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精心培育医院文化促进医院持续发展

周丽春;沈符静

关键词:医院文化, 培育, 医院发展
摘要:医院文化通常是由医院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构成,内容涉及医院建设的方方面面,是一项科学而完整的系统工程.一所医院的活力和凝聚力取决于医院的文化走向,没有成功的医院文化难以持续发展.军队医院作为科技人员密集的群体,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生资源.如何有效激活这些资源,为发展医院提供智力支持和服务保障,是当前医院思想政治工作一项新的课题.近几年来,我们在坚持用先进文化建设医院方面做了一些初步的尝试和探索.
西南军医杂志相关文献
  • 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是临床常见的导致腰腿痛的重要病因之一,小针刀疗法既能在局部松解粘连[1],舒缓筋骨,又能调整软组织的整体协调水平,恢复脊柱力学平衡,还具有微创的特点.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具有独特疗效,该方法具有见效快,方法简单,经济,痛苦小,术后不留疤痕等优点,但手术适应症的选择及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也是不容忽视的,因此作好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薛会莲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输尿管镜下尿道会师术在尿道损伤中的应用体会(附21例报告)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下尿道会师术在尿道损伤中的应用价值及疗效.方法 对尿道损伤患者21例采用输尿管镜下置入导尿管行尿道会师术.结果 21例尿道损伤患者手术均一次成功,术后14例排尿通畅,不需尿道扩张,7例尿道狭窄,行尿道扩张1~6个月.随访3~12个月,均排尿通畅,无性功能障碍.结论 采用输尿管镜下尿道会师术治疗尿道损伤创伤小,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斌;范正科;罗洪波;杨敏;龚亚军;陈国;罗余晏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老年患者全麻下腹部手术的呼吸道管理

    老年患者是一组特殊的人群,随着社会的老龄化,住院的老龄患者逐渐增多.由于老年人组织器官老化,支气管腺体增生分泌物增多,黏膜纤毛清除功能降低,细胞免疫力下降,体液免疫功能也较年轻人差.全麻较其他麻醉能显著影响患者的生理状态,对呼吸系统的影响尤为明显,而且对呼吸的影响常延续到术后.再加上外科手术的损伤,极易引起呼吸系统的并发症,导致不良后果.我科针对全麻腹部手术后老年患者重视呼吸道护理,采取了综合护理措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王广菊;冯方荣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46例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与抢救护理

    目的 通过对46例产后出血患者的观察、分析,确定导致产后出血的原因,以采取对应措施.方法 对46例产后出血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子宫收缩乏力是引起产后出血的首要原因,高危妊娠更易发生产后出血.结论 只有认真做好产前、产时、产后的预防、观察、急救护理,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缩宫素使用指征等,才能有效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生,挽救患者生命.

    作者:岳清彩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广西侗族与苗族农村人群的心理卫生状况比较

    目的 了解侗族和苗族农村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系统抽样的方法分别抽取侗族514人,苗族444人,进行自编一般状况调查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测评.结果 苗族和侗族比较,除强迫和焦虑两个因子外,其他八个因子之间存在差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为侗族得分高于苗族.结论 苗族心理较为平和,侗族现阶段处于经济转型期,面临着经济发展和自身传统文化之间的激烈冲突,自身的综合素质还没有达到可以恰当的处理这种冲突的水平,有可能产生心理问题.

    作者:梁芳;韦波;冯启明;唐峥华;覃玉宇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极低体重儿常见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极低体重儿是指胎儿出生1h体重在1500g以下,胎龄<32周的活产新生儿.由于早产儿各器官发育不完善及生理功能未成熟,出生后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及抗病能力均比足月儿差、且胎龄越小,体重越低,出现并发症及死亡的机率越高,所以临床上应认真仔细地观察有无并发症,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杨栗茗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电子病历监控数据失实原因分析及对策

    电子病历作为医师撰写病历方便快捷的工具[1,2],虽有配套监控统计系统,但也会出现监控统计数据与实际不相符合情况,此数据对质量管理人员就失去了掌握病历质量的实际意义.如何合理看待监控统计结果并找到数据失实原因,采取相应对策是质管工作人员的首要任务.

    作者:刘伟;彭莎莎;任渝江;郭昆华;付豪;王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加强医院消毒供应环节管理的几点体会

    中心供应室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部门,它集中了全院的医疗器具的回收、清洗、消毒、灭菌和一次性无菌物品的供应,在医疗、护理、科研、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我院供应室又是以招聘工人为主体的科室,为了加强消毒供应中心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化,我们结合消毒供应中心实际情况,规范了各项工作程序,在管理上做到日有检查,月有工作计划,年有质量目标.我们体会到现代化模式的供应中心,必须实行科学化管理,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不断学习新业务、新知识才能提高科室人员的整体素质,保证消毒灭菌质量,有效防止院内感染,现将我们的做法与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苗新霞;杨帆;王素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颈外静脉留置针的应用

    颈外静脉是颈部大的浅静脉,在下颌角后方垂直下降,越过胸锁乳突肌后缘,与锁骨上方穿过深筋膜,后汇入锁骨下静脉[1],其行经表浅位置固定,管径粗,显露好,直视下易行穿刺.适用于临床上有些长期输液,周围静脉不易穿刺者;长期静脉滴注高浓度或有刺激性药物者;全身浮肿静脉穿刺困难者,特别是周围循环衰竭危重病人抢救时.近2年来,我科应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静脉留置针对31位病人采用颈外静脉输液,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余元清;藤沁伶;罗晓辉;黄学晓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脑卒中病人康复期间伤残评估与护理工作相关因素的探讨

    目的 探讨功能独立性评测(Functional Independence Measure,FIM)对脑卒中康复病人功能状态评测的有效性,同时探讨FIM对护理工作量的预测作用.方法 根据FIM制定的考察项目在病人入院后72h内和出院前1周进行打分,根据FIM的项目将护理工作分为6类,记录24h内各种护理工作的时间.结果 随着FIM对病人运动和认知功能评分的升高,病人-护士接触时间少;给药、提供治疗、宣教所用的时间与FIM评分显著相关.结论 护理工作量和FIM评分之间的相关性表明了FIM的有效性,通过FIM评分可以预测护理工作需要量.

    作者:程廷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部队高原驻训发病特点分析及防治体会

    目的 探讨部队到高原地区驻训的卫生防病特点,确保部队官兵身心健康,提高部队战斗力.方法 回顾分析2007年7月至2007年9月期间,某部官兵到西北青藏高原腹地驻训时的发病情况以及防治措施.结果 驻训官兵患病以常见病、多发病为主,其中呼吸道疾病多见,其次为高原反应这种高原地区特有疾病;疾病防治措施:(1)坚持预防为主,(2)加强卫生宣教,提高官兵防病、治病的主动性、积极性,(3)对于已患病官兵必须坚持积极治疗、早期治疗.结论 高原地区驻训的发病、防病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必须结合其特点,才能更好地做好部队高原驻训的卫勤保障工作.

    作者:廖云星;朱芳梅;杨一珍;肖莹;何明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冬虫夏草改善狼疮性肾炎患者免疫功能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冬虫夏草制剂调节狼疮性肾炎患者免疫功能的疗效.方法 50例狼疮性肾炎患者分为照组与治疗组,治疗组在激素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冬虫夏草制剂,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2个月后患者临床指标和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经治疗后临床活动性症状和体征积分明显降低,免疫学指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结论 冬虫夏草可以改善狼疮性肾炎患者的免疫功能.

    作者:黎刚;程弓;陈泽君;陈浩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重大地质灾害后受伤病员院前输液安全管理体会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静脉输液是一种常用治疗方法,特别是救治各类创伤引起的感染,休克以及抢救等诸多方面,至今仍起着其他疗法不可代替的作用.重大地质灾害后伤员多,护理人员少,静脉输液多、环节多,在输液过程中易发生少输、漏输、错输、输液反应及交叉感染等护理隐患,为了确保输液安全、准确、有序进行[1],我们对患者采用一套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晓霞;朱飒飒;徐蓓蓓;刘珊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静脉穿刺疼痛的影响因素探讨

    静脉穿刺是护士基本的护理操作之一.据资料统计80%的护士在静脉输液技术上需占用全天75%的工作时间,80%的住院病人及50%以上的门诊病人接受不同形式的静脉输液治疗,因此,静脉穿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为探讨减轻病人穿刺时疼痛的方法,我们对穿刺操作方法进行了探讨.

    作者:永初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用循证医学观点开展亚高原疗养健康的体会

    人一生中在任何时候和任何地点,都要坚持灌输健康意识,达到促进健康的目的,这就是健康教育终极目的及内涵.但教育的内容和重点可因时因地的不同而不同,这是一个动态的变化的过程.来院疗养人员的心理需求不是求医问药,疗养期间可能发生的健康问题也与医院不同.本文运用循证医学的观点,根据疗养期间可能影响疗养人员健康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指导疗养健康教育,保障疗养安全,促进健康疗养,提高疗养生活质量进行了探讨.

    作者:曹冀豫;石惠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培训体会

    目的 探讨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培训方法,从而提高手术配合质量.方法 在护士长指导下,由专科组长负责,对在手术室工作5年以上的护士进行系统化的专科理论和专科技术操作培训.结果 经过培训后的护士具有熟练的专科手术配合技能,能熟练操作本专科手术所需仪器设备,并熟悉仪器的性能和保养方法,医患满意度显著提高.结论 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出高度专业化和一专多能的现代手术室护士,从而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和效率.

    作者:张静;杨彬;孙绍琼;谭文慧;肖筠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卒中后抑郁的特点及其相关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目的 研究卒中后抑郁(PSD)的特点和相关因素,为卒中后抑郁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门诊和住院的198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卒中后抑郁及其相关因素的现状调查,运用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FDS)和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对卒中患者进行评定,并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为36.86%,其中轻度63.01%、中度26.03%、重度10.96%;卒中后抑郁的特点为睡眠障碍、绝望、运动阻滞和焦虑等为主要表现;经Logistic回归分析,卒中后抑郁发生的相关因素有负性生活事件、病灶数目、心血管病史、抑郁症史、病灶部位以及脑卒中史.结论 卒中后抑郁发生率较高,以睡眠障碍、绝望、运动阻滞和焦虑等主要表现,其相关因素有负性生活事件、病灶数目、心血管病史、抑郁症史,它的发生可能是社会心理学因素和神经生物学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作者:陈明友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缺血性卒中后抑郁状态对患者康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缺血性卒中后抑郁状态对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缺血性卒中患者入院后NIHSS评定为7~32分的轻、中度患者,根据Zung自评量表评分后分为脑梗塞后并发抑郁症组38例,脑梗塞后无抑郁症组64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定变化.结果 急性脑梗塞并发抑郁者与脑梗塞后无抑郁者,4周后其神经功能恢复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 脑梗塞后抑郁状态可严重妨碍神经功能的恢复,影响患者的后期康复和预后.

    作者:兰琳;荣秀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芳香化酶在人精子中的表达与精子功能状态的关系

    目的 研究芳香化酶表达与精子功能状态和受精力的关系.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精子中的芳香化酶水平,以SPA试验检测精子的受精力、三色法染色观察顶体反应率.结果 精子芳香化酶水平与受精率、顶体反应率都有一定的相关性,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5319和0.5114.正常男性与不明原因不育症患者精子芳香化酶阳性率分别为41.32±18.99%和27.72±11.69%, 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芳香化酶对于正常的精子功能有重要意义,芳香化酶表达异常可能与某些不明原因不育有关.

    作者:郑洁;何彦芳;岳利民;何亚平;张金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地震致颅内血肿早期救治策略

    2008年5月12日下午2时48分在四川汶川县以及我市北川县、安县等地发生了里氏8.0级强烈地震.1000余名伤员在震后10天内转送入我院,其中有颅内血肿伤员48例.现就48例颅内血肿伤员的早期处治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黄海林;成刚;谭学书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西南军医杂志

西南军医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