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巍
眼外伤球内异物是眼科常见的危重眼病.异物进入眼内可造成眼部组织机械性损伤,引起眼内感染、白内障、继发性青光眼、虹膜睫状体炎及视网膜脱离等.若不及时取出异物,终会引起眼球萎缩,视力丧失.
作者:刘鲁霞;谢伯林;高建华;舒越昆;邹红 刊期: 2007年第02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重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在全球范围内COPD已被认为是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有报道COPD在普通人群中的患病率是4%~10%[1].预测到2020年在所有疾病中,COPD的发病率将位居第3,其将成为第6位的致死原因.
作者:张淑静;郭小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西安地区大学教职工胆囊结石的流行状况.方法 2004年1月~2004年10月期间,以健康普查形式对2963名西安地区大学教职工进行胆囊结石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胆囊结石患病率为7.93%,胆囊结石组中女性患病率13.57%,高于男性3.83%(P<0.05);胆囊结石症者的血清胆固醇(TC)、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血清甘油三脂(TG)高于非胆囊结石者,而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非胆囊结石者.结论 胆囊结石形成与高脂血症、缺乏锻炼等关系密切.
作者:孙朝阳;杨燕华;马振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机械性肠梗阻螺旋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对28例手术或临床证实的机械性肠梗阻病员的螺旋CT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28例机械性肠梗阻中,肠粘连5例、炎症3例、肠肿瘤10例、腹外疝1例、粪石2例、肠套叠3例、肠扭转2例,2例病变术前未能确定疾病性质,螺旋CT诊断机械性肠梗阻病因符合率92.8%(26/28).结论 全腹部螺旋CT扫描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方法,病史、病因和CT特征性表现是诊断本病的主要依据,CT对机械性肠梗阻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蒋锐;顾明;何乾文;李建浩;柯振武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风池穴注射当归液在治疗枕大神经痛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用10%葡萄糖液1ml加5%当归注射液1ml注射于双侧风池穴.结果 有效率100%.治愈率94.7%.结论 使用穴位注射当归液加葡萄液疗效确切,简便,可供针灸医务工作者应用参考.
作者:詹光宗;吕茂霞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不同的镇痛方法在门诊人流中的可行性,安全性和不良反应.方法 100例异丙酚配伍小剂量芬太尼静脉给药者为Ⅰ组,100例安定配伍利多卡因、阿托品宫颈封闭阵痛为Ⅱ组,100例常规人流手术者为Ⅲ组,Ⅰ组经静脉缓慢推注芬太尼20ug和异丙酚1.5~2.0mg/kg直至睫毛反射消失后,即开始手术操作;Ⅱ组在宫颈注射2%利多卡因5ml、阿托品0.5mg、安定10mg,注射深度达宫颈内口水平,多点注射(3、6、9、12占各2ml);Ⅲ组不用任何药物行常规人流手术.结果 Ⅰ、Ⅱ组受术者均顺利完成手术,Ⅰ组术中心率和血压有下降趋势(P<0.05),Ⅰ组受术者(100%)愿意再次接受无痛人流手术,明显高于Ⅱ、Ⅲ组,所有受术者的SPO2均维持在95%以上;Ⅲ组有17例(17%)由于无法忍受疼痛而改镇痛方式,76例受术者(76%)拒绝再次接受常规人流手术.结论 异丙酚配伍小剂量芬太尼用于门诊无痛人流手术具有镇痛效果好、恢复快、受术者满意度高的特点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张承芬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调查70岁以上老年军人慢性阻塞性疾病(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病情严重程度及预防治疗情况现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及肺功能检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定居成都市军队干休所师以上、70岁以上离休干部以往确诊为COPD、目前仍存活的330例患者进行群体调查,对已经死亡的8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COPD发病率为18.9%,平均病程15年,发病年龄大多集中在50~69岁,均有吸烟史,88.8%的患者并有其他基础疾病.生活质量比较差的78例(23.6%),生活质量极差的9例(2.7%).COPD分级,Ⅰ级(轻度)65例(19.7%),Ⅱ级(中度)166例(50.3%),Ⅲ级(重度)99例(30%).需长期药物及家庭氧疗的39例(11.8%),需长期住院的9例(2.7%).结论 成都市70岁以上的军队离休干部的COPD发病率高于一般老年人群,吸烟是COPD的危险因素,COPD仍然是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主要疾病,注重缓解期的防治是减少反复发作、提高生活质量、保护肺功能的重要措施.
作者:周建华;彭华生;任和芬 刊期: 2007年第02期
危重病人实施气管切开术,是迅速解除患者喉部梗阻、建立有效通气、方便清除气道分泌物及行机械通气的可靠、安全的人工气道手段之一.它的应用挽救了许多患者的生命,但是,如果在应用过程中,护理不当,反而会引起继发性气管内大出血,其预后极其凶险,死亡率极高,其直接死亡原因是气道梗阻和急性失血[1].我院ICU自2000年12月~2005年12月对185例危重病人行气管切开术,术后长期带管病人发生气管内大出血7例,占3.78%.现报告如下.
作者:于新玉;王芳艳;吴昭萍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妇产科急诊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及对临床治疗的指导意见.方法 收集手术、病理证实的168例各类妇产科急诊的声像图表现,进行分析总结,并对非手术治疗的46例进行随访观察,了解其治疗效果.结果 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8例各类妇科急诊中:异位妊娠109例,黄体破裂11例,卵巢囊肿及多囊卵巢扭转9例,不全流产及稽留流产29例,滋养细胞肿瘤4例,输卵管积水6例.非手术治疗的46个病例中盆腔炎症19例,胎儿窘迫5例,宫外孕22例,妊娠合并输尿管结石1例,超声随访观察图像多有变化.结论 超声对妇产科急诊能够提供诊断依据,对保守治疗部分患者超声引导穿刺治疗及随访观察也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作者:李志艳;徐龙江;李德树;杨玲;杨琴;龙海;苏锡雄 刊期: 2007年第02期
HBV-DNA定量是目前诊断乙型肝炎、判断病毒复制和评价患者肝脏病变、预后及药物疗效的重要指标之一,但在指导诊疗时仍需结合血清标记物、肝损害指标乃至HBV基因分型.HBV-DNA定量的方法有PCR核酸探针杂交法、R-ELISA、竞争定量PCR、实时荧光定量PCR,本文综述定量检测HBV-DNA意义及PCR检测方法.
作者:王涛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手法体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效果.方法 应用手法体针进行治疗.结果 16例患者全部治愈.其中9例轻度滑脱经5次治愈,7例中度滑脱经10次治愈.结论 采用手法体针治疗腰椎滑脱症安全、可靠,病人痛苦小,易接受,且经济.
作者:詹光宗;吕茂霞 刊期: 2007年第02期
重症胰腺炎是外科急腹症中严重的疾病之一,具有发病急,变化快,病情凶险,并发症多,病死率高达20%~40%,大多数病人常需要手术清除坏死组织及腹腔引流,在治疗和护理上都有一定的难度,对病情监测及护理要求也特别高,2004年9月~2006年2月,我科共收治重症胰腺炎患者15人,术后我们采取多项护理措施以及严密观察,积极的治疗,精心护理取得较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韩玉霞;丁丽娟;王召鸿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急性脱髓鞘性脑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20例病人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方法和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半数以上患者病前有感染史,中青年多发,意识障碍多见,脑MRI检查均可发现相应病变,治愈好转率达85%.结论 临床表现多样,影像学有助于明确诊断,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疗效佳,预后好.
作者:唐言华;耿玲;杨海松 刊期: 2007年第02期
长期以来,人们在行静脉穿刺操作时,针头都是沿静脉向心方向穿刺,同时以针头处出现回血为穿刺成功的标志.由于我科面对的护理对象是军队离休老干部,平均年龄在72岁,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慢性病.
作者:吴艳;何晓英;黎佰莲;马敏 刊期: 2007年第02期
1 病例简介患者张××,男性,60岁,因患糖尿病、尿毒症、感染等多种疾病,于2005年10月11日入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经医生诊断要求进行透析治疗.常规检查发现病人重度贫血(Hb 3.5g/L),精神状态十分不佳,临床申请输血400ml.随即血库进行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实验,血型鉴定为A型Rh(+),用凝聚胺试剂与相匹配的供血进行配血实验,结果主次侧均出现凝集现象,检查所用试剂及操作步骤均正确,随即将患者红细胞洗涤三次后再次进行配血,与初次结果相比没有变化,原因待查.
作者:段佳慧;赵拉呱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电化学治疗用于心肺功能不良,年老体弱,血细胞减少,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以及各种治疗失败的体表肿瘤复发的患者.电化学治疗能较好的保护面容,损伤小,痛苦少,并发症少.我科1994年5月到2004年5月应用电化学治疗表浅皮肤癌55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戴瑛;田耘;刘会兰 刊期: 2007年第02期
脑出血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等特点,是仅次于恶性肿瘤之后的头号杀手,严重威胁着中老年患者的健康,我科自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共收治35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任永红;杜成佳;胡新文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维生素C是一种抗菌氧化剂,具有保护细胞膜及亚细胞器,增加机体免疫功能,促进全面组织修复的炎性趋化作用.所有伤口在环境污染和理化作用下都会产生大量氧自由基,氧自由基使毛细胞管壁通透性增高,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加重受伤区邻近组织的缺血、水肿、缺氧,造成更广泛的细胞死亡和组织溶解等一系列继发损伤.维生素C能参与胶原蛋白和组织细胞间质的合成,改善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不仅能促进新鲜组织生成,减少渗出,而且能够促进创面的愈合.因此,维生素C在治疗伤口愈合作用上具有广阔的前景.
作者:王仙凤;梁楠;张晓 刊期: 2007年第02期
1 病例简介患者男性,15岁,因反复腰腹部疼痛1年余,再发病6个月入院.查体:颜面部、躯干、四肢、腋窝及腹股沟区有咖啡色素斑沉着,双上肢及胸壁触及多个大小不等的结节,无压痛.发病以来患者听力下降,偶有头部闷痛.
作者:梁亚丽 刊期: 2007年第02期
赶黄草(Penthorum chinense Pursh),在民间又名水泽兰、水杨柳等[1],学名扯根菜,是虎耳草科(Saxifragaceae)扯根菜属(Penthorum Gronvexl)植物扯根菜的干燥地上部分.史载于明代<救荒本草>,现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部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十三册>附录[2].
作者:宋丽;臧志和;廖洪利;曹丽萍;王静;昝旺 刊期: 200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