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爱菊
目的 通过对肩关节脱位整复不同方法与传统牵引方法的比较,探讨快速的复位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传统牵引方法与Eskimo法和Hippocratesi法整复治疗肩关节脱位的治疗效果.结果 A组(Eskimo法)46例患者一次性复位成功45例,占97.8%,2次性复位成功2例,占4.4%:B组(Hippocratesi法)46例患者一次性复位成功38例,占79.1%,2次性复位成功8例,占20.9%:对照组88例患者一次性复位成功54例,占61.5%,2次性复位成功34例,占38.5%.结论 手法复位优于传统牵引方法,且两种手法复位相比,Eskimo法疗效更可靠.
作者:赵利民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前,PET-CT设备发展迅速,在临床应用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PET显像仪共有三种类型:专用型PET(dcdicated PET)、混合型PET(hybrid PET)和组合型PET(combined PET).PET与CT组合即PET-CT,不仅能反映人体解剖结构改变,更重要的是可以提供人体器官及组织结构的功能代谢信息,从分子水平揭示疾病发病机理和治疗效应,是临床诊断心脑疾病和肿瘤的重要手段.PET-CT临床应用十分广泛,尤其是在肿瘤、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病变的临床应用方面具有其独特的功能和作用.
作者:陈翼;马黎明;杨洪文;王光琳;赵晶;黄昊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纤支镜注药治疗支气管扩张伴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支气管扩张伴感的68例病员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抗感染的基础上,通过纤支镜向病变部位注入敏感抗生素,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经纤支镜采用敏感抗生素治疗2周后,治疗组有效率93%,对照组71%.结论 经纤支镜的局部治疗能改善支气管阻塞,促进引流,提高病变部位的抗生素浓度,结合全身治疗可提高支气管扩张伴感染疗效,缩短疗程.
作者:王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尿道断裂伤病人的围术期治疗经验,以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方法 对76例尿道断裂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前尿道断裂伤28例,后尿道断裂伤48例;手术66例,并发尿路感染6例,阳痿3例,尿失禁1例,继发性多次尿道大出血1例.结论 对尿道断裂伤的治疗除选择确切的术式外,细致的围术期治疗同样是降低并发症及提高疗效的关键.
作者:程金海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inicholecystectomy,MC)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例MC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MC手术成功1988例(99.4%),延长切口8例(0.4%),胆道损伤4例(O.2%)胆漏1例(0.05%),胆总管残留结石2例(O.1%).结论 只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在传统胆囊切除术熟练基础上开展MC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彭育荣;陈昌志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化学性眼外伤是化学物质进入或接触眼部组织引起的眼部损害.其为眼科急症之一,在日常生活及工农业生产中较为常见,亦在眼外伤中占有一定的比例.我科于2004年1月-2006年12月,共收治化学性眼外伤18例,经过积极治疗护理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鲁霞;邹红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调查老年人肺部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现状,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对157例老年肺炎患者痰培养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检出致病菌127株,阳性率为80.9%.其中G-杆菌74株(58.3%),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C+球菌36株(28.3%),以表皮葡萄球菌为土;真菌17株(13.4%).药敏显示G+球菌对万古霉素高度敏感,G+杆菌除对亚胺培南耐药率较低外,对其它抗生素出现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 老年肺部感染病原菌以G-杆菌为主,真菌占有相当比例.细菌耐药日趋严重,积极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根据体外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十分必要.
作者:赵德军;张碧霞;曹雁;毛跃;杨围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护理管理是护理管理者为了实现管理目标,采用一定的组织形式和方法,指挥、协调和控制被管理者完成预定护理目标的一种行为过程.管理者、被管理才和作用对象构成管理活动的三要素,其中管理者是活动的主体,护士长即为科室和病房护理管理的主体,因此提高护士长的素质和管理能力,改善护理质量是摆在当前医院管理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就护士长必需具备的素质,提高能力的途径和护理管理技巧进行探讨.
作者:刘英明;贾爱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近年来随着皮质激素、免疫抑制荆、各种广谱抗生素等在临床的大量应用以及临床各种侵入性检查和治疗技术的不断开展,使烟曲霉感染呈上升趋势.2006年8月,我们从1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痰液中两次分离出烟曲霉,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德军;张碧霞;曹雁;毛跃;杨围 刊期: 2007年第03期
1 病例报告例1 患者女性,5岁.发现左右锁骨完全缺如就诊.查体:身高1m,发育欠佳,囟门未闭合,双侧锁骨完全缺如,双肩可在胸前互相靠拢,智力正常.
作者:何开进;钟安军;黄健 刊期: 2007年第03期
随着对消化性溃疡发病机理认识的加深和治疗手段多样化,需要外科治疗的病人逐渐减少.但是,对部分内科治疗无效或反复发作的病人,外科治疗仍是必要的手段.传统的手术方式为胃切除75%以上,并发症多,且影响病人生活质量[1].我科自1998年以来,采用保胃术式(胃切除50%)治疗消化性溃疡病人6例,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曹永宽;王培红;薛刚;张国虎;龚加庆;周庆贤;田伏洲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病例:某女,29岁,囚受凉后自觉头痛、流涕、鼻塞、咽捅,曾到外院治疗(输先锋类抗生素、病毒唑,具体用量不详)后症状无明显好转来院就诊,经初步检查后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先行头孢曲松钠皮试阴性后,给予0.9%生理盐水250ml+头孢曲松钠2g静脉滴注,在输入约15分钟后,手部即出现皮疹,继而出现呼吸困难、颜面潮红、眼睑浮肿.立即中止输液,静推地塞米松10mg,肌注盐酸异丙嗪25rag,静脉滴注5%葡萄糖250mI+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1OmI+维生素C2g,吸氧.约20分钟后,症状逐渐缓解,面色恢复正常,皮疹逐渐消退.
作者:杜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将40例病人分为3组;胰岛素强化治疗组(A组),胰岛素非强化治疗组(B组),口服降糖药组(C组),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A组血糖水平基本达到理想目标,A组控制血糖水平明显优于其他两组,3组间治疗后空腹、餐后胰岛素及C肽水平无明显差异.3组病人治疗观察期间,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本组观察提示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是一项既安全又能迅速纠正糖代谢紊乱,尽快使血糖达到理想控制目标的治疗措施.
作者:易秀英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苯那普利联合氯沙坦治疗慢性充血性心衰(CHF)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6例CHF病人,心功能NYHAⅡ-Ⅳ级,随机分为两组:苯那普利组和苯那普利联合氯沙坦组.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心胸比率、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两组改善心功能的效果无显著性差异,苯那普利联合氯沙坦组总有效率88.9%;苯那普利组总有效率为87.5%,P>0.05.但对心脏结构和功能改善的效果,苯那普利联合氯沙坦组优于苯那普利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且血清钾、肌酐无明显变化,未出现严重副反应.结论 苯那普利联合氯沙坦治疗CHF的效果比单用苯那普利的临床疗效好.
作者:周少维 刊期: 2007年第03期
阴沟肠杆菌属于人体正常菌群,当机体的免疫力低下时,可引起呼吸道感染、胆道感染、尿路感染主伤口感染等.2006年7月,我们从一位患者血液和尿液中同时分离出多重耐药阴沟肠杆菌1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德军;张碧霞;毛跃;曹雁;杨围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公安消防官兵在灭火救援中出现的一些消极心理,影响部队战斗力的提高,影响中心任务的圆满完成,必须加强消防官兵灭火救援心理训练.诱发这些消极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要根据不同的原因,科学确定心理训练内容和训练方法.
作者:李焕志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小儿骶管阻滞麻醉是小儿外科手术常用的麻醉方法,适用于小儿下腹部、会阴、下肢的手术.罗哌卡因属酰胺类局麻药,具有时效长,毒性低等特点,在小儿骶管阻滞麻醉的应用,国内报道较少.2006年3月-6月,我们在氯胺酮基础麻醉下,将0.375%罗哌卡因用于小儿骶管阻滞麻醉30例,疗效满意.
作者:张承华;董发团 刊期: 2007年第03期
腰肌劳损是临床常见病,我科自2004年6月到2006年12月对65例腰肌劳损患者采用埋线疗法,疗效较好,现将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徐海云;徐桂林 刊期: 2007年第03期
腹腔镜在妇科手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随着手术器械和操作技术的日趋成熟,而腹腔镜下手术又因其损伤小,术后恢复快而成为子宫切除术的首选术式.本院开展腹腔镜下子宫切除68例.配合手术较为熟练,做到了让医生满意.无1例因配合失误而延误手术时机和意外.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席晓莉;王辉;何德礼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在医疗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医疗风险始终存在.医疗风险管理,就是要致力了解和掌握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并从根本上堵塞医疗差错和事故的发生渠道,健全管理机制,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我科自2003年建科开始,对2270例老年患者实施医疗风险管理以来,未发生患者告状和医疗纠纷,患者满意率达95%.现将做法和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丽萍 刊期: 200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