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静
目的:比较体外冲击波配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与单纯使用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的疗效,从而为体外冲击波在临床更广泛的使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我科收治的肩周炎患者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对照组24例,两组患者的康复治疗相同,治疗组的24例患者加入体外冲击波治疗。体外冲击波频率为65次/min,强度为0.18~0.25 mJ/mm2,每次治疗冲击1000次,每周治疗一次,共治疗3次。关节松动术每天治疗一次,每次30min。结果(1)治疗组治疗后患者的ADL和ROM的改善优于对照组。(2)治疗组患者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体外冲击波配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纯采用关节松动术。
作者:黄军;彭怡;唐荣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将临床工作中的医疗信息进行分类归档整理,实现一体化的数据存储和分析,一直是国内外临床医学界关注的问题,也是医疗信息化建设的重点[1]。如何在临床研究中对大样本的临床数据进行有效管理为临床科研工作者提供科学、高效、可信的临床数据一直是我们所关心的重点。近年来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 AP)发病率逐年上升[2],AP患者数量越来越多,AP标本量越来越大。我科于2011年开始筹备AP标本库,2012年2月完成局域网建设和数据库建立,后因临床科研需要,针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体液标本进行了大规模的收集。针对人体标本数量庞大的现实,我科基于“戴明环”循环法建立起一套急性胰腺炎单病种标本库的管理体系。PDCA循环管理又叫戴明环,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首先提出的,PDCA是英语单词Plan(计划)、Do(执行)、Check (检查)和Adjust(调整)的第一个字母,它是全面质量管理中按照PDCA循环,不停顿地周而复始地运转的。PDCA循环是由休哈特博士提出,戴明采纳并推广[3-4],是一种程序化、标准化、科学化的管理方式,能使工作质量持续改进和提高[5]。我科运用PDCA循环法规范AP标本采集管理取得较好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屈琳林;陈涛;林宁;王涛;梁鸿寅;汤礼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的螺旋CT诊断价值。方法搜集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病例20例,男12例,女8例,平均年龄64.2岁,7例手术病理证实外,其余13例内科保守治疗后,血管内充盈缺损消失。所有病例均行CT平扫及增强检查。结果20例中肠系膜上动脉栓塞12例,肠系膜上静脉栓塞7例,肠系膜下静脉栓塞1例。直接征象为血管内充盈缺损(20例)。间接征象为肠壁增厚(12例)、肠壁薄纸样改变(5例)、缆绳征(4例)、肠壁积气(3例)、门脉积气(2例)、肠系膜密度混浊(6例)、肠腔扩张积液(8例)及腹腔积液(9例)。结论螺旋CT是诊断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的一种快速、准确、无创检查方法,螺旋CT血管造影可显示良好的肠系膜血管图像,螺旋CT能给临床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作者:蒋锐;顾明;何乾文;刘曦;柯振武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疼痛信号的传递和处理依赖初级传入神经纤维中离子通道的活性。因此,疼痛相关离子通道及其镇痛机理的发现,为镇痛药研究提供了大量新靶点。本文对钠、钙、钾、氯等离子通道在调节周围神经兴奋性、疼痛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尹利(综述);欧册华(审校)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丙泊酚复合依托咪酯在老年患者无痛胃镜检查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无痛胃镜检查的老年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丙泊酚复合依托咪酯组(观察组)、丙泊酚组(对照1组)和依托咪酯组(对照2组)各40例。记录麻醉前(T0)、给药后(T1)、置入胃镜后(T2)、检查结束(T3)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麻醉苏醒时间;注射痛、肌肉痉挛及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三组麻醉苏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0相比:对照1组T1-T3时MAP明显降低(P<0.05),T1-T2时SpO2明显降低(P<0.05);组间SpO2比较:对照1组T1-T3时MAP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T1-T2时SpO2明显降低(P<0.05),注射痛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2组肌肉痉挛及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依托咪酯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胃镜检查,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
作者:郭波;张树兵;肖永忠;王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易贝滴眼液治疗外伤性鼓膜穿孔的疗效。方法回顾总结32例外伤性鼓膜穿孔应用易贝滴眼液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穿孔愈合26例,愈合率81%,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其中6例穿孔未愈合者,均较治疗前明显缩小。结论局部使用易贝滴眼液具有促进鼓膜穿孔愈合的作用,加速穿孔的愈合;优点为操作简单、安全、费用低、不需要手术室昂贵的设备。
作者:李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1病例报告患者女性,16岁。因痛经进行性加重3年,发现伴脐部包块半年于2014年3月12日就诊。查体:脐部右上方触及一3cm×2cm×2cm不规则结节,质地硬,压痛明显,不能复位。行B超检查:脐部皮下可见偏低回声,范围约2.6cm×1.8cm×1.4cm,无血流信号,子宫前位,子宫肌层回声均匀,子宫内膜厚0.3cm,回声均匀,双侧附件未见异常,盆腔未见游离液体,MRI检查提示脐部结节。CA125检查111U/L。结合病史、体征及辅助检查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给予散结镇痛胶囊治疗,每次1.6g,每日3次,疗程3个月。于2014年6月20日月经干净后3天复诊,包块消失,无痛经。查体:脐周未触及包块,CA125检查18U/L。随访至今包块无复发。
作者:潘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综合治疗及围手术期护理措施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6月临床确诊化脓性中耳炎患者30例,经手术治疗及临床护理前后的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30例患者纯音听阈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提高。结论根据3种不同的类型选择不同的治疗手段,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加强围手术期专科护理,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唐小芳;俞密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检查危重病人的护理记录单,了解和分析其缺陷原因,并针对缺陷问题提出防护对策,提高危重病人护理记录单书写质量。方法抽取2012年6月~2013年5月213份危重病患者的护理记录单,对照护理相关检查标准进行逐一审核,将其主要缺陷问题进行统计。结果与结论危重病人的护理记录单在书写规范和病情记录内涵方面还有待提高。
作者:崔冬伟;流沙;杨人懿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干部保健工作,关系到部队战斗力的巩固提高,关系到干部的身心健康和家庭幸福,是一项特殊的政治任务[1]。近年来,为提高部队官兵邃行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的需要,落实“保健康,就是保战斗力”的要求,部队每年有计划地安排在职官兵集体疗养,这既体现了部队各级党委首长对官兵身体健康的关心重视,也凸显了军队疗养院在维护和促进官兵健康方面的重要地位。对如何做好团队疗养工作,我们从健章立制、规范服务流程入手,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2005年以来我院接待军队疗养团32批,共1900余人次,得到了疗养团的一致好评,疗养满意率达100%,多次受到上级机关表彰。现将我们的做法与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唐艳;廖忠友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对预防前置胎盘状态引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实验组患者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术后行利凡诺100mg羊膜腔注射引产,对照组患者行利凡诺100mg羊膜腔注射引产。结果实验组引产后出血量为(30.55±7.82)ml,对照组引产后出血量为(274.72±114.02)ml,P<0.05。结论引产前行子宫动脉栓塞术对预防前置胎盘状态引产术后大出血有良好效果,并发症少,安全可靠。
作者:韦伟;李玉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医用液体隔板是放置于液体与液体之间,用来分隔两人或多人液体的一种简易工具。使用医用液体隔板可使液体整齐有序,不易拿错,更重要的是方便护士操作,消除了取错液体的安全隐患。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通过持续改进,我们设计并制作了有机玻璃材质的医用液体隔板,现介绍如下。
作者:杨红兰;汤晶;李佳;翟秀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随着人口老年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冠心病、高血压等常见病呈逐年上升趋势,心力衰竭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B型利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也称为脑钠肽,目前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对心力衰竭的诊断、指导治疗、预后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但同时也受到年龄、种族、性别、肝肾功能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本文对BNP在心力衰竭中的临床应用及影响因素作一综述。
作者:邓宏国(综述);苏永强(审校)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病例介绍患者男性,41岁。因“电锯切割致左拇指疼痛、出血伴麻木1小时”于2013年10月29日19时30分急诊入住我院手足外科。患者缘于2013年10月29日16时在家中干活时被手提电锯切割伤左拇指,致左拇指剧烈疼痛,拇指功能障碍,伤口活动性出血。在当地医院摄片并行简单包扎后转院急来我院就诊,急诊以“左拇指血管神经肌腱开放性损伤”收住院。入院时查体:患者左拇指及左第一掌骨背侧见一约8cm直形伤口,可见肌腱断端。左拇指伤口两侧感麻木,伤口活动性出血。左手正斜位X片示:左手诸骨未见骨折征象。入院后积极完善术前准备,无手术禁忌证,急诊在局部麻醉下行左手外伤清创探查血管神经肌腱修复术。术中见左拇指近节指骨和第一掌骨呈纵行切割伤,予常规处理,可吸收线扎骨折端,缝合伤口后无菌敷料包扎,石膏外固定,经术后用抗生素、消肿、活血等对症支持治疗,痊愈出院。
作者:张振国;刘峰;杨江国;吕潮阳;庄建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缺血性眼底病变是除白内障、青光眼外眼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主要表现为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等。血管内注射氢溴樟柳碱和普鲁卡因氢溴酸樟柳碱,有解痉作用,能通过稳定内皮胞膜,恢复血管壁的正常通透性,改善眼部微循环,促进黄斑区水肿吸收,减少视力损害。普鲁卡因能解除平滑肌痉挛,使小动脉扩张,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自愈能力。而复方樟柳碱迅速提高眼的血流量,全面改善眼缺血现象,也降低单用氢溴酸樟柳碱的不良反应[1]。近年来,我科使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缺血性眼底病变,均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作者:冯莉;陈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合并症之一,发生率为30%~40%[1]。吞咽障碍易使患者发生进食困难、呛咳、导致其脱水、营养不良、水电解质紊乱等,严重者甚至发生吸入性肺炎,窒息甚至死亡。近年来,我院神经内科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取得显著疗效,总结如下。
作者:谢晓燕 刊期: 2014年第06期
2001年6月,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WFME)发布《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标准》(Global standard of basic medical education)。2001年7月,WHO西太区医学教育协会(AMEWPR)发布《WHO西太区本科医学教育质量保证指南》(Guideline for medical education quality assurance in AMEWPR)。中国教育部、卫生部于2008年联合颁布了《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一临床医学专业(试行)》。标志着我国临床医学专业认证的开始。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是目前医学院校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对深化医学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中包括传统教学观念的改变,课程整合和教学内容的调整。近期我校正式启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本文介绍了临床专业认证背景下我校病理学教学改革的探索。
作者:李娟;李淑蓉;刘馨莲;张录顺;孙静;贾翠;吴晓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普伐他汀是新一代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能有效降低血清胆固醇,改善血脂。由于其亲水性强、选择性高、代谢途径为非酶代谢,所以与同类降脂药相比,具有血浆蛋白结合率低、不良反应少、药物相互作用少等优势,是具有良好临床应用前景的降脂药物。因此,本文对普伐他汀的药代动力学性质及其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进行总结,为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参考。
作者:杜晓琳;王睿;冯仕银;黄娟;雍小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据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显示,有41.2%的患者对医院门诊服务不满意,有44.2%的居民对住院服务不满意,针对医院普遍存在的“三长一短”以及就诊卡应用局限问题,在医院数字化建设的大背景下,缩短病人就诊排队时间,提高挂号、划价、收费工作效率,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全面高效的服务,成为“银、医”合作模式主要解决的问题。
作者:刘媛媛;李明;马睿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