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子宫全切患者焦虑问题分析及护理对策

孟洁

关键词:子宫全切, 焦虑, 护理
摘要:子宫是月经排泄的器官,是生理过程的调节与控制者,是力量与活力的储存者,而子宫全切术是妇产科常见的术式之一,是应用于患有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等疾病的有效治疗手段.许多妇女担心子宫全切术后性功能减退,内分泌不协调等问题对今后生活质量有所影响,所以在术前、术后会产生一些不良的心理反应.如焦虑、抑郁、依赖、不信任等对病人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常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必须引起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医护人员除了耐心细致地做好常规护理工作外,还应对其进行心理干预.分析焦虑产生的原因,积极进行心理干预和采取良好的护理措施有助于改善焦虑、抑郁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西南军医杂志相关文献
  • 精神病患者伴发急腹症的临床观察护理

    随着各阶层医疗保障的普及、人民健康水平的不断提高,精神卫生问题日显突出.临床中正常病人患急腹症时能清楚的介绍病史,会主动诉说身体不适,具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而精神病人因为思维错乱、情感障碍、行为紊乱等症状.又由于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降低了肌体对疼痛等刺激的敏感性,因此精神病病人并发急腹症时存在症状体征表现不典型.采集病史困难,查体不合作,不主诉躯体的不适,很容易隐瞒病情等,给临床护理观察病情方面增加了难度.

    作者:苏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脑外伤后去骨瓣减压术对病人预后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去骨瓣减压术(decompressive craniectomy,DC)是通过切除部份颅骨,增加颅腔容积而绘解颅内压力,防止脑疝、重建脑血流灌注的一种治疗方法.他首先在1901年由Kocher描述用于常规内科保守治疗无效的脑外伤后脑水肿,Cushing在20世纪初正式将其作为一种脑外伤后减压理论做介绍,以后普遍认为是同其它治疗方法相比迅速缓解颅内压增高的有效手段,尽管这种手术方式大量运用于临床,但由于大多数的文献报道为回顾性研究,缺乏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且目前仍然没有关于去骨瓣减压术明确的手术指征和时间的指南,故对其疗效一直存在争议[1-3].本文就DC的手术益处.预后因素,以及相关并发症做一综述.

    作者:王均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前列腺腺癌中EPCA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评价早期前列腺癌抗原(early prostate cancel antigen,EPCA)在前列腺腺癌活检标本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观察EPCA在196例前列腺腺癌和相关疾病[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前列腺上皮内肿瘤(PIN)、不典型小腺体增生(ASAP)、炎症性萎缩后增生(PIA)]前列腺标本中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情况.结果 在149例前列腺腺癌病例中,EPCA染色阳性率为(95.3%),染色情况与Gleason评分、患病年龄、血清总PSA值的关系无显著意义.125例(83.9%)癌周有PIN或PIA,EPCA染色几乎都是阳性.结论 EPCA是早期诊断前列腺腺癌的阳性标记物,具有较佳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在进行前列腺腺癌及其相关疾病的组织病理学诊断及鉴别时,还应结合HE切片、PSA、CK3413E12和p63等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情况以及临床资料进行综合考虑.

    作者:赵洋;罗明华;陈耀丽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对称性牙隐裂临床治疗与预防措施研究

    目的 探讨牙隐裂对称性的临床key和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2月至2009年1月就诊的73例患者(75颗患牙)的临床资料,对牙隐裂的发生部位及可能诱因进行分析.结果 第一磨牙的牙隐裂发生率明显高于第二磨牙及双尖牙;75颗患牙中治疗成功61颗,占81.33%;有效9颗,占12%;失败5颗,占6.67%.结论 牙隐裂的诱因可能包括不当的咬合力、高尖陡斜面、重度磨损、牙髓坏死、牙体修复治疗.牙隐裂对称性发生率很高,预防性调牙合及口腔保健指导是预防牙隐裂对称性发生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增祥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 将128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甲硝唑、阿奇霉素静脉点滴,观察组采用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阿奇霉素静脉点滴同时根据中医辨证加用中药保留灌肠.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4%.观察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时照组(P<0.05),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西药联合治疗慢性盆腔炎明显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莉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病因与诊治研究现状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是指睡眠时上气道阻塞或塌陷引起的反复呼吸暂停和低通气,通常伴有打鼾、睡眠结构紊乱、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下降、白天嗜睡、注意力不集中等病症;并可能导致高血压病、冠心病、肺心病、糖尿病、脑卒中等多器官或多系统疾病[1].OSAHS的病因复杂,发病率较高,严重威胁人类寿命和生活质量,近年来已引起广泛重视.现就该病的病因及诊治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谢仕津;梁灼萍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同工同酬同培训 维护聘用护士合法权益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继续深入,医院合同护士队伍进一步扩大.对她们的正确管理和使用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医疗护理质量.为稳定医院护士队伍,确保护理质量,我院制定了<云南省老年病医院合同护士管理办法>,明确合同护士准人条件,招聘程序,培训、使用及考核方法和应享受待遇等,在其成为正试聘用人员后,让她们加入共青团、工会、护理学会组织,从源头上维护合同护士的合法权益,保障医院医疗护理工作安全运行.

    作者:张艾灵;毛桂琴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外伤性泪小管断裂吻合术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显微镜下外伤性泪小管断裂吻合术的护理.方法 回顾性总结48例(48眼)外伤性泪小管断裂行泪小管断裂吻合术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 48眼中46眼1次手术成功.随诊6个月至1年,46眼治愈,溢泪消失,泪道冲洗通畅;1眼偶有溢泪,泪道冲洗通畅;1例仍不通.48例均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 外伤性泪小管断裂吻合术可恢复泪液引流系统正常的解剖结构与生理功能,同时使美容缺陷减少到低限度;而完善的术前准备和心理护理,术后预防感染并重视围手术期护理和出院宣教是提高泪小管断裂术治愈率的关键环节.

    作者:李艳梅;张严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盐酸右美托咪啶在椎管内麻醉下的镇静效应分析

    目的 评估盐酸右美托咪啶在椎管内麻醉下的镇静效应.方法 60例 ASA I-Ⅱ级择期下肢骨折手术行腰一硬联合阻滞患者,按首次10分钟内的负荷量不同随机分为DI(0.5 μg/kg)、D2(0.8μg/kg)、N(生理盐水)三组,每组20例,继之以相同浓度(0.5μg/kg/h)泵注维持.观察记录麻醉后(TO)、用药后5 min(T1)、10 min(T2)、15 min(T3)、20 min(T4)、30 min(T5)、60 rain(T6)的BIS值并且使用Ramesay法进行镇静评分.结果 用药后HR两组在T3后有一定程度下降,Ramesay评分在D1组T3以后及D2组T2以后进行性增加,而BIS值在D1组T3以后及D2组T2以后也呈进行性的下降,与TO及N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下肢骨折手术的患者使用右美托咪定可以达到良好的镇静效果,推荐负荷量使用0.5μg/kg.

    作者:奉光举;张杰;罗怡君;聂玲;吕倩茹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乳果糖联合麻仁软胶囊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44例疗效观察

    功能性便秘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多发性疾病,对老年人的生活和健康影响较大.2009年5月至2010年11月,我们采用了乳果糖联合麻仁软胶囊治疗功能性便秘44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申晓娟;刘雁红;刘开富;刘惠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在心血管系统的研究进展

    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是心血管活动重要的体液调节系统,在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调节血压中起着关键作用.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Ang Ⅱ)是该系统中重要的介质,通过与其特异性受体结合而产生相应的生理效应.在心血管系统中Ang Ⅱ受体主要包括AT1R和AT2R两种亚型.AT1R在人体内广泛分布并介导AngⅡ绝大多数作用,如收缩血管、增强心肌收缩力、促进血管增生和心肌肥厚、参与炎症反应等,而目前对AT2R的功能则了解甚少,但是越来越多的实验研究表明AT2R激活后具有拮抗AT1R功能的作用,如AT2R参与抑制不同组织细胞的生长和增殖,促进细胞的分化、凋亡,调节水盐代谢和神经细胞的活动.

    作者:文静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消癖汤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消癖汤治疗乳腺增生的疗效,以探求治疗乳腺增生更好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采用中医补肾、疏肝理气、活血化瘀、化痰散结药方治疗的112例乳腺增生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总有效率为95.5%.结论 消癖汤治疗乳腺增生具有较好的止痛消癖作用.

    作者:付钧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脏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目的 探讨脏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nflammatory miofibroblastic tumor,IMT)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分析21例IMT的临床病理特征,病理组织学特点和免疫组化表型.所有病例行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脏器IMT主要有三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纤维母细胞和炎细胞,这些细胞构成了IMT的三种组织学亚型:(1)黏液一血管型;(2)梭形细胞密集型;(3)少细胞纤维瘢痕型.所有病例表达vim、SMA和MSA,部分病例表达PCK和ALK.结论 脏器IMT的病理组织学和免疫表型是诊断的重要依据,鉴别诊断包括腹腔黏液囊肿和肿瘤,钙化性纤维性肿瘤.孤立性纤维性肿瘤,伴淋巴组织浸润的平滑肌瘤、和胃肠间质瘤.

    作者:宋林勇;黄晓赤;简燚;曾冬梅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腰椎间盘突出射频热凝靶点治疗的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以腰腿痛为特征的常见病、多发病,多发生于20-45岁的青壮年,发病率及致残率较高,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目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很多,主要有保守治疗、微创治疗及传统的开放手术治疗,根据腰椎间盘突出的不同类型及临床表现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可获得较好的疗效.近年来我国开展了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起效快、疗效高、创伤小、安全系数高、患者易于接受的治疗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郭敏;张碧玲;夏江英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氯雷他定联合西替利嗪在荨麻疹中的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氯雷他定联合西替利嗪在荨麻疹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08年1月~2010年12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80例荨麻疹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氯雷他定组)40例和观察组(氯雷他定联合西替利嗪组)40例,后将两组患者治疗一周及两周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的血清HA、ECP、总IgE、5-HT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治疗一周及两周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血清HA、ECP、总IgE低于对照组,血清5-H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有显著性差异或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而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患者比较,P>0.05,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氯雷他定联合西替利嗪在荨麻疹中的治疗效果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勇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圈套寡核苷酸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研究进展

    STATs和NF-kB信号传导系统在支气管哮喘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治疗哮喘的传统药物由于副作用大、依从性差,很难达到治疗目的.通过阻断信号传导系统来减少或控制哮喘成为近年来的研究新方向,其中圈套寡核苷酸技术凭借其优点成为研究热点,其在哮喘治疗中的应用值得关注.本文将就圈套寡核苷酸针对STATs和NF-kB信号传导系统治疗哮喘作一综述.

    作者:周雨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肺结核患者焦虑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目的 对肺结核患者的焦虑状况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方法 选取经我院确诊的浸润性肺结核的患者62例,采用2HREZ(S)/4HRE方案对其进行治疗,同时辅以护理干预的方式改善患者的焦虑状况.对肺结核患者的焦虑状况、影响因素、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肺结核患者经护理干预后其焦虑评分(SAS)显著下降,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疾病了解、病程较长、经济状况较差、担心受歧视、担心疾病复发均为患者产生焦虑的影响因素;经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干预患者的痰菌转阴率较高,其肺部病灶和空洞情况得以改善.结论 对肺结核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辅以护理干预,以减轻患者的焦虑,加快患者康复出院.

    作者:鲁文荣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玻璃酸钠联合物理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分析

    目的 比较多种方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43例217膝KOA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A组)43例68膝仅给予膝关节玻璃酸钠(SH)治疗,治疗组(B组)50例76膝予SH联合超短波治疗,疗组(C组)50例73膝行SH联合超声波导入双氯芬酸钠治疗,治疗前、治疗后1周及6月后分别采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对患者进行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三组患者关节疼痛程度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临床疗效治疗后1周治疗组(B、C)Lysholm评分显著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在治疗后6月疗效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论单纯使用SH或SH联合超短波治疗、SH联合超声波导入双氯芬酸治疗KOA早期均能改善KOA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治疗后6月SH联合超声波导入双氯芬酸治疗能更好地促进惠膝关节功能的康复,超声波导入双氯芬酸治疗KOA优于单纯SH注射治疗的疗效.

    作者:李卫平;胥方元;蹇睿;段小东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健康教育应用于产后出血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健康教育应用于产后出血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将在我院产科住院的5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结果 治疗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健康教育应用于产后出血患者的护理过程中,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利于患者康复,提高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

    作者:张海君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相关因素的病例对照

    目的 探讨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相关因素,为临床针对性防治提供借鉴.方法 采集新生儿病理性黄疸283例和正常新生儿454例的临床资料,包括新生儿因素,孕母因素,感染溶血因素等,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进行统计推断.结果 (1)单因素分析显示黄疸患儿在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新生儿HIE、剖宫产、母乳喂养不当、新生儿肺炎、败血症、巨细胞病毒性肝炎、其它感染和ABO血型不合方面的发生率高于正常新生儿.(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其它感染(OR=5.986,95%CI:4.276-8.379)、ABO血型不合(OR=4.943,95%CI:3.499-6.982)、母乳喂养不当(OR=4.095,95%CI:2.931-5.721)、新生儿肺炎(OR=4.006,95%CI:2.927-5.483)、新生儿呼吸窘迫(OR=2.799,95%Cl:2.039-3.844)与新生儿病理性黄疽独立相关.结论 加强围产期保健,重点监护具有导致新生儿窒息的高危因素的人群,防治各种感染,恰当的母乳喂养可降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发生.

    作者:张祥钦;胡静;聂丹丹;王大勇 刊期: 2011年第03期

西南军医杂志

西南军医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