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雁虹;申晓娟;刘惠;邓德清
目的 对肺结核患者的焦虑状况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方法 选取经我院确诊的浸润性肺结核的患者62例,采用2HREZ(S)/4HRE方案对其进行治疗,同时辅以护理干预的方式改善患者的焦虑状况.对肺结核患者的焦虑状况、影响因素、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肺结核患者经护理干预后其焦虑评分(SAS)显著下降,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疾病了解、病程较长、经济状况较差、担心受歧视、担心疾病复发均为患者产生焦虑的影响因素;经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干预患者的痰菌转阴率较高,其肺部病灶和空洞情况得以改善.结论 对肺结核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辅以护理干预,以减轻患者的焦虑,加快患者康复出院.
作者:鲁文荣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氯雷他定联合西替利嗪在荨麻疹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08年1月~2010年12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80例荨麻疹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氯雷他定组)40例和观察组(氯雷他定联合西替利嗪组)40例,后将两组患者治疗一周及两周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的血清HA、ECP、总IgE、5-HT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治疗一周及两周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血清HA、ECP、总IgE低于对照组,血清5-H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有显著性差异或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而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患者比较,P>0.05,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氯雷他定联合西替利嗪在荨麻疹中的治疗效果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勇 刊期: 2011年第03期
为总结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术的护理经验,我们对34例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的术前和术后护理情况进行了分析.包括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加强体位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患眼护理及出院指导,认为细致周密的术前术后护理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江成琼;罗丽娜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应用对乳腺癌化疗患者恶心、呕吐的临床效果.方法 按化疗方案不同将138例乳腺癌化疗患者分为CMF组、CEF组、AC序贯T组和TP组,观察和评价应用进行干预后的效果.结果 全部患者无一例由于恶心、呕吐而终止化疗.115例无恶心、无呕吐、轻度恶心和轻度呕吐,有效率为83.33%.结论 将{NCCN止吐临床实践指南>应用到乳腺癌化疗患者止吐护理实践中.,能有效降低乳腺癌化疗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作者:王玲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红细胞置换配合高压氧治疗急性混合气体中毒疗效.方法 21例混合气体中毒患者给予红细胞置换及对症治疗,病情稳定后行高压氧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碳氧血红蛋白、指脉氧变化.结果 20例患者痊愈(症状、体征消失,脑电图及脑CT恢复正常),1例成植物人,红细胞置换后血氧饱和度增高.结论 红细胞置换配合高压氧治疗急性混合气体中毒能提高疗效、降低致残率.
作者:张健;白寒松;陶朝晖;韩丽英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快速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糖结果的差异性.方法 应用快速血糖仪及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117例患者的末梢血和静脉血分别进行血糖检测,测得的数据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快速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得的末梢血和静脉血血糖值分别为(8.3±4.2)mmol/L、(8.4±4.1)mmol/L和(9.0±4.1)mmol/L,快速血糖仪测得值较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得值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表明,三者呈正相关(P<0.01).结论 快速血糖仪操作简便,可用于已确诊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监测.
作者:杨雨嫣;刘智勇 刊期: 2011年第03期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由于生理自然变化原因,老年病人普遍存在骨丢失现象,尤其是绝经以后的妇女,心理、情感、健康状况均欠佳,平衡性、反应速度及准确性大大下降,外力冲击和步态不稳易致股骨骨折骨折后心理、精神情感发生极大的变化.因此,护理人员应采取积极主动及时的康复护理,有利于病人功能的康复,减少并发症及意外事件的发生,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陈茂艳;唐硕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围术期心理护理干预对其心理情绪的影响.方法 随机数字表法将68例择期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实施针对手术前后存在或潜在的心理问题有计划地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术后焦虑、抑郁情绪改善程度优于时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是14.71%和41.18%(P<0.05或P<0.01).结论 乳腺癌围术期心理护理,有助于改善其心理障碍,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作者:刘五妮;赵艳;田丽;张莉;刘新亚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镍钛形态记忆合金髌骨爪治疗移位性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2008年4月~2010年8月采用镍钛形态记忆合金髌骨爪治疗移位性髌骨骨折3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3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X线证实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1~3个月,平均(2.50±0.29)个月.优良率为93.8%.结论 镍钛形态记忆合金髌骨爪是治疗移位性髌骨骨折的理想内固定材料,手术操作简单,易于掌握,适合于各级医院开展.
作者:杨爱龙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患者的抑郁情况,同时探讨其护理对策.方法 对乙型肝炎抑郁患者进行护理干预,采用抑郁自详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护理干预前后抑郁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患有抑郁症的患者男性多于女性,易患年龄段为46-60岁,且患者随着学历越高抑郁发病率越高;对乙型肝炎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其焦虑、抑郁症状显著下降,与护理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乙型肝炎患者的抑郁状况,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吴英 刊期: 2011年第03期
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HF)是各种慢性肝疾病向肝硬化发展的中问过程,是各种肝疾病的共同病理基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结构的变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的糖尿病(包括1型和2型)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据新报道中国是世界上三个糖尿病大国(印度、中国、美国)之一,居第2位,糖尿病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非传染流行病之一[1].高血糖作为糖尿病的重要表现,对许多脏器如肾脏、心脑血管纤维化的形成具有明显促进作用,与肝脏纤维化的关系也在研究之中[2-3].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关于糖尿病与肝纤维化相关的研究状况,发生机制及防治方法.
作者:杨爱萍;陈枫 刊期: 2011年第03期
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疾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和复发率高的特点,总病死率超过50%,存活者大部分遗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1].微创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并发症对预后有明显的影响.1999年1月~2004年8月,我院对微创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218例进行相关研究,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胡东华;马厚志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评估盐酸右美托咪啶在椎管内麻醉下的镇静效应.方法 60例 ASA I-Ⅱ级择期下肢骨折手术行腰一硬联合阻滞患者,按首次10分钟内的负荷量不同随机分为DI(0.5 μg/kg)、D2(0.8μg/kg)、N(生理盐水)三组,每组20例,继之以相同浓度(0.5μg/kg/h)泵注维持.观察记录麻醉后(TO)、用药后5 min(T1)、10 min(T2)、15 min(T3)、20 min(T4)、30 min(T5)、60 rain(T6)的BIS值并且使用Ramesay法进行镇静评分.结果 用药后HR两组在T3后有一定程度下降,Ramesay评分在D1组T3以后及D2组T2以后进行性增加,而BIS值在D1组T3以后及D2组T2以后也呈进行性的下降,与TO及N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下肢骨折手术的患者使用右美托咪定可以达到良好的镇静效果,推荐负荷量使用0.5μg/kg.
作者:奉光举;张杰;罗怡君;聂玲;吕倩茹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洛丁新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致肾间质纤维化大鼠的肾脏纤维化及其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法复制单侧输尿管梗阻致大鼠肾间质纤维化模型,随机均分为模型组和洛丁新组、假手术组[给药14天后处死,肾组织病理切片,测定高、中、低切变率下的全血黏度(WBV)、血浆粘度(PV)和红细胞压积(HCT)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同时检测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结果 与模型组对比,洛丁新组在肾间质纤维化面积、肾功能指标SCr、BUN和血流高、中、低切变率下的全血黏度(WBV)、血浆粘度(PV)、红细胞压积(HCT)等指标显著降低,P
作者:卞保平;陈蓉;李卫萍;罗娜;邹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医用聚丙烯修补网(塞)治疗成人复发性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 总结分析我院自2006年2月至2011年1月,采用医用聚丙烯修补网(塞)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治疗复发性腹股沟疝32例临床资料,并对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情况、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及再次复发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本组病例手术过程顺利.32例患者均一期痊愈,治愈率为100%.手术时间50~100 min,平均60 min.术后无需止痛药,平均住院6天,无切口感染或液化发生.随访1月~4年无再复发病例,生活质量良好.结论 采用医用聚丙烯修补网(塞)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治疗成人复发性腹股沟疝再修补手术的可选术式之一,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田忠;耿协强;张立峰;王慧;黄明锦;温明洋;吴泽金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为了使患者平稳安全渡过术后麻醉恢复期.方法 采用对患者进行密切的监测与系统的评估,针对存在的或潜在的问题及时对症处理,用入PACU时的Aldrete评分将患者分为三组,记录患者在PACU留观时间、并发症.结果 通过对患者的评估评分,观察患者留观时间.分数越低,患者留观时间越长.而老年患者、手术时间较长、脑外科手术、颜面部手术患者入室评分较低,多集中在评分较低的组.结论 通过Aldfete评分可详细了解患者在麻醉恢复期的病情及生命体征变化并有参考数据,从而改进护理质量,预防和治疗麻醉恢复期潜在的并发症,保障患者安全,同时使工作更加有序.
作者:赵静 刊期: 2011年第03期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条件的改善,我国人均寿命不断延长,老年人接受手术治疗的机会显著增加.然而由于老年人机体组织和重要器官功能退变,抗感染力下降,致使手术后的肺部并发症成为围手术期病死率增加的重要原因.肺部感染的产生则主要由于吸入麻醉药物、气管插管、吸入氧浓度过高以及吸入低温干燥的气体,肺防御机制减弱所致.手术后患者产生大量的呼吸道分泌物,分泌物引流不畅也是肺部感染的重要原因.
作者:张雪萍;胡梦兰;许晓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高原暴露人群返平原后自由基代谢情况.方法 选择高原暴露人群64人,男61人,女3人:年龄27~55岁,平均39.48岁,施工海拔3080~5231m,平均4014.8 m;高原居留时间6~50个月,平均33.61个月;返回平原时间31~61个月,平均56.51个月.选择年龄、性别、工作性质等因素与观察组大致相同的87人为对照组,分别测试其人活性氧簇(R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CSH-PX)、一氧化氮合酶(NOS)及一氧化氮(NO)六项指标.结果 ROS、GSH-p、SODx值及SOD/MDA比值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后者P
作者:袁振才;周其全;张雅鸿;周琼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丙泊酚、瑞芬太尼、阿曲库铵联合用于全静脉复合麻醉在肝功能异常患者全身麻醉中的作用.方法 125例拟行全身麻醉的肝功能异常患者全部采用丙泊酚、瑞芬太尼、阿曲库铵全静脉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监测麻醉前、诱导后3min、插管后10min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02),动态监测麻醉前、手术中、手术后ALT、AST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的例数,记录麻醉后清醒时间及麻醉中知晓情况.结果 125例患者诱异后表现出明显的血压下降和心率减慢,与麻醉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插管1~2min后,心率,血压能恢复到诱导前水平,所有患者麻醉维持过程中SBP、HP、SP02无显著变化(P>O.05);各时段ALT、AST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6min内所有患者完全清醒,术中无1例诉术中知晓.结论 丙泊酚、瑞芬太尼、阿曲库铵全静脉气管插管复合麻醉用于肝功能异常患者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赵景朝;王振宇;成芳;彭红军;李林善;王勇;齐征;徐钦 刊期: 2011年第03期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老年痴呆病人也随之增加.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资料显示,老年痴呆的患病率为0.6%~0.8%,国内资料显示患病率约为240/10万[1].由于受经济、家庭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多数患者采取居家治疗.家庭成员的有效参与对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缓疾病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院对15例老年痴呆出院后进行家庭干预,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敏;徐晓筑 刊期: 2011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