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剑
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epatic angiomyolipoma,HAML)是一种罕见的肝脏间叶组织来源良性肿瘤,包括平滑肌、血管及成熟型脂肪细胞三种组织学成分,1976年Ishak首次对这种疾病进行了报道[1].HAML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多数患者无自觉不适,通常在体检或由于其它疾病就诊时发现,术前难以与肝脏恶性肿瘤鉴别.
作者:Akanand Singh;龚建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大量实验研究及初步临床观察表明,远程缺血后处理可以产生确切的心肌保护作用.通过对远程组织反复、短暂的缺血再灌注即可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心肌坏死与功能障碍,缩小心肌梗塞面积,减少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远程缺血后处理在心肌保护作用及其临床应用方面的进展.
作者:贾京陶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镜手术中应用地佐辛联合硬膜外阻滞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75例ASAⅠ~Ⅱ级、择期行腰椎间盘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Ⅰ、Ⅱ、Ⅲ组,每组25例.各组均行硬膜外阻滞,切皮前15min分别静脉注射地佐辛0.1 mg/kg、舒芬太尼0.15μg/kg、生理盐水5ml.记录术前(T0)、切皮时(T1)、术中(手术进行20min)(T2)、术毕(T3)时血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观察术中及术毕1h、4h、8h、12h的VAS评分;观察术中神志及有无呼吸抑制、嗜睡、恶心呕吐、头晕等不良反应.结果 Ⅱ组术中R、SpO2降低,较Ⅰ、Ⅲ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中VAS评分,Ⅰ、Ⅱ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Ⅲ组与Ⅰ、Ⅱ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4h的VAS评分,Ⅰ组与Ⅱ、Ⅲ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Ⅰ组患者未见嗜睡、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头晕等不良反应.结论 地佐辛联合硬膜外阻滞用于腰椎间盘镜手术,安全、有效、可提供一定时间术后镇痛.
作者:王劲;李曦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讨论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32例患者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围手术期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28例患者经手术治疗护理无并发症发生,顺利恢复出院.另4例患者术后不同程度出现并发症,经积极治疗护理均顺利出院.结论 加强围手术期的观察与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重要环节.
作者:王莉;谭艳;张契敏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80例腔镜组(研究组)及85例开腹组(对照组)的临床资料.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50±20.24min,少于对照组63±21.45 min(P<0.05);研究组手术中出血50.62±40.23ml,少于对照组79.95±30.35ml(P<0.05);研究组术后排气时间22.29±3.41h,少于对照组38.36±9.35h(P<0.05);研究组术后术后疼痛发生率1.6%,少于对照组4.7%(P<0.05);两组术后月经恢复时间,术后体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手术安全、可靠,具有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露;黄丽蓉;何雯 刊期: 2012年第06期
近年来,关于缺血后处理心肌保护作用及机制的研究不断深入,在临床实验中提出了药物性缺血后处理和远程组织缺血后处理的概念,这些方法在防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和重要的应用价值,有些已在临床中被证明,但其作用机制复杂,许多细节尚不清楚,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远程组织缺血后处理心肌保护的机制简要综述.
作者:陈卓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人脑挫裂伤后早期AQP4在脑水肿形成中的作用机制,为颅脑损伤后脑水肿的治疗和预后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选取经颅脑CT证实为脑挫裂伤且需手术治疗的患者.手术过程中切取脑挫裂伤区组织标本60例为观察组,10例非功能区相对正常脑组织标本为对照组.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观察组按伤后时间分为2h、6h、8h、12h、24 h、72h 6个亚组,每组10只(n=10).采用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技术测定各组相应时间点水肿区AQP4的表达水平,同时用干湿重法检测脑水肿含水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在伤后2 h AQP4表达开始增加(P<0.05),6h、8h、12h明显增加(P<0.01),24h-72h达到高(P<0.01).AQP4表达与脑含水量的变化规律趋于一致(r=0.912,P<0.01).结论 脑挫裂伤后AQP4表达明显增强,提示AQP4可能与颅脑损伤的发生、发展过程密切相关,在损伤后脑水肿的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李新军;韩杨云;徐宏;孙中书;周增俊;龙晓东;杨与敏;邹林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长期以来,皮肤病已成为热带及亚热带地区部队基层官兵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和干扰官兵的生活质量与军事训练,造成非战斗减员.究其主要原因:一是天气炎热、气候潮湿,训练强度大,体力消耗较大,出汗量多.野外驻训生活条件艰苦,衣服、鞋袜不能及时清洗、凉晒,为细菌生长提供了适宜的滋生环境与条件;二是部分官兵对皮肤病存在一些错误认知,从维护部队战斗力出发,现就部队官兵皮肤病的错误认知与对策进行探讨.
作者:刘文春;王庆林;李欣;李丽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高海拔(3700m)短期暴露人群返回低海拔(海拔1570m)区后脱适应期的心、肝、肾功能.方法 对参加高原抗震救灾1 16天的923名官兵(设为观察组)和未参加救灾的149名官兵(设为对照组)在返回后的第1天和第15天分别采取清晨空腹静脉血,速率法测定血清乳酸脱氢酶(SLDH)、羟丁酸脱氢酶(α-HB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功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酐(Crea)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AT)浓度.结果 返回低海拔区后第1天检测,观察组α-HBDH、CK、肌酸激酶同功酶显著低于平原对照组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返回低海拔区后第15天检测,观察组SLDH、α-HBD、CK、肌酸激酶同功酶、AST和AAT仍显著低于平原对照组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Crea接近对照组水平,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高原短期暴露可引起心肌和肝肾功血清学指标的显著改变,返回平原后有所改善,但存在矫枉过正现象,需高度关注和加强防护,防止高原脱适应症发生.
作者:杨有利;周其全;石自福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的原因、预防及其处理办法.方法 回顾分析40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所出现的并发症.结果 术后切口感染11例,发生率2.73%;胆囊窝积液4例,发生率1%;胆漏2例,发生率0.5%;胆管横断1例,发生率0.25%;胆总管继发结石2例,发生率0.5%;气胸1例,发生率0.25%.结论 详细的术前检查、适当的手术指征、熟练地操作技术、及时的中转开腹和可吸收线的使用对预防和减少并发症有较大帮助.
作者:李向中 刊期: 2012年第06期
p63基因是与p53基因高度同源的肿瘤抑制基因之一,具有与p53基因相似的结构和功能.本文就p63在细胞周期调控和细胞凋亡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詹剑 刊期: 2012年第06期
麻醉药品作为特殊管理药品具有明显的两重性,为确保麻醉药品满足医疗需求,合理使用,严防麻醉药品流入非法渠道,医疗单位必须结合相关法规制度及本院临床实际,制订出适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麻醉药品管理使用制度,加强管理监督,确保麻醉药品安全合理使用.
作者:张树兵;盖丽;刘琼;周士良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经口内入路下颌骨磨骨、截骨整形术后呼吸道的护理,探讨保持术后呼吸道通畅的有效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13例在全麻下经口内入路下颌角磨骨、截骨术后的护理资料,分析保持该类手术患者术后呼吸道通畅的护理措施.结果 2例患者术后伤口出血、渗血较多,予以相应处理后平稳恢复.113例患者术后均未发生严重的呼吸困难,上呼吸道护理效果满意,痊愈出院.结论 经口内入路下颌角磨骨截骨整形术后存在的多种因素均可造成患者呼吸道梗阻,术后应仔细观察病情,采取适当的体位,应用合理的绷带技术,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等是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有效护理措施,为术后患者平稳恢复提供良好的保障.
作者:王映;谭峰;张庆国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川藏线汽车部队官兵上消化道疾病发病情况,为维护部队官兵健康,做好汽车部队卫勤保障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我院2009~2011年384例官兵胃镜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川藏线汽车部队官兵上消化道疾病检出率为90.63%,非萎缩性胃炎检出率为70.57%,消化性溃疡检出率为25.52%,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较高,胃炎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以21~30岁为主.结论 川藏线汽车部队官兵上消化道发病率较高,以胃炎及消化性溃疡为主.部队医疗卫生单位及各卫勤保障单位应有针对性做好相应防治工作.
作者:陈奇;严炜;仇忠辉;彭建;付麟力;吴昊;李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是常用的义齿基托材料.义齿使用后,基托表面会有菌斑沉积,对口腔组织产生各种不良影响.近年来许多学者尝试将不同类型的抗菌剂加入到义齿基托树脂中,进行实验,以期提高其抗菌性能,降低基托接触部位并发症的发生,本文对近年来义齿基托清洁抗菌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作者:孙凯峥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心内直视手术后急诊床旁超声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HP Sonos 1000型超声诊断仪,经胸超声探头频率为2.5MHz.急诊床边行心脏、胸腔及肝脏扫查453例心内直视手术后出现低血压患者,分析其应用价值.结果 超声明确低血压原因196例(65.99%),分别是:(1)低血容量致低血压137例;(2)急性心包填塞致低血压8例;(3)心肌收缩力减弱所致低血压36例;(4)胸腔积液15例.结论 心内直视手术后急诊床边超声检查能及时准确查明大部分低血压原因.
作者:江毅;吴文森;杨柳山;张赋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脂肪肝患者健康教育的需求.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106名脂肪肝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需求调查.结果 大多数患者对脂肪肝有一些初步的了解,但对脂肪肝潜在危险因素了解不够,致使脂肪肝的患病率增高.有九成患者想了解脂肪肝的定期复查时间、复查项目,以及防治知识,超过四分之一的患者对疾病的完全康复没有信心.健康教育指导方式中,医院提供的指导手册占首位,医生个别指导排第2位.结论 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个体特点及需求,开展多种形式的、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作者:王淑梅;林焙静;张友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不同浓度尿激酶配置液封管法对中心静脉导管血栓形成所致堵管后溶栓再通的效果.方法 本研究为单中心、开放、随机对照研究.将158例中心静脉导管血栓性堵管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其中A组52例,B组54例,C组52例,A组采用含25000U/ml尿激酶配置液封管溶栓,B组采用含10000U/ml尿激酶配置液封管溶栓,C组采用5000U/ml尿激酶配置液封管溶栓,比较三组溶栓再通率、溶栓后凝血功能.结果 A组溶栓再通率高于B组及C组,B组溶栓再通率高于C组(P< 0.05),且溶栓后2h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的改变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含25000U/ml尿激酶封管液进行中心静脉导管溶栓,再通效果好,费时短,且不影响凝血功能.
作者:廖雪娇;冉玉力;龚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本文回顾性总结了10例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护理情形,通过围手术期的合理性、人性化的护理干预,使病人在层流室内情绪稳定,始终保持着战胜疾病的信念,很好的配合医护人员,使移植工作顺利进行,平均出仓时间逐渐缩短,移植相关并发症明显减少.
作者:何名;刘文峰;吴艳群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病例报告患者男,32岁.因双侧渐进性鼻塞5年余,加重伴吞咽不适2月余就诊.患者因经济条件较差病程中未行过任何诊治.入院后查体:鼻部无畸形,鼻中隔无偏曲,用1%丁卡因+肾上腺素4ml棉片,充分麻醉收敛双侧鼻腔鼻道粘膜后,鼻内镜检查见息肉源于左侧上颌窦,于左侧上颌窦自然窦口见一细蒂牵拉息肉组织,因息肉组织牵拉至左侧上颌窦自然口明显扩大,前鼻孔未见息肉组织,鼻内镜右侧鼻腔检查见息肉组织由右侧后鼻孔突入右侧鼻腔.息肉与后鼻孔及周围组织无粘连,息肉呈灰白色.张口检查见软腭部隆起息肉组织突出软腭下缘坠入口咽腔,呈灰白色.
作者:张强 刊期: 201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