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并发多发性骨髓瘤1例

张艳

关键词: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多发性骨髓瘤
摘要:近年来乳腺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相关报道也渐增多,但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并发多发性骨髓瘤的病例鲜有报道,本文分析如下。
西南军医杂志相关文献
  • 抗原修复时间对陈旧性乳腺癌核抗原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索使陈旧性乳腺癌石蜡标本ER、PR、Ki-67在免疫组化检测中获得高表达的抗原修复时间。方法采用Envision二步法,将120例存放>2年的乳腺癌石蜡组织切片,分别在EDTA(pH9.0)修复液中高压修复5、10、15、20min和水浴修复30min,比较抗原表达差异。结果 ER、PR在修复时间>15min时阳性率明显提高,Ki-67在高压修复15、20min组阳性率较水浴30min、高压修复5、10min组明显提高。ER、PR、Ki-67在高压修复20min时阳性信号强,阳性率高,与修复5、10min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高压修复20min可显著提高陈旧性乳腺癌石蜡组织ER、PR、Ki-67抗原的检出率。

    作者:李霞斌;刘俊;蒋堃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不同海拔高度及任务对官兵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

    目的:探讨不同海拔高度对驻守官兵的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以及担负不同任务的高原官兵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不同海拔高度且担负不同任务的336名高原官兵进行心理测量。结果海拔越高,高原官兵的SCL-90得分越高;高原驻守部队官兵SCL-90得分高于高原后勤勤务保障部队官兵。结论高海拔地区官兵的心理健康状况比低海拔地区官兵心理健康状况低,高原驻守官兵的心理健康状况比高原后勤保障官兵心理健康状况低;加强高海拔驻守官兵的心理保健,定期开展健康教育、心理疏导,对提高部队的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徐莉;魏焕成;史润泽;王浩;胡文东;张裕刚;张阔灵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空心针治疗臂丛神经炎1例

    1病例介绍患者男性,60岁。1个月前因“受凉后左手臂肿胀,左手腕下垂”,先后在多家医院就诊,确诊为“左手臂臂丛神经炎”,给予对症抗炎支持治疗(主要以糖皮质激素和甲钴胺为主)效果不佳,于2013年12月23日入我院治疗。入院后查体:血压130/70mmHg,左手臂肿胀无力,上臂外侧处和前臂桡侧感觉减退,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腱反射减弱,左手腕下垂,左手五指麻木无力,不能伸展,左拇指食指对掌不能,肌力三级。入院后给予针灸针、空心针理疗。针灸针进针部位:合谷、外关、后溪、中诸手三里、手五里、阳池、内间、列缺等穴位局部常规消毒后,持1.5寸毫针针刺,用捻转、提插手法使局部产生酸麻胀痛感后,选取4~6个主穴位将针柄连接上海G-6805型电针治疗仪,选取断续波,留针30 min,进针时注意避开浅表静脉。空心针进针部位:肩井、肩骼、云门、天宗、曲池、曲泽、上八邪、天府、经渠、太渊、阳溪、偏历等穴位。

    作者:李芳;赵秋情;叶光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嘉定区高龄肺结核67例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嘉定区高龄肺结核临床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对2010~2012年嘉定区高龄肺结核临床特征及治疗预后进行分析。结果高龄肺结核以男性为多,占83.6%,合并疾病从高到低依次为高血压、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复发复治率高达11.9%。疗程中病死率高达25.4%,其中肺结核死亡和非结核死亡分别占35.3%、64.7%。初次诊断误诊率高达53.7%,痰涂片阳性率高达73.1%,合并肺外结核发病率高达17.9%。队列分析一年治愈率为44.8%、完成治疗率22.4%。结论高龄肺结核患者合并症多,结核症状不典型,病灶复杂多样,预后差,应尽早根据病史、症状作全面检查,明确诊断,及早治疗,降低病死率。

    作者:李茂青;陈国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药物性肝损伤的研究进展

    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是指在使用药物时,由于药物本身和(或)其代谢产物导致肝损伤或肝脏对其发生过敏反应引起的肝损伤。大多数药物都需通过肝脏进行生物转化被清除。在生物转化过程中,药物本身和(或)其代谢产物可直接或间接通过免疫机制引起肝损伤,严重时可发生肝衰竭。随着药物品种的增多及不合理使用,DILI的发病率逐年增加,仅次于病毒性肝炎及脂肪性肝病(酒精性及非酒精性)[1],此外它还是隐匿性肝病的常见原因。据WHO统计,DILI己上升至全球死亡原因的第5位,在美国,由药物引起的肝损害患者占住院患者的0.1%~3.0%,同时也是导致急性肝衰竭的第一位因素。在我国DILI的报道不断的增加,据统计,我国由药物导致肝损伤患者占肝病患者的l%~5%;占急性肝炎患者的10%[2];占暴发性肝衰竭患者的13%~30%[3]。药物性肝损伤可为本质性和特异性两类,本质性肝中毒的发生与药物的剂量呈正相关,且可伴随肾脏等脏器的损害,如扑热息痛、氨甲蝶呤等,特异性肝损伤的发病不可预测,与药物剂量无关[4]。近年来,药物性肝损伤的患者越来越多,这引起更多的临床医护人员关注。因此,了解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病机制、引起药物性肝损伤常见的种类、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对预防及治疗药物性肝损伤尤为重要。

    作者:任东东(综述);邓存良(审校)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B型利钠肽在心力衰竭诊治中的应用进展

    随着人口老年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冠心病、高血压等常见病呈逐年上升趋势,心力衰竭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B型利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也称为脑钠肽,目前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对心力衰竭的诊断、指导治疗、预后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但同时也受到年龄、种族、性别、肝肾功能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本文对BNP在心力衰竭中的临床应用及影响因素作一综述。

    作者:邓宏国(综述);苏永强(审校)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老年住院患者口服药漏服率

    目的:降低老年住院患者口服药漏服率。方法成立品管圈,按品管圈活动的10个步骤实施各项活动,比较活动前后口服药漏服率,从而确认活动效果。结果推行品管圈活动,能显著降低老年住院患者口服药漏服率,目标达标率100.00%。结论正确运用品管圈方法,能有效降低老年住院患者口服药漏服率,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同时提升了责任护士的药理知识水平,提升了护士运用品管圈进行护理质量控制的能力,提升了医生对护理人员工作的认可度,提升了老年住院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刘小群;王从容;张梦洁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冻干骨治疗多发肋骨骨折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冻干骨治疗多发肋骨骨折的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经外科手术采用冻干骨进行治疗的32例多根多处肋骨骨折患者,对所有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总结。结果经手术治疗后,呼吸困难和胸部疼痛等临床症状显著改善。通过肋骨三维重建显示骨折复位固定效果满意,骨折愈合快且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冻干骨治疗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安全、固定可靠、组织相容性好以及并发症少等优点,且能有效缓解疼痛,是一种治疗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安全可靠的方法。

    作者:王波;刘青;何弢;胡默昂;黎恒;黄鑫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评价综合护理干预对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的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50例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随机分为综合护理干预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干预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联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前、治疗后分别采用ABC量表、PEP-3量表、Gesell量表,连续治疗6个月后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6个月后干预组儿童孤独症ABC量表得分有明显下降,PEP-3量表、Gesell量表得分有明显提高。干预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分别为91.0%、67.0%,两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患者治疗效果较好,能够有效地改善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患者康复治疗效果。

    作者:马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丙泊酚复合依托咪酯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胃镜检查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丙泊酚复合依托咪酯在老年患者无痛胃镜检查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无痛胃镜检查的老年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丙泊酚复合依托咪酯组(观察组)、丙泊酚组(对照1组)和依托咪酯组(对照2组)各40例。记录麻醉前(T0)、给药后(T1)、置入胃镜后(T2)、检查结束(T3)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麻醉苏醒时间;注射痛、肌肉痉挛及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三组麻醉苏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0相比:对照1组T1-T3时MAP明显降低(P<0.05),T1-T2时SpO2明显降低(P<0.05);组间SpO2比较:对照1组T1-T3时MAP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T1-T2时SpO2明显降低(P<0.05),注射痛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2组肌肉痉挛及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依托咪酯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胃镜检查,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

    作者:郭波;张树兵;肖永忠;王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普伐他汀药代动力学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研究概述

    普伐他汀是新一代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能有效降低血清胆固醇,改善血脂。由于其亲水性强、选择性高、代谢途径为非酶代谢,所以与同类降脂药相比,具有血浆蛋白结合率低、不良反应少、药物相互作用少等优势,是具有良好临床应用前景的降脂药物。因此,本文对普伐他汀的药代动力学性质及其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进行总结,为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参考。

    作者:杜晓琳;王睿;冯仕银;黄娟;雍小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高原地区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病因分析及临床护理

    昏迷是急诊科的常见危重症,是许多常见病、多发病、危重病、疑难病的危急症状,起病急、病情重、病史资料收集困难,误诊率高,如抢救不及时,死亡率很高。在高原地区,由于受缺氧、人文等因素的影响,昏迷患者的病情更危重,抢救成功率更低。我院地处西藏高原地区,本文回顾性地分析近十年来在我院急诊科诊治、抢救的内科昏迷患者的常见病因,总结临床抢救及护理经验,以进一步提高急诊救治水平。

    作者:苓颖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隧道内镜技术在食管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隧道内镜技术巧妙结合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natural orifice endoscopic transluminal surgery, NOTES)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使消化道黏膜层、黏膜下层及肌层的疾病得到更好治疗。目前该技术得到了很好发展,实现了内镜下手术安全、有效、微创等优势。在食管疾病中的应用发展尤为突出,本文就隧道内镜技术在食管疾病的应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毛艳会(综述);徐辉(审校)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妊娠合并支气管哮喘3例诊疗体会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呼吸系统常见病,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多数能自行缓解或治疗缓解,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妊娠期哮喘作为哮喘中的一种特殊情况,它对孕妇和胎儿都会造成一定危害,其治疗既要维护孕妇和胎儿的安全,又要尽量避免药物对母儿产生的不良影响。本文对我院2013年2月~2014年5月收治的3例妊娠期哮喘患者进行回顾分析,以进一步探讨妊娠合并哮喘的合理防治的重要性。

    作者:周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士官选拔提升血液检测与无偿献血同时进行的做法与体会

    士官选拔和提升前进行体格检查是确保兵员质量、杜绝不合格兵员、减少传染病发生、防止给部队留下隐患或后遗症、增强部队战斗力及维护部队安全稳定的一项重要工作。为了配合部队做好这项工作,近年来我们将部分基层部队无偿献血与退伍老兵士官选拔提升体检安排在同时进行,报告如下。

    作者:曾丽红;陆眩奉;覃翠菲;罗瑞贵;李庆迎;周钧宁;刘东华;张新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自拟麻蝉平喘汤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自拟麻蝉平喘汤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76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36例于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麻蝉平喘汤口服,疗程结束后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症状与体征消失、缓解时间、临床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自拟麻蝉平喘汤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安全有效,可以明显缩短病程及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张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预见性护理在预防老年骨盆骨折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

    预见性护理是以先预防后治疗为原则,在整体护理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了护理工作的预见性思维[1],使护理人员对病人的病情、心理问题有正确的评估,制定出佳方案,从而采取先预防后治疗的原则,使护理工作由被动变为主动[2]。由于患者高龄及术后长期制动,导致多种并发症发生。我科2013年3月~2014年3月对预防老年骨盆骨折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李绕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并发多发性骨髓瘤1例

    近年来乳腺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相关报道也渐增多,但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并发多发性骨髓瘤的病例鲜有报道,本文分析如下。

    作者:张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影响护生实习积极性的因素分析及对策

    目的:分析影响护生实习积极性的因素,提出相关改进对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116名护生实习期间影响其积极性的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带教方式、护生个人因素、患者因素和科室氛围是影响护生实习积极性的主要因素。结论通过重视培养护生职业素质、优化带教老师师资力量、加强护患沟通充分调动护生实习积极性,进而提高实习质量。

    作者:方晓雪;崔琳;袁蕙芸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做好军队团队疗养干部保健工作的做法与体会

    干部保健工作,关系到部队战斗力的巩固提高,关系到干部的身心健康和家庭幸福,是一项特殊的政治任务[1]。近年来,为提高部队官兵邃行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的需要,落实“保健康,就是保战斗力”的要求,部队每年有计划地安排在职官兵集体疗养,这既体现了部队各级党委首长对官兵身体健康的关心重视,也凸显了军队疗养院在维护和促进官兵健康方面的重要地位。对如何做好团队疗养工作,我们从健章立制、规范服务流程入手,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2005年以来我院接待军队疗养团32批,共1900余人次,得到了疗养团的一致好评,疗养满意率达100%,多次受到上级机关表彰。现将我们的做法与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唐艳;廖忠友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西南军医杂志

西南军医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