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铜缺乏对小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影响

郭廷东

关键词:T-淋巴细胞, 铜缺乏, 小鼠
摘要:目的 探讨铜缺乏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影响.方法 将100只健康断乳昆明白小鼠,按性别随机分为2组,雌雄各半,分别喂给缺铜(每千克日粮含铜5.99mg)、对照(每千克日粮含铜17.91mg)喂养8周,以酸性α-醋酸茶酯酶(ANAE)染色法现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动态变化.结果 铜缺乏组小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ANAE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表明铜缺乏可抑制T淋巴细胞的生成,降低其在外周血中的数量.
西南军医杂志相关文献
  • 浅析护患纠纷的原因及对策

    护患关系是在护理过程中,护士与患者之间产生和发展的一种工作性、职业性、帮助性的人际关系[1].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护士与患者接触多,是医疗护理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建立起诚信和谐的护患关系非常重要,护理人员要掌握一定的技巧.

    作者:曹淑芹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肾错构瘤误诊1例

    1病例摘要患者女性,35岁.在门诊检诊做CT检查时发现左肾占位性病变,于2006年6月5日入院诊治.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尚可,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正常.双肾未触及,无叩痛,无血尿.放射介入检查见左肾有一类圆形肿物,范围5cm×4cm大小,临床诊断为肾癌.于2006年6月13日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左肾切除术,术后切除标本送病理检查.病理检查示:病肾表面灰红色,大小为11cm×8cm×5cm,切面于肾髓质内见一灰白、浅黄色包块,体积为5.5cm×5cm×4.5cm,质中等,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镜下:肿瘤组织由血管、平滑肌、脂肪构成,见脂肪组织较为成熟,血管壁厚,灶性区域内见平滑肌细胞异型,表现为核深染及大小不一,部分伴变性坏死及慢性炎细胞浸润.病理诊断:(左肾)错构瘤.

    作者:张滇新;魏永敬;汪兆亮;张双丽;杨丽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高原地区肺心病合并冠心病诊断分析

    我院地处青藏高原,海拔约3650米,由于地理、气候等因素影响,肺心病、冠心病以及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发病率都较高.根据单纯的冠心病诊断标准来诊断肺心病并发冠心病,则会降低诊断率,甚至会导致误诊、漏诊.现将我院2002~2005年住院确诊的肺心病48例中合并有冠心病者21例的临床资料加以分析探讨.

    作者:杨涛;方颖;柏争鸣;普布扎西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1225例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目的 了解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探讨其用药特点及合理性.方法 抽取出院病历1225份,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80.4%,应用抗菌药9类40种,其中使用1~3种抗菌药物占78.5%,多为一联、二联用药,用药天数4~14d占60.7%.结论 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个别不合理现象亟待改进.

    作者:高山;卢明成;苗郁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高原部队医疗机构加强信息化条件下远程救治的几点思考

    远程医疗是远程通讯技术、计算机和现代化医学三者紧密结合的产物,它是利用通讯技术远距离传输所有医疗、教育、信息和管理的服务方式,在现代战争的卫勤保障中起着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在地理条件特殊的青藏高原尤显重要,作者对此谈几点看法.

    作者:曾净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354例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调查及药敏分析

    目的 了解本地区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情况及药敏现状.方法 对妇科就诊的354例疑似非淋菌性尿道炎(NGU)患者进行生殖道分泌物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 454例疑似NGU患者共分离出支原体124株(35.0%),其中单纯UU感染100株(80.6%);UU合并MH感染24株(19.4%).UU对强力霉素与美满霉素敏感率分别为83.0%及88.0%.结论 本地区女性生殖道支原体的感染主要以UU为主.支原体对9种抗生素出现不同程度的耐药现象.治疗支原体感染时,不能仅凭经验用药,必须作支原体的体外药敏试验分析,以便为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减少耐药菌株的发生.美满霉素和强力霉素可作为本地区治疗支原体感染的首选抗生素.

    作者:赵德军;张碧霞;曹雁;毛跃;杨围;张彤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肝性脑病患者灌肠疗法的临床应用进展

    肝性脑病是内科的危急重症之一,目前认为肝性脑病由于严重肝功能衰竭时,来自肠道的毒性代谢产物未被肝脏解毒和清除,经侧枝循环进入体循环,透过血脑屏障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而灌肠术可清除肠中粪便,排除毒素以及灌入药物,通过肠粘膜吸收,达到治疗目的.目前,国内学者通过广泛研究,总结一系列灌肠术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措施,现综述如下.

    作者:熊碧君;冯建琼;史艳玲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原位移植肝术后监护期的超声图像和血流变化观察

    目的 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监护期内的超声图像特征和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 2例同种原位肝移植术后当天至12天每天定期超声检查,观察肝实质回声、检测肝动脉、右肝静脉、门静脉多谱勒血流、观察其演变过程,以峰值血流速度时间变化曲线表示.结果 (1)肝内回声:第1例术后3~7天肝实质回声显示增强,第8天回声开始恢复,至第12天回声恢复正常.另1例无明显回声改变.(2)肝动脉血流:肝动脉峰值血流速度在整个监护期较对照组测值慢.例1在术后1~6天、例2在术后3天内肝动脉峰值血流时间变化曲线处于高流速状态,后期的曲线较稳定;血流较高时频谱收缩期波峰相对高尖,曲线上升支较陡直,舒张期血流充盈良好,频谱无中断,血管阻力指数无明显异常改变.稳定期频谱形态似三角形.(3)门静脉血流速度变化较小.右肝静脉血流在第2天和第6天有降低,其余观测时间内血流较稳定.结论 原位移植肝回声接近正常或有波动性增强.主要与排异反应有关.监护期肝动脉峰值血流速度较正常对照组减慢,但术后1~6天内峰值血流时间演变曲线处于较高流速状态,可能与肝动脉吻合口情况和排异反应有关.肝静脉、门静脉血流变化不明显或偶有波动性降低.

    作者:梁燕;李树森;廖明松;王先银;易飞云;赖小今;李桂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婴幼儿颌面部真性血管瘤的临床分型与治疗

    自Mulliken和Glowacki(1982)[1]依据血管瘤内皮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将传统的血管瘤重新划分为真性血管瘤和血管畸形两大类以来,推动了对血管瘤的进一步研究.本文通过笔者近年来(1995~2003年)对婴幼儿颌面部真性血管瘤89例的诊治经验,认为真性血管瘤在临床上尚有多种表现形式,应进一步分型,并采用适当的治疗方法,方可获得更为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晨军;杨永沛;朱宏卫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运用智能化病案质量审查管理系统促进医院病案质量提高

    针对现今病案质量审查模式落后、审查结果难于长时间保存和即时查询、病案环节质量难于监控等弊端,我科自行开发了一套以VB+Access为编辑工具,SQL数据管理系统的智能化病案质量审查管理系统,该系统在对病案审查结果进行微机录入、保存的同时,可快捷、准确地对病案的质量情况分门别类地进行查询,使医院管理部门能及时地对病案质量进行监控,促进了我院病历质量和管理效率的提高.

    作者:孙娜;杨人懿;吴庆华;李勇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前列地尔的药理研究进展

    综述了近年来前列地尔(前列腺素E1,PGE1)在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细胞保护等方面的作用,以及其在脑血管疾病、循环系统、呼吸系统、肢体血管疾病等多方面药理活性的研究近况,为进一步研究前列地尔提供参考.

    作者:李勇;唐捷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浅谈军队医院经费预算管理

    面对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军队医院既具有社会福利性又具备激烈的市场竞争性.如何管好用好有限的经费保障广大指战员身体健康,且同时更好地发挥军队医院特有的专科特长和技术人才优势,为驻地人民群众解除伤病痛苦,在此前提下,不仅要保障有限资金的合理使用,而且还要做好经费预算的投量和投向,搞好经费预算管理就显得更为重要.笔者将自己多年来分管经费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做好预算的一些设想,谈几点体会.

    作者:古丽温切木;唐德要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酚妥拉明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呋塞米合用治疗难治性心衰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酚妥拉明、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呋塞米合用治疗难治性心衰的疗效.方法 将86例难治性心衰病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应用洋地黄类药,利尿药,硝酸甘油等常规治疗;联合治疗组4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去掉硝酸甘油,加用酚妥拉明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呋塞米.结果 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93%)高于对照组(69.8%),P<0.05.结论 酚妥拉明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呋塞米合用治疗难治性心衰疗效佳.

    作者:朱文荣;李薇;赵新龙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对医院药房开展GSP认证工作的几点思考

    近年来,我国医药领域改革不断深化,陆续出台了社会医疗保险制度、药品分类管理制度、医药分业试点工作等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医院药房越来越受到行业及社会各界的关注,药品经营企业实施GSP认证是国家对药品经营企业的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进行监督检查的一种手段,是规范药品的流通秩序,确保药品质量的一项系统工程.笔者认为医院药房也可以参照GSP认证的相关要求,强化医疗机构药品质量管理,打造医院药房GSP,为此,结合我们医院药房现状谈几点看法.

    作者:王国义;古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氨茶碱中毒诊治体会

    氨苯碱是临床上广泛用于解痉平喘的药物,但若剂量掌握不当,即可引起毒副作用,我们所遇3例中毒反应,报道如下.

    作者:李昆娥;王立;刘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不同溶血状态对血型检测结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溶血状态对血型检测的影响.方法 将静脉全血标本分成3份,使其分别成为不溶血、不完全溶血和完全溶血三种状态,检测三种状态下的血型.结果 三种状态下血型的反向结果完全一致,正向结果不完全一致.结论 溶血对血型抗体的检测没有影响,而完全溶血对血型抗原的检测有影响.

    作者:甘新宇;黄菲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常规器械小切口胆囊切除术35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常规器械肋缘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经验.方法 对我院1997年5月~2006年5月用常规器械行肋缘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3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小切口完成手术339例,因各种原因术中延长切口17例,全部治愈,无胆管损伤、胆瘘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用常规器械行肋缘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损伤小、病人痛苦轻、预后好、恢复快、费用低的手术方法,易于在基层医院开展.

    作者:谭天林;陈开光;张丰进;李运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浅析当代医院院前急诊救治工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院前、急诊科工作是医院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门诊、急诊、住院病人的纽带和桥梁,它具有很强的专科特点,同时又涵盖着普遍性和多变性,工作稍有疏忽,容易导致医疗差错和纠纷,严重者可引起医疗事故.因此规范院前和急诊科工作,对于提高医院的医疗质量,减少医疗差错和纠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苏文;苟仲勇;王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浅谈高原地区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糖尿病是一种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其发病率有逐年增高趋势.糖尿病教育是糖尿病防治中的一个重要措施[1],1996年国际糖尿病联盟已把糖尿病教育列为糖尿病治疗的五项基本措施之一.但由于大多数糖尿病患者缺乏相关糖尿病的知识,导致了各种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了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对糖尿病患者及高危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可降低糖尿病发病率,减少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和致死率.因此,开展和加强糖尿病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在高原边疆地区,由于教育文化落后,此项工作尤其重要.

    作者:宗瑛;余晓琴;刘丽红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肾上腺髓质素对心肌梗死大鼠心肌重构的影响

    目的 探讨肾上腺髓质素(adrenomedullin,AM)对心肌梗死大鼠心肌重构的影响作用.方法 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支制作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并将术后存活的40只大鼠随机分为(1)心肌梗死对照组,(2)0.05nmol*kg-1*d-1AM组,(3)0.1nmol·kg-1·d-1AM组,(4)1.0nmol·kg-1·d-1AM组;另设假手术组.各处理组每日皮下注射AM.4周后测量各组大鼠心脏重量指数(hear weighy index,HWI),左室重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weight index,LVWI),左室非梗死区羟脯氨酸含量.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心肌梗死组HWI、LVWI,羟脯氨酸均明显增加(P<0.01);与心肌梗死组比较,不同剂量AM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下降,并呈剂量依赖性(P<0.01).结论 AM可有效改善心肌梗死大鼠心肌重构现象.

    作者:瞿家武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西南军医杂志

西南军医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