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世煌;徐雯;卢海涛;李继铭
目的 观察低温等离子下鼻甲消融治疗鼻塞的效果.方法 对1284例鼻塞患者采用美国杰西低温等离子RX45刀头行下鼻甲打孔消融.结果 鼻塞患者一次治愈1135例(占88.40%),二次治愈70例(5.45%),鼻塞症状缓解71例(5.53%),无效8例(0.62%).结论 低温等离子治疗鼻塞效果显著、操作简便、微创、不破坏粘膜的正常生理功能,无并发症.
作者:耿美香;王桂芳;尚玉堂;徐春光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对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76例经手术证实为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的患者术前行高频超声检查.结果 76例患者均查见肛门周围异常回声区.结论 高频超声是诊断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的有效方法.
作者:张博鸿 刊期: 2008年第02期
医患关系是医护人员在医疗护理过程中与患者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是一种目的一致,医患双方互动的特殊人际关系[1].
作者:吴绍兰;魏秋香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格林-巴利综合征(GBS),又称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其主要病变是周围神经广泛的节段性脱髓鞘,部分病例有轴索性变性,是一种较为严重的涉及自身免疫的周围神经病[1].
作者:耿玲;唐言华;张咏梅;罗月彬 刊期: 2008年第02期
当前,在医疗卫生事业大改革大发展的进程中,医疗纠纷的出现呈多样化趋势,调解和解决的难度越来越高,造成的影响和危害也越来越大.医疗纠纷已不仅是困扰医疗行业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而且也逐渐成为影响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个重大问题.引起医疗纠纷的原因、防范措施和解决办法等,已有不少有独到见解的论文见诸报刊.本文试从另一角度再议解决医疗纠纷的必备要素.
作者:陈诺夫;谭祖春;冉剑波 刊期: 2008年第02期
随着我国法制的日渐完善以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人们的法制观念和维权意识不断提高,其对医疗服务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的法律意识仍十分淡薄.
作者:张琴;李辉;江洁;侯丹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病例介绍患者男性,28岁,汉族.因胸闷一月伴呼吸不畅一周入院,无明显胸痛,偶有轻咳咯血(仅一次约1ml),无畏寒、发热、乏力、纳差之表现.患者在院外胸部透视,见双肺纹理增粗,口服消炎药物效果不明显,因不影响正常工作未引起为重视.
作者:朱向会;张著猛 刊期: 2008年第02期
基因治疗是指通过操作遗传物质(无论是人类本身的或外源的)来干预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进程,包括纠正人自身基因结构或功能上的错乱,杀灭病变细胞或增强机体清除病变细胞的能力等,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目前随着肿瘤的发病机制在基因水平上得以阐明,从而加快了肿瘤的基因治疗发展.
作者:苟光伟;张晓;林静;刘道鸿;李英;陈诚;梁楠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老年肱骨近端移位骨折的外科治疗.方法 对42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采用三角肌胸大肌间隙入路,切开复位,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术后早期康复治疗.结果 42例随访3~24个月,平均15.3个月,采用Neer评分方法评定疗效,Neer评分优良率为71.4%.骨折全部愈合,无感染、无神经血管损伤,发生肱骨头坏死3例,皆为四部分骨折者.结论 对老年肱骨近端移位骨折采用切开复位,解剖型钢板内固定具有内固定牢靠、术后不需要外固定,早期功能锻炼的优点,有助于肩关节功能恢复.
作者:黎新宪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TBM)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导致的中枢神经系统结核病,是病情严重的肺外结核病,是结核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TBM早期的临床表现及脑脊液改变均不典型,容易误诊,以至延误治疗.本文就对近年来在TBM的实验室诊断方面所取得的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邱邦东;刘青鹤;余光开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30例.活检的穿刺针为Ch i ba 18G抽吸针及切割针,要点包括选择佳层面、精确定位选择穿刺点及多方位不同针道快速抽吸和切割.结果 30例中明确诊断26例,其中腺癌7例,鳞癌6例,小细胞癌1例,转移瘤1例,低分化腺癌1例,胸膜间皮瘤1例,肺泡细胞癌1例,肺结核5例,炎性假瘤3例.未明确诊断4例,发生气胸2例,少量咯血2例,皮下气肿1例.穿刺活检确诊率86.7%.结论 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对肺部病变确诊率高、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实用的检查方法,应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赵邦;罗军德;夏芸 刊期: 2008年第02期
随着CT等检查手段的开展,孤立性蝶窦病变的诊断率越来越高.我科自2000年2月到2007年8月,应用鼻内镜经鼻中隔入路治疗鼻蝶窦病变51例,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兆义;徐华;侯中平;刘洪;龚俊博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氟哌利多和地塞米松在预防妊高症剖宫产术后镇痛镇吐效果.方法 选择妇产科年龄35岁以下的妊高症产妇,ASA评分Ⅱ~Ⅲ级,急症剖宫产手术病人100例,随机分A组(n=50)、B组(n=50),均采用上海怡新YX~Ⅰb型100ml,注速2ml/h镇痛泵.药物组成:A组,芬太尼0.8~1.0mg、氟哌利多5mg、咪唑安定3mg加生理盐水至100ml;B组,术毕静注地塞米松10 mg、芬太尼0.8~1.0mg、咪唑安定3mg加生理盐水至100ml.分别于术后不同时间,观察并记录病人HR、RR、SpO2等生命体征情况,子痫及椎体外系症状情况,恶心呕吐情况和镇痛(VAS法)效果.结果 两组病人年龄、身高、体重、手术时间手术种类、麻醉效果、用药及镇痛期间病人HR、RR、SpO2、镇痛效果、恶心呕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组术后24小时内高血压10例(20%)、子痫及椎体外系症状发作8例(16%),B组术后24小时内高血压2例(4%)、子痫及椎体外系症状发作2例(4%).结论 地塞米松除具有良好的抗炎减轻组织水肿降低颅内压等作用外还具有很好的抗吐作用,副作用少,且经济比更优.
作者:邹先明;李清宇;李学文;张启英;杨永斌;娄景胜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交换意见、观点、情感的过程,它可反映人的思想、情操、道德、文化和修养,是心理护理的重要手段,也是进行护理程序的基础和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前提.通过有效沟通可全面了解患者的心理和社会需求,并获得患者的其他信息,使患者的要求终得到满足,以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使之更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和护理,对疾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杭井燕 刊期: 2008年第02期
儿童腺样体肥大在临床上极其常见.过度的腺样体肥大常导致儿童夜间打鼾、憋气、张口呼吸,以及经久不愈的鼻炎、鼻窦炎、分泌性中耳炎等.更为严重者引起颌面部畸形-腺样体病容[1].
作者:黎志强;蔡华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防范手术室发生护理危机和差错的有效管理措施,以阻断护理危机发生的源头,确保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安全、准确和高效.方法 通过总结基础质量管理、强化法律知识学习、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物品管理、职责分明以及严格手术记录等途径.结果 实施环节控制有效预防了手术室护理危机的发生.结论 手术室是医院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检查诊断而且担负抢救工作的重要场所,同时也存在着护理危机.手术室护理管理者和一线护理工作人员必须不断总结工作经验、提高外在与内涵的水平、规范各种医疗护理行为.尊重法律与医学发展的要求形成工作常规,完善工作制度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确保更好地维护患者与自身的权益.
作者:张爱国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间歇性导尿术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作用.方法 45例患者采用间歇性导尿术,观察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的膀胱容量、残余尿和实验室指标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后的膀胱容量明显多于治疗前,而残余尿量明显减少,实验室2项指标均明显减少.结论 应用间歇导尿可以使神经源性膀胱近似于生理状态,减少尿路感染机会.
作者:庞日朝;张安仁;王画鸽;王文春;胡斌 刊期: 2008年第02期
喉癌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常见恶性肿瘤,在头颈部恶性肿瘤中发病率较高,占耳鼻咽喉恶性肿瘤的11.6%-22%,占全身肿瘤的2%,复发和转移是导致喉癌死亡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淋巴结转移是喉癌转移的早期事件和独立的预后因素.喉癌淋巴结转移过程可能涉及到许多分子作用机制和信号传导途径,包括肿瘤淋巴管生成相关基因、细胞粘附分子、细胞外基因相关蛋白、细胞因子、肿瘤转移相关基因等.本文综述喉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分子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跃华;梁丹;黎万荣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健脾益肺法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效果.方法 将86例RRTI患儿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45例予健脾益肺的玉屏风散加味方口服3个月,对照组予以多抗甲素片口服3个月.观察各组治疗前后的呼吸道感染情况.结果 治疗组半年内治疗后每月呼吸道感染次数、发病天数较本组治疗前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半年内治疗后每月呼吸道感染次数、发病天数较对照组治疗后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为78.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健脾益肺法可增强免疫,改善症状,缩短病程,对防治RRTI有显著疗效.
作者:郭燕;刘宁;张原;黄乐平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小针刀疗法治疗顽固性肩周炎的临床疗效并与局部注射法相比较.方法 本研究共统计病例100例,按随机双盲法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采用小针刀治疗,10d治疗一次,3次为一个疗程;对照组(50例)采用局部注射治疗,6d治疗一次,5次为一疗程.两组病例都统计一疗程内的治疗结果.结果 治疗组痊愈率84%,有效率100%.对照组痊愈率40%,有效率72%.结论 采用小针刀治疗顽固性肩周炎疗效忧于采用局部注射治疗法,而且治疗方法简便安全、经济实惠,值得推广.
作者:王峰川 刊期: 200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