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Fas/FasL介导中性粒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

李申;郑小莉;高燕;刘佳佳

关键词:Fas/FasL, 中性粒细胞, 凋亡
摘要:细胞凋亡是指在一定生理和病理情况下,机体为维护内环境的稳定而发生的主动性细胞死亡过程,是程序性细胞死亡的一种主要形式.而由死亡受体与其配体相互作用是引起细胞凋亡的主要途径之一,其中Fas/FasL系统被认为是主要的介导细胞凋亡的信号转导途径.中性粒细胞(PMN)是参与机体固有性免疫的主要细胞,一旦分化成熟便启动它的自发性凋亡程序.从而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和促成炎症反应的无损伤性收敛.中性粒细胞凋亡的调控是一个受多基因、多因子、多条信号转导通路独立或交联作用的复杂网络.本文就Fas/FasL系统表达与中性粒细胞凋亡关系及其相关方面研究作一综述.
西南军医杂志相关文献
  • 薄层巴氏细胞学染色技术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

    目的 对薄层巴氏细胞学染色技术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综合评价.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体检中心做健康体检人群及妇产科门诊患者,4854例接受薄层巴氏细胞学染色技术检测,4819例接受普通巴氏细胞学染色技术检测,阳性者行阴道镜活栓和组织病理学检查,诊断结果与宫颈活检组织学对比,并对两种方法与组织学的符合率进行比较.结果 薄层巴氏细胞学染色技术检出宫颈异常病变758例(15.61%),普通巴氏细胞学染色技术栓出宫颈异常病变187例(3.88%)P<0.05.普通巴氏细胞学染色技术Ⅲ级以上者,与阴道镜活栓和病理组织学诊断的符合率为54.01%,薄层巴氏细胞学染色技术CIN I以上者,与阴道镜活检和病理组织学诊断的符合率91.29%.结论 薄层巴氏细胞学技术配合阴道镜活检和组织病理学检查,能及早发现宫颈早期异常病变,以达到预防宫颈癌发生的目的.

    作者:周静;李海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肺结核大咯血的抢救及护理

    目的 加强对肺结核大咯血患者的抢救及护理.方法 对本院5年来收治的168例肺结核大咯血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及时采取有效的抢救和护理措施,密切观察大咯血的先兆表现和发生规律,能有效地降低肺结核大咯血患者的死亡率.结论 肺结核大咯血是肺科的急危重症之一,只要抓住佳的抢救时机,采取积极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能防止大咯血窒息和失血性休克的发生,有效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作者:付宗秀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前列腺腺癌中EPCA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评价早期前列腺癌抗原(early prostate cancel antigen,EPCA)在前列腺腺癌活检标本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观察EPCA在196例前列腺腺癌和相关疾病[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前列腺上皮内肿瘤(PIN)、不典型小腺体增生(ASAP)、炎症性萎缩后增生(PIA)]前列腺标本中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情况.结果 在149例前列腺腺癌病例中,EPCA染色阳性率为(95.3%),染色情况与Gleason评分、患病年龄、血清总PSA值的关系无显著意义.125例(83.9%)癌周有PIN或PIA,EPCA染色几乎都是阳性.结论 EPCA是早期诊断前列腺腺癌的阳性标记物,具有较佳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在进行前列腺腺癌及其相关疾病的组织病理学诊断及鉴别时,还应结合HE切片、PSA、CK3413E12和p63等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情况以及临床资料进行综合考虑.

    作者:赵洋;罗明华;陈耀丽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镍钛形态记忆合金髌骨爪治疗移位性髌骨骨折32例临床观察分析

    目的 探讨镍钛形态记忆合金髌骨爪治疗移位性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2008年4月~2010年8月采用镍钛形态记忆合金髌骨爪治疗移位性髌骨骨折3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3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X线证实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1~3个月,平均(2.50±0.29)个月.优良率为93.8%.结论 镍钛形态记忆合金髌骨爪是治疗移位性髌骨骨折的理想内固定材料,手术操作简单,易于掌握,适合于各级医院开展.

    作者:杨爱龙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微量泵给药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 探讨微量泵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2000年1月~2009年5月微量泵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及护理的资料.结果 微量泵可将少量药液精确、均匀、恒定地泵入体内.结论 微量泵给药均匀尤其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发挥了主要作用.

    作者:段妍;肖咏梅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圈套寡核苷酸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研究进展

    STATs和NF-kB信号传导系统在支气管哮喘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治疗哮喘的传统药物由于副作用大、依从性差,很难达到治疗目的.通过阻断信号传导系统来减少或控制哮喘成为近年来的研究新方向,其中圈套寡核苷酸技术凭借其优点成为研究热点,其在哮喘治疗中的应用值得关注.本文将就圈套寡核苷酸针对STATs和NF-kB信号传导系统治疗哮喘作一综述.

    作者:周雨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病因与诊治研究现状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是指睡眠时上气道阻塞或塌陷引起的反复呼吸暂停和低通气,通常伴有打鼾、睡眠结构紊乱、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下降、白天嗜睡、注意力不集中等病症;并可能导致高血压病、冠心病、肺心病、糖尿病、脑卒中等多器官或多系统疾病[1].OSAHS的病因复杂,发病率较高,严重威胁人类寿命和生活质量,近年来已引起广泛重视.现就该病的病因及诊治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谢仕津;梁灼萍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非常规止痛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非常规应用止痛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48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采用非常规方法即电针加穴位注射治疗,同时早期实施全程护理干预.结果 48例患者均可生活自理,好转出院.结论 非常规止痛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早期实施全程护理干预效果好,不良反应低.

    作者:周明荣;谭朝会;庄莉(小)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吹气球预防老年直肠癌患者肺部感染的效果观察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条件的改善,我国人均寿命不断延长,老年人接受手术治疗的机会显著增加.然而由于老年人机体组织和重要器官功能退变,抗感染力下降,致使手术后的肺部并发症成为围手术期病死率增加的重要原因.肺部感染的产生则主要由于吸入麻醉药物、气管插管、吸入氧浓度过高以及吸入低温干燥的气体,肺防御机制减弱所致.手术后患者产生大量的呼吸道分泌物,分泌物引流不畅也是肺部感染的重要原因.

    作者:张雪萍;胡梦兰;许晓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丹红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血管内皮功能及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血管内皮功能及心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 7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9例.对照组给予采用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及心功能改善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1)血管内皮功能: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NO、FMD显著升高,ET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2)心功能:治疗组总有效率(94.87%)显著高于对照组(76.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红注射液通过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和心功能以达到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目的,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罗孝成;黄涛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七氟烷复合顺式阿曲库铵在新生儿剖腹探查术中的应用

    目的 回顾总结七氟烷复合顺式阿曲库铵在新生儿剖腹探查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就诊于本院的新生儿50例,ASA.Ⅱ或Ⅲ级,年龄1~28d,体重1.9~3.5 kg,分为2组:七氟烷组(Q组)(n=22)和七氟烷顺阿曲库铵组(QA组)(n=24).Q组七氟烷吸入麻醉诱导;QA组吸入七氟烷复合静脉注射顺阿曲库铵0.1 mg/kg行麻醉诱导.两组均吸入七氟烷(1.0~1.2 MAC)维持麻醉.结果 术前惠儿出生天数、体重、性别构成情况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毕后拔管和术毕后带管的患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剖腹探查术中应用七氟烷复合顺式阿曲库铵不影响术毕拔管.

    作者:曾焱;彭晓晗;李超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非溃疡性消化不良与胃动力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非溃疡性消化不良与胃动力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08年9月至2010年9月来我院治疗的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患者46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于我院行健康检查的体检者46例为对照组,对照组未给予任何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吗丁啉片.对对照组及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胃动力情况进行观察,同时评价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及总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胃排空时间、胃窦收缩频率、胃窦收缩幅度、胃窦运动指数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经吗丁啉治疗后上述指标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临床评分下降明显,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总有效率86.96%.结论 临床医生治疗非溃疡性消化不良应从增加胃动力入手,同时进行对症治疗,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

    作者:罗成福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32例老年股骨骨折病人的护理体会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由于生理自然变化原因,老年病人普遍存在骨丢失现象,尤其是绝经以后的妇女,心理、情感、健康状况均欠佳,平衡性、反应速度及准确性大大下降,外力冲击和步态不稳易致股骨骨折骨折后心理、精神情感发生极大的变化.因此,护理人员应采取积极主动及时的康复护理,有利于病人功能的康复,减少并发症及意外事件的发生,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陈茂艳;唐硕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OMOM胶囊内镜在胃肠道疾病诊治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OMOM胶囊内镜在消化道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41例临床表现为不明原因消化系统症状患者行OMOM胶囊内镜检查.结果 完成小肠检查41例,检出病变33例(检出率80.5%),其中食道间质瘤1例、空肠间质瘤3例、空肠息肉(多发性)2例、十二指肠球部及降段溃疡各1例、回肠末端渍疡2例、十二指肠远端活动性出血2例、空肠起始端粘膜炎5例、小肠血管畸形13例、小肠寄生虫3例,患者均无不适及并发症发生.结论 胶囊内镜对小肠疾病(尤其是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具有较高诊断价值,对胃和结肠疾病也有一定诊断价值.

    作者:姚勇;陈拥军;龙晓奇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Fas/FasL介导中性粒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

    细胞凋亡是指在一定生理和病理情况下,机体为维护内环境的稳定而发生的主动性细胞死亡过程,是程序性细胞死亡的一种主要形式.而由死亡受体与其配体相互作用是引起细胞凋亡的主要途径之一,其中Fas/FasL系统被认为是主要的介导细胞凋亡的信号转导途径.中性粒细胞(PMN)是参与机体固有性免疫的主要细胞,一旦分化成熟便启动它的自发性凋亡程序.从而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和促成炎症反应的无损伤性收敛.中性粒细胞凋亡的调控是一个受多基因、多因子、多条信号转导通路独立或交联作用的复杂网络.本文就Fas/FasL系统表达与中性粒细胞凋亡关系及其相关方面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李申;郑小莉;高燕;刘佳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子宫全切患者焦虑问题分析及护理对策

    子宫是月经排泄的器官,是生理过程的调节与控制者,是力量与活力的储存者,而子宫全切术是妇产科常见的术式之一,是应用于患有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等疾病的有效治疗手段.许多妇女担心子宫全切术后性功能减退,内分泌不协调等问题对今后生活质量有所影响,所以在术前、术后会产生一些不良的心理反应.如焦虑、抑郁、依赖、不信任等对病人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常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必须引起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医护人员除了耐心细致地做好常规护理工作外,还应对其进行心理干预.分析焦虑产生的原因,积极进行心理干预和采取良好的护理措施有助于改善焦虑、抑郁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孟洁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肝破裂并下腔静脉破裂成功救治1例

    病例介绍:患者女性,37岁,因摩托车摔伤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6.8℃;心率70次/分;呼吸17次/分;血压100/60mmHg;面色苍白,呼吸弱,腹肌紧张,全腹压痛、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阳性,诊断性腹腔穿刺抽出不凝血;腹部B超考虑肝挫裂伤、腹腔积液;血常规提示:HB 87G/L.,RBC2.93T/L,HCT26.3%,WBC 16.0C/L,GRAN 91.8%.

    作者:龙游;樊献军;段妍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1例高龄残胃轻瘫患者的中西医治疗护理

    病例介绍:患者老年女性,80岁.2010年2月诊断为胃癌,于4月行毕Ⅱ式术,术后20天出现恶心呕吐症状,即给予格拉斯琼50ml静滴,每日1次,胃复安10mg肌肉注射,每日一次.7天后症状无好转仍感上腹部饱胀、呃逆、恶心、呕吐,不思饮食,体重由50kg减至45kg.后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嘱患者平卧位,用维生素B6注射液2ml足三里穴位注射,每日1次,共治疗14天.体重逐渐增加至48kg.

    作者:焦婷婷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糖尿病与肝纤维化

    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HF)是各种慢性肝疾病向肝硬化发展的中问过程,是各种肝疾病的共同病理基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结构的变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的糖尿病(包括1型和2型)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据新报道中国是世界上三个糖尿病大国(印度、中国、美国)之一,居第2位,糖尿病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非传染流行病之一[1].高血糖作为糖尿病的重要表现,对许多脏器如肾脏、心脑血管纤维化的形成具有明显促进作用,与肝脏纤维化的关系也在研究之中[2-3].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关于糖尿病与肝纤维化相关的研究状况,发生机制及防治方法.

    作者:杨爱萍;陈枫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NCCN止吐临床实践指南》应用于乳腺癌化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应用对乳腺癌化疗患者恶心、呕吐的临床效果.方法 按化疗方案不同将138例乳腺癌化疗患者分为CMF组、CEF组、AC序贯T组和TP组,观察和评价应用进行干预后的效果.结果 全部患者无一例由于恶心、呕吐而终止化疗.115例无恶心、无呕吐、轻度恶心和轻度呕吐,有效率为83.33%.结论 将{NCCN止吐临床实践指南>应用到乳腺癌化疗患者止吐护理实践中.,能有效降低乳腺癌化疗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作者:王玲 刊期: 2011年第03期

西南军医杂志

西南军医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