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向会;欧波
目的 分析重型颅脑损伤后应激性消化道出血的发病机理,探讨减少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2月至2007年12月178例重度颅脑损伤中33例应激性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过程,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重型颅脑损伤后发生应激性消化道出血33例(发生率18.5%),发生应激性消化道出血病死亡7例(病死率21.2%).结论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早期监测上消化道出血,加强消化道护理,合理膳食,能减少应激性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作者:杨露静;李永吉 刊期: 2008年第02期
为了解40岁以下人员的脂肪肝、血脂、血糖、体重指数的整体情况,我们对在我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847名40岁以下人员体检资料进行了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韩献华;房兴胜;姚学颖;蒋素敏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动脉抗凝全血与静脉血清检测血钾浓度结果的差异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82例患者同时抽取股动脉抗凝全血与肘静脉血血清分别利用德国bayer348血气分析仪和国产迅达XD687电解质分析仪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动脉抗凝全血与静脉血清血钾含量差值比较均有显著性.结论 应用动脉抗凝全血检测血钾浓度具有快速、及时、微量、稳定性好等优点,但应注意与临床惯用的静脉血清钾测定值之间的差异.
作者:马兰花;黄田海;王萍;冯春森 刊期: 2008年第02期
川藏公路运输线中途分为南北线,南线从成都至拉萨2162km,横跨5条江河,翻越13座高山;北线2407km,横渡14条江河横贯15座高山,平均海拔4000m以上.山高坡陡,谷深路险,气候十分恶劣,随海拔的升高大气压降低,空气中氧分压也降低,紫外线强,风力大,绝对温度低,空气干燥,气候变化急骤;高原峡谷地带雪崩、山洪等自然灾害多.其自然条件极其恶劣对部队的军事行动及卫勤保障影响非常明显.
作者:杨人懿;崔冬伟;李勇;石骥;李玉友;吴庆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2006年9月我科新进一台德国爱尔博电子医疗仪公司生产的电外科VIO系统,经临床使用136例手术,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飞远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新毕业初始上岗的医护人员应激表现对工作的影响,探讨利用心理学理论和心理治疗技术帮助他/她们解决心理紧张和心理压力过大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初始进入新岗位的138名医护人员,采取个别访谈,了解心理状态,并进行心理疏导、认知理论干预技术治疗.结果 97名求助者的心理应激症状在2天内得到消除,35名在3天内消除了心理应激症状,6名在第5天消除了心理应激症状.本组138名求助者的心理应激症状在一周内得到全部解决,效果满意.结论 通过认知评价、心理治疗,可以消除心理应激症状,尽快适应新环境和适应新的工作岗位,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钟世煌;徐雯;卢海涛;李继铭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我院是高校医院,一年一度的新生入校体检是校医院的一项重要工作.抽血化验检查是诸多体检项目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由于高校扩招,招生量逐年增加,在工作人员少、工作时间短、采集血液标本工作量大(人均每人每天在2h内抽血110余人次)的情况下,仅仅依靠化验室的同志是不可能完成此项工作的,需要全体护士参与采血、药房和预防保健科的同志参与收血及编号工作,医生轮流应急救护等,方能圆满地完成血液标本的采集任务.笔者结合多年校医院工作的实践,对新生批量抽血谈几点体会.
作者:冯桂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由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作用谱广,锥体外系等副作用小,安全性好等优点,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其引起的强迫症状越来越受到重视.现综述如下.
作者:付云婕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高原野外驻训士兵对卫生知识和高原防护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对健康教育的需求,为制定健康教育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统一调查问卷方法对2058名在西藏高原野外驻训的士兵进行卫生知识、高原防护知识和健康教育需求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高原野外驻训士兵对健康教育的需求较为迫切,新兵和老兵对卫生知识及高原防护知识的掌握程度有显著差异(P<0.01),而农村和城镇士兵在这方面的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 对高原野外驻训部队的健康教育,要结合高原自然和社会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以培养其自我保健能力和良好的卫生习惯.
作者:王雄伟;达文莉;彭顺舟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爱美是人的天性,心灵与美貌和谐的美,是人们都向往和追求的.即使那些天生面部有缺陷或因烧伤事故等导致而毁坏了面容的人,这种天性也不会泯灭.
作者:吴文娟;彭杨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塔里木大学入学新生血压异常状况及发生规律.方法 用水银柱血压计随机检测2000名新生血压.结果 新生异常血压检出率男生低于女生,男生高血压检出率明显高于女生,而低血压检出率明显低于女生;城市新生异常血压检出率低于农村新生,高血压检出率城市和农村男生都分别高于城市女生与农村女生,低血压检出率城市和农村男生明显低于女生,而城市女生低于农村女生.结论 新生异常血压检出率较高,应加强青少年人群防治高血压、低血压的知识教育.
作者:苏永珍 刊期: 2008年第02期
CT增强扫描是CT检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说CT增强扫描造影剂是不可缺少的.过去我们使用的是离子型造影剂,如泛影葡胺注射液,其不良反应发生机率高.
作者:黄青 刊期: 2008年第02期
医患关系是医护人员在医疗护理过程中与患者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是一种目的一致,医患双方互动的特殊人际关系[1].
作者:吴绍兰;魏秋香 刊期: 2008年第02期
自1983年Warren和Marshall发现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以来,已证明Hp感染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及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随着对Hp有效治疗的开展,Hp感染率逐渐下降,但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和食管腺癌的发病率却明显上升,Hp和GERD的关系已经成为一大研究热点.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Hp与胃食管反流病的关系作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就这方面内容作一综述.
作者:滕小春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总结严重多发伤急诊救治的方法和经验.方法 选取同期187例严重多发伤患者,在急诊科进行积极抗休克治疗及一期急诊手术等治疗,并与传统急诊救治方法进行对比总结.结果 本组治愈163例,死亡24例.在急诊科进行积极抗休克治疗及一期急诊手术等治疗疗效明显好于传统急诊救治方法.结论 加强急诊科建设,建立以急诊科为中心的救治体系,对严重多发伤积极进行抗休克及一期手术治疗,可显著提高救治水平.
作者:李健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汽化电切术(PKRP)与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开放式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128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分为两组,PKRP组64例,开放手术组64例,比较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近期疗效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PKRP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尿管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开放手术组(P<0.05).结论 PKRP效果优于开放手术,安全性好,是治疗BPH的一种理想方法.
作者:李金先;蔡绍先 刊期: 2008年第02期
1 病例介绍病例1,患者女性,68岁,因肩关节疼痛伴功能障碍2个月来我科就诊治疗,推拿治疗1周后未见好转,随即追问病史,患者除肩部疼痛及功能障碍外,半年前至今有持续低热和轻微咳嗽现象,吃药后症状稍改善,有长期吸烟史.
作者:班立生;江泽琴;柏玲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血小板三项参数在脑梗死患者不同病期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采用深圳迈瑞-3000型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对76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58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和53例对照组(非脑梗死患者)静脉血中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密度(PDW)进行检测.对各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脑梗死急性期三项参数较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脑梗死恢复期PLT、MPV较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而PDW较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本组观察提示血小板三项参数的测定可以定为不同病期脑梗死诊断、血小板功能的初步评价提供简便的方法.
作者:苏春康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调查驻海南官兵咀嚼槟榔引起的口腔粘膜纤维性变的发病状况.方法 对我院诊治的163例OSF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 (1)OSF患者中男性官兵147例(90.2%);36~45岁之间患OSF多,(2)患者均有咀嚼槟榔史,其发病与咀嚼槟榔的时间呈正相关关系;(3)担任运输、警卫任务的官兵发病频率高(28.9%),南方籍官兵(97例)较北方官兵(66例)发病率高.(4)临床表现:以口腔粘膜刺痛、当作口腔溃疡前来就诊的病人占总人数的73.6%,口干病人占53.4%,溃疡病人占59.5 %,另外还有粘膜苍白(45%),板状化(20.9%)等体征,常合并多种症状体征.结论 (1)驻海南官兵口腔粘膜纤维性变多发生于男性;(2)与咀嚼槟榔时间呈正相关关系;(3)人员分布与籍贯、职务有关;(4)注意口腔宣教,杜绝咀嚼槟榔习惯.
作者:张洋;王建喜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医源性心脏病的发生率及病因.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分析某院心内科2003年1月至12月及2007年1月至12月住院患者中发生医源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007年误诊为心脏病发生率较2003年明显降低(P<0.05),2007年自认为有心脏病发生率与2003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2007年诊断及治疗措施造成心脏损害的发生率较2003年明显增高(P<0.05).结论 诊断或治疗措施引起医源性心脏病却明显增加,分析原因与近年心脏病各种侵入性的诊断和介入治疗的迅速增加密切相关.
作者:闵晓梅 刊期: 200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