均较高,在40.00%以上;MH对罗红霉素的耐药率高,达98.18%,其次为阿奇霉素,为97.27%,MH对氧氟沙星,左旋氧氟沙星、克拉霉素的耐药率均较高,都在80.00%以上。结论我院支原体感染阳性检出率较高,以UU为主,男女检出率存在差异。建议临床用药可首选美满霉素、强力霉素等四环素类药物;对于喹诺酮类药物,UU和MH普遍耐药率较高,不建议临床选用。

    作者:张艳;李苏利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军队肺结核患者的健康教育策略

    肺结核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肺部慢性传染性疾病,占器官结核病总数的80%~90%,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临床主要有低热、乏力、盗汗、食欲减退及消瘦等全身症状和咳嗽、咳痰、咯血等呼吸系统表现,肺结核的传染源主要是痰中排菌的患者,飞沫是重要的传播途径,其次是经消化道进入体内,通过皮肤、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很少见。部队是一个大集体,大家的衣、食、住、行都有密切的联系,结核病病程长、恢复慢,对人体损害大,特别是能通过空气传播,对生活、工作高度集中的部队人群具有较大威胁[1],如果出现肺结核在集体的传播,后果不堪设想,为提高肺结核的治愈率,避免肺结核的传播,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十分关键,我科2009年1月~2012年12月共收治部队肺结核患者23例,所有患者均达到临床症状消失、痰抗酸染色阴性、血沉降至正常才能出院,与患者密切接触者,半年内无类似疾病发生。

    作者:张瑞;金家琼;王建宾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护理干预对促进结肠癌术后肠道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非药物性护理干预措施在促进结肠癌术后肠道功能恢复的安全性和优越性。方法采用统一入组标准,同期临床对比研究方法,对2012年5月~2013年5月完成的42例(其中研究组21例,对照组21例)结肠癌术后患者肠道功能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联合腹部理疗、术后早期活动、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等非药物性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早出现肠鸣音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结果研究组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为(36.42±5.64)h,对照组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为(40.89±6.21)h,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94,P=0.039)。结论非药物性护理干预措施配合药物治疗可有效促进结肠癌术后患者肠道功能的恢复,具有简单方便、经济安全等优点。

    作者:覃橡;王永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胫骨Pilon骨折43例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观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11年6月手术治疗的43例胫骨Pilon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3例患者骨折均愈合,平均随访时间为24(9~38)个月。2例出现内侧踝关节平面皮瓣坏死,钢板外露,经换药后,二期行皮瓣转移,3周后皮肤愈合;1例出现关节强直、2例出现下肢轻度血栓栓塞,经康复治疗后好转,5例后期发生骨关节炎。踝关节功能采用踝关节评分系统评定,大评分100分。其中96~100分为优6例,91~95分为良24例;81~90分为可10例;0~80分为差3例。结论尽可能的解剖复位并植骨以恢复关节面的平整,采用坚强内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胡斌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鼻内镜在孤立性蝶窦霉菌病诊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鼻内镜在孤立性蝶窦霉菌病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3例孤立性蝶窦霉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进行讨论。结果根据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13例患者的诊断均为孤立性霉菌性蝶窦炎,并行鼻内镜下蝶窦开放手术,病理检查确诊;术后随访6~12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孤立性蝶窦霉菌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易漏诊及误诊,CT/MRI检查结合鼻内镜检查可有效提高术前诊断率。运用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治疗孤立性蝶窦霉菌病优势明显,为首选的治疗方式。

    作者:余巧;徐光;刘文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腋窝淋巴结阴性乳腺癌预后因素的研究进展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经济发展、生活节奏加快,我国乳腺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在京津沪等城市已居女性恶性肿瘤第一位,严重威胁着妇女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随着普查和早期诊断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体积小、腋窝淋巴结阴性乳腺癌(Axillary-node-negative breast cancer,ANNBC)被发现,在乳腺癌总体中所占比例不断增加。一般认为, ANNBC相对于腋窝淋巴结阳性的乳腺癌预后较好,但仍有20%~30%的患者经单纯手术治疗后复发、转移,需要对这部分患者进行辅助治疗(如术后化疗、内分泌治疗等),以改善预后。分析ANNBC的预后因素,指导其临床个体化治疗,以确保高危患者得到有效治疗,提高生存率。避免低危患者接受不必要的化疗及其产生化疗毒性反应,减轻经济负担,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赵燕(综述);徐卫云(审校)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18例异位胰腺的诊断与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异位胰腺的临床特征、诊断方法及处理原则。方法对我院2000~2012年经手术切除病理确诊的18例异位胰腺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胰腺异位至其它器官的患者例数分别为:胃部6例、空肠4例、十二指肠3例、胆囊2例、胆总管2例、纵膈1例。术前有2例确诊异位胰腺,7例误诊,9例漏诊。上述病例均行手术治疗并手术切除物样本病理切片证实,未出现术后并发症。结论异位胰腺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易出现漏诊和误诊。发现异位胰腺,无论有无临床症状,建议采取早期手术治疗。

    作者:周天智;万勇;李永兵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曲安奈德联合利多卡因治疗增生性瘢痕158例临床体会

    目的:观察曲安奈德联合利多卡因治疗增生性瘢痕的临床疗效。方法158例增生性瘢痕患者根据瘢痕大小抽取曲安奈德5~40mg+2%利多卡因20~40 mg,在增生性瘢痕内行多点注射,每个注射点约0.1~0.3ml(含曲安奈德2~4 mg),瘢痕注射后创面呈苍白色。结果158例患者增生性瘢痕注射后瘢痕变软、变平整,瘢痕瘙痒症状明显减轻,患者满意率100%。结论曲安奈德联合利多卡因治疗增生性瘢痕疗效显著。

    作者:陈永新;大江;潘文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心胸外科术后患者医院感染的调查分析及防治措施

    目的:分析我院心胸外科术后患者医院感染因素,总结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25例心胸外科手术治疗后并发医院感染的病例资料,总结有效的防治措施。结果医院感染多发部位依次为上呼吸道、下呼吸道和胃肠道;医院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其中以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氏不动杆菌居多,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居多,真菌以白色假丝酵母菌居多;医院感染与年龄、基础疾病、手术时间、侵入性操作和住院时间均有相关性(P<0.05)。结论必须规范诊疗工作,严格落实医院感染的各项管理制度,规范管理流程,尽量避免心胸外科术后医院感染的发生,以确保医疗安全。

    作者:刘双群;刘爱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干细胞移植治疗脑梗死实验与临床现状

    脑梗死是一类因脑局部血液循环中断引起的神经功能障碍疾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与健康。临床上,脑梗死的治疗除一般治疗方法外,主要还包括溶栓和神经保护治疗等。近些年,干细胞移植治疗脑梗死越来越受到医学研究者的重视。本文就干细胞移植治疗脑梗死的实验与临床现状进行综述。

    作者:唐艳(综述);汤永红(审校)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个性化心理护理在护理慢性重型肝炎患者中的作用观察

    目的:分析个性化心理护理在对促进慢性重型肝炎患者恢复,预防复发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慢性重型肝炎患者89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只进行常规的临床基础护理;心理护理组45例,进行常规的临床护理和个性化心理护理。两周为1个护理疗程,1个疗程后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抑郁量表(HAMD)评价患者护理前后心理变化情况;采用调查问卷评价两组患者恢复和复发情况。结果心理护理组护理后HAMA及HAMD评分与护理前和对照组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两组慢性重型肝炎患者恢复和复发情况护理后较护理前均明显改善(P<0.05),护理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对慢性重症肝炎患者进行个性化心理护理能明显促进患者恢复,降低复发,有重要的护理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建英;鄢涛;王森;邓艳华;杨家红;陈皋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西南军医杂志

西南军医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