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妮;毛世芳
新生儿监护室是护理差错发生的高危区,护士任何护理操作都在无患方监督下进行,患儿处于依赖、脆弱、无知状态,如何为患儿提供安全周到的护理服务,不仅需要护士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而且还应具备高尚的伦理道德观念,才能保证患儿的护理安全.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病人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通过持续改进护理质量,为患儿提供细致、全面、针对性强的充满人文关怀的照顾,以达到安全护理的目的,是护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共同目标.笔者结合新生儿监护室工作经验,对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
作者:郭英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针刀疗法与针刀联合臭氧对骶髂关节致密性骨炎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诊断明确的63例骶髂关节致密性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以针刀联合臭氧治疗;对照组31例,以针刀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愈26例,对照组治愈18例,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29例,对照组总有效25例,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刀联合臭氧是一种治疗骶髂关节致密性骨炎的有效方法.
作者:白小侠 刊期: 2012年第06期
长期以来,皮肤病已成为热带及亚热带地区部队基层官兵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和干扰官兵的生活质量与军事训练,造成非战斗减员.究其主要原因:一是天气炎热、气候潮湿,训练强度大,体力消耗较大,出汗量多.野外驻训生活条件艰苦,衣服、鞋袜不能及时清洗、凉晒,为细菌生长提供了适宜的滋生环境与条件;二是部分官兵对皮肤病存在一些错误认知,从维护部队战斗力出发,现就部队官兵皮肤病的错误认知与对策进行探讨.
作者:刘文春;王庆林;李欣;李丽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epatic angiomyolipoma,HAML)是一种罕见的肝脏间叶组织来源良性肿瘤,包括平滑肌、血管及成熟型脂肪细胞三种组织学成分,1976年Ishak首次对这种疾病进行了报道[1].HAML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多数患者无自觉不适,通常在体检或由于其它疾病就诊时发现,术前难以与肝脏恶性肿瘤鉴别.
作者:Akanand Singh;龚建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我院于2005年5月~2012年7月期间共作结肠镜诊治患者3200例,其中发生结肠穿孔4例,穿孔发生率为0.12%.3例发生在无痛结肠镜诊治过程中,1例发生在普通结肠镜诊断过程中.现将相关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阮晖 刊期: 2012年第06期
作为终末期肺病的唯一有效方案,肺移植受困于器官供体缺乏、术后感染、术后排异反应多之外,原发性移植物功能障碍(primary graft dysfunction,PGD)是术后患者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缺血再灌注损伤是主要导致肺功能早期损坏的原因.为此,一种稳定的肺保存液,合理规范的灌洗措施对于减轻再灌注损伤、提高肺移植术后肺功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供肺保存液的种类、灌注方式、灌注条件及其改良措施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作者:胡智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核磁共振检查的无辐射性及在神经系统检查中的优势,核磁共振的检查设备在国内外也越来越普及.核磁共振检查设备、软件的飞速发展推动了磁共振检查在医疗系统的广泛应用,而我院属于超大型三甲医院,患者多,疑难病症多,既要解决常规检查的患者,又要不断探索新技术以解决疑难病症,磁共振检查更是占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为适应临床和科研的需求,我科现有1.5TMR5台,3.0TMR2台,科研专用7.0TMR1台.磁共振设备的增多及场强的不断升高,使磁共振检查的安全性问题也日益突出.
作者:郭惠利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心内直视手术后急诊床旁超声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HP Sonos 1000型超声诊断仪,经胸超声探头频率为2.5MHz.急诊床边行心脏、胸腔及肝脏扫查453例心内直视手术后出现低血压患者,分析其应用价值.结果 超声明确低血压原因196例(65.99%),分别是:(1)低血容量致低血压137例;(2)急性心包填塞致低血压8例;(3)心肌收缩力减弱所致低血压36例;(4)胸腔积液15例.结论 心内直视手术后急诊床边超声检查能及时准确查明大部分低血压原因.
作者:江毅;吴文森;杨柳山;张赋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医疗质量管理体系以质量为核心,通过转变管理理念、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监控体系和持续改进病案管理手段三个方面,从而实现对医疗质量全方位、全过程的数字化的管理.
作者:孟刚;倪静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相关资料,制定有效的防范对策.方法 通过回顾性研究本院2010年1月~2012年6月上报的《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登记表》,分析职业暴露的现状及危险因素,改进防范措施.结果 发生职业暴露71例,护士发生率高,其次为医生和实习护士.工龄小于3年和大于5年的发生率呈两头高的趋势.职业暴露发生地主要集中在病房,暴露方式以锐器伤为主.结论 重视医务人员职业安全教育与培训,遵循普遍性防护原则,规范操作,“消除危害”,建立和完善监督报告制度,加大安全督查力度,大限度防止职业暴露的发生.
作者:钱皓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大量实验研究及初步临床观察表明,远程缺血后处理可以产生确切的心肌保护作用.通过对远程组织反复、短暂的缺血再灌注即可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心肌坏死与功能障碍,缩小心肌梗塞面积,减少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远程缺血后处理在心肌保护作用及其临床应用方面的进展.
作者:贾京陶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病人血小板、血浆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恶性肿瘤组与健康对照组血小板(PL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测定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恶性肿瘤组的PLT、血浆Fib和D-D三项指标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LT、血浆Fib和D-D的检测可作为恶性肿瘤辅助诊断和预后判断的相关指标.
作者:刘云峰;谢宗维;杜利容;邓清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脂肪肝患者健康教育的需求.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106名脂肪肝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需求调查.结果 大多数患者对脂肪肝有一些初步的了解,但对脂肪肝潜在危险因素了解不够,致使脂肪肝的患病率增高.有九成患者想了解脂肪肝的定期复查时间、复查项目,以及防治知识,超过四分之一的患者对疾病的完全康复没有信心.健康教育指导方式中,医院提供的指导手册占首位,医生个别指导排第2位.结论 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个体特点及需求,开展多种形式的、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作者:王淑梅;林焙静;张友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脑立体定向术对丘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2009年~2012年收治的丘脑出血患者32例进行临床治疗及观察.结果 首次血肿清除率平均43.5%总清除率平均82.5%.临床效果治愈:意识清楚,瘫痪肢体的肌力恢复到Ⅳ-Ⅴ级,能独立行走,生活自理16例,占50%;好转:意识清楚,瘫痪肌力恢复到Ⅰ-Ⅲ级10例,占31.2%;远期疗效:治愈20例,占62.5%;好转6例,占18.7%.结论 立体定向术治疗丘脑出血清除血肿较彻底,且损伤小,患者病情恢复快,并发症少,效果可靠.
作者:臧东运 刊期: 2012年第06期
p63基因是与p53基因高度同源的肿瘤抑制基因之一,具有与p53基因相似的结构和功能.本文就p63在细胞周期调控和细胞凋亡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詹剑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80例腔镜组(研究组)及85例开腹组(对照组)的临床资料.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50±20.24min,少于对照组63±21.45 min(P<0.05);研究组手术中出血50.62±40.23ml,少于对照组79.95±30.35ml(P<0.05);研究组术后排气时间22.29±3.41h,少于对照组38.36±9.35h(P<0.05);研究组术后术后疼痛发生率1.6%,少于对照组4.7%(P<0.05);两组术后月经恢复时间,术后体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手术安全、可靠,具有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露;黄丽蓉;何雯 刊期: 2012年第06期
世界上首个功能矫治器是1879年Kingsley发明的[1-3],但其矫治器结构简单、做工粗糙,在临床中效果一般.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制作工艺的提高功能矫治器种类更加丰富,做工更加精细,在疗效上越来越明显,由此功能矫治成为临床正畸治疗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作者:王昊;文育萍;袁小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高海拔(3700m)短期暴露人群返回低海拔(海拔1570m)区后脱适应期的心、肝、肾功能.方法 对参加高原抗震救灾1 16天的923名官兵(设为观察组)和未参加救灾的149名官兵(设为对照组)在返回后的第1天和第15天分别采取清晨空腹静脉血,速率法测定血清乳酸脱氢酶(SLDH)、羟丁酸脱氢酶(α-HB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功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酐(Crea)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AT)浓度.结果 返回低海拔区后第1天检测,观察组α-HBDH、CK、肌酸激酶同功酶显著低于平原对照组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返回低海拔区后第15天检测,观察组SLDH、α-HBD、CK、肌酸激酶同功酶、AST和AAT仍显著低于平原对照组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Crea接近对照组水平,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高原短期暴露可引起心肌和肝肾功血清学指标的显著改变,返回平原后有所改善,但存在矫枉过正现象,需高度关注和加强防护,防止高原脱适应症发生.
作者:杨有利;周其全;石自福 刊期: 2012年第06期
肿瘤的发生发展与细胞周期调控基因和蛋白的改变关系密切,p27是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cyelindependent kinase inhibitor,CKI)的两大家族(KIP家族和INK4家族)中KIP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可抑制多种cyclin/CDK复合物的活性,对细胞周期进行负调控.同时也发挥着介导抑制性细胞分子反应,促进分化,增加细胞间粘附的作用.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yclin-dependent kinase;CDK)为调节细胞周期中DNA复制期和有丝分裂期的酶类,是卵细胞促进因子(MPF)中具有蛋白激酶活性的催化亚单位.
作者:吕俊;徐亮;易礼俊;夏冬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烧伤休克期补液方案和输液方法的改进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08年以来,采用改进方法对26例大面积烧伤休克期患者进行液体复苏.首先建立两条静脉通路,两条静脉通路均连接三通,共形成四条通路,分别输入平衡液、胶体液、水分及功能性液体.根据第三军医大学公式计算计划补液总量,若患者无休克发生,前6h全部输入平衡液,6h后再逐渐增加胶体液及葡萄糖溶液.前8h输入液体总量的一半,以平衡液为主,后续16h输入余下的一半.前12h输液速度递减,后12h匀速输入.尿量维持在50~80ml/h,以此调整输液速度和输液量.实际补液时,超出计划补液部分按比例增加.结果 26例患者均平稳渡过休克期,均治愈出院;治疗过程中减少了频繁更换不同种类液体及重新计数滴速的工作,减少了工作量.结论 在现行复苏补液公式的指导下,进一步结合个体病情,对补液方案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增补是比较合理的方法.采用四条通路进行输液、适当推迟胶体的补充时机等改进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姜茂华;杨孝良;黎英豪;魏邦敏;蒋万顺 刊期: 201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