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气管切开术后气管内大出血原因分析及对策

于新玉;王芳艳;吴昭萍

关键词:气管切开术, 气管内大出血, 原因, 对策
摘要:危重病人实施气管切开术,是迅速解除患者喉部梗阻、建立有效通气、方便清除气道分泌物及行机械通气的可靠、安全的人工气道手段之一.它的应用挽救了许多患者的生命,但是,如果在应用过程中,护理不当,反而会引起继发性气管内大出血,其预后极其凶险,死亡率极高,其直接死亡原因是气道梗阻和急性失血[1].我院ICU自2000年12月~2005年12月对185例危重病人行气管切开术,术后长期带管病人发生气管内大出血7例,占3.78%.现报告如下.
西南军医杂志相关文献
  • 枢椎齿状突骨折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牵引和手术治疗枢椎齿状突骨折的疗效.方法 应用颅骨或枕颌带牵引,头颈胸石膏外固定治疗Ⅰ型8例,Ⅱ型2例,Ⅲ型5例,后路寰枢椎融合术治疗Ⅱ型2例,Ⅲ型1例.结果 随访1.5~3.0年,骨折全部愈合,均无复发和颈椎不稳表现.结论 头面部有创伤,颈痛伴活动受限,应注意检查颈椎有无损伤,对伤后无明显严重的颈脊髓损伤临床症状和体征的颈椎齿状突骨折病人急时牵引或手术治疗,远近期疗效好.

    作者:张捷;曾绍清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中西药结合治疗COPD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在西药基础上结合中医补肾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疗效.方法 40例住院病人分两组,在常规抗炎、抗感染、解痉、平喘基础上,治疗组加用中药以补肾法为基础加减,疗程3周.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结论 中药以补肾法为基础治疗COPD可显著提高疗效.

    作者:严友成;昝春辉;许素琼;刘欣;侯云;张鑫;付开军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肺挫伤16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肺挫伤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68例肺挫伤的治疗情况.结果 治愈161例,治愈率95.9%;死亡7例,死亡率4.1%.伤后24h因失血性休克伴多器官衰竭死亡2例,伤后72h因ARDS死亡1例,死于其他合并症4例.结论 严重肺挫伤患者病情较重,早期综合治疗可以明显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作者:刘青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维生素C治疗伤口愈合的临床应用进展

    维生素C是一种抗菌氧化剂,具有保护细胞膜及亚细胞器,增加机体免疫功能,促进全面组织修复的炎性趋化作用.所有伤口在环境污染和理化作用下都会产生大量氧自由基,氧自由基使毛细胞管壁通透性增高,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加重受伤区邻近组织的缺血、水肿、缺氧,造成更广泛的细胞死亡和组织溶解等一系列继发损伤.维生素C能参与胶原蛋白和组织细胞间质的合成,改善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不仅能促进新鲜组织生成,减少渗出,而且能够促进创面的愈合.因此,维生素C在治疗伤口愈合作用上具有广阔的前景.

    作者:王仙凤;梁楠;张晓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银环蛇咬伤患者血液透析与灌流的护理

    我院2006年7月收治1例银环蛇咬伤患者,经血液透析、血液灌流、蛇毒血清中和毒素、创面处理等综合治疗,病人痊愈出院,现将救护情况及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邢丽娟;汪娅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细胞因子、抗氧化剂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研究进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重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在全球范围内COPD已被认为是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有报道COPD在普通人群中的患病率是4%~10%[1].预测到2020年在所有疾病中,COPD的发病率将位居第3,其将成为第6位的致死原因.

    作者:张淑静;郭小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颈部巨大木棍异物存留1例

    1 病例介绍患者女性,17岁,患者2004年10月9日21时乘坐他人摩托车不慎摔倒在路旁,被木棍刺入左侧颈部,当时疼痛,流血量不多,四肢无运动障碍.伤后4小时急送我院,门诊以左侧颈部木棍异物存留急诊收入我科.

    作者:耿美香;王桂芳;徐春光;黄观辉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多凝集红细胞合并不完全抗体临床分析

    1 病例简介患者张××,男性,60岁,因患糖尿病、尿毒症、感染等多种疾病,于2005年10月11日入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经医生诊断要求进行透析治疗.常规检查发现病人重度贫血(Hb 3.5g/L),精神状态十分不佳,临床申请输血400ml.随即血库进行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实验,血型鉴定为A型Rh(+),用凝聚胺试剂与相匹配的供血进行配血实验,结果主次侧均出现凝集现象,检查所用试剂及操作步骤均正确,随即将患者红细胞洗涤三次后再次进行配血,与初次结果相比没有变化,原因待查.

    作者:段佳慧;赵拉呱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不同方法进行小儿示指根静脉穿刺效果分析

    目的 通过比较两种不同的穿刺固定方法,探讨提高静脉穿刺困难的婴幼儿示指根静脉穿刺的效果.方法 将63例选择示指根静脉穿刺的婴幼儿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观察组采取先固定后穿刺,对照组按常规穿刺法(先穿刺后固定).结果 观察组静脉穿刺成功率93%,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选择示指根静脉穿刺的婴幼儿,采取先固定后穿刺法容易取得静脉穿刺成功.

    作者:谢燕辉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环丙沙星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分析

    目的 通过95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抗生素药敏分析,从而评价环丙沙星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 将临床分离的95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采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引起的感染以呼吸道及伤口感染为多见.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低(16.8%);其次是替卡西林/克拉维酸(21.1%)、复方新诺明(22.1%);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均为100.0%.结论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抗生素耐药情况严重,环丙沙星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但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避免多重耐药菌株的出现.

    作者:付维婵;赵德军;王宝佳;林芳;杨晶晶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社区儿童家长计划免疫知识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社区儿童家长计划免疫知识掌握程度,为开展计划免疫宣传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部分儿童家长,指导他们填写计划免疫知识调查表.结果 不同文化程度、职业的儿童家长的计划免疫知识差异性较大:儿童外祖父母、祖父母计划免疫知识得分明显低于父母亲组;流动儿童家长计划免疫知识明显低于常住儿童家长.社区儿童家长对计划免疫知识回答正确率偏低.结论 该辖区儿童家长计划免疫知识水平不高,应进一步加强计划免疫知识宣传.

    作者:蒋世和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黄芪精口服液治疗小儿厌食症35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小儿厌食症的佳治疗方法.方法 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对55例小儿厌食症分为观察组35例,对照组20例.观察组用黄芪精口服液20毫升/d,对照组用葡萄糖酸钙口服液20ml/d.3个月后判定疗效.结果 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88.57%;对照组75.00%.两组疗效比较,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果 提示黄芪精口服液有补血养气、固本止汗、健脾开胃之功效.其可调节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对于免疫功能低下体质虚弱,消化功能紊乱导致的厌食,黄芪精口服液有较好的疗效.结论 该制剂价格低廉,容易被患儿接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胡新文;张蒙;苏绍东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角膜穿通伤的护理

    角膜穿通伤是眼科临床常见的眼外伤之一.角膜损伤后常伴有眼内容物脱出破坏眼组织的正常结构和功能,使眼通透性和屈光状态发生改变.若不及时处理,可使伤情加剧,甚至因感染而导致眼球萎缩,视力丧失.

    作者:刘鲁霞;邹红;高建华;舒越昆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MEBO加中草药浸浴治疗烧伤残余创面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应用MEBO加中草药浸浴治疗烧伤残余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21例深度烧伤后期残余创面,以中草药煎水浸浴后,用MEBO外涂,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大残余面积10%,小0.5%以上,单处创面0.5cm~5cm之间的121例烧伤病人获得治愈.结论 残余烧伤面应用此种方法治疗后,清洁、引流、湿润作用优于其它方法.能维持创面生理稳定的环境,促进上皮生长、加快创面愈合.

    作者:蒋章佳;涂红波;沈辉;刘尧初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胆囊管及肝外胆管ERCP图像分析及意义

    目的 通过对100例胆囊及肝外胆管(肝总管与胆总管)正常结构尚存在的患者ERCP图像资料进行归纳和分析,探讨胆囊手术(尤其是LC)术前了解肝外胆道系统形态及变异的重要性.方法 选出100例胆囊及肝外胆管正常结构尚存在的患者图像,对其形态、汇合位置进行分析.结果 100例患者图像中肝外胆管显示清晰者97例(97%),3例因胆总管下端开口松弛导致大量气泡进入胆道,但肝外胆管大体形态显示尚清晰,胆囊及胆囊管显示清晰者87例(87%),13例(13%)仅部分显示胆囊或胆囊管.结论 ERCP可以清晰显示肝外胆管及胆囊管的形态及变异情况,对于胆囊手术术前了解肝外胆道系统形态及变异有重要价值.

    作者:何建春;顾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气管切开术后气管内大出血原因分析及对策

    危重病人实施气管切开术,是迅速解除患者喉部梗阻、建立有效通气、方便清除气道分泌物及行机械通气的可靠、安全的人工气道手段之一.它的应用挽救了许多患者的生命,但是,如果在应用过程中,护理不当,反而会引起继发性气管内大出血,其预后极其凶险,死亡率极高,其直接死亡原因是气道梗阻和急性失血[1].我院ICU自2000年12月~2005年12月对185例危重病人行气管切开术,术后长期带管病人发生气管内大出血7例,占3.78%.现报告如下.

    作者:于新玉;王芳艳;吴昭萍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筛窦粘液囊肿致下眼睑轻度水肿1例

    1 病例报告患者男性,43岁,因反复出现右眼视力阵发性下降伴头痛1月加重3天,于2006年1月6日来我院求治.门诊检查:患者双眼裸眼视力右眼4.3,左眼4.2,矫正视力右眼5.1、左眼5.1,右眼下睑轻度水肿凸出(与左眼相比),脸结膜球结膜无充血,角膜透明清亮,晶体玻璃体透明无混浊,眼底正常.

    作者:秦东利;公丕安;李晓春;龙运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重症胰腺炎的术后护理体会

    重症胰腺炎是外科急腹症中严重的疾病之一,具有发病急,变化快,病情凶险,并发症多,病死率高达20%~40%,大多数病人常需要手术清除坏死组织及腹腔引流,在治疗和护理上都有一定的难度,对病情监测及护理要求也特别高,2004年9月~2006年2月,我科共收治重症胰腺炎患者15人,术后我们采取多项护理措施以及严密观察,积极的治疗,精心护理取得较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韩玉霞;丁丽娟;王召鸿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机械性肠梗阻的螺旋CT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机械性肠梗阻螺旋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对28例手术或临床证实的机械性肠梗阻病员的螺旋CT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28例机械性肠梗阻中,肠粘连5例、炎症3例、肠肿瘤10例、腹外疝1例、粪石2例、肠套叠3例、肠扭转2例,2例病变术前未能确定疾病性质,螺旋CT诊断机械性肠梗阻病因符合率92.8%(26/28).结论 全腹部螺旋CT扫描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方法,病史、病因和CT特征性表现是诊断本病的主要依据,CT对机械性肠梗阻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蒋锐;顾明;何乾文;李建浩;柯振武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硝普钠与多巴胺合用治疗难治性心衰50例疗效分析

    难治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期或严重阶段,临床上不断探索难治性心力衰竭的治疗问题,我院在常规治疗心衰的基础上,以硝普钠与多巴胺联合应用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昝春辉;许素琼;严友成;侯云;刘欣;张鑫;付开军;邱剑波 刊期: 2007年第02期

西南军医杂志

西南军医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