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析护士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

李延;邢庆蓉;郭颖;吴群

关键词:护士, 职业危害, 防护措施
摘要:随着人们对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护士要想为病人提供高质量服务,必需要有健康的身体.而临床护理工作中存在着许多威胁护士身体健康的因素,如:患者的血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针头和锐利器械;各种化学消毒剂对空气、环境的污染;接触细胞毒素药物时也会对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所以护士应提高对自身职业的防护意识,采取及时、有效的防护措施,把危害降至低限度.
西南军医杂志相关文献
  • 铜缺乏对小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影响

    目的 探讨铜缺乏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影响.方法 将100只健康断乳昆明白小鼠,按性别随机分为2组,雌雄各半,分别喂给缺铜(每千克日粮含铜5.99mg)、对照(每千克日粮含铜17.91mg)喂养8周,以酸性α-醋酸茶酯酶(ANAE)染色法现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动态变化.结果 铜缺乏组小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ANAE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表明铜缺乏可抑制T淋巴细胞的生成,降低其在外周血中的数量.

    作者:郭廷东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某院2004~2005年住院恶性肿瘤患者临床诊疗情况分析

    目的 研究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疗情况,为临床医疗和医院管理提供参考数据.方法 对成都军区总医院收治的1736名恶性肿瘤患者的诊断治疗情况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 患者年龄在45~65岁之间的占54.78%;收治的前五位恶性肿瘤及其治愈、resolving rate好转率;手术治疗与未手术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结果有显著差异(U=114201,P<0.05).结论 应加强对中老年人进行肿瘤普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尤其是尽早作手术治疗,可以提高恶性肿瘤的治愈率.

    作者:李运明;封宗超;周厚永;许贲;杨惠文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嗅神经母细胞瘤的化疗分析

    目的 分析影响嗅神经母细胞瘤化疗的因素并探讨嗅神经母细胞瘤的化疗方案.方法 回顾性地分析我科1993年3月~2004年6月收治的4例行化疗的嗅神经母细胞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包括就诊时年龄、性别、病程、Kadish分期、组织病理学分级、治疗方式,预后,并对文献进行回顾.结果 男4例,平均年龄31.5岁,Kadish分期:均为C期.组织病理学分级:2级1例,3级2例,4级1例.化疗药物4例含有足叶乙甙、3例含有铂类药物.化疗在首次治疗中应用1例(病理2级随访6月,带瘤生存),挽救治疗中应用3例(2例病理3级分别随访48月、6月无瘤生存,1例病理4级随访12月带瘤生存).结论 嗅神经母细胞瘤治疗采用化疗有效,组织病理学分级影响肿瘤对化疗敏感性,化疗宜采取含铂类及足叶乙甙的多种药物.

    作者:王进;柯振武;杨伟炎;王荣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神经组织工程细胞外基质材料研究进展

    组织工程学是一门以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材料学和临床医学等学科为基础的多学科交叉学科,目的是要运用工程学和生命科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和开发、修复、维持或改善病损组织功能的生物替代物的一门学科.方法是体外分离、培养细胞,将一定量的细胞种植到具有一定结构的三维支架上,然后将此细胞-支架复合物植入体内或体外继续培养,通过细胞间的相互粘附,增殖和分化,分泌细胞外基质,从而形成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组织或器官.生物相容性好,可被人体降解吸收的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称为细胞外基质材料(ECM),其功能是为细胞提供生存空间,使细胞获足够的营养物质,进行气体交换,并使细胞按预制形态的三维支架生长.目前,学者应用组织工程方法已经生产出人工骨、软骨、皮肤、肌腱、血管、神经等,其中在神经方面的应用具有广泛的前景.本文从客观角度综述了神经组织工程中细胞外基质材料方面的研究进展.

    作者:梁楠;张晓;徐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介入治疗股骨头无菌坏死20例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介入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介入治疗股骨头无菌坏死临床资料.结果 治疗后临床表现症状消失8例,明显减轻4例,4例减轻不明显,本组病例均未发生并发症.结论 介入治疗股骨头无菌坏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有助于血管的再通,有利于改善股骨头的血循环.

    作者:钟安军;何开进;顾晓辉;黄健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扩大翼点入路大骨瓣开颅治疗额颞重型颅脑损伤15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扩大翼点入路大骨瓣开颅术在额颞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对我科采用此种手术方法治疗的156例额颞重型颅脑损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恢复良好和中残共98例(62.82%),重残23例(14.74%),持续植物状态5例(3.20%),死亡30例(19.23%).结论 采用扩大翼点入路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额颞重型颅脑损伤,加早期综合治疗,可显著改善此类病人的预后.

    作者:平海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乙烯雌酚预防中期引产所致宫颈裂伤60例临床分析

    当前我国实行计划生育,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倡优生优育,中期妊娠引产的数量剧增.近年来已有不少中孕引产致宫颈裂伤的报道,我院近年来亦曾发生了类似病例.为预防中期妊娠引产发生宫颈裂伤,我们采用术前口服乙烯雌酚片加以预防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作一回顾性分析.

    作者:李水云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354例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调查及药敏分析

    目的 了解本地区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情况及药敏现状.方法 对妇科就诊的354例疑似非淋菌性尿道炎(NGU)患者进行生殖道分泌物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 454例疑似NGU患者共分离出支原体124株(35.0%),其中单纯UU感染100株(80.6%);UU合并MH感染24株(19.4%).UU对强力霉素与美满霉素敏感率分别为83.0%及88.0%.结论 本地区女性生殖道支原体的感染主要以UU为主.支原体对9种抗生素出现不同程度的耐药现象.治疗支原体感染时,不能仅凭经验用药,必须作支原体的体外药敏试验分析,以便为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减少耐药菌株的发生.美满霉素和强力霉素可作为本地区治疗支原体感染的首选抗生素.

    作者:赵德军;张碧霞;曹雁;毛跃;杨围;张彤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及副反应分析

    目的 探讨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及药物副反应,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对8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利培酮治疗.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阳性症状量表(SAPS)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其疗效及副反应.结果 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有效率为90.70%,各量表总分减分率P<0.01均有显著差异,副反应较轻.结论 该药疗效好,副反应较轻,有助于病人回归社会,是目前较理想的一线抗精神病药物.

    作者:肖松青;申伟;陈志卿;陈伯年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军队医院建设全面协调发展

    历史的经验昭示,军队各项建设的发展之路,都离不开党的创新理论光芒的照耀.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创新理论的新成果,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下面就如何运用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军队医院建设全面协调发展谈四点初浅认识.

    作者:陈蔺云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浅谈高原地区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糖尿病是一种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其发病率有逐年增高趋势.糖尿病教育是糖尿病防治中的一个重要措施[1],1996年国际糖尿病联盟已把糖尿病教育列为糖尿病治疗的五项基本措施之一.但由于大多数糖尿病患者缺乏相关糖尿病的知识,导致了各种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了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对糖尿病患者及高危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可降低糖尿病发病率,减少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和致死率.因此,开展和加强糖尿病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在高原边疆地区,由于教育文化落后,此项工作尤其重要.

    作者:宗瑛;余晓琴;刘丽红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肿瘤病人的心理特点及护理

    肿瘤是使病人痛苦压抑的疾病,如何使病人在临终前处于安静舒适的状态,医护人员不但要解决他们的身体需要,还要做好心理疏导.我们根据病人存在的心理特点,采用相应的方法,解决他们存在的心理问题,主动配合治疗,收到较好效果,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易小娟;石敏;林秋菊;杨焕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中心静脉置管化疗的应用体会

    化疗是目前治疗癌症的主要方法之一,与外科手术、放疗等治疗方法结合,能使多种癌症得到缓解,延长病人生存期.但抗癌药物在杀伤或抑制癌细胞的同时,也对机体正常细胞有严重的损伤,如化疗中的胃肠道反应,化疗药漏出血管引起组织坏死等,有部分化疗病人往往因化疗疗程长,毒副作用大而不能坚持按疗程化疗.我科从2004年以来采用ARROW国际公司的中心静脉导管,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纯肝素留置导管可留置6个月(180)天.化疗期间每日用盐水肝素封管,化疗间隙期间5~7天用纯肝素封管一次,可完成几个周期的化疗,经31例病人使用,无一例感染,无一例化疗药物漏出血管而引起坏死,无一例引起出血.此法可减轻病人的痛苦,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提高病人的满意程度,减轻护士的劳动力,并保质保量完成化疗疗程.现将我们的做法与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古明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双歧杆菌活菌制剂合理应用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本院双歧杆菌活菌制剂的使用情况,对用药合理性进行分析评价.方法 调查本院2005年10月~2006年3月的双歧杆菌活菌制剂处方1395张,统计其使用及联合用药情况.结果 本院双歧杆菌活菌制剂主要用于儿科,占71.25%.联合用药占81.51%,与抗生素联用率为24.37%,与其它微生态制剂联合使用率为8.75%.结论 双歧杆菌活菌制剂在临床应用中存在许多不合理现象,有待加以改进.

    作者:唐捷;龙云;夏小燕;伍素琼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介入治疗不孕症312例回顾性分析

    输卵管阻塞是女性不孕的重要原因,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输卵管阻塞引起的不孕已成为女性不孕的首要原因.临床上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治疗方法较多,近年来,由于介入治疗创伤小,效果好,已成为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一种全新治疗方法.我们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00年12月份至2006年5月诊治的3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介入治疗的适应症,禁忌症及妊娠,并发症等情况.

    作者:资树琴;李彦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高原地区肺心病合并冠心病诊断分析

    我院地处青藏高原,海拔约3650米,由于地理、气候等因素影响,肺心病、冠心病以及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发病率都较高.根据单纯的冠心病诊断标准来诊断肺心病并发冠心病,则会降低诊断率,甚至会导致误诊、漏诊.现将我院2002~2005年住院确诊的肺心病48例中合并有冠心病者21例的临床资料加以分析探讨.

    作者:杨涛;方颖;柏争鸣;普布扎西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口服罗红霉素致龟头部血管性水肿1例

    1 病例报告患者男性,21岁,战士.因急性咽峡炎自行口服罗红霉素分散片(哈药集团制药六厂,国药准字H19980087,批号060111,有效期至2007年12月)150mg.服药30min后因龟头部水肿、瘙痒、排尿困难前来就诊.见其大腿内侧、会阴部位皮肤发红,整个阴茎及包皮部Ⅱ度水肿,龟头部水肿至鸡蛋大小,表面光亮,苍白,弹性好,界限清,尿道口堵塞,排尿困难,尿线细,其余检查未见异常.既往无药物过敏史.服药前未接触高敏物质,未食有致敏食物,会阴部无蚊虫叮咬史及外伤史.诊断为罗红霉素过敏,龟头部血管性水肿.肌注复方甘草酸铵注射液2ml+地塞米松5mg+维丁胶性钙1ml,1h后水肿减轻.继续口服盐酸苯海拉明25mg,3次/天,2天后痊愈.

    作者:王宏泽;罗智翔;张贡和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高原脑水肿患者行留置导尿的护理探讨

    目的 探讨高原脑水肿(High altitude cerebral edema HACE)患者行留置导尿的护理要点.方法 回顾我院收治的217例护理资料完整的HACEU病例,并对行留置导尿的HACE患者的护理进行总结.结果 217例HACE病例中轻型119例、中型65例、重型33例,发生尿路感染的有11例,占5.07%.结论 HACE患者应尽量不插管或缩短留置导尿时间;在准确记录尿量和预防褥疮的同时,首要的还是积极控制或减少尿路感染的发生.

    作者:裴晶;万琪;陈星竹;陈莉;刘坤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原位移植肝术后监护期的超声图像和血流变化观察

    目的 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监护期内的超声图像特征和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 2例同种原位肝移植术后当天至12天每天定期超声检查,观察肝实质回声、检测肝动脉、右肝静脉、门静脉多谱勒血流、观察其演变过程,以峰值血流速度时间变化曲线表示.结果 (1)肝内回声:第1例术后3~7天肝实质回声显示增强,第8天回声开始恢复,至第12天回声恢复正常.另1例无明显回声改变.(2)肝动脉血流:肝动脉峰值血流速度在整个监护期较对照组测值慢.例1在术后1~6天、例2在术后3天内肝动脉峰值血流时间变化曲线处于高流速状态,后期的曲线较稳定;血流较高时频谱收缩期波峰相对高尖,曲线上升支较陡直,舒张期血流充盈良好,频谱无中断,血管阻力指数无明显异常改变.稳定期频谱形态似三角形.(3)门静脉血流速度变化较小.右肝静脉血流在第2天和第6天有降低,其余观测时间内血流较稳定.结论 原位移植肝回声接近正常或有波动性增强.主要与排异反应有关.监护期肝动脉峰值血流速度较正常对照组减慢,但术后1~6天内峰值血流时间演变曲线处于较高流速状态,可能与肝动脉吻合口情况和排异反应有关.肝静脉、门静脉血流变化不明显或偶有波动性降低.

    作者:梁燕;李树森;廖明松;王先银;易飞云;赖小今;李桂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77例双胎分娩方式与围产儿安全分析

    双胎的发生率据大量统计资料显示约在10‰左右,与孕妇血清促性腺激素水平、年龄、产次、营养状况、促排卵药物的使用、试管内受精及遗传因素有关.双胎妊娠的母婴合并症明显高于单胎妊娠,故已列入高危妊娠而受到重视.双胎妊娠围产儿死亡率、手术产率、新生儿窒息率、妊娠并发症均高于单胎妊娠.本文对77例双胎妊娠的分娩分式和围产儿做一次回顾性分析.

    作者:李水云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西南军医杂志

西南军医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