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艳;廖忠友
1病例介绍患者男性,42岁。因“活动后吸气困难,声嘶伴咽异物感2年”入院。入院体检:发育、营养良好,间接喉镜检查见喉口有一光滑肿物,随呼吸上下移动,声带窥不及,纤维喉镜检查见约3cm直径圆形肿物,光滑,表面血管扩张,蒂部宽附着于右侧杓会厌皱襞,随吞咽呼吸上下移动,声带光滑,运动好,闭合佳(图1)。CT及增强检查示:右侧声门上区梨状窝旁低密度结节影,约3cm×1.8cm,平均CT值-78HU,未见强化,考虑脂肪瘤,右侧梨状窝杓会厌皱襞受压推挤。常规术前检查,于2012年6月在气管插管静吸全麻行支撑喉镜下完整切除肿物,包膜完整,未见出血,喉部暴露良好。术后病理报告:脂肪瘤,镜下见肿物具有完整纤维包膜,有成熟脂肪组织构成,纤细的纤维结缔组织将其分割成小叶结构,间质血管扩张充血(图2)。
作者:付明亮;刘汉强;窦艳玲;杨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继续出血,24h内>500ml。而本文所定义的产后急性出血,是指产后出血量明显多于正常,2h内>500ml,包括顺产胎儿胎盘娩出后无软产道裂伤的产妇和剖宫产术后已被送回病房的产妇,如不及时止血,将严重威胁产妇的生命。我们采用腹带加垫的方法在下腹部压迫子宫,收到了良好的止血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黄文祥;赵正兰;杨光兰;易仲蓉;白合林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隧道内镜技术巧妙结合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natural orifice endoscopic transluminal surgery, NOTES)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使消化道黏膜层、黏膜下层及肌层的疾病得到更好治疗。目前该技术得到了很好发展,实现了内镜下手术安全、有效、微创等优势。在食管疾病中的应用发展尤为突出,本文就隧道内镜技术在食管疾病的应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毛艳会(综述);徐辉(审校)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检查危重病人的护理记录单,了解和分析其缺陷原因,并针对缺陷问题提出防护对策,提高危重病人护理记录单书写质量。方法抽取2012年6月~2013年5月213份危重病患者的护理记录单,对照护理相关检查标准进行逐一审核,将其主要缺陷问题进行统计。结果与结论危重病人的护理记录单在书写规范和病情记录内涵方面还有待提高。
作者:崔冬伟;流沙;杨人懿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本文对某区军队医疗机构合作项目经济核算的现状进行分析,并针对收益界定不统一、成本归集不全面、收益分成不高三项问题提出建议。
作者:肖锋;兰玲莉;魏康林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降低老年住院患者口服药漏服率。方法成立品管圈,按品管圈活动的10个步骤实施各项活动,比较活动前后口服药漏服率,从而确认活动效果。结果推行品管圈活动,能显著降低老年住院患者口服药漏服率,目标达标率100.00%。结论正确运用品管圈方法,能有效降低老年住院患者口服药漏服率,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同时提升了责任护士的药理知识水平,提升了护士运用品管圈进行护理质量控制的能力,提升了医生对护理人员工作的认可度,提升了老年住院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刘小群;王从容;张梦洁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影响护生实习积极性的因素,提出相关改进对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116名护生实习期间影响其积极性的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带教方式、护生个人因素、患者因素和科室氛围是影响护生实习积极性的主要因素。结论通过重视培养护生职业素质、优化带教老师师资力量、加强护患沟通充分调动护生实习积极性,进而提高实习质量。
作者:方晓雪;崔琳;袁蕙芸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手术应激时TXA2和PGI2的变化。方法选择ASAⅠ-Ⅱ级,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40例,老年组和青年组各20例。采用静脉复合全麻,分别于麻醉前(T1)、人工气腹时(T2)、气腹后20 min(T3)、解除气腹后10min(T4)四个时点监测SBP、DBP、MAP、HR,同时采静脉血测定TXB2和6-Keto- PGF1α的含量。结果与T1比较,两组TXB2 T3均显著升高,T4均下降,但仍高于T1水平。青年组T3和T4 TXB2上升,但明显低于老年组。与T1比较,青年组T36-Keto-PGF1α较老年组明显升高,T4下降较老年组显著,但仍高于老年组。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引起血栓素A2、前列环素释放增加,老年组患者TXA2和PGI2的平衡调节较青年组差。老年人术中应加强应激反应的调控。
作者:刘敏;马莉;李德亮;涂涛;谷琼瑶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合并症之一,发生率为30%~40%[1]。吞咽障碍易使患者发生进食困难、呛咳、导致其脱水、营养不良、水电解质紊乱等,严重者甚至发生吸入性肺炎,窒息甚至死亡。近年来,我院神经内科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取得显著疗效,总结如下。
作者:谢晓燕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讨论冠状截颅去骨瓣减压手术治疗伴有双侧额颞叶脑损伤型特重型颅脑损伤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9月~2013年12月收治的采用冠状截颅去骨瓣减压手术(以下简称冠截)治疗的36例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恢复良好8例,中残11例,重残7例,死亡10例。结论冠截手术可以提高双侧额颞叶损伤型特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成功率,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术方法。
作者:李德康;杨晓滨;张孙富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Hypothalamus-pitu-itary axis,HPA)在应激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高原低氧、寒冷等各种刺激可以刺激大脑皮质、边缘系统进而激活HPA系统,使促皮质素释放激素(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糖皮质激素(GC)分泌增加。GC分泌增多是应激时重要的一个反应,对机体抵抗有害刺激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动物实验表明,切除双侧肾上腺后,极小的有害刺激即可以导致动物死亡,动物几乎不能适应任何应激环境。若仅切除肾上腺髓质,动物可以存活较长时间。GC的生物学作用十分广泛,应激时增加可以对机体有广泛的保护作用。
作者:吕静;孙小康;赵长明;洪澜;薛杨;谭程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人力资源问题是影响军队医院建设发展和完成使命任务的核心问题。本文从编制体制、综合绩效与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分析面临的矛盾困难,剖析解决问题的途径,结合实际探索人力资源管理与服务的有效举措。从政策法规完善、制度机制保障、绩效管理考核、事业平台搭建、文化理念引领等多个方面提高人力资源建设水平,推动医院又好又快发展。
作者:王建国;顾媛;张洁;张振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斑秃是现代医学皮肤疾病的常见病,属祖国医学的“油风”范畴,俗称“鬼剃头”,属损容性皮肤疾病。患者易由此产生沉重的心理负担,影响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社交。斑秃在临床上常采用口服养血生发胶囊、斑秃丸等传统中成药物结合各种物理疗法,但疗效不太理想。近年来,我们采取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胱氨酸片的方法治疗斑秃患者,取得较好疗效,介绍如下。
作者:魏建华;叶超然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或死亡[1]。护理安全不仅涉及疗养员和随员,还涉及到护士[2]。对各种不安全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完善自己的职责,是防范和减少医疗事故及纠纷的客观需要。我科自2010年以来,注重护理安全管理,对护理中的隐患每月进行安全形势分析,提出应对措施,取得很好的效果,总结如下。
作者:薛凌;黄万立;庄云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1病例介绍患者男性,60岁。1个月前因“受凉后左手臂肿胀,左手腕下垂”,先后在多家医院就诊,确诊为“左手臂臂丛神经炎”,给予对症抗炎支持治疗(主要以糖皮质激素和甲钴胺为主)效果不佳,于2013年12月23日入我院治疗。入院后查体:血压130/70mmHg,左手臂肿胀无力,上臂外侧处和前臂桡侧感觉减退,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腱反射减弱,左手腕下垂,左手五指麻木无力,不能伸展,左拇指食指对掌不能,肌力三级。入院后给予针灸针、空心针理疗。针灸针进针部位:合谷、外关、后溪、中诸手三里、手五里、阳池、内间、列缺等穴位局部常规消毒后,持1.5寸毫针针刺,用捻转、提插手法使局部产生酸麻胀痛感后,选取4~6个主穴位将针柄连接上海G-6805型电针治疗仪,选取断续波,留针30 min,进针时注意避开浅表静脉。空心针进针部位:肩井、肩骼、云门、天宗、曲池、曲泽、上八邪、天府、经渠、太渊、阳溪、偏历等穴位。
作者:李芳;赵秋情;叶光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 biomicroscope,UBM)检查是一种超高频、无损伤、观察眼前节的超声检查方法[1]。它是客观物理学检查,需要检查者的细心、轻柔,更需要被检查者积极配合,但是在临床运用中,常常因为医患之间的沟通不够,或者是检查对象的特殊性等,常常会给病人带来痛苦,也影响到医生对疾病的诊疗。为了降低病人在检查中的疼痛发生率,我们对2011年1月~2012年11月行UBM检查发生疼痛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前17个月检查中,我们忽视了检查过程中容易造成患者角膜划伤、眼睑裂开、消毒液对结膜的刺激会导致患者疼痛;后6个月我们严格对眼杯的选取、清洁,加强病人配合的训练,操作者手法的熟练后,患者疼痛率明显减少。
作者:谌杨;胡峥;蒋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个性化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出院后遵医行为的影响,探讨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质量的措施。方法选择同期住院治疗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84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住院期间给予常规专科护理,观察组住院期间施行个性化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出院6个月后血糖指标、遵医行为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出院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血糖指标、遵医行为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对老年住院糖尿病患者应积极施行个性化护理措施,不仅有利于患者住院期间的恢复,还有利于患者出院后血糖水平的控制与生活质量的提高。
作者:黄玉琳;刘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运动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运动耐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4年2月就诊我科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93例,按就诊顺序单双号分为对照组与康复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康复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运动疗法,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每搏输出量(SV)、左室短轴缩短率(FS)、心脏左室射血分数(LVEF)、6min步行距离等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后与其治疗前比较,6min步行距离优于治疗前(P<0.05),但SV、FS、LVEF较治疗前均无明显差异(P>0.05),而康复组治疗后各项数据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康复组治疗后SV、6min步行距离也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运动治疗,可以显著改善心功能,提高运动耐量,从而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李欣;李秀川;胡佳雨;祈亚楠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比较体外冲击波配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与单纯使用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的疗效,从而为体外冲击波在临床更广泛的使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我科收治的肩周炎患者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对照组24例,两组患者的康复治疗相同,治疗组的24例患者加入体外冲击波治疗。体外冲击波频率为65次/min,强度为0.18~0.25 mJ/mm2,每次治疗冲击1000次,每周治疗一次,共治疗3次。关节松动术每天治疗一次,每次30min。结果(1)治疗组治疗后患者的ADL和ROM的改善优于对照组。(2)治疗组患者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体外冲击波配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纯采用关节松动术。
作者:黄军;彭怡;唐荣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综合治疗及围手术期护理措施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6月临床确诊化脓性中耳炎患者30例,经手术治疗及临床护理前后的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30例患者纯音听阈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提高。结论根据3种不同的类型选择不同的治疗手段,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加强围手术期专科护理,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唐小芳;俞密花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