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祥钦;胡静;聂丹丹;王大勇
目的 对薄层巴氏细胞学染色技术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综合评价.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体检中心做健康体检人群及妇产科门诊患者,4854例接受薄层巴氏细胞学染色技术检测,4819例接受普通巴氏细胞学染色技术检测,阳性者行阴道镜活栓和组织病理学检查,诊断结果与宫颈活检组织学对比,并对两种方法与组织学的符合率进行比较.结果 薄层巴氏细胞学染色技术检出宫颈异常病变758例(15.61%),普通巴氏细胞学染色技术栓出宫颈异常病变187例(3.88%)P<0.05.普通巴氏细胞学染色技术Ⅲ级以上者,与阴道镜活栓和病理组织学诊断的符合率为54.01%,薄层巴氏细胞学染色技术CIN I以上者,与阴道镜活检和病理组织学诊断的符合率91.29%.结论 薄层巴氏细胞学技术配合阴道镜活检和组织病理学检查,能及早发现宫颈早期异常病变,以达到预防宫颈癌发生的目的.
作者:周静;李海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罗格列酮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胰岛素用量情况的比较.方法 将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住院治疗的68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分组,随机分为观察组(罗格列酮联合胰岛素治疗)和对照组(胰岛素)各34例,比较两组的疗效及胰岛素用量.结果 用药12周后两组FPG、2hPG、HbAJc指标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而BMI用药12周后明显升高,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12周后血糖控制均达到理想水平,其中观察组胰岛素用量较少,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胰岛素联合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确切,可以有效地控制血糖水平,并减少了胰岛素的用量,安全性好,值得广泛推广水平.
作者:帅蜀均;张鉴 刊期: 2011年第03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以腰腿痛为特征的常见病、多发病,多发生于20-45岁的青壮年,发病率及致残率较高,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目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很多,主要有保守治疗、微创治疗及传统的开放手术治疗,根据腰椎间盘突出的不同类型及临床表现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可获得较好的疗效.近年来我国开展了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起效快、疗效高、创伤小、安全系数高、患者易于接受的治疗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郭敏;张碧玲;夏江英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性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为临床治疗和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00例性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验.结果 100例性病患者SCL-90检测的阳性率为51%:100例性病患者SCL-90躯体化、人际关系、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均高于国内常模;性病患者的心理问题无性别差异.结论 性病患者存在广泛的心理问题,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应注重心理方面的治疗和疏导.
作者:杜文玉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依巴斯汀联合雷尼替丁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综合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10月~2010年12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依巴斯汀组)30例和观察组(依巴斯汀联合雷尼替丁组)30例,将两组患者治疗2、4及8周的总有效率、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的血清IL-4、IFN-γ及总IgE水平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2、4及8周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IL-4及总IgE水平低于对照组,IFN-γ高于对照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而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依巴斯汀联合雷尼替丁在慢性荨麻疹中的综合疗效较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彭高兰;李春梅 刊期: 2011年第03期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在我国的发病率正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但公众知晓率并不高,很多医务工作者也缺乏对其全面的认识.而认识不足及早期就诊率不高很容易使患者错过佳治疗机会,临床上误诊也屡有发生.为了引起患者和医务工作者的重视,从而做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笔者查阅了有关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的国内外文献,并结合国内外的新研究进展,对其进行全面阐述.
作者:黄成亮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镍钛形态记忆合金髌骨爪治疗移位性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2008年4月~2010年8月采用镍钛形态记忆合金髌骨爪治疗移位性髌骨骨折3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3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X线证实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1~3个月,平均(2.50±0.29)个月.优良率为93.8%.结论 镍钛形态记忆合金髌骨爪是治疗移位性髌骨骨折的理想内固定材料,手术操作简单,易于掌握,适合于各级医院开展.
作者:杨爱龙 刊期: 2011年第03期
(p53 upregulated modulator of apoptosis,PUMA)是2001年发现的Bcl-2家族BH3-only亚家族的一新成员,参与各种刺激诱导的p53依赖和非依赖途径细胞凋亡过程,并扮演一个关键的介导者.PUMA诱导凋亡作用与肿瘤发生,肿瘤治疗抵抗,组织损伤相关,使其成为一个研究热点.本文就其生化特性,活性调控,凋亡机制等方面的研究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黄丽 刊期: 2011年第03期
护理是医疗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晨间护理可以使患者清洁舒适,预防褥疮及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观察和了解患者病情,保持病床和病室整洁,为诊断、治疗和护理提供依据,促进护患沟通,满足其身心需要等.晨间护理的内容是协助患者排便、漱口、洗脸、洗手、梳头、翻身、观察病情、整理床单位、进行心理护理和卫生宣教等[1].笔者根据在泌尿外科的工作经验,针对老年人病程长、病情复杂、活动受限开展晨间护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做法与体会告如下.
作者:李佳;杨红兰;翟秀丽 刊期: 2011年第03期
冠心病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不能再生或再生能力极弱,导致具有收缩功能的心肌细胞减少,终发展为心力衰竭,目前对冠心病的治疗手段都不能解决心肌细胞再生的问题,冠心病病死率仍居高不下,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移植外源性干细胞替代受损心肌细胞的治疗策略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作者:赵飞 刊期: 2011年第03期
先天性鱼鳞病,又称丑胎或丑角样鱼鳞病,十分罕见,全球报道不足100例,此病是一组常染色体隐性或显性遗传性皮肤脱屑性疾病.组织学上表现为表皮增生和角化过度<'[1]>,有的类型出现颗粒样皮层,在新生儿期发病的常见类型是火棉胶样婴儿,父母多为近亲婚配,有学者认为是脂质代谢异常,维生素A不足及表皮增生和脱落不平衡引起.我科收治1例早产胶样儿、低体重儿经我们精心救治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张波;漆英;王露萍 刊期: 2011年第03期
任何一种腹腔镜技术都有发生并发症的可能性,加强术后护理、严密观察病情是及时发现并发症的前提.现将我院对发生各种并发症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2005-2010年我院开展腹腔镜手术5015例,包括同时探查胆总管67例,术中胆道造影86例,行其它手术(卵巢囊肿切除、疝修补术、肝囊肿开窗引流、阑尾切除术等)34例.
作者:陈永佩;普雪琼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严重胸外伤后急性肺损伤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3月-2009年9月收治的103例严重胸外伤后急性肺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常规给氧的51例作为对照组,无创机械通气的52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410,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812,P>0.05),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严重胸外伤后急性肺损伤临床疗效满意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樊勇 刊期: 2011年第03期
为总结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术的护理经验,我们对34例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的术前和术后护理情况进行了分析.包括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加强体位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患眼护理及出院指导,认为细致周密的术前术后护理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江成琼;罗丽娜 刊期: 2011年第03期
随着各类头孢菌素的普遍应用,饮酒后出现双硫仑样反应的病例愈发常见,近日我卫生所即出现1例,经详细询问病史,医生做出正确判断,采取相应措施后患者很快缓解.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雁虹;申晓娟;刘惠;邓德清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为了使患者平稳安全渡过术后麻醉恢复期.方法 采用对患者进行密切的监测与系统的评估,针对存在的或潜在的问题及时对症处理,用入PACU时的Aldrete评分将患者分为三组,记录患者在PACU留观时间、并发症.结果 通过对患者的评估评分,观察患者留观时间.分数越低,患者留观时间越长.而老年患者、手术时间较长、脑外科手术、颜面部手术患者入室评分较低,多集中在评分较低的组.结论 通过Aldfete评分可详细了解患者在麻醉恢复期的病情及生命体征变化并有参考数据,从而改进护理质量,预防和治疗麻醉恢复期潜在的并发症,保障患者安全,同时使工作更加有序.
作者:赵静 刊期: 2011年第03期
异位妊娠是妇科常见急腹症之一,其中以输卵管妊娠常见,特殊部位的异位妊娠,由于临床症状不典型,常不易确诊.现将我院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诊治的293例异位妊娠的临床病理特征作一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其临床病理特点,减少误诊.
作者:张菊芬 刊期: 2011年第03期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是指睡眠时上气道阻塞或塌陷引起的反复呼吸暂停和低通气,通常伴有打鼾、睡眠结构紊乱、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下降、白天嗜睡、注意力不集中等病症;并可能导致高血压病、冠心病、肺心病、糖尿病、脑卒中等多器官或多系统疾病[1].OSAHS的病因复杂,发病率较高,严重威胁人类寿命和生活质量,近年来已引起广泛重视.现就该病的病因及诊治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谢仕津;梁灼萍 刊期: 2011年第03期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由于生理自然变化原因,老年病人普遍存在骨丢失现象,尤其是绝经以后的妇女,心理、情感、健康状况均欠佳,平衡性、反应速度及准确性大大下降,外力冲击和步态不稳易致股骨骨折骨折后心理、精神情感发生极大的变化.因此,护理人员应采取积极主动及时的康复护理,有利于病人功能的康复,减少并发症及意外事件的发生,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陈茂艳;唐硕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由于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miosis,EMs)具有侵袭性强、广泛种植、易复发等特点,近年来已成为妇科多发病和常见病,现代医学对本病的发病机制迄今尚未完全明了,诊断和治疗仍带有探索性质.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2,MMP-2)与EMs发病机制密切相关,是目前研究EMs的热点.本文就目前MMP-2、EMs及其关系的研究做一综述.
作者:朱晓莺;袁梦郎;杨拯 刊期: 2011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