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世和
脑出血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等特点,是仅次于恶性肿瘤之后的头号杀手,严重威胁着中老年患者的健康,我科自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共收治35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任永红;杜成佳;胡新文 刊期: 2007年第02期
应力性骨折(stress fracture SF)亦称疲劳性骨折,是军事训练、运动员训练中的常见损伤.其发病率各家报道不同,美国海军陆战队新兵发病率为2.9%,以色列新兵高达31%[1].国内报道新兵应力性骨折发病率为9.5%~16.9%,个别报道甚至高达32.5%[2].
作者:陈翼;李春梅;马黎明;杨洪文;王光琳;赵晶;黄昊 刊期: 2007年第02期
危重病人实施气管切开术,是迅速解除患者喉部梗阻、建立有效通气、方便清除气道分泌物及行机械通气的可靠、安全的人工气道手段之一.它的应用挽救了许多患者的生命,但是,如果在应用过程中,护理不当,反而会引起继发性气管内大出血,其预后极其凶险,死亡率极高,其直接死亡原因是气道梗阻和急性失血[1].我院ICU自2000年12月~2005年12月对185例危重病人行气管切开术,术后长期带管病人发生气管内大出血7例,占3.78%.现报告如下.
作者:于新玉;王芳艳;吴昭萍 刊期: 2007年第02期
本文阐述了严格控制血糖对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作用,论述了使用三环化合物、抗惊厥药物、利多卡因和慢心律、辣椒素及神经节苷脂等可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疼痛症状,并介绍了在防治该病的神经病变方面可试用血管扩张剂、必需脂肪酸、抗氧化剂、甲基维生素B12及神经生长因子等.
作者:张蜀平;游志清;宋晓峰;黄欣 刊期: 2007年第02期
急性创伤性血气胸是指胸部外伤后所造成的胸膜腔积血、积气、胸部外伤血气胸的发生率占70%以上.血气胸可单独发生,也可以发生于合并其他类型的胸部外伤,创伤患者会产生比较剧烈的生理和心理的应激反应,如果应激反应过于激烈,不仅对神经内分泌系统产生影响,而且会干扰手术和麻醉的顺利实施,对患者的康复产生不利影响.
作者:余晓琴;薛金晶;宗瑛;张燕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95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抗生素药敏分析,从而评价环丙沙星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 将临床分离的95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采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引起的感染以呼吸道及伤口感染为多见.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低(16.8%);其次是替卡西林/克拉维酸(21.1%)、复方新诺明(22.1%);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均为100.0%.结论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抗生素耐药情况严重,环丙沙星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但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避免多重耐药菌株的出现.
作者:付维婵;赵德军;王宝佳;林芳;杨晶晶 刊期: 2007年第02期
骶神经根囊肿是一种先天性硬膜憩室或蛛网膜疝,是硬膜的一种先天缺陷.临床表现类似椎间盘突出,较易漏诊.现将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报告探讨如下.
作者:张国荣;冉中兴 刊期: 2007年第02期
我院为三级甲等医院,每年接收大中专实习护生约800人,从2004年开始在实习护生带教中实行教学秘书负责制,负责实习生的全面带教,并指导其他各级带教老师的临床带教.这种带教模式充分激发了临床各级带教老师的积极性,同时也为实习护生创造了良好的实习条件.实习护生无论在基础操作方面还是在各种处理问题能力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现将做法和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乔世玲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高压氧结合电针治疗对颅脑损伤后认知功能恢复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102例颅脑损伤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高压氧结合电针治疗.治疗前后分别采用NCSE量表、Barthel指数评定法评定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和组间的NCSE和Barthel指数评定法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评分的变化均数比较显示治疗组的ADL和认知功能恢复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高压氧结合针刺治疗不仅能改善颅脑损伤后认知功能障碍,而且能促经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
作者:杨坤;张安仁;万满意;王文春;班立生 刊期: 2007年第02期
医疗护理纠纷正日益成为社会热点问题,不少医疗纠纷是医患双方在医疗护理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地涉及到护患双方权益问题、道德和法律问题.因此,正确认识引起护理纠纷的原因、特点,对于提高护理质量,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梅;段敏;邢丽娟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电针治疗中风偏瘫的效果.方法 将70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均选用相同穴位,每日一次,治疗组加穴位通电进行治疗.以简式的Fugl-Meyer运动量表和Barthel指数为指标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电针治疗中风偏瘫更有利于中风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
作者:万鹏;张安仁;杨坤;刘家林;胡斌;王文春;杨和平;王巧利;石俊婷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病例介绍患者女性,43岁,农民,因阴道大量流血5小时,晕倒1次入院.患者于入院前夜间因外阴瘙痒难耐将1粒较米粒稍小的高锰酸钾颗粒直接纳入阴道内,于晨起时出现阴道大量出血,伴头昏、乏力、晕倒1次,家人立即送到当地镇医院,行急诊清宫术,术后症状无缓解,遂由120送来我院.
作者:王立;杨柳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角膜穿通伤是眼科临床常见的眼外伤之一.角膜损伤后常伴有眼内容物脱出破坏眼组织的正常结构和功能,使眼通透性和屈光状态发生改变.若不及时处理,可使伤情加剧,甚至因感染而导致眼球萎缩,视力丧失.
作者:刘鲁霞;邹红;高建华;舒越昆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液氮冷冻治疗内痔、混合痔的疗效.方法 应用液氮冷冻治疗Ⅰ期、Ⅱ期、Ⅲ期内痔及混合痔1523例.结果 冷冻疗法对内痔、混合痔引起的出血,肛门坠胀感的治疗有效率100%,Ⅰ期、Ⅱ期、Ⅲ期内痔、混合痔治愈率分别为100%(374/374),93.1%(299/321),73.2%(167/228),75.2%(406/540).结论 冷冻治疗方法简单、见效较快、治愈率高,且具有术后不改变肛门结构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作者:张波;李先顺;柳俊;陈旭;张翔;周长发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不同的镇痛方法在门诊人流中的可行性,安全性和不良反应.方法 100例异丙酚配伍小剂量芬太尼静脉给药者为Ⅰ组,100例安定配伍利多卡因、阿托品宫颈封闭阵痛为Ⅱ组,100例常规人流手术者为Ⅲ组,Ⅰ组经静脉缓慢推注芬太尼20ug和异丙酚1.5~2.0mg/kg直至睫毛反射消失后,即开始手术操作;Ⅱ组在宫颈注射2%利多卡因5ml、阿托品0.5mg、安定10mg,注射深度达宫颈内口水平,多点注射(3、6、9、12占各2ml);Ⅲ组不用任何药物行常规人流手术.结果 Ⅰ、Ⅱ组受术者均顺利完成手术,Ⅰ组术中心率和血压有下降趋势(P<0.05),Ⅰ组受术者(100%)愿意再次接受无痛人流手术,明显高于Ⅱ、Ⅲ组,所有受术者的SPO2均维持在95%以上;Ⅲ组有17例(17%)由于无法忍受疼痛而改镇痛方式,76例受术者(76%)拒绝再次接受常规人流手术.结论 异丙酚配伍小剂量芬太尼用于门诊无痛人流手术具有镇痛效果好、恢复快、受术者满意度高的特点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张承芬 刊期: 2007年第02期
尖锐湿疣又称生殖器疣,系人乳头瘤病毒引起的一种生殖器部位的疣状赘生物,可经性接触、间接接触、垂直传播感染,好发于外生殖器.我科经治1例位于外耳道的尖锐湿疣,鉴于外耳道尖锐湿疣者少见,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娟;文清泽;邓棋 刊期: 2007年第02期
儿科患者大多年龄偏小,语言表达能力极差,有的基本不能表达,因此家属在疾病的抢救、治疗和健康恢复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实际工作中,护理人员常忽视与家属的沟通交流,间接使得病儿需求得不到满足,容易造成医务人员与病儿及家属之间误会影响医疗质量[1].
作者:谭晓琼;黄媛媛 刊期: 2007年第02期
医嘱单是病人住院过程中医疗、护理、治疗用药的重要凭据以及病人出院时医疗费用计算的重要依据,也是处理医疗纠纷的法律凭证,由此可见确保医嘱单的真实性及准确性至关重要.
作者:阳红;商艳霞;曹翠珍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Leep刀及微波治疗仪治疗宫颈疾患的疗效.方法 选择慢性宫颈炎患者140例,分为治疗组70例,对照组70例.治疗组采用Leep刀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微波治疗仪治疗,并进行疗效和副作用观察、比较.结果 治疗组治愈70例(100%),其中13例为宫颈重度糜烂伴肥大,5例为CIN Ⅰ~Ⅱ期,采用宫颈锥形切除术,对照组治愈45例(63%),治疗组治疗时间(1.33±2.43)s,宫颈锥形切除时间长3.55s,对照组(7.02±3.57)s;治疗组治愈时间(3.45±7.23)d,对照组(14.22±7.55)d,治疗组术中出血量(1.5±0.5)ml,对照组(5.6±2.5)ml;治疗组术后出血量(10.0±5.4)ml,对照组(50.8±6.3)ml.结论 Leep刀手术治疗慢性宫颈炎疗效、治疗时间及治愈时间均优于微波治疗,且副作用小,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彻底的治疗手段,并为宫颈癌前病变保留子宫的有效措施.
作者:潘丽;赵锦秀;吴玲姣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比较两种不同的穿刺固定方法,探讨提高静脉穿刺困难的婴幼儿示指根静脉穿刺的效果.方法 将63例选择示指根静脉穿刺的婴幼儿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观察组采取先固定后穿刺,对照组按常规穿刺法(先穿刺后固定).结果 观察组静脉穿刺成功率93%,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选择示指根静脉穿刺的婴幼儿,采取先固定后穿刺法容易取得静脉穿刺成功.
作者:谢燕辉 刊期: 200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