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药物性肝损伤的研究进展

任东东(综述);邓存良(审校)

关键词:药物性肝损伤, 研究进展
摘要: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是指在使用药物时,由于药物本身和(或)其代谢产物导致肝损伤或肝脏对其发生过敏反应引起的肝损伤。大多数药物都需通过肝脏进行生物转化被清除。在生物转化过程中,药物本身和(或)其代谢产物可直接或间接通过免疫机制引起肝损伤,严重时可发生肝衰竭。随着药物品种的增多及不合理使用,DILI的发病率逐年增加,仅次于病毒性肝炎及脂肪性肝病(酒精性及非酒精性)[1],此外它还是隐匿性肝病的常见原因。据WHO统计,DILI己上升至全球死亡原因的第5位,在美国,由药物引起的肝损害患者占住院患者的0.1%~3.0%,同时也是导致急性肝衰竭的第一位因素。在我国DILI的报道不断的增加,据统计,我国由药物导致肝损伤患者占肝病患者的l%~5%;占急性肝炎患者的10%[2];占暴发性肝衰竭患者的13%~30%[3]。药物性肝损伤可为本质性和特异性两类,本质性肝中毒的发生与药物的剂量呈正相关,且可伴随肾脏等脏器的损害,如扑热息痛、氨甲蝶呤等,特异性肝损伤的发病不可预测,与药物剂量无关[4]。近年来,药物性肝损伤的患者越来越多,这引起更多的临床医护人员关注。因此,了解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病机制、引起药物性肝损伤常见的种类、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对预防及治疗药物性肝损伤尤为重要。
西南军医杂志相关文献
  • 2型糖尿病易感基因与肥胖关系的研究进展

    2型糖尿病是遗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复杂疾病。环境因素中的肥胖和2型糖尿病关系非常密切,两者存在共同的病理生理基础,即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会使遗传因素所致的基因易感性明显增强,同时易感基因的多态性改变也会引起脂肪代谢的各种变化,从而导致肥胖。本文主要围绕环境影响因素中的肥胖与2型糖尿病主要易感基因的关系进行论述。

    作者:李通平(综述);陈秋(审校)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三种药物治疗方案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经济成本及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治疗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HP)的佳药物方案。方法将HP感染患者72例随机抽样分为三组(各24例),分别采用不同治疗方案进行治疗。A组给以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B组给以奥美拉唑、氧氟沙星、甲硝唑;C组给以胶体果胶铋、阿莫西林、甲硝唑。治疗4周后进行胃镜复查和14C呼气试验,比较根除率,并对成本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A组、B组、C组根除率分别为63.64%、72.73%、95.65%,C组HP感染患者根除率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5);成本/效果比分析C组所需的成本低;三组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胶体果胶铋、阿莫西林、甲硝唑药物联用疗法是比较理想的HP根除方案。

    作者:梁海君;赵敬茹;于金秋;陈玉顺;汤忠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超声引导经皮置管引流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经皮置管引流与常规保守方法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早期急性胰腺炎患者104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经皮置管引流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保守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中败血症、ARDS、MODS等并发症发生率、中转手术率及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体温恢复时间、血清CRP恢复时间、积液消失时间及住院总天数均少于对照组。结论采用超声引导经皮置管引流治疗急性胰腺炎有利于胰腺、胰周积聚液体的清除,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且安全性好。

    作者:莫波;何卿玮;王云侠;秦建平;蒋明德;李晓静;刘琴;周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早期康复运动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运动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运动耐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4年2月就诊我科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93例,按就诊顺序单双号分为对照组与康复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康复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运动疗法,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每搏输出量(SV)、左室短轴缩短率(FS)、心脏左室射血分数(LVEF)、6min步行距离等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后与其治疗前比较,6min步行距离优于治疗前(P<0.05),但SV、FS、LVEF较治疗前均无明显差异(P>0.05),而康复组治疗后各项数据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康复组治疗后SV、6min步行距离也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运动治疗,可以显著改善心功能,提高运动耐量,从而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李欣;李秀川;胡佳雨;祈亚楠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军队医疗机构医疗合作项目经济核算现状分析及建议

    本文对某区军队医疗机构合作项目经济核算的现状进行分析,并针对收益界定不统一、成本归集不全面、收益分成不高三项问题提出建议。

    作者:肖锋;兰玲莉;魏康林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评价综合护理干预对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的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50例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随机分为综合护理干预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干预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联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前、治疗后分别采用ABC量表、PEP-3量表、Gesell量表,连续治疗6个月后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6个月后干预组儿童孤独症ABC量表得分有明显下降,PEP-3量表、Gesell量表得分有明显提高。干预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分别为91.0%、67.0%,两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患者治疗效果较好,能够有效地改善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患者康复治疗效果。

    作者:马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急性胰腺炎患者标本库的建立和管理模式初探

    将临床工作中的医疗信息进行分类归档整理,实现一体化的数据存储和分析,一直是国内外临床医学界关注的问题,也是医疗信息化建设的重点[1]。如何在临床研究中对大样本的临床数据进行有效管理为临床科研工作者提供科学、高效、可信的临床数据一直是我们所关心的重点。近年来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 AP)发病率逐年上升[2],AP患者数量越来越多,AP标本量越来越大。我科于2011年开始筹备AP标本库,2012年2月完成局域网建设和数据库建立,后因临床科研需要,针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体液标本进行了大规模的收集。针对人体标本数量庞大的现实,我科基于“戴明环”循环法建立起一套急性胰腺炎单病种标本库的管理体系。PDCA循环管理又叫戴明环,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首先提出的,PDCA是英语单词Plan(计划)、Do(执行)、Check (检查)和Adjust(调整)的第一个字母,它是全面质量管理中按照PDCA循环,不停顿地周而复始地运转的。PDCA循环是由休哈特博士提出,戴明采纳并推广[3-4],是一种程序化、标准化、科学化的管理方式,能使工作质量持续改进和提高[5]。我科运用PDCA循环法规范AP标本采集管理取得较好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屈琳林;陈涛;林宁;王涛;梁鸿寅;汤礼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易贝滴眼液在外伤性鼓膜穿孔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易贝滴眼液治疗外伤性鼓膜穿孔的疗效。方法回顾总结32例外伤性鼓膜穿孔应用易贝滴眼液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穿孔愈合26例,愈合率81%,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其中6例穿孔未愈合者,均较治疗前明显缩小。结论局部使用易贝滴眼液具有促进鼓膜穿孔愈合的作用,加速穿孔的愈合;优点为操作简单、安全、费用低、不需要手术室昂贵的设备。

    作者:李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某部276例转业干部体检结果分析

    为了解转业干部的健康状况,保证转业干部顺利移交、安置,提高转业干部的预防保健意识。我们对276名转业干部的体检结果进行分析,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2014年度参加转业干部体检的干部276例,其中男270人,女6人,年龄25~47岁,平均年龄(36.45±3.87)岁。30岁以下人员21人,30~40岁214人,40岁以上人员41人。

    作者:韩献华;王松涛;段建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冠状截颅去骨瓣减压治疗双额颞叶脑损伤型特重型颅脑损伤

    目的:讨论冠状截颅去骨瓣减压手术治疗伴有双侧额颞叶脑损伤型特重型颅脑损伤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9月~2013年12月收治的采用冠状截颅去骨瓣减压手术(以下简称冠截)治疗的36例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恢复良好8例,中残11例,重残7例,死亡10例。结论冠截手术可以提高双侧额颞叶损伤型特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成功率,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术方法。

    作者:李德康;杨晓滨;张孙富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俄军卫勤基地化训练的特点与启示

    “基洛夫”军事医学院(Военно-медицинскаяАка-демияимениС。М。Кирова)是俄罗斯武装力量集军事医学科研、教学、医疗与进修为一体,历史悠久、国内大的军事医学科研中心,是开展军事医学研究,指导全军军事医学科研、临床治疗工作的领头单位[1]。“红村”卫勤训练基地位于圣彼得堡市郊,是学历教育和任职教育培训的卫勤实践基地。本文结合作者赴俄罗斯军事留学经历,分析俄军院校卫勤训练基地建设的特点,并对我军开展卫勤训练基地化建设思路进行探讨。

    作者:刘运胜;陈光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急进高原暴露下皮质醇变化的研究进展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Hypothalamus-pitu-itary axis,HPA)在应激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高原低氧、寒冷等各种刺激可以刺激大脑皮质、边缘系统进而激活HPA系统,使促皮质素释放激素(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糖皮质激素(GC)分泌增加。GC分泌增多是应激时重要的一个反应,对机体抵抗有害刺激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动物实验表明,切除双侧肾上腺后,极小的有害刺激即可以导致动物死亡,动物几乎不能适应任何应激环境。若仅切除肾上腺髓质,动物可以存活较长时间。GC的生物学作用十分广泛,应激时增加可以对机体有广泛的保护作用。

    作者:吕静;孙小康;赵长明;洪澜;薛杨;谭程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抗原修复时间对陈旧性乳腺癌核抗原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索使陈旧性乳腺癌石蜡标本ER、PR、Ki-67在免疫组化检测中获得高表达的抗原修复时间。方法采用Envision二步法,将120例存放>2年的乳腺癌石蜡组织切片,分别在EDTA(pH9.0)修复液中高压修复5、10、15、20min和水浴修复30min,比较抗原表达差异。结果 ER、PR在修复时间>15min时阳性率明显提高,Ki-67在高压修复15、20min组阳性率较水浴30min、高压修复5、10min组明显提高。ER、PR、Ki-67在高压修复20min时阳性信号强,阳性率高,与修复5、10min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高压修复20min可显著提高陈旧性乳腺癌石蜡组织ER、PR、Ki-67抗原的检出率。

    作者:李霞斌;刘俊;蒋堃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影响护生实习积极性的因素分析及对策

    目的:分析影响护生实习积极性的因素,提出相关改进对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116名护生实习期间影响其积极性的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带教方式、护生个人因素、患者因素和科室氛围是影响护生实习积极性的主要因素。结论通过重视培养护生职业素质、优化带教老师师资力量、加强护患沟通充分调动护生实习积极性,进而提高实习质量。

    作者:方晓雪;崔琳;袁蕙芸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胱氨酸片治疗斑秃的临床效果观察

    斑秃是现代医学皮肤疾病的常见病,属祖国医学的“油风”范畴,俗称“鬼剃头”,属损容性皮肤疾病。患者易由此产生沉重的心理负担,影响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社交。斑秃在临床上常采用口服养血生发胶囊、斑秃丸等传统中成药物结合各种物理疗法,但疗效不太理想。近年来,我们采取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胱氨酸片的方法治疗斑秃患者,取得较好疗效,介绍如下。

    作者:魏建华;叶超然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嘉定区高龄肺结核67例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嘉定区高龄肺结核临床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对2010~2012年嘉定区高龄肺结核临床特征及治疗预后进行分析。结果高龄肺结核以男性为多,占83.6%,合并疾病从高到低依次为高血压、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复发复治率高达11.9%。疗程中病死率高达25.4%,其中肺结核死亡和非结核死亡分别占35.3%、64.7%。初次诊断误诊率高达53.7%,痰涂片阳性率高达73.1%,合并肺外结核发病率高达17.9%。队列分析一年治愈率为44.8%、完成治疗率22.4%。结论高龄肺结核患者合并症多,结核症状不典型,病灶复杂多样,预后差,应尽早根据病史、症状作全面检查,明确诊断,及早治疗,降低病死率。

    作者:李茂青;陈国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老年住院患者口服药漏服率

    目的:降低老年住院患者口服药漏服率。方法成立品管圈,按品管圈活动的10个步骤实施各项活动,比较活动前后口服药漏服率,从而确认活动效果。结果推行品管圈活动,能显著降低老年住院患者口服药漏服率,目标达标率100.00%。结论正确运用品管圈方法,能有效降低老年住院患者口服药漏服率,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同时提升了责任护士的药理知识水平,提升了护士运用品管圈进行护理质量控制的能力,提升了医生对护理人员工作的认可度,提升了老年住院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刘小群;王从容;张梦洁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药物性肝损伤的研究进展

    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是指在使用药物时,由于药物本身和(或)其代谢产物导致肝损伤或肝脏对其发生过敏反应引起的肝损伤。大多数药物都需通过肝脏进行生物转化被清除。在生物转化过程中,药物本身和(或)其代谢产物可直接或间接通过免疫机制引起肝损伤,严重时可发生肝衰竭。随着药物品种的增多及不合理使用,DILI的发病率逐年增加,仅次于病毒性肝炎及脂肪性肝病(酒精性及非酒精性)[1],此外它还是隐匿性肝病的常见原因。据WHO统计,DILI己上升至全球死亡原因的第5位,在美国,由药物引起的肝损害患者占住院患者的0.1%~3.0%,同时也是导致急性肝衰竭的第一位因素。在我国DILI的报道不断的增加,据统计,我国由药物导致肝损伤患者占肝病患者的l%~5%;占急性肝炎患者的10%[2];占暴发性肝衰竭患者的13%~30%[3]。药物性肝损伤可为本质性和特异性两类,本质性肝中毒的发生与药物的剂量呈正相关,且可伴随肾脏等脏器的损害,如扑热息痛、氨甲蝶呤等,特异性肝损伤的发病不可预测,与药物剂量无关[4]。近年来,药物性肝损伤的患者越来越多,这引起更多的临床医护人员关注。因此,了解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病机制、引起药物性肝损伤常见的种类、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对预防及治疗药物性肝损伤尤为重要。

    作者:任东东(综述);邓存良(审校)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喉脂肪瘤1例

    1病例介绍患者男性,42岁。因“活动后吸气困难,声嘶伴咽异物感2年”入院。入院体检:发育、营养良好,间接喉镜检查见喉口有一光滑肿物,随呼吸上下移动,声带窥不及,纤维喉镜检查见约3cm直径圆形肿物,光滑,表面血管扩张,蒂部宽附着于右侧杓会厌皱襞,随吞咽呼吸上下移动,声带光滑,运动好,闭合佳(图1)。CT及增强检查示:右侧声门上区梨状窝旁低密度结节影,约3cm×1.8cm,平均CT值-78HU,未见强化,考虑脂肪瘤,右侧梨状窝杓会厌皱襞受压推挤。常规术前检查,于2012年6月在气管插管静吸全麻行支撑喉镜下完整切除肿物,包膜完整,未见出血,喉部暴露良好。术后病理报告:脂肪瘤,镜下见肿物具有完整纤维包膜,有成熟脂肪组织构成,纤细的纤维结缔组织将其分割成小叶结构,间质血管扩张充血(图2)。

    作者:付明亮;刘汉强;窦艳玲;杨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预见性护理在预防老年骨盆骨折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

    预见性护理是以先预防后治疗为原则,在整体护理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了护理工作的预见性思维[1],使护理人员对病人的病情、心理问题有正确的评估,制定出佳方案,从而采取先预防后治疗的原则,使护理工作由被动变为主动[2]。由于患者高龄及术后长期制动,导致多种并发症发生。我科2013年3月~2014年3月对预防老年骨盆骨折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李绕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西南军医杂志

西南军医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