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冬伟;流沙;杨人懿
病例介绍患者男性,41岁。因“电锯切割致左拇指疼痛、出血伴麻木1小时”于2013年10月29日19时30分急诊入住我院手足外科。患者缘于2013年10月29日16时在家中干活时被手提电锯切割伤左拇指,致左拇指剧烈疼痛,拇指功能障碍,伤口活动性出血。在当地医院摄片并行简单包扎后转院急来我院就诊,急诊以“左拇指血管神经肌腱开放性损伤”收住院。入院时查体:患者左拇指及左第一掌骨背侧见一约8cm直形伤口,可见肌腱断端。左拇指伤口两侧感麻木,伤口活动性出血。左手正斜位X片示:左手诸骨未见骨折征象。入院后积极完善术前准备,无手术禁忌证,急诊在局部麻醉下行左手外伤清创探查血管神经肌腱修复术。术中见左拇指近节指骨和第一掌骨呈纵行切割伤,予常规处理,可吸收线扎骨折端,缝合伤口后无菌敷料包扎,石膏外固定,经术后用抗生素、消肿、活血等对症支持治疗,痊愈出院。
作者:张振国;刘峰;杨江国;吕潮阳;庄建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2001年6月,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WFME)发布《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标准》(Global standard of basic medical education)。2001年7月,WHO西太区医学教育协会(AMEWPR)发布《WHO西太区本科医学教育质量保证指南》(Guideline for medical education quality assurance in AMEWPR)。中国教育部、卫生部于2008年联合颁布了《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一临床医学专业(试行)》。标志着我国临床医学专业认证的开始。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是目前医学院校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对深化医学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中包括传统教学观念的改变,课程整合和教学内容的调整。近期我校正式启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本文介绍了临床专业认证背景下我校病理学教学改革的探索。
作者:李娟;李淑蓉;刘馨莲;张录顺;孙静;贾翠;吴晓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经皮置管引流与常规保守方法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早期急性胰腺炎患者104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经皮置管引流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保守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中败血症、ARDS、MODS等并发症发生率、中转手术率及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体温恢复时间、血清CRP恢复时间、积液消失时间及住院总天数均少于对照组。结论采用超声引导经皮置管引流治疗急性胰腺炎有利于胰腺、胰周积聚液体的清除,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且安全性好。
作者:莫波;何卿玮;王云侠;秦建平;蒋明德;李晓静;刘琴;周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在医学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一般要求要有结构式摘要和相应的英文摘要。摘要是对论文中心思想的综合介绍,使读者尽快了解论文阐述的主要内容,写好摘要,对文章的被检索率和被引频次,都非常重要[1]。英文摘要不是对中文摘要的简单地、逐字逐句地翻译,写作时需注意英语本身的语言特点及语法规则。
作者:舒林;章敏;张桂祯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昏迷是急诊科的常见危重症,是许多常见病、多发病、危重病、疑难病的危急症状,起病急、病情重、病史资料收集困难,误诊率高,如抢救不及时,死亡率很高。在高原地区,由于受缺氧、人文等因素的影响,昏迷患者的病情更危重,抢救成功率更低。我院地处西藏高原地区,本文回顾性地分析近十年来在我院急诊科诊治、抢救的内科昏迷患者的常见病因,总结临床抢救及护理经验,以进一步提高急诊救治水平。
作者:苓颖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讨论冠状截颅去骨瓣减压手术治疗伴有双侧额颞叶脑损伤型特重型颅脑损伤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9月~2013年12月收治的采用冠状截颅去骨瓣减压手术(以下简称冠截)治疗的36例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恢复良好8例,中残11例,重残7例,死亡10例。结论冠截手术可以提高双侧额颞叶损伤型特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成功率,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术方法。
作者:李德康;杨晓滨;张孙富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近年来乳腺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相关报道也渐增多,但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并发多发性骨髓瘤的病例鲜有报道,本文分析如下。
作者:张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丙泊酚复合依托咪酯在老年患者无痛胃镜检查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无痛胃镜检查的老年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丙泊酚复合依托咪酯组(观察组)、丙泊酚组(对照1组)和依托咪酯组(对照2组)各40例。记录麻醉前(T0)、给药后(T1)、置入胃镜后(T2)、检查结束(T3)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麻醉苏醒时间;注射痛、肌肉痉挛及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三组麻醉苏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0相比:对照1组T1-T3时MAP明显降低(P<0.05),T1-T2时SpO2明显降低(P<0.05);组间SpO2比较:对照1组T1-T3时MAP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T1-T2时SpO2明显降低(P<0.05),注射痛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2组肌肉痉挛及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依托咪酯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胃镜检查,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
作者:郭波;张树兵;肖永忠;王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对预防前置胎盘状态引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实验组患者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术后行利凡诺100mg羊膜腔注射引产,对照组患者行利凡诺100mg羊膜腔注射引产。结果实验组引产后出血量为(30.55±7.82)ml,对照组引产后出血量为(274.72±114.02)ml,P<0.05。结论引产前行子宫动脉栓塞术对预防前置胎盘状态引产术后大出血有良好效果,并发症少,安全可靠。
作者:韦伟;李玉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为了解转业干部的健康状况,保证转业干部顺利移交、安置,提高转业干部的预防保健意识。我们对276名转业干部的体检结果进行分析,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2014年度参加转业干部体检的干部276例,其中男270人,女6人,年龄25~47岁,平均年龄(36.45±3.87)岁。30岁以下人员21人,30~40岁214人,40岁以上人员41人。
作者:韩献华;王松涛;段建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1病例报告患者女性,16岁。因痛经进行性加重3年,发现伴脐部包块半年于2014年3月12日就诊。查体:脐部右上方触及一3cm×2cm×2cm不规则结节,质地硬,压痛明显,不能复位。行B超检查:脐部皮下可见偏低回声,范围约2.6cm×1.8cm×1.4cm,无血流信号,子宫前位,子宫肌层回声均匀,子宫内膜厚0.3cm,回声均匀,双侧附件未见异常,盆腔未见游离液体,MRI检查提示脐部结节。CA125检查111U/L。结合病史、体征及辅助检查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给予散结镇痛胶囊治疗,每次1.6g,每日3次,疗程3个月。于2014年6月20日月经干净后3天复诊,包块消失,无痛经。查体:脐周未触及包块,CA125检查18U/L。随访至今包块无复发。
作者:潘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预见性护理是以先预防后治疗为原则,在整体护理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了护理工作的预见性思维[1],使护理人员对病人的病情、心理问题有正确的评估,制定出佳方案,从而采取先预防后治疗的原则,使护理工作由被动变为主动[2]。由于患者高龄及术后长期制动,导致多种并发症发生。我科2013年3月~2014年3月对预防老年骨盆骨折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李绕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普伐他汀是新一代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能有效降低血清胆固醇,改善血脂。由于其亲水性强、选择性高、代谢途径为非酶代谢,所以与同类降脂药相比,具有血浆蛋白结合率低、不良反应少、药物相互作用少等优势,是具有良好临床应用前景的降脂药物。因此,本文对普伐他汀的药代动力学性质及其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进行总结,为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参考。
作者:杜晓琳;王睿;冯仕银;黄娟;雍小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宽QRS波心动过速(wide QRS complex tachycar-dia,WCT)一般是指QRS波时限>120ms,频率>100次/min的心动过速,是临床医生尤其是急诊医生需要立即判断和处理的心血管急症。主要包括室性心动过速(VT)、室上性心动过速(SVT)伴差传或束支阻滞、旁路前传型AVRT,其中VT约占80%。临床上WCT主要是VT和SVT的鉴别,因为两者的电生理机制、诊断、治疗和预后截然不同,故及时准确鉴别WCT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承刚;罗春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基洛夫”军事医学院(Военно-медицинскаяАка-демияимениС。М。Кирова)是俄罗斯武装力量集军事医学科研、教学、医疗与进修为一体,历史悠久、国内大的军事医学科研中心,是开展军事医学研究,指导全军军事医学科研、临床治疗工作的领头单位[1]。“红村”卫勤训练基地位于圣彼得堡市郊,是学历教育和任职教育培训的卫勤实践基地。本文结合作者赴俄罗斯军事留学经历,分析俄军院校卫勤训练基地建设的特点,并对我军开展卫勤训练基地化建设思路进行探讨。
作者:刘运胜;陈光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士官选拔和提升前进行体格检查是确保兵员质量、杜绝不合格兵员、减少传染病发生、防止给部队留下隐患或后遗症、增强部队战斗力及维护部队安全稳定的一项重要工作。为了配合部队做好这项工作,近年来我们将部分基层部队无偿献血与退伍老兵士官选拔提升体检安排在同时进行,报告如下。
作者:曾丽红;陆眩奉;覃翠菲;罗瑞贵;李庆迎;周钧宁;刘东华;张新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1病例介绍患者男性,42岁。因“活动后吸气困难,声嘶伴咽异物感2年”入院。入院体检:发育、营养良好,间接喉镜检查见喉口有一光滑肿物,随呼吸上下移动,声带窥不及,纤维喉镜检查见约3cm直径圆形肿物,光滑,表面血管扩张,蒂部宽附着于右侧杓会厌皱襞,随吞咽呼吸上下移动,声带光滑,运动好,闭合佳(图1)。CT及增强检查示:右侧声门上区梨状窝旁低密度结节影,约3cm×1.8cm,平均CT值-78HU,未见强化,考虑脂肪瘤,右侧梨状窝杓会厌皱襞受压推挤。常规术前检查,于2012年6月在气管插管静吸全麻行支撑喉镜下完整切除肿物,包膜完整,未见出血,喉部暴露良好。术后病理报告:脂肪瘤,镜下见肿物具有完整纤维包膜,有成熟脂肪组织构成,纤细的纤维结缔组织将其分割成小叶结构,间质血管扩张充血(图2)。
作者:付明亮;刘汉强;窦艳玲;杨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嘉定区高龄肺结核临床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对2010~2012年嘉定区高龄肺结核临床特征及治疗预后进行分析。结果高龄肺结核以男性为多,占83.6%,合并疾病从高到低依次为高血压、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复发复治率高达11.9%。疗程中病死率高达25.4%,其中肺结核死亡和非结核死亡分别占35.3%、64.7%。初次诊断误诊率高达53.7%,痰涂片阳性率高达73.1%,合并肺外结核发病率高达17.9%。队列分析一年治愈率为44.8%、完成治疗率22.4%。结论高龄肺结核患者合并症多,结核症状不典型,病灶复杂多样,预后差,应尽早根据病史、症状作全面检查,明确诊断,及早治疗,降低病死率。
作者:李茂青;陈国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影响护生实习积极性的因素,提出相关改进对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116名护生实习期间影响其积极性的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带教方式、护生个人因素、患者因素和科室氛围是影响护生实习积极性的主要因素。结论通过重视培养护生职业素质、优化带教老师师资力量、加强护患沟通充分调动护生实习积极性,进而提高实习质量。
作者:方晓雪;崔琳;袁蕙芸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