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玉琴;李嘉颖;陈邱玲
活性氧(氧自由基)学说是机体衰老的主要机制之一,活性氧在衰老进程中所起作用得到重视.本文主要针对年龄相关性听力下降发病机制中的活性氧与耳蜗钾通道相互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黄非;黎万荣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下尿道会师术在尿道损伤中的应用价值及疗效.方法 对尿道损伤患者21例采用输尿管镜下置入导尿管行尿道会师术.结果 21例尿道损伤患者手术均一次成功,术后14例排尿通畅,不需尿道扩张,7例尿道狭窄,行尿道扩张1~6个月.随访3~12个月,均排尿通畅,无性功能障碍.结论 采用输尿管镜下尿道会师术治疗尿道损伤创伤小,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斌;范正科;罗洪波;杨敏;龚亚军;陈国;罗余晏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分布及耐药特点.方法 对临床分离107株铜绿假单胞菌采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107株铜绿假单胞菌主要来自痰(76.7%)和伤口分泌物(10.4%);亚胺培南对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低(10.5%),对复方新诺明耐药率高(98.1%).结论 医院内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情况十分严峻,加强细菌培养和药敏监测,对有效治疗和预防铜绿假单胞医院感染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廖轶;赵德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多巴胺、硫酸镁联合应用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 将2006年4月~2008年11月收治的16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4例)和对照组(84例).两组均予以解痉平喘、吸氧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多巴胺与硫酸镁.7天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100%,对照组77%(P<0.01).结论 多巴胺、硫酸镁联用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有效方法.
作者:杨中传;和平;陈国喜;王秀彬;熊志举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卒中后抑郁(PSD)的特点和相关因素,为卒中后抑郁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门诊和住院的198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卒中后抑郁及其相关因素的现状调查,运用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FDS)和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对卒中患者进行评定,并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为36.86%,其中轻度63.01%、中度26.03%、重度10.96%;卒中后抑郁的特点为睡眠障碍、绝望、运动阻滞和焦虑等为主要表现;经Logistic回归分析,卒中后抑郁发生的相关因素有负性生活事件、病灶数目、心血管病史、抑郁症史、病灶部位以及脑卒中史.结论 卒中后抑郁发生率较高,以睡眠障碍、绝望、运动阻滞和焦虑等主要表现,其相关因素有负性生活事件、病灶数目、心血管病史、抑郁症史,它的发生可能是社会心理学因素和神经生物学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作者:陈明友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是一种较常见的老年性皮肤病,此病的发生可以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2006年5月~2008年5月,我科共收治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患者65例,经积极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钟岚岚;吴云娣;李刚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拜新同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老年顽固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老年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给予拜新同30~60mg 1次/d,依那普利5~10mg 2次/d,治疗8周后采取自身对照比较治疗前后血压指标,评估其临床疗效.结果 服药4周,总有效率76.67%,服药8周,总有效率91.67%.结论 拜新同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老年顽固性高血压疗效较好.
作者:刘毅;陈霞;刘忠贵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为了解塔里木大学2007级入校新生血压分布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预防高校学生高血压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2007年该大学2629名入校新生体检资料.血压水平分类以WHO/ISH高血压指南(1999)为诊断标准.结果 大学新生高血压检出率为2.77%;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是性别和体重指数≥24 kg/m2.结论 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控制体重,减少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是预防大学生高血压发生的主要措施.
作者:王健;冯刚玲;刘佳铭;苏永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骨科抗生素合理使用.方法 在我院骨科随机抽取200份病历,应用调查表,根据调查内容逐个进行登记,然后分析获得资料.结果 使用抗生素的占98.50%,未使用的占1.50%,预防的占82.75%;用于治疗的占17.25%,全身用药占96.96%;在197例使用抗生素的患者中,43例做了药敏试验,其他均为经验用药.结论 骨科抗生素的使用存在不合理现象,应加强管理,按指导原则合理使用抗生素.
作者:吴琳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我国是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近年来,地震、洪涝、冰雪、火灾等灾害频繁发生,加之,国内外敌对势力、分裂势力的破坏活动日益猖獗,大规模恐怖袭击的危险依然存在,这些都可能诱发灾害事件,而部队参加灾害救援是一项义不容辞的职责.本文就灾害救援中部队卫生防病防疫工作的特点做一探讨,并就此提出几点建议.
作者:陈刘生;张波;何顺佳;段华芳;王琪鸿 刊期: 2009年第03期
1病例报告患者男性,51岁,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咳嗽、咯血4天,于2007年12月17日入院.咯血呈暗红色大血块,咯血量约50~100ml/天.无结核、喘息及心脏疾病史.查体: BP 120/80 mmHg,P 78次/min,R 20次/min,T 36.8℃.神志清楚,呼吸平稳.
作者:侯红艳;樊满齐;刘翱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肺性脑病是由呼吸衰竭所引起的脑机能不全综合征,肺性脑病是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一个重要并发症,也是其死亡的主要原因,死亡率占56.4%.
作者:罗一富;王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有序发展的基础,要求参与竞争的各个方面遵循竞争的客观规律,构建适合自身发展特点的竞争要素.面对严峻的优胜劣败局面,医院检验科管理者须重视检验服务竞争的各大要素,把握市场特点,展开有序竞争,我们结合工作体会对此谈几点看法,与同道共勉.
作者:陈黔;任福祥;张彦;严毓芬;吕宇杰;石敏;江慕尧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针灸在脑梗死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方法 将4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针灸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前后应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和Barthel指数对其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定,对照观察针灸对脑梗死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 对照组和针灸组治疗后MMSE评分及Barthel指数均有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针灸组治疗后MMSE评分及Barthel指数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 针灸有助于脑梗死后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
作者:杨正辉;郁可;李从阳;候群芳;刘雪樵 刊期: 2009年第03期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灾区各级军地医院反映迅速,在通迅中断、救治任务不明确的情况下积极展开救治,但医院在救治转送到院的地震伤员同时,又要做好原住院伤员治疗和派出医疗队赶赴一线救治等多重任务,战线长、人手少、密度大,各级医院特别是部队医院要在短时间内立足现有自身条件、科学使用卫勤力量、确保各项救治任务的完成显得尤其重要.本文结合我们的具体做法谈几点体会.
作者:刘峰;景秀京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变过程中Rb基因产物(Rb蛋白)的异常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用0.2%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导Wistar大鼠建立肝癌动物模型,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Rb蛋白在大鼠肝脏癌变及转移过程中的表达.结果 正常组20只中均见Rb蛋白表达,肝硬化组21只中有18只Rb蛋白过表达,肝癌组(未转移)68只中有37只Rb蛋白过表达,肝癌组(伴转移)18只中有3只Rb蛋白过表达.结论 Rb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随病变程度的加重而逐渐降低,这辅证了Rb蛋白在肝细胞癌形成过程中发挥抑癌作用,Rb蛋白的失活可能促进肝癌形成,并与肝癌的发展、转移密切相关.
作者:韩克强;吴娅利;梁平;李靖;王细文;黄小兵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为促使肺癌病人术后痰液的有效排出,预防呼吸道并发症,顺利度过围手术期,我们对40例肺癌病人围手术期、术后采取湿、拍、咳、吸方法(即湿化呼吸道),正确拍背,有效咳嗽,适时吸痰,并结合心理护理,饮食指导等综合护理措施,93%的病人均能顺利排出痰液,从而及时有效地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提高了治疗效果.肺癌病人围手术期加强呼吸道管理,能改善肺功能,降低的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从而顺利度过围手术期,现将我们的做法与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周友鲜;李永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医院文化通常是由医院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构成,内容涉及医院建设的方方面面,是一项科学而完整的系统工程.一所医院的活力和凝聚力取决于医院的文化走向,没有成功的医院文化难以持续发展.军队医院作为科技人员密集的群体,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生资源.如何有效激活这些资源,为发展医院提供智力支持和服务保障,是当前医院思想政治工作一项新的课题.近几年来,我们在坚持用先进文化建设医院方面做了一些初步的尝试和探索.
作者:周丽春;沈符静 刊期: 2009年第03期
随着当今移动数据业务的发展,短消息业务提供了可靠的、低开销的增值服务,是现阶段重要、方便、普及的移动数据通信手段,成为人们随时随地获取信息的重要工具.医院在医院管理、医患交流互动、体检检查结果获取、预约挂号、出院后随防等业务中充分利用短消息这一平台,既扩展了服务手段,也能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
作者:张侃怀;臧国华;沈文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龄人口的增加使得老年病房中危重患者逐年增多,给护理质量提高带来一定的压力,使护理学科不断面临新的难点问题.高龄危重患者住院时间长,护理问题多,护理难度大,病情变化多,疾病转归差,随时可危及患者的生命,我们在护理过程中总结出高龄危重患者的护理措施,从而降低了高龄危重患者的死亡,缩短了病程,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晓英;张莹;王雪梅;何莎 刊期: 200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