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依巴斯汀联合雷尼替丁在慢性荨麻疹中的综合疗效观察

彭高兰;李春梅

关键词:巴斯汀, 雷尼替丁, 慢性荨麻疹, 综合疗效
摘要:目的 探讨依巴斯汀联合雷尼替丁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综合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10月~2010年12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依巴斯汀组)30例和观察组(依巴斯汀联合雷尼替丁组)30例,将两组患者治疗2、4及8周的总有效率、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的血清IL-4、IFN-γ及总IgE水平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2、4及8周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IL-4及总IgE水平低于对照组,IFN-γ高于对照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而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依巴斯汀联合雷尼替丁在慢性荨麻疹中的综合疗效较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西南军医杂志相关文献
  • 前列腺腺癌中EPCA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评价早期前列腺癌抗原(early prostate cancel antigen,EPCA)在前列腺腺癌活检标本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观察EPCA在196例前列腺腺癌和相关疾病[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前列腺上皮内肿瘤(PIN)、不典型小腺体增生(ASAP)、炎症性萎缩后增生(PIA)]前列腺标本中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情况.结果 在149例前列腺腺癌病例中,EPCA染色阳性率为(95.3%),染色情况与Gleason评分、患病年龄、血清总PSA值的关系无显著意义.125例(83.9%)癌周有PIN或PIA,EPCA染色几乎都是阳性.结论 EPCA是早期诊断前列腺腺癌的阳性标记物,具有较佳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在进行前列腺腺癌及其相关疾病的组织病理学诊断及鉴别时,还应结合HE切片、PSA、CK3413E12和p63等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情况以及临床资料进行综合考虑.

    作者:赵洋;罗明华;陈耀丽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病因与诊治研究现状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是指睡眠时上气道阻塞或塌陷引起的反复呼吸暂停和低通气,通常伴有打鼾、睡眠结构紊乱、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下降、白天嗜睡、注意力不集中等病症;并可能导致高血压病、冠心病、肺心病、糖尿病、脑卒中等多器官或多系统疾病[1].OSAHS的病因复杂,发病率较高,严重威胁人类寿命和生活质量,近年来已引起广泛重视.现就该病的病因及诊治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谢仕津;梁灼萍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的超声诊断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在产前检查中对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的诊断价值,提高此类畸形的产前检出率.方法 对孕期经超声检查的110例胎儿畸形进行分析.结果 110例胎儿畸形中有50例属于中枢神经系统畸形,其中脑积水及其合并症7例,无脑儿10例,脑积液5例,脑膜膨出1例,脊柱裂及其合并症6例,露脑畸形4例,脑裂畸形6例,脊柱裂7例,蛛网膜囊肿2例,脉络丛囊肿1例,误诊1例.结论 超声检查在孕期能及早发现胎儿是否畸形,对临床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作者:叶才为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微创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并发症218例探讨

    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疾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和复发率高的特点,总病死率超过50%,存活者大部分遗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1].微创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并发症对预后有明显的影响.1999年1月~2004年8月,我院对微创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218例进行相关研究,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胡东华;马厚志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非溃疡性消化不良与胃动力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非溃疡性消化不良与胃动力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08年9月至2010年9月来我院治疗的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患者46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于我院行健康检查的体检者46例为对照组,对照组未给予任何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吗丁啉片.对对照组及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胃动力情况进行观察,同时评价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及总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胃排空时间、胃窦收缩频率、胃窦收缩幅度、胃窦运动指数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经吗丁啉治疗后上述指标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临床评分下降明显,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总有效率86.96%.结论 临床医生治疗非溃疡性消化不良应从增加胃动力入手,同时进行对症治疗,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

    作者:罗成福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四君子汤在高原地区的应用

    高原地区由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高寒缺氧、低气压,极易造成高原人群脾胃功能失调、运化功能低下,导致人体气虚.在临床工作中作者用四君子汤加味治疗高原地区多种疾病,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用药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杨永勤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老年高血压病临床观察

    硝苯地平作为早的1、4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药,具有阻止钙离子进入细胞膜,直接舒张血管平滑肌细胞,而起到扩张血管、降血压的作用.硝苯地平控释片采用了先进的GITS控释技术与经典的心血管药物硝苯地平相结合,获得了全新的药代动力学和临床疗效特性.每天1次用药,平稳控制高血压,起效温和,作用持久,同时具有抗氧化作用,保护血管,减少左心室肥厚,提高心肌顺应性以及保护肾功能,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且副作用少,尤其适用于老年病人.本研究以60例老年高血压病人为对象,对血压状况、血液生化检查值、不良反应分别进行观察.

    作者:肖名英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薄层巴氏细胞学染色技术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

    目的 对薄层巴氏细胞学染色技术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综合评价.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体检中心做健康体检人群及妇产科门诊患者,4854例接受薄层巴氏细胞学染色技术检测,4819例接受普通巴氏细胞学染色技术检测,阳性者行阴道镜活栓和组织病理学检查,诊断结果与宫颈活检组织学对比,并对两种方法与组织学的符合率进行比较.结果 薄层巴氏细胞学染色技术检出宫颈异常病变758例(15.61%),普通巴氏细胞学染色技术栓出宫颈异常病变187例(3.88%)P<0.05.普通巴氏细胞学染色技术Ⅲ级以上者,与阴道镜活栓和病理组织学诊断的符合率为54.01%,薄层巴氏细胞学染色技术CIN I以上者,与阴道镜活检和病理组织学诊断的符合率91.29%.结论 薄层巴氏细胞学技术配合阴道镜活检和组织病理学检查,能及早发现宫颈早期异常病变,以达到预防宫颈癌发生的目的.

    作者:周静;李海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快速血糖仪与生化分析仪检测葡萄糖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快速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糖结果的差异性.方法 应用快速血糖仪及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117例患者的末梢血和静脉血分别进行血糖检测,测得的数据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快速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得的末梢血和静脉血血糖值分别为(8.3±4.2)mmol/L、(8.4±4.1)mmol/L和(9.0±4.1)mmol/L,快速血糖仪测得值较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得值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表明,三者呈正相关(P<0.01).结论 快速血糖仪操作简便,可用于已确诊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监测.

    作者:杨雨嫣;刘智勇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腹腔镜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任何一种腹腔镜技术都有发生并发症的可能性,加强术后护理、严密观察病情是及时发现并发症的前提.现将我院对发生各种并发症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2005-2010年我院开展腹腔镜手术5015例,包括同时探查胆总管67例,术中胆道造影86例,行其它手术(卵巢囊肿切除、疝修补术、肝囊肿开窗引流、阑尾切除术等)34例.

    作者:陈永佩;普雪琼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对称性牙隐裂临床治疗与预防措施研究

    目的 探讨牙隐裂对称性的临床key和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2月至2009年1月就诊的73例患者(75颗患牙)的临床资料,对牙隐裂的发生部位及可能诱因进行分析.结果 第一磨牙的牙隐裂发生率明显高于第二磨牙及双尖牙;75颗患牙中治疗成功61颗,占81.33%;有效9颗,占12%;失败5颗,占6.67%.结论 牙隐裂的诱因可能包括不当的咬合力、高尖陡斜面、重度磨损、牙髓坏死、牙体修复治疗.牙隐裂对称性发生率很高,预防性调牙合及口腔保健指导是预防牙隐裂对称性发生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增祥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的研究进展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在我国的发病率正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但公众知晓率并不高,很多医务工作者也缺乏对其全面的认识.而认识不足及早期就诊率不高很容易使患者错过佳治疗机会,临床上误诊也屡有发生.为了引起患者和医务工作者的重视,从而做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笔者查阅了有关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的国内外文献,并结合国内外的新研究进展,对其进行全面阐述.

    作者:黄成亮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丹红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血管内皮功能及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血管内皮功能及心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 7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9例.对照组给予采用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及心功能改善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1)血管内皮功能: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NO、FMD显著升高,ET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2)心功能:治疗组总有效率(94.87%)显著高于对照组(76.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红注射液通过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和心功能以达到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目的,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罗孝成;黄涛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食管上段癌颈部胃食管吻合不同吻合方式效果比较

    目的 总结胃代食管颈部吻合治疗食管上段癌,不同吻合方式的效果比较.方法 对210例胃代食管颈部吻合的食管癌患者采用器械吻合(68例)和手工吻合器(142例)的各项手术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在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吻合时间的比较中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手术出血量以及吻合口漏发生率方面,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手工吻合组发生3例吻合口漏,器械吻合组未发生,手术可能与器械吻合组样本量相对较小有关.结论 胃代食管颈部吻合治疗食管上段癌时使用器械吻合效果满意,可以减少吻合口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手术时间,对患者有益,值得临床推广使用.手工吻合在经济学上占优势,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作者:李晓雷;曹安强;陈旭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胰腺炎患者行大承气汤灌肠的临床护理

    为探讨胰腺炎患者行大承气汤灌肠的临床护理措施,我们通过实施有效的大承气汤保留灌肠法,使得大部分水肿性胰腺炎获得缓解治愈[1],少数出血性坏死胰腺炎,使病变局限,渡过急性期,为病情稳定后延期手术创造了条件.现将我们的做法与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朱丽萍;刘湘林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腰椎间盘突出射频热凝靶点治疗的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以腰腿痛为特征的常见病、多发病,多发生于20-45岁的青壮年,发病率及致残率较高,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目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很多,主要有保守治疗、微创治疗及传统的开放手术治疗,根据腰椎间盘突出的不同类型及临床表现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可获得较好的疗效.近年来我国开展了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起效快、疗效高、创伤小、安全系数高、患者易于接受的治疗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郭敏;张碧玲;夏江英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肺癌介入治疗的现状及进展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是发生于支气管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简称肺癌,是当今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多发生于40-75岁之间,男女比例约为2:1,临床总体治疗效果差,5年生存率不足15%.肺癌发病隐匿,不易被早期发现,绝大多数肺癌患者初诊时已属中、晚期,丧失手术切除机会,尤其是中心型肺癌,因位置特殊及生物学特性,术后极易复发及转移.

    作者:孙颜媛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45例慢性溃疡性直肠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溃疡性直肠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自2009年10月~2010年8月治疗的45例慢性溃疡性直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治疗组采用中药内服+西药灌肠,对照组采用甲硝唑针100ml(0.5g),庆大霉素针8万单位,保留灌肠;两组患者均4周为1疗程,共观察3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治愈率分别为73.91%、54.54%,总有效率为95.65%、77.2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与中医证型无关,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溃疡性直肠炎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组,操作简单,方便价廉,无明显副作用,有利于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张开玉;赵苏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健康教育应用于产后出血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健康教育应用于产后出血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将在我院产科住院的5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结果 治疗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健康教育应用于产后出血患者的护理过程中,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利于患者康复,提高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

    作者:张海君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精益管理理论在检验科流程改造的应用研究

    目的 完善检验科标本处理流程,提高检验科出报告效率.方法 采用精益管理的价值流图,群策群力(work-out),可视化管理(5S)管理工具.结果 检验科标本处理流程顺畅,制度完善,工作效率提高.结论 精益管理可以提高检验标本运送效率,有效缩短检验科出报告时间.

    作者:孙娜;封宗超;倪静;廖磊 刊期: 2011年第03期

西南军医杂志

西南军医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