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梅;林焙静;张友娟
目的 探讨本地区肺结核继发肺部真菌的分布特点和药敏试验结果,以此为依据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 本地区肺结核继发肺部真菌的分布特点采用显色培养基和API真菌鉴定条鉴定,用ATB Fungus2药敏卡对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5-氟胞嘧啶、酮康唑、氟康唑和伊曲康唑进行药敏测定.结果 125株念珠菌中白色念珠菌检出率高(70.1%),其次为近平滑假丝酵母菌(13.4%)和光滑假丝酵母菌(10.4%);药敏测定结果中,敏感性高为两性霉素B(99.2%),耐药率高为氟康唑(24.8%).结论 应根据真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使用抗真菌药物,并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可显著提高肺结核继发肺部真菌患者的治愈率.
作者:邹彦;卢经伟;陈礼刚;张艳霞;李勇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本文回顾性总结了10例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护理情形,通过围手术期的合理性、人性化的护理干预,使病人在层流室内情绪稳定,始终保持着战胜疾病的信念,很好的配合医护人员,使移植工作顺利进行,平均出仓时间逐渐缩短,移植相关并发症明显减少.
作者:何名;刘文峰;吴艳群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出院随访干预对部队中青年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将42例部队中青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出院随访干预.结果 干预组遵医行为、降压效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100%.结论 对部队中青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出院随访干预有助于增强患者的遵医行为,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武星星;赵国喜;杨义;张鸽;黄洁莹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不同浓度尿激酶配置液封管法对中心静脉导管血栓形成所致堵管后溶栓再通的效果.方法 本研究为单中心、开放、随机对照研究.将158例中心静脉导管血栓性堵管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其中A组52例,B组54例,C组52例,A组采用含25000U/ml尿激酶配置液封管溶栓,B组采用含10000U/ml尿激酶配置液封管溶栓,C组采用5000U/ml尿激酶配置液封管溶栓,比较三组溶栓再通率、溶栓后凝血功能.结果 A组溶栓再通率高于B组及C组,B组溶栓再通率高于C组(P< 0.05),且溶栓后2h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的改变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含25000U/ml尿激酶封管液进行中心静脉导管溶栓,再通效果好,费时短,且不影响凝血功能.
作者:廖雪娇;冉玉力;龚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护理环节管理在急诊气管插管患者院内转运中的作用.方法 将我院急诊科2011年1月~2012年1月急诊气管插管后行院内转运的7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护理环节管理;将2011年1月之前急诊气管插管后行院内转运患者65例作为对照组;并对两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实施护理环节管理的观察组患者中,气管导管滑脱率、供氧中断率、途中死亡率、患方投诉率明显下降,均安全转运至相关科室,科间满意度提高.结论 重视急诊气管插管患者院内转运的护理环节管理,可以有效降低意外发生率,能提高急救护理质量.
作者:陈妮;毛世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人脑挫裂伤后早期AQP4在脑水肿形成中的作用机制,为颅脑损伤后脑水肿的治疗和预后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选取经颅脑CT证实为脑挫裂伤且需手术治疗的患者.手术过程中切取脑挫裂伤区组织标本60例为观察组,10例非功能区相对正常脑组织标本为对照组.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观察组按伤后时间分为2h、6h、8h、12h、24 h、72h 6个亚组,每组10只(n=10).采用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技术测定各组相应时间点水肿区AQP4的表达水平,同时用干湿重法检测脑水肿含水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在伤后2 h AQP4表达开始增加(P<0.05),6h、8h、12h明显增加(P<0.01),24h-72h达到高(P<0.01).AQP4表达与脑含水量的变化规律趋于一致(r=0.912,P<0.01).结论 脑挫裂伤后AQP4表达明显增强,提示AQP4可能与颅脑损伤的发生、发展过程密切相关,在损伤后脑水肿的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李新军;韩杨云;徐宏;孙中书;周增俊;龙晓东;杨与敏;邹林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钙蛋白是一类介导细胞间同质附的钙依赖性跨膜糖蛋白,主要包括分布于上皮组织中的E-cad、分布于神经和肌肉组织中的神经钙蛋白(N-cadherin)和分布于胎盘组织中的胎盘钙蛋白(P-cadherin)三类.其中E-cad能介导细胞间紧密连接、维持细胞极性、保持组织结构完整性.浸润和转移是肿瘤危害机体的重要方式,而肿瘤细胞必须克服细胞间的附力才能造成原发灶以外的组织损伤.近年来研究发现E-cad是一种肿瘤抑制因子,在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生殖系统及神经系统等多种上皮性肿瘤组织中表达均有所下降.因此在肿瘤浸润性和转移能力的研究中,对E-cad表达及功能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邓学云 刊期: 2012年第06期
预选卫生士官主要从事基层部队卫生工作,是基层部队预防保健、治疗护理、健康教育、战(现)场救护等一系列卫生工作的承担者,直接参与部队平战时的卫勤保障,是军队卫勤保障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基层部队卫生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全面了解和掌握预选卫生士官的基本素质及任职能力是做好预选卫生士官培训工作的基础.本文全面分析和总结了预选卫生士官的任职特点、基本素质和任职能力.为军队医学院校和卫生训练机构做好预选卫生士官培训提供参考.
作者:燕颖军;张宇辉;支国成;郑文广;李新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核磁共振检查的无辐射性及在神经系统检查中的优势,核磁共振的检查设备在国内外也越来越普及.核磁共振检查设备、软件的飞速发展推动了磁共振检查在医疗系统的广泛应用,而我院属于超大型三甲医院,患者多,疑难病症多,既要解决常规检查的患者,又要不断探索新技术以解决疑难病症,磁共振检查更是占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为适应临床和科研的需求,我科现有1.5TMR5台,3.0TMR2台,科研专用7.0TMR1台.磁共振设备的增多及场强的不断升高,使磁共振检查的安全性问题也日益突出.
作者:郭惠利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病人血小板、血浆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恶性肿瘤组与健康对照组血小板(PL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测定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恶性肿瘤组的PLT、血浆Fib和D-D三项指标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LT、血浆Fib和D-D的检测可作为恶性肿瘤辅助诊断和预后判断的相关指标.
作者:刘云峰;谢宗维;杜利容;邓清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尺骨鹰嘴骨折是肘部较常见的骨折,直接暴力作用后易发生粉碎性骨折,因其可以对肘关节功能产生严重影响,故多选择手术治疗.本文对尺骨鹰嘴粉碎性骨折损伤机制,各类治疗方案和新临床治疗方法进行归纳分析,为正确认识、合理选择尺骨鹰嘴粉碎性骨折的治疗,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作者:葛建华;张德绸;张忠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高海拔(3700m)短期暴露人群返回低海拔(海拔1570m)区后脱适应期的心、肝、肾功能.方法 对参加高原抗震救灾1 16天的923名官兵(设为观察组)和未参加救灾的149名官兵(设为对照组)在返回后的第1天和第15天分别采取清晨空腹静脉血,速率法测定血清乳酸脱氢酶(SLDH)、羟丁酸脱氢酶(α-HB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功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酐(Crea)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AT)浓度.结果 返回低海拔区后第1天检测,观察组α-HBDH、CK、肌酸激酶同功酶显著低于平原对照组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返回低海拔区后第15天检测,观察组SLDH、α-HBD、CK、肌酸激酶同功酶、AST和AAT仍显著低于平原对照组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Crea接近对照组水平,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高原短期暴露可引起心肌和肝肾功血清学指标的显著改变,返回平原后有所改善,但存在矫枉过正现象,需高度关注和加强防护,防止高原脱适应症发生.
作者:杨有利;周其全;石自福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心内直视手术后急诊床旁超声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HP Sonos 1000型超声诊断仪,经胸超声探头频率为2.5MHz.急诊床边行心脏、胸腔及肝脏扫查453例心内直视手术后出现低血压患者,分析其应用价值.结果 超声明确低血压原因196例(65.99%),分别是:(1)低血容量致低血压137例;(2)急性心包填塞致低血压8例;(3)心肌收缩力减弱所致低血压36例;(4)胸腔积液15例.结论 心内直视手术后急诊床边超声检查能及时准确查明大部分低血压原因.
作者:江毅;吴文森;杨柳山;张赋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新生儿监护室是护理差错发生的高危区,护士任何护理操作都在无患方监督下进行,患儿处于依赖、脆弱、无知状态,如何为患儿提供安全周到的护理服务,不仅需要护士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而且还应具备高尚的伦理道德观念,才能保证患儿的护理安全.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病人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通过持续改进护理质量,为患儿提供细致、全面、针对性强的充满人文关怀的照顾,以达到安全护理的目的,是护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共同目标.笔者结合新生儿监护室工作经验,对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
作者:郭英 刊期: 2012年第06期
肿瘤的发生发展与细胞周期调控基因和蛋白的改变关系密切,p27是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cyelindependent kinase inhibitor,CKI)的两大家族(KIP家族和INK4家族)中KIP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可抑制多种cyclin/CDK复合物的活性,对细胞周期进行负调控.同时也发挥着介导抑制性细胞分子反应,促进分化,增加细胞间粘附的作用.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yclin-dependent kinase;CDK)为调节细胞周期中DNA复制期和有丝分裂期的酶类,是卵细胞促进因子(MPF)中具有蛋白激酶活性的催化亚单位.
作者:吕俊;徐亮;易礼俊;夏冬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川藏线汽车部队官兵上消化道疾病发病情况,为维护部队官兵健康,做好汽车部队卫勤保障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我院2009~2011年384例官兵胃镜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川藏线汽车部队官兵上消化道疾病检出率为90.63%,非萎缩性胃炎检出率为70.57%,消化性溃疡检出率为25.52%,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较高,胃炎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以21~30岁为主.结论 川藏线汽车部队官兵上消化道发病率较高,以胃炎及消化性溃疡为主.部队医疗卫生单位及各卫勤保障单位应有针对性做好相应防治工作.
作者:陈奇;严炜;仇忠辉;彭建;付麟力;吴昊;李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脂肪肝患者健康教育的需求.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106名脂肪肝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需求调查.结果 大多数患者对脂肪肝有一些初步的了解,但对脂肪肝潜在危险因素了解不够,致使脂肪肝的患病率增高.有九成患者想了解脂肪肝的定期复查时间、复查项目,以及防治知识,超过四分之一的患者对疾病的完全康复没有信心.健康教育指导方式中,医院提供的指导手册占首位,医生个别指导排第2位.结论 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个体特点及需求,开展多种形式的、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作者:王淑梅;林焙静;张友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大量实验研究及初步临床观察表明,远程缺血后处理可以产生确切的心肌保护作用.通过对远程组织反复、短暂的缺血再灌注即可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心肌坏死与功能障碍,缩小心肌梗塞面积,减少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远程缺血后处理在心肌保护作用及其临床应用方面的进展.
作者:贾京陶 刊期: 2012年第06期
作为终末期肺病的唯一有效方案,肺移植受困于器官供体缺乏、术后感染、术后排异反应多之外,原发性移植物功能障碍(primary graft dysfunction,PGD)是术后患者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缺血再灌注损伤是主要导致肺功能早期损坏的原因.为此,一种稳定的肺保存液,合理规范的灌洗措施对于减轻再灌注损伤、提高肺移植术后肺功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供肺保存液的种类、灌注方式、灌注条件及其改良措施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作者:胡智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烧伤休克期补液方案和输液方法的改进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08年以来,采用改进方法对26例大面积烧伤休克期患者进行液体复苏.首先建立两条静脉通路,两条静脉通路均连接三通,共形成四条通路,分别输入平衡液、胶体液、水分及功能性液体.根据第三军医大学公式计算计划补液总量,若患者无休克发生,前6h全部输入平衡液,6h后再逐渐增加胶体液及葡萄糖溶液.前8h输入液体总量的一半,以平衡液为主,后续16h输入余下的一半.前12h输液速度递减,后12h匀速输入.尿量维持在50~80ml/h,以此调整输液速度和输液量.实际补液时,超出计划补液部分按比例增加.结果 26例患者均平稳渡过休克期,均治愈出院;治疗过程中减少了频繁更换不同种类液体及重新计数滴速的工作,减少了工作量.结论 在现行复苏补液公式的指导下,进一步结合个体病情,对补液方案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增补是比较合理的方法.采用四条通路进行输液、适当推迟胶体的补充时机等改进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姜茂华;杨孝良;黎英豪;魏邦敏;蒋万顺 刊期: 201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