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口内入路下颌角磨骨截骨整形术患者术后呼吸道的护理

王映;谭峰;张庆国

关键词:气管内全麻, 下颌角整形术, 呼吸道梗阻, 护理
摘要:目的 总结经口内入路下颌骨磨骨、截骨整形术后呼吸道的护理,探讨保持术后呼吸道通畅的有效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13例在全麻下经口内入路下颌角磨骨、截骨术后的护理资料,分析保持该类手术患者术后呼吸道通畅的护理措施.结果 2例患者术后伤口出血、渗血较多,予以相应处理后平稳恢复.113例患者术后均未发生严重的呼吸困难,上呼吸道护理效果满意,痊愈出院.结论 经口内入路下颌角磨骨截骨整形术后存在的多种因素均可造成患者呼吸道梗阻,术后应仔细观察病情,采取适当的体位,应用合理的绷带技术,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等是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有效护理措施,为术后患者平稳恢复提供良好的保障.
西南军医杂志相关文献
  • 核磁共振检查的风险与安全教育

    核磁共振检查的无辐射性及在神经系统检查中的优势,核磁共振的检查设备在国内外也越来越普及.核磁共振检查设备、软件的飞速发展推动了磁共振检查在医疗系统的广泛应用,而我院属于超大型三甲医院,患者多,疑难病症多,既要解决常规检查的患者,又要不断探索新技术以解决疑难病症,磁共振检查更是占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为适应临床和科研的需求,我科现有1.5TMR5台,3.0TMR2台,科研专用7.0TMR1台.磁共振设备的增多及场强的不断升高,使磁共振检查的安全性问题也日益突出.

    作者:郭惠利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罗音”应为“啰音”

    本文通过分析“啰音”与“罗音”的误用现象,指出“罗音”应为“啰音”.在日常工作中,应重视医学规范名词的使用.

    作者:黄月薪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曲美他嗪治疗高原性心脏病伴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盐酸曲美他嗪治疗高原性心脏病伴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6年6月~2010年7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HAHD患者8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对照组40例.两组均给予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阻滞剂、地高辛等药物治疗.治疗组再加用盐酸曲美他嗪20mg tid.治疗前和治疗3月后行6分钟步行试验,采用超声心动图评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6分钟步行距离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治疗组LVED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而治疗组LVEF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结论 加用盐酸曲美他嗪可显著改善HAHD患者的心功能.

    作者:黄体军;吴久健;姜大春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耳穴压豆促进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护理研究

    目的 探讨如何有效地促进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减轻患者痛苦并能尽快康复.方法 将12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术后护理干预,干预组则在执行常规的术后护理干预基础上配合一套耳穴压豆护理.采用WHO术后恶心呕吐的评定标准,对两组患者的恶心呕吐情况进行评价;记录两组患者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结果 两组比较,恶心呕吐程度对照组大于干预组,患者术后第一次肛门排气时间两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耳穴压豆按摩法能促进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使患者尽早地康复.

    作者:韩叶芬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经口内入路下颌角磨骨截骨整形术患者术后呼吸道的护理

    目的 总结经口内入路下颌骨磨骨、截骨整形术后呼吸道的护理,探讨保持术后呼吸道通畅的有效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13例在全麻下经口内入路下颌角磨骨、截骨术后的护理资料,分析保持该类手术患者术后呼吸道通畅的护理措施.结果 2例患者术后伤口出血、渗血较多,予以相应处理后平稳恢复.113例患者术后均未发生严重的呼吸困难,上呼吸道护理效果满意,痊愈出院.结论 经口内入路下颌角磨骨截骨整形术后存在的多种因素均可造成患者呼吸道梗阻,术后应仔细观察病情,采取适当的体位,应用合理的绷带技术,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等是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有效护理措施,为术后患者平稳恢复提供良好的保障.

    作者:王映;谭峰;张庆国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新生儿病房护理安全管理

    新生儿监护室是护理差错发生的高危区,护士任何护理操作都在无患方监督下进行,患儿处于依赖、脆弱、无知状态,如何为患儿提供安全周到的护理服务,不仅需要护士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而且还应具备高尚的伦理道德观念,才能保证患儿的护理安全.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病人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通过持续改进护理质量,为患儿提供细致、全面、针对性强的充满人文关怀的照顾,以达到安全护理的目的,是护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共同目标.笔者结合新生儿监护室工作经验,对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

    作者:郭英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18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80例腔镜组(研究组)及85例开腹组(对照组)的临床资料.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50±20.24min,少于对照组63±21.45 min(P<0.05);研究组手术中出血50.62±40.23ml,少于对照组79.95±30.35ml(P<0.05);研究组术后排气时间22.29±3.41h,少于对照组38.36±9.35h(P<0.05);研究组术后术后疼痛发生率1.6%,少于对照组4.7%(P<0.05);两组术后月经恢复时间,术后体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手术安全、可靠,具有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露;黄丽蓉;何雯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护理环节管理在急诊气管插管患者院内转运中的作用

    目的 了解护理环节管理在急诊气管插管患者院内转运中的作用.方法 将我院急诊科2011年1月~2012年1月急诊气管插管后行院内转运的7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护理环节管理;将2011年1月之前急诊气管插管后行院内转运患者65例作为对照组;并对两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实施护理环节管理的观察组患者中,气管导管滑脱率、供氧中断率、途中死亡率、患方投诉率明显下降,均安全转运至相关科室,科间满意度提高.结论 重视急诊气管插管患者院内转运的护理环节管理,可以有效降低意外发生率,能提高急救护理质量.

    作者:陈妮;毛世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缺血后处理的心肌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近年来,关于缺血后处理心肌保护作用及机制的研究不断深入,在临床实验中提出了药物性缺血后处理和远程组织缺血后处理的概念,这些方法在防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和重要的应用价值,有些已在临床中被证明,但其作用机制复杂,许多细节尚不清楚,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远程组织缺血后处理心肌保护的机制简要综述.

    作者:陈卓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10例患者护理体会

    本文回顾性总结了10例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护理情形,通过围手术期的合理性、人性化的护理干预,使病人在层流室内情绪稳定,始终保持着战胜疾病的信念,很好的配合医护人员,使移植工作顺利进行,平均出仓时间逐渐缩短,移植相关并发症明显减少.

    作者:何名;刘文峰;吴艳群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结肠镜致肠穿孔4例报道

    我院于2005年5月~2012年7月期间共作结肠镜诊治患者3200例,其中发生结肠穿孔4例,穿孔发生率为0.12%.3例发生在无痛结肠镜诊治过程中,1例发生在普通结肠镜诊断过程中.现将相关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阮晖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肺结核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分布特点、药敏分析及防治措施

    目的 探讨本地区肺结核继发肺部真菌的分布特点和药敏试验结果,以此为依据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 本地区肺结核继发肺部真菌的分布特点采用显色培养基和API真菌鉴定条鉴定,用ATB Fungus2药敏卡对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5-氟胞嘧啶、酮康唑、氟康唑和伊曲康唑进行药敏测定.结果 125株念珠菌中白色念珠菌检出率高(70.1%),其次为近平滑假丝酵母菌(13.4%)和光滑假丝酵母菌(10.4%);药敏测定结果中,敏感性高为两性霉素B(99.2%),耐药率高为氟康唑(24.8%).结论 应根据真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使用抗真菌药物,并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可显著提高肺结核继发肺部真菌患者的治愈率.

    作者:邹彦;卢经伟;陈礼刚;张艳霞;李勇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针刀联合臭氧治疗骶髂关节致密性骨炎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针刀疗法与针刀联合臭氧对骶髂关节致密性骨炎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诊断明确的63例骶髂关节致密性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以针刀联合臭氧治疗;对照组31例,以针刀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愈26例,对照组治愈18例,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29例,对照组总有效25例,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刀联合臭氧是一种治疗骶髂关节致密性骨炎的有效方法.

    作者:白小侠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1例先天性阴道下段闭锁患者的护理体会

    1临床资料患者,女,13岁,未婚,否认有性生活史.患者父母代诉:患儿月经尚未来潮,两月前开始出现每月周期性下腹部疼痛,呈间歇性胀痛,每次持续3~4天,无明显缓解因素.无异常流血、流液,无异常分泌物,近10天来下腹部胀痛加重,伴有尿少,小便不好解.为求进一步诊治特来我院就诊.B超检查示:(1)盆腔包块,考虑阴道内积血(处女膜闭锁).(2)子宫内膜增厚.人院后给予相应术前准备,术后经抗炎治疗加静脉营养药物和积极的护理,患者痊愈出院.

    作者:秦开会;刘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脑立体定向术治疗丘脑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脑立体定向术对丘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2009年~2012年收治的丘脑出血患者32例进行临床治疗及观察.结果 首次血肿清除率平均43.5%总清除率平均82.5%.临床效果治愈:意识清楚,瘫痪肢体的肌力恢复到Ⅳ-Ⅴ级,能独立行走,生活自理16例,占50%;好转:意识清楚,瘫痪肌力恢复到Ⅰ-Ⅲ级10例,占31.2%;远期疗效:治愈20例,占62.5%;好转6例,占18.7%.结论 立体定向术治疗丘脑出血清除血肿较彻底,且损伤小,患者病情恢复快,并发症少,效果可靠.

    作者:臧东运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E-cadherin在脑膜瘤中的研究进展

    钙蛋白是一类介导细胞间同质附的钙依赖性跨膜糖蛋白,主要包括分布于上皮组织中的E-cad、分布于神经和肌肉组织中的神经钙蛋白(N-cadherin)和分布于胎盘组织中的胎盘钙蛋白(P-cadherin)三类.其中E-cad能介导细胞间紧密连接、维持细胞极性、保持组织结构完整性.浸润和转移是肿瘤危害机体的重要方式,而肿瘤细胞必须克服细胞间的附力才能造成原发灶以外的组织损伤.近年来研究发现E-cad是一种肿瘤抑制因子,在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生殖系统及神经系统等多种上皮性肿瘤组织中表达均有所下降.因此在肿瘤浸润性和转移能力的研究中,对E-cad表达及功能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邓学云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内侧髌股韧带的解剖、生物力学、损伤及修复重建研究进展

    内侧髌股韧带(medial patellofemoral ligament,MPFL)起自于股骨收肌结节与内上髁之间,止于髌骨内侧缘上部.是髌股关节内侧的主要静力结构,对稳定髌股关节内侧,防止其外脱位起重要作用.文献报道急性创伤性髌骨脱位,约94%有MPFL撕裂,陈旧性髌脱位MPFL均存在异常.MPFL损伤经术前评估,有明确指征的患者,临床上可行MPFL重建.MPFL重建恢复其正常的解剖位置和等长性,以稳定髌骨、维持其髌股关节正常的运动轨迹,具有复发率低,临床效果明显等优点.本文对MPFL的解剖、生物力学、损伤后的病理变化、临床表现及损伤后的治疗进行综述.

    作者:何世洪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远程缺血后处理的心肌保护作用

    大量实验研究及初步临床观察表明,远程缺血后处理可以产生确切的心肌保护作用.通过对远程组织反复、短暂的缺血再灌注即可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心肌坏死与功能障碍,缩小心肌梗塞面积,减少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远程缺血后处理在心肌保护作用及其临床应用方面的进展.

    作者:贾京陶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血小板、血浆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检测在恶性肿瘤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病人血小板、血浆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恶性肿瘤组与健康对照组血小板(PL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测定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恶性肿瘤组的PLT、血浆Fib和D-D三项指标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LT、血浆Fib和D-D的检测可作为恶性肿瘤辅助诊断和预后判断的相关指标.

    作者:刘云峰;谢宗维;杜利容;邓清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构建医疗质量管控体系,实现全面医疗质量管理

    医疗质量管理体系以质量为核心,通过转变管理理念、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监控体系和持续改进病案管理手段三个方面,从而实现对医疗质量全方位、全过程的数字化的管理.

    作者:孟刚;倪静 刊期: 2012年第06期

西南军医杂志

西南军医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