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言华;耿玲;杨海松
目的 通过比较两种不同的穿刺固定方法,探讨提高静脉穿刺困难的婴幼儿示指根静脉穿刺的效果.方法 将63例选择示指根静脉穿刺的婴幼儿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观察组采取先固定后穿刺,对照组按常规穿刺法(先穿刺后固定).结果 观察组静脉穿刺成功率93%,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选择示指根静脉穿刺的婴幼儿,采取先固定后穿刺法容易取得静脉穿刺成功.
作者:谢燕辉 刊期: 2007年第02期
我院采用冷冻治疗脐茸10例效果甚佳,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临床收治10例脐茸病人,其中男性7例,女性3例,年龄小28天,大3岁,脐茸小的约黄豆大小,大的约蚕豆大小.
作者:柳俊;杨文龙 刊期: 2007年第02期
1 病例介绍患者女性,17岁,患者2004年10月9日21时乘坐他人摩托车不慎摔倒在路旁,被木棍刺入左侧颈部,当时疼痛,流血量不多,四肢无运动障碍.伤后4小时急送我院,门诊以左侧颈部木棍异物存留急诊收入我科.
作者:耿美香;王桂芳;徐春光;黄观辉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门脉高压患者胃食管疾病病变的临床病变特点,提高诊治水平.方法 对252例门脉高压患者内镜检查结果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Ⅰ~Ⅱ度食管静脉曲张88例(36%),Ⅲ度曲张103例(42%),Ⅳ度曲张33例(13%),Ⅴ度曲张23例(9%),全部病例均具有不同程度的门脉高压性胃炎,并发中度糜烂性胃炎161例,为并发病首位,食管静脉破裂出血55例占22%,第三位是胃溃疡36例占14%.结论 重度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后炎症在内镜下外观酷似食管癌,应注意鉴别.门脉高压性胃食管病变以内科治疗为主,辅以外科治疗、内科治疗不能控制时,应外科手术治疗,治疗中要注意肝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
作者:滕建文 刊期: 2007年第02期
医疗质量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是医院建设的主题,关系到医院的生死存亡.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军队实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以来,给医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也给广大医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院将面临着医疗服务质量和质量管理的严峻考验,能否以高质量的医疗水平赢得信誉,促进医院发展是医疗单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结合我院在强化医疗质量管理方面的工作体会谈几点看法.
作者:许发发;查正科;刘翔;庄江能;万世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重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在全球范围内COPD已被认为是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有报道COPD在普通人群中的患病率是4%~10%[1].预测到2020年在所有疾病中,COPD的发病率将位居第3,其将成为第6位的致死原因.
作者:张淑静;郭小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维生素C是一种抗菌氧化剂,具有保护细胞膜及亚细胞器,增加机体免疫功能,促进全面组织修复的炎性趋化作用.所有伤口在环境污染和理化作用下都会产生大量氧自由基,氧自由基使毛细胞管壁通透性增高,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加重受伤区邻近组织的缺血、水肿、缺氧,造成更广泛的细胞死亡和组织溶解等一系列继发损伤.维生素C能参与胶原蛋白和组织细胞间质的合成,改善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不仅能促进新鲜组织生成,减少渗出,而且能够促进创面的愈合.因此,维生素C在治疗伤口愈合作用上具有广阔的前景.
作者:王仙凤;梁楠;张晓 刊期: 2007年第02期
HBV-DNA定量是目前诊断乙型肝炎、判断病毒复制和评价患者肝脏病变、预后及药物疗效的重要指标之一,但在指导诊疗时仍需结合血清标记物、肝损害指标乃至HBV基因分型.HBV-DNA定量的方法有PCR核酸探针杂交法、R-ELISA、竞争定量PCR、实时荧光定量PCR,本文综述定量检测HBV-DNA意义及PCR检测方法.
作者:王涛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西安地区大学教职工胆囊结石的流行状况.方法 2004年1月~2004年10月期间,以健康普查形式对2963名西安地区大学教职工进行胆囊结石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胆囊结石患病率为7.93%,胆囊结石组中女性患病率13.57%,高于男性3.83%(P<0.05);胆囊结石症者的血清胆固醇(TC)、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血清甘油三脂(TG)高于非胆囊结石者,而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非胆囊结石者.结论 胆囊结石形成与高脂血症、缺乏锻炼等关系密切.
作者:孙朝阳;杨燕华;马振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对右旋糖酐引起过敏性休克病例的分析,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2000~2006年我们所遇到的13例过敏性休克病例,从用药时间、用药次数、联合用药等方面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联合注射剂致过敏性休克位居第一,占72.52%;单独用药占16.03%;重复用药为2.29%.结论 合理应用药物制剂,尽量避免与其它药物混合使用,应注意连续用药过程中发生的过敏性休克.
作者:娄延举;张聪;陈施展;姚一民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牵引和手术治疗枢椎齿状突骨折的疗效.方法 应用颅骨或枕颌带牵引,头颈胸石膏外固定治疗Ⅰ型8例,Ⅱ型2例,Ⅲ型5例,后路寰枢椎融合术治疗Ⅱ型2例,Ⅲ型1例.结果 随访1.5~3.0年,骨折全部愈合,均无复发和颈椎不稳表现.结论 头面部有创伤,颈痛伴活动受限,应注意检查颈椎有无损伤,对伤后无明显严重的颈脊髓损伤临床症状和体征的颈椎齿状突骨折病人急时牵引或手术治疗,远近期疗效好.
作者:张捷;曾绍清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社区儿童家长计划免疫知识掌握程度,为开展计划免疫宣传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部分儿童家长,指导他们填写计划免疫知识调查表.结果 不同文化程度、职业的儿童家长的计划免疫知识差异性较大:儿童外祖父母、祖父母计划免疫知识得分明显低于父母亲组;流动儿童家长计划免疫知识明显低于常住儿童家长.社区儿童家长对计划免疫知识回答正确率偏低.结论 该辖区儿童家长计划免疫知识水平不高,应进一步加强计划免疫知识宣传.
作者:蒋世和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LC)术后黄疸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 对20例LC术后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20例中,胆管损伤5例,胆道结石6例,胆漏9例;手术治疗痊愈7例,内镜等微创治疗痊愈13例.结论 胆管损伤、胆道结石遗漏或继发、胆漏是术后黄疸的主要原因;及时对因处理可有效的解除症状.
作者:谭黄业;樊献军;张力峰 刊期: 2007年第02期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青年军人作为部队的主体,其心理健康素质,是影响军队战斗力的重要因素,提高青年官兵心理素质,是我军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也是我军目前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从青年军人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心理调适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作者:庄江能 刊期: 2007年第02期
骶神经根囊肿是一种先天性硬膜憩室或蛛网膜疝,是硬膜的一种先天缺陷.临床表现类似椎间盘突出,较易漏诊.现将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报告探讨如下.
作者:张国荣;冉中兴 刊期: 2007年第02期
随着医学科学领域的不断发展,护士在手术护理中既要为病人减轻静脉穿刺带来的痛苦,又要以不妨碍手术者、麻醉师的操作,便于手术中给药和抢救,保证输血、输液顺利通畅为原则进行术中护理.另外,还要根据药物和患者情况配以适当的输液速度和精确的药量.
作者:沈桂仙;张敏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95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抗生素药敏分析,从而评价环丙沙星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 将临床分离的95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采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引起的感染以呼吸道及伤口感染为多见.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低(16.8%);其次是替卡西林/克拉维酸(21.1%)、复方新诺明(22.1%);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均为100.0%.结论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抗生素耐药情况严重,环丙沙星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但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避免多重耐药菌株的出现.
作者:付维婵;赵德军;王宝佳;林芳;杨晶晶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混合性生殖细胞性索-间质肿瘤(mixed germ cell sex cord-stromal tumor,MGCSCST)伴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变异型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 卵巢MGCSCST伴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变异型的病例进行临床病理特征和免疫表型分析.结果 患者生殖器的解剖结构和女性表型正常,染色体组型是46xx,足月妊娠.肿瘤组织由混合性生殖细胞和性索-间质肿瘤构成,混合性生殖细胞有显著的恶性特征.瘤组织中没有典型的性腺母细胞瘤结构.结论 MGCSCST有复杂的形态结构,因此更多的取材和切片可以防止误诊,当肿瘤组织中的混合性生殖细胞有高度恶性变异时,患者预后不良.
作者:黄晓赤;罗克枢;吴蓉宜;赵剑萍;简燚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电化学治疗用于心肺功能不良,年老体弱,血细胞减少,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以及各种治疗失败的体表肿瘤复发的患者.电化学治疗能较好的保护面容,损伤小,痛苦少,并发症少.我科1994年5月到2004年5月应用电化学治疗表浅皮肤癌55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戴瑛;田耘;刘会兰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调查70岁以上老年军人慢性阻塞性疾病(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病情严重程度及预防治疗情况现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及肺功能检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定居成都市军队干休所师以上、70岁以上离休干部以往确诊为COPD、目前仍存活的330例患者进行群体调查,对已经死亡的8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COPD发病率为18.9%,平均病程15年,发病年龄大多集中在50~69岁,均有吸烟史,88.8%的患者并有其他基础疾病.生活质量比较差的78例(23.6%),生活质量极差的9例(2.7%).COPD分级,Ⅰ级(轻度)65例(19.7%),Ⅱ级(中度)166例(50.3%),Ⅲ级(重度)99例(30%).需长期药物及家庭氧疗的39例(11.8%),需长期住院的9例(2.7%).结论 成都市70岁以上的军队离休干部的COPD发病率高于一般老年人群,吸烟是COPD的危险因素,COPD仍然是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主要疾病,注重缓解期的防治是减少反复发作、提高生活质量、保护肺功能的重要措施.
作者:周建华;彭华生;任和芬 刊期: 200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