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鼻咽癌患者放疗期护理

庞莹;吴达玲

关键词:鼻咽癌, 放射治疗, 护理
摘要:目的 总结鼻咽癌患者在放疗期间的一系列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所患疾病的一般知识、康复保健知识,从而增强预防保健意识,改变患者的不健康行为,避免因缺乏预防保健知识而加重心身负担,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分析55例资料完整的病例,主要包括自我检查,放疗期间护理.结果 出院后严格按照自我护理,定期复查,与医生保持联系,按时回院化验检查的15例患者中,7例患者在医生指导下用药,皮肤破溃完全愈合,口腔黏膜反应基本消失,鼻腔无出血现象,鼻腔分泌物减少.5例患者皮肤破溃反应完全愈合,无鼻腔出血现象,鼻腔仍有少量分泌物,正在继续进行鼻腔冲洗.口腔黏膜症状较前明显好转.3例患者检查后发现转移.结论 放疗前后,坚持每天进行预防护理,与医护人员积极配合的患者,不良反应明显减轻,在出现不良反应后进行治疗的患者,症状较为严重,预后差.
西南军医杂志相关文献
  • 强化体能训练中重症中暑7例救治体会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7名患者均为男性战士,年龄18-20岁,发病前体健,无急慢性病史,均在强化体能训练10公里武装越野赛时发生.

    作者:杨逢升;黄兆伟;张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剖宫产致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4例分析

    子宫内膜异位证是育龄妇女的常见妇科疾病,多发生于盆腔脏器,如卵巢、子宫直肠后陷凹及腹膜.

    作者:汪兆亮;魏永敬;蔡敏琪;张滇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糖尿病患者H反射与神经传导速度检测结果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H反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检测方法,对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元近端损害情况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Keypoint 4.0型肌电图仪,测定50例患者的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的MCV,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浅神经的SCV及胫神经H反射.结果 50例患者中,H反射异常33例、异常率66%,MCV异常12例、异常率24%,SCV异常21例、异常率42%.以H反射、SCV异常为主.在病程<5年的19例中,H反射异常12例、占63%,SCV异常10例、占52.6%;病程>5年的31例中,H反射异常21例、占68%,SCV异常18例、占58%.结论 H反射检测对临床上早期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较大帮助,提示在进行糖尿病患者的神经电生理检查时,H反射应作为常规检测项目.

    作者:何颖;刘桂成;张晏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某部5429名新兵身体复检情况分析

    2008年度新兵身体复查工作已结束,现将我院负责检查的5429名新兵身体复查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杨逢升;吕静娜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临床应用体会

    目的 总结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临床应用经验.方法 回顾2003年至2007年临床应用的10例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修复小腿下部组织缺损的临床资料.结果 10例皮瓣安全存活,皮瓣切取大面积可达25cm×12cm,小面积4cm×4cm,可修复小腿、内外踝部、足跟部、足背部创面.手术方法安全性大,效果优良.结论 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手术设计、操作简便,易于切取,不牺牲小腿主要动脉,不吻合血管,且皮瓣成活率高.

    作者:何世国;苏新保;陶榕;王晓;刘泉;李燕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RNA干扰治疗新进展

    RNA干扰在哺乳细胞中的基因沉默效应近年才发现,目前已变成基因功能研究中的一种工具[1].

    作者:严小虎;常山;田家亮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应用情况调查

    目的 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接受β受体阻滞剂药物治疗现状.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04年120例(A组),2005年124例(B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统计其接受美托洛尔药物治疗的情况.结果 A、B组心衰患者接受美托洛尔药物治疗的分别为18.9%和19.8%.结论 临床实践中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接受美托洛尔药物治疗的比例均很低,且剂量偏小,β受体阻滞剂用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尚需进一步重视及加强.

    作者:贺明清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腹部手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及护理体会

    硬膜外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a.PCEA)是指当患者感到疼痛时由患者自主控制将镇痛药物通过镇痛泵注入硬膜外腔从而达到镇痛目的的方法.

    作者:宋晓峰;马勇;张蜀平;赵丽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60例脑出血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目的 分析脑出血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 年1 月至2007 年12月收治的60例脑出血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提出护理对策.结果 脑出血患者并发肺部感染以中老年患者多见,其中深昏迷25 例、留置胃管患者30 例、既往有肺部疾病者36例、呼吸机辅助呼吸10例.结论 脑出血并发肺部感染由多种病因所致,多发生在脑出血后2 周内,病原体主要为革兰阴性菌,病死率高,应引起临床护理的高度重视.

    作者:陈启凤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53例麻疹的护理体会

    本文报告了53例麻疹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护理,全部患者经临床综合治疗,精心护理,均治愈出院,平均住院6天.

    作者:曾小频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成人病毒性心肌炎心电图与预后关系分析

    病毒性心肌炎是临床较较为常见的心血管病之一,系由病毒感染(尤其是柯萨奇B组病毒)所致的局限性或弥漫性心肌炎性病变.

    作者:刘丽娜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女性非淋球菌性尿道炎联合用药疗效观察

    非淋球菌性尿道炎(nongonococcal urethritis,NGU)主要指由沙眼衣原体或(和)支原体(包括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和生殖支原体)所引起的泌尿生殖道炎症.

    作者:杨光胜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前列腺癌并骨转移误诊多发性骨髓瘤临床分析

    1 病例介绍患者男性,75岁,主因腰骶部周围疼痛1月余,加重5天入院.无尿频、尿急、尿痛,无明显排尿困难,3个月来体重减轻约10kg.

    作者:廖桂新;黄丽平;丽丽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护理管理中实施赏识教育的几点体会

    赏识教育[1]是以人性为基础,认识到人的才能或作品的价值而予以重视或赞扬.在教育与被教育者的相互激发与激励的状态下实施的教育.

    作者:沈国玉;耿延冬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得宝松局部注射结合牵引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新方法.方法 对5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得宝松脊旁局部注射并配合牵引、推拿治疗,与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治疗组经治疗三个疗程后:痊愈37例,显效11例,好转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5%,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得宝松脊旁注射配合牵引、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不开刀、不住院、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副作用及创伤小、疗效满意等优点,病人易接受,是一种较理想的中西结合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

    作者:陈邦忠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高龄老人下呼吸道真菌感染临床特点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目的 分析病房高龄老人(>80岁)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为其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对162例高龄老人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病例进行分析. 结果共分离真菌151株,以白色念珠菌常见(93株)占61.6%,其次为热带念珠菌(30株)占19.9%,光滑念珠菌(19株)占12.6%,近平滑念珠菌(3株)占2%,烟曲霉菌(2株)占1.3%,其他念珠菌(4株)占2.6%.抗真菌药物中,制霉菌素、两性霉素B的敏感性高,唑类药物耐药率较高.结论 高龄老人下呼吸道真菌感染与基础疾病、抗生素使用不规范等因素有关.不同菌种间药物敏感性存在差异,应加强真菌病原学及药敏性检测.临床医师应警惕真菌感染,以便早期诊断,有效治疗.

    作者:徐盛丽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60例面肌痉挛的护理体会

    显微血管减压术(MVD)是治疗面肌痉挛(HFS)的一种新方法.本文报告了应用(MVD)治疗60例面肌痉挛患者的护理,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及各项检查,术后监测生命体征,观察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出院前做好出院指导,讲解预防疼痛,防止复发的问题.本组术后发生头晕呕吐51例,脑脊液鼻漏3例,周围性面瘫4例,颅内出血2例,经治疗护理后,痊愈出院.

    作者:徐碧芝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培养适应高原部队21世纪卫生员的措施初探

    高原卫勤保障工作是保障完成高原军事作训任务的关键因素之一,在未来高技术条件下的高原局部战争中,武器的先进性、致伤因素的多样性和战争的紧张程度等所产生的人体生物学效应与高原因素的共同作用,势必对进驻高原部队的生存力和战斗力产生严重影响.

    作者:曾蓉;颜俊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斑块稳定性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观察不同类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血脂水平的变化及与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 方法 70例伴有颈动脉粥样斑块的患者根据超声斑块形态分为易损斑块(vulnerable plaque,VP)组30例和稳定斑块(stable plaque,SP)组40例,另选50例无斑块者(NCP)为对照组,分别测定血脂水平的含量.结果 与无斑块组比较,有斑块组血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较无斑块组显著增高,有显著差异(P<0.05);与稳定斑块组比较,易损斑块组血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明显增高,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血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有明显变化,血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与患者斑块稳定性相关.

    作者:黄静;陈越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外科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的线粒体损伤

    缺血再灌注损伤是一种外科的基本病理变化,见于许多外科疾病的过程,如冠状动脉的再通,器官移植,断指断肢再植,手术过程中人为的阻断血供等情况.

    作者:骆助林;权毅;潘显明;屈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西南军医杂志

西南军医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