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杭;陈宇;向彦霖;陆薇;蒋桂英;陈康
目的:探讨情志护理在颅内肿瘤住院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68例颅内肿瘤住院患者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患者实施颅内肿瘤相关的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情志护理,疗程为30天,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和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的焦虑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经过1个疗程的情志护理,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经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服务及医疗技术水平的满意度为62.86%,明显高于对照组,经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情志护理在颅内肿瘤患者的治疗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胡先武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经济发展、生活节奏加快,我国乳腺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在京津沪等城市已居女性恶性肿瘤第一位,严重威胁着妇女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随着普查和早期诊断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体积小、腋窝淋巴结阴性乳腺癌(Axillary-node-negative breast cancer,ANNBC)被发现,在乳腺癌总体中所占比例不断增加。一般认为, ANNBC相对于腋窝淋巴结阳性的乳腺癌预后较好,但仍有20%~30%的患者经单纯手术治疗后复发、转移,需要对这部分患者进行辅助治疗(如术后化疗、内分泌治疗等),以改善预后。分析ANNBC的预后因素,指导其临床个体化治疗,以确保高危患者得到有效治疗,提高生存率。避免低危患者接受不必要的化疗及其产生化疗毒性反应,减轻经济负担,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赵燕(综述);徐卫云(审校)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异位胰腺的临床特征、诊断方法及处理原则。方法对我院2000~2012年经手术切除病理确诊的18例异位胰腺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胰腺异位至其它器官的患者例数分别为:胃部6例、空肠4例、十二指肠3例、胆囊2例、胆总管2例、纵膈1例。术前有2例确诊异位胰腺,7例误诊,9例漏诊。上述病例均行手术治疗并手术切除物样本病理切片证实,未出现术后并发症。结论异位胰腺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易出现漏诊和误诊。发现异位胰腺,无论有无临床症状,建议采取早期手术治疗。
作者:周天智;万勇;李永兵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危险因素,并据此制定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研究167例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患者的相关资料,线性回归分析老年性皮肤瘙痒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老年性皮肤瘙痒症发生率在饮食习惯、洗澡次数、洗澡水温、饮用咖啡浓茶、内衣洗涤着装习惯、情绪情况及家庭成员关系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经线性回归分析,碱性洗澡物,辛辣、海鲜类饮食,浓茶,情绪易激动,家庭成员关系紧张,咖啡,较紧内衣着装及洗衣粉洗涤衣物均为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危险因素有辛辣、海鲜类饮食、浓茶、咖啡、情绪易激动、家庭成员关系紧张、较紧内衣着装及洗衣粉洗涤衣物,据此制定相关护理措施可明显降低老年性皮肤瘙痒症发生率。
作者:李琳;王婷;刘晓峥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鼻内镜在孤立性蝶窦霉菌病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3例孤立性蝶窦霉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进行讨论。结果根据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13例患者的诊断均为孤立性霉菌性蝶窦炎,并行鼻内镜下蝶窦开放手术,病理检查确诊;术后随访6~12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孤立性蝶窦霉菌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易漏诊及误诊,CT/MRI检查结合鼻内镜检查可有效提高术前诊断率。运用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治疗孤立性蝶窦霉菌病优势明显,为首选的治疗方式。
作者:余巧;徐光;刘文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医用氧气瓶和高原移动式制氧站两种不同方式供氧对新入高原官兵血气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抽取原则将40名新入高原1周内的官兵分为A组(医用氧气瓶供氧,氧浓度≧99.5%)和B组(制氧站供氧,氧浓度≧90%),每组20人,各吸氧40min。在吸氧前和吸氧后30min内抽取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比较。结果(1)A、B两组人员在吸氧前血气指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吸氧后两组人员的氧分压(PO2)和氧饱和度(SO2%)均高于吸氧前(P<0.05)。(2)A、B两组人员吸氧后血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原移动式制氧站和医用氧气瓶供氧一样,都能明显提高新入高原人员的氧分压和氧饱和度,提高部队战斗力。
作者:何春阳;吴帆;付西;邓韩彬;刘毅;蒙俊甫;呼永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肺康复训练联合家庭氧疗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运动能力、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67例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在对症支持基础上加用家庭氧疗治疗,观察组35例在对症支持基础上加用肺康复训练+家庭氧疗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在运动能力、生活质量及肺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6MWD明显上升(P<0.05),喘息(Borg评分)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上升或下降更为显著(P<0.05),而疲劳(Borg评分)、心率变化值及氧饱和度变化值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喘息、疲劳、情感、病情控制能力等单项评分及CRQ评分总分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升高更为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EV1、FEV1/FVC和FEV1%pred等肺功能指标较治疗前均显著性改善(P<0.05),但治疗后两组肺功能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肺康复训练联合家庭氧疗可明显改善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运动能力和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徐艳丽;刘双群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通过测定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外周血清NO(nitricoxide)、P-选择素(P-selectin),探讨两者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中的相互关系。方法 UC患者60例,其中活动组(n=41),缓解组(n=19),并取同期健康体检者(n=20)作为对照组;取清晨空腹血液以检测其NO、P-selectin、白细胞(WBC)、血小板( PLT)水平。结果 UC活动组的血清中NO、P-selectin水平明显高于缓解组和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而缓解组、对照组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只有活动组中P-selectin与NO的表达存在正相关性(r=0.51,P<0.01)。UC活动组血清中WBC、PL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及缓解组(P<0.01)。结论在UC疾病的发病中,P-selectin与NO可能有协同作用。
作者:卓儒元;乐湘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乳腺癌是全球位于第二位常见的恶性肿瘤。研究证实,超过35%癌症患者出现明显的心理症状,主要包括焦虑、抑郁和疲劳等。本文就乳腺癌患者心理症状及对策进行了综述。
作者:李洪文;曾立平;李雪红;殷泽登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及栓塞术对咯血患者诊断及治疗效果与价值。方法对58例内科治疗效果不佳的咯血患者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明确病变部位后采用聚乙烯醇颗粒(PVA)、明胶海绵颗粒(GS)材料进行栓塞。结果58例患者中均未见严重的并发症,栓塞术后24h 41例患者咯血停止,治愈率为70.7%(41/58);术后72h 16例痰中带血停止、显效率为27.6%(16/58)。1例在3d时仍少量咯血,1周后再次栓塞术后咯血停止。结论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及栓塞术对于内科治疗效果不佳的咯血患者安全有效,熟悉支气管动脉解剖变异类型,可提高治疗成功率。
作者:童立冬;何乾文;田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心肌重构是高血压、心肌梗死、扩张性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等各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共同的病理改变[1]。开始的改变可能是代偿性的,例如:生理性的心室肥厚。随着疾病的发生发展,出现了病理性的肥厚,伴有炎症、免疫反应、心肌细胞骨架的降解、心肌纤维化,终出现细胞凋亡、心室壁变薄,导致心脏功能失代偿。同时,在此过程伴随着一系列激素的改变,如:儿茶酚胺、血管紧张素Ⅱ(An-gII)浓度的提高。在体外心肌细胞和动物模型试验中证实,钙蛋白酶家族与心肌重构关系密切,尤其是和上述病理改变的相关信号传导过程密切相关,例如激活NF-κB转录因子、钙调神经磷酸酶(CAN)引起心肌肥厚;激活caspases、Bax和Bid引起细胞凋亡等。本文将对钙蛋白酶家族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在心肌重构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叶廷巧;杨永健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11年6月手术治疗的43例胫骨Pilon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3例患者骨折均愈合,平均随访时间为24(9~38)个月。2例出现内侧踝关节平面皮瓣坏死,钢板外露,经换药后,二期行皮瓣转移,3周后皮肤愈合;1例出现关节强直、2例出现下肢轻度血栓栓塞,经康复治疗后好转,5例后期发生骨关节炎。踝关节功能采用踝关节评分系统评定,大评分100分。其中96~100分为优6例,91~95分为良24例;81~90分为可10例;0~80分为差3例。结论尽可能的解剖复位并植骨以恢复关节面的平整,采用坚强内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胡斌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肿瘤(GIST)患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对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6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显示21例为良性GIST,4例为恶性肿瘤,11例为混合性的肿瘤疾病。随访两年发现3例因肿瘤复发致死,2例于术后4周肿瘤复发后再行手术治疗,其他患者基本正常。结论胃肠道间质瘤的术前检查较为复杂,需要借助相关的病理检查才能证实。利用手术治疗GIST患者,疗效良好,并且靶向技术的辅助治疗作用明显。
作者:彭友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P糖蛋白(P-gp)和P53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53例术前未进行化疗的乳腺癌标本经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后,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的多药耐药蛋白P-gp和P53的表达情况。结果 P-gp和P5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分别为49%(26/53)和51%(27/53)。P-gp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的年龄、组织学类型和淋巴结转移状况无关(P>0.05),而P53蛋白的表达除与年龄有关外(P<0.05),与组织学类型和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P-gp在P53阳性病例中的表达明显高于P53阴性者(P<0.01)。结论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gp、P53蛋白的表达对评估和指导乳腺癌化疗及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曹加兴;刘强;崔静;刘强高;王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阿奇霉素作为大环内酯类的新一代药物,抗感染疗效肯定,广泛应用于呼吸系统、生殖系统、眼部疾病及其它器官的感染,疗效与第一代药物红霉素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改善了抗菌活性,也克服了对酸的不稳定性,成为临床抗菌药物的一线用药。近年来,随着临床对抗炎药物的重视,阿奇霉素在临床上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现就其临床应用及安全性综述如下。1临床应用1.1呼吸系统支原体肺炎:唐上英[1]将住院治疗的98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治疗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给予红霉素治疗。阿奇霉素(10mg/kg)加入葡萄糖液体中滴注,1次/d;红霉素(15~30mg/kg)加入葡萄糖液体中滴注,1次/d。治疗结果显示: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00%,对照组为83.33%。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为8.00%,对照组为31.25%。在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阿奇霉素治疗效果显著,副作用少。杨荣莉等[2]将上呼吸道感染患者86名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42例给予阿奇霉素0.5g于5%葡萄糖液500ml中静滴,观察组44例给予观察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喜炎平10mg静脉滴注,治疗1周后,患者症状消失,对照组总有效率85.71%,观察组总有效率97.80%。在此组病例中,证实上呼吸道感染给予阿奇霉素治疗有效,结合喜炎平治疗效果更佳。
作者:王玉良;甄卓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是指肱动脉到胫后动脉之间的脉搏波传导速度;射血指数(LVET/PEP)是指左室射血时间(LVET)与射血前期(PEP)的比值,两者能较为客观、敏感地反映外周动脉弹性、硬度与左心室收缩功能的改变。baPWV与LVET/PEP检测因无创、操作简单、重复性好、灵敏度高、易被受检者接受而成为评价外周动脉顺应性和左心室收缩功能的重要检查手段。现将无创检测baPWV与LVET/PEP临床应用的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周锋(综述);孙兰英;杨星(审校)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检测老年人胃腺癌术后组织中FOXO3a、PTEN和E-cadherin的表达,关注三者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95例胃腺癌术后的老年患者作为观察组,收集68例正常老年人胃黏膜组织作为对照组,均留取术后的蜡块和临床资料。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两组中FOXO3a、PTEN和E-cadherin的表达,分析三者表达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中FOXO3a、PTEN和E-cadherin表达的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中FOXO3a、PTEN和E-cadherin表达的阳性率与肿瘤的脉管侵犯、分化程度、肿瘤大径、淋巴结转移和淋巴结转移数量有关。线性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中FOXO3a、PTEN和E-cadherin的表达具有相关性。结论老年人胃腺癌中FOXO3a、PTEN和E-cadherin低表达可以促进肿瘤的发生和进展。
作者:吴乔;张国强;王姗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脑梗死是一类因脑局部血液循环中断引起的神经功能障碍疾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与健康。临床上,脑梗死的治疗除一般治疗方法外,主要还包括溶栓和神经保护治疗等。近些年,干细胞移植治疗脑梗死越来越受到医学研究者的重视。本文就干细胞移植治疗脑梗死的实验与临床现状进行综述。
作者:唐艳(综述);汤永红(审校)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了解我院就诊人群中泌尿生殖道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的感染情况及其对九种抗生素的药物敏感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我院妇科、皮肤科及泌尿外科门诊就诊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的分泌物标本。采用支原体培养、鉴定、药敏一体化试剂盒,对分泌物标本进行培养鉴定,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985例检测标本中,阳性患者505例,总检出率为51.27%,男性阳性检出率为34.75%,女性阳性检出率为53.52%,女性显著高于男性(P<0.01)。我院以单独UU阳性患者居多,其阳性检出率为40.10%,女性阳性检出率高于男性,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敏结果显示,UU和MH对美满霉素、强力霉素为敏感,其中UU对这两种抗生素的敏感率分别为93.33%,93.13%, MH对这两种抗生素的敏感率均为80.91%。UU对氧氟沙星的耐药率高,为53.13%,其次为罗红霉素,耐药率为51.72%,UU对阿奇霉素、司帕沙星的耐药率均较高,在40.00%以上;MH对罗红霉素的耐药率高,达98.18%,其次为阿奇霉素,为97.27%,MH对氧氟沙星,左旋氧氟沙星、克拉霉素的耐药率均较高,都在80.00%以上。结论我院支原体感染阳性检出率较高,以UU为主,男女检出率存在差异。建议临床用药可首选美满霉素、强力霉素等四环素类药物;对于喹诺酮类药物,UU和MH普遍耐药率较高,不建议临床选用。
作者:张艳;李苏利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医院感染是伴随医院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目前,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病种多、侵入性检查及治疗多、床旁急诊手术多、开放性的伤口多,而且伴有感染、创伤、肿瘤和传播性疾病的患者以及病原携带者日益增多。在日常诊疗活动、急诊手术或突发事件中,如果没有严格的感控制度和规范化管理,极有可能造成医院感染甚至演变成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同时,如果感染得不到控制,不仅会损害患者的身体健康,而且会影响医院信誉及经济效益[1]。为了防范医院感染,我科在预防为主的前提下,加强门诊、病房感控制度的学习和落实,找出感控管理中与耳鼻咽喉科诊断、检查、治疗、护理相关的薄弱环节,加以防范,力求从根源上杜绝医院感染的发生和扩散。
作者:郝小丹;余巧;徐光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