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嗅神经母细胞瘤的化疗分析

王进;柯振武;杨伟炎;王荣光

关键词:嗅神经母细胞瘤, 化疗
摘要:目的 分析影响嗅神经母细胞瘤化疗的因素并探讨嗅神经母细胞瘤的化疗方案.方法 回顾性地分析我科1993年3月~2004年6月收治的4例行化疗的嗅神经母细胞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包括就诊时年龄、性别、病程、Kadish分期、组织病理学分级、治疗方式,预后,并对文献进行回顾.结果 男4例,平均年龄31.5岁,Kadish分期:均为C期.组织病理学分级:2级1例,3级2例,4级1例.化疗药物4例含有足叶乙甙、3例含有铂类药物.化疗在首次治疗中应用1例(病理2级随访6月,带瘤生存),挽救治疗中应用3例(2例病理3级分别随访48月、6月无瘤生存,1例病理4级随访12月带瘤生存).结论 嗅神经母细胞瘤治疗采用化疗有效,组织病理学分级影响肿瘤对化疗敏感性,化疗宜采取含铂类及足叶乙甙的多种药物.
西南军医杂志相关文献
  • 颈椎损伤患者行颅骨牵引的护理体会

    颅骨牵引适用于颈椎骨折和脱位患者,尤其是骨折、骨折脱位伴有脊髓损伤者.颅骨牵引常作为颈椎损伤非手术治疗的重要方法,也是作为术前、术中牵引复位的重要手段.我科自2000年至今行颅骨牵引治疗颈椎损伤患者98例,经及时准确的治疗,精心护理,大部分患者均取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周艳;周晨;朱燕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酚妥拉明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呋塞米合用治疗难治性心衰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酚妥拉明、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呋塞米合用治疗难治性心衰的疗效.方法 将86例难治性心衰病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应用洋地黄类药,利尿药,硝酸甘油等常规治疗;联合治疗组4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去掉硝酸甘油,加用酚妥拉明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呋塞米.结果 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93%)高于对照组(69.8%),P<0.05.结论 酚妥拉明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呋塞米合用治疗难治性心衰疗效佳.

    作者:朱文荣;李薇;赵新龙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某部舟桥团54名军事训练伤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调查

    目的 了解舟桥部队训练伤发生的现状及相关因素,筛选训练伤发生的高危人群.方法 采用逐营、逐连、逐人走访,自制调查问卷,对54名舟桥部队训练伤病员进行现场调查.结果 (1)54名伤病员发病率比其他团高出2~3倍;(2)训练伤中运动系统占48.1%,泌尿系统占16.7%,生殖系统占13.0%,消化系统占13.0%,其他占9.2%.受伤部位以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骨折和关节损伤居多,约占50%;(3)62式重型舟桥营伤病员多,占全团伤病员总数的59.3%.结论 62式重型舟桥营是训练伤发生的高危人群,科目训练中要加强对四肢的保护,卫生部门要加强训练中的健康教育和卫生监督工作.

    作者:易晓阳;庞青;刘学科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肝性脑病患者灌肠疗法的临床应用进展

    肝性脑病是内科的危急重症之一,目前认为肝性脑病由于严重肝功能衰竭时,来自肠道的毒性代谢产物未被肝脏解毒和清除,经侧枝循环进入体循环,透过血脑屏障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而灌肠术可清除肠中粪便,排除毒素以及灌入药物,通过肠粘膜吸收,达到治疗目的.目前,国内学者通过广泛研究,总结一系列灌肠术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措施,现综述如下.

    作者:熊碧君;冯建琼;史艳玲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精神病人自杀行为分析及防范措施探讨

    目的 探讨精神病人的自杀行为并制定防范措施.方法 对613例精神疾病病人自杀状况进行调查,并分析其相关因素.结果 自杀行为发生率为5.87%.年龄大,既往有自杀史及伴发躯体疾病病人发生自杀行为者居多.有情感障碍者发生率高;自杀行为多发生于病人起病一年内,夜间或凌晨偏多,春夏季显著高于秋冬季.结论 精神病人的自杀行为不容忽视,应制订有效的防范措施.

    作者:卢艳;孙红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354例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调查及药敏分析

    目的 了解本地区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情况及药敏现状.方法 对妇科就诊的354例疑似非淋菌性尿道炎(NGU)患者进行生殖道分泌物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 454例疑似NGU患者共分离出支原体124株(35.0%),其中单纯UU感染100株(80.6%);UU合并MH感染24株(19.4%).UU对强力霉素与美满霉素敏感率分别为83.0%及88.0%.结论 本地区女性生殖道支原体的感染主要以UU为主.支原体对9种抗生素出现不同程度的耐药现象.治疗支原体感染时,不能仅凭经验用药,必须作支原体的体外药敏试验分析,以便为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减少耐药菌株的发生.美满霉素和强力霉素可作为本地区治疗支原体感染的首选抗生素.

    作者:赵德军;张碧霞;曹雁;毛跃;杨围;张彤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128例小儿急性高原病的护理分析

    急性高原病是指初入高原时机体对急性缺氧不适应所产生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和症候群,以急性高原反应、高原肺水肿和高原脑昏迷多见.小儿因其特殊的生理特点,各个器官组织的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机体代偿能力弱,发病率高,而高原作为特殊环境,由于环境寒冷、干燥和缺氧,小儿机体内各个器官及系统有着不同程度的改变,了解高原环境和急性高原病的特点对急性高原病患儿开展针对性预见性护理十分必要.我院驻地海拔3700米,2002年~2005年收治小儿急性高原病128例,经精心治疗和护理,治疗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方颖;刘玉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浅谈检验医学实习教学工作的环节管理

    检验医学实习教学工作是军队综合性医院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结合十余年医学教学管理体会,通过对检验医学实习教学工作进行了具体分析,总结出检验医学实习教学工作应该重视的五个环节管理问题,与同行探讨.

    作者:陈黔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双歧杆菌活菌制剂合理应用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本院双歧杆菌活菌制剂的使用情况,对用药合理性进行分析评价.方法 调查本院2005年10月~2006年3月的双歧杆菌活菌制剂处方1395张,统计其使用及联合用药情况.结果 本院双歧杆菌活菌制剂主要用于儿科,占71.25%.联合用药占81.51%,与抗生素联用率为24.37%,与其它微生态制剂联合使用率为8.75%.结论 双歧杆菌活菌制剂在临床应用中存在许多不合理现象,有待加以改进.

    作者:唐捷;龙云;夏小燕;伍素琼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美心力与二磷酸果糖治疗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美心力和二磷酸果糖治疗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VMC)的疗效.方法 将90例急性VMC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大剂量维生素C+极化液)、美心力组(美心力+大剂量维生素C+极化液)和果糖组(二磷酸果糖+大剂量维生素C+极化液),治疗1个月后比较三组的心电图、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TnT.结果 治疗后美心力组和果糖组心电图、CK-MB恢复正常的有效率及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而TnT转阴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美心力组和果糖组比较其心电图、CK-MB恢复正常的有效率和Tnt转阴率及治疗总有效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美心力治疗小儿VMC,其心电图的改善和CK-MB的降低及治疗总有效率与二磷酸果糖无差异,均优于对照组,美心力治疗小儿VMC经济、有效,值得在儿科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华君;刘文彬;王太森;许红波;汤雪晴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1532例钬激光前列腺切除术的护理体会

    钬激光前列腺切除术是国内外正在开展的一项新技术,治疗老年前列腺增生症疗效可靠,改善排尿效果显著、安全,出血少,恢复快,创伤轻微并且痛苦小[1].2001年8月以来,我科采用美国生产的POWER SUITE型钬激光机器实施钬激光前列腺切除术1532例,帮助病人建立健康的心理状态,认真做好各项护理,把心理护理贯穿于始终,正确掌握术中的操作配合,对保证治疗效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将钬激光前列腺切除术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邝丽新;董丽;周集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介入治疗不孕症312例回顾性分析

    输卵管阻塞是女性不孕的重要原因,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输卵管阻塞引起的不孕已成为女性不孕的首要原因.临床上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治疗方法较多,近年来,由于介入治疗创伤小,效果好,已成为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一种全新治疗方法.我们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00年12月份至2006年5月诊治的3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介入治疗的适应症,禁忌症及妊娠,并发症等情况.

    作者:资树琴;李彦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末梢血混匀程度与静置时间对血小板计数的影响

    目的 观察末梢采血后混匀程度与静置时间长短对血小板计数的影响.方法 随机采取我院门诊检测血细胞分析的患者标本,对100例随机标本在采血后分不振荡立即检测和充分振荡混匀静置5min后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取血后混匀程度、静置时间长短,都会对血小板计数产生较大影响.结论 影响血小板计数的因素很多,只有规范、正确操作,排除各种干扰才能提高PLT计数结果的准确可靠性.

    作者:汪兆亮;蔡敏琪;王湘云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原位移植肝术后监护期的超声图像和血流变化观察

    目的 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监护期内的超声图像特征和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 2例同种原位肝移植术后当天至12天每天定期超声检查,观察肝实质回声、检测肝动脉、右肝静脉、门静脉多谱勒血流、观察其演变过程,以峰值血流速度时间变化曲线表示.结果 (1)肝内回声:第1例术后3~7天肝实质回声显示增强,第8天回声开始恢复,至第12天回声恢复正常.另1例无明显回声改变.(2)肝动脉血流:肝动脉峰值血流速度在整个监护期较对照组测值慢.例1在术后1~6天、例2在术后3天内肝动脉峰值血流时间变化曲线处于高流速状态,后期的曲线较稳定;血流较高时频谱收缩期波峰相对高尖,曲线上升支较陡直,舒张期血流充盈良好,频谱无中断,血管阻力指数无明显异常改变.稳定期频谱形态似三角形.(3)门静脉血流速度变化较小.右肝静脉血流在第2天和第6天有降低,其余观测时间内血流较稳定.结论 原位移植肝回声接近正常或有波动性增强.主要与排异反应有关.监护期肝动脉峰值血流速度较正常对照组减慢,但术后1~6天内峰值血流时间演变曲线处于较高流速状态,可能与肝动脉吻合口情况和排异反应有关.肝静脉、门静脉血流变化不明显或偶有波动性降低.

    作者:梁燕;李树森;廖明松;王先银;易飞云;赖小今;李桂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探讨

    血液透析(HD)是肾衰治疗有效的手段之一.糖尿病肾病(DN)肾衰患者主要依赖HD生存,他们多为高龄患者合并心脑血管病变、视网膜病变等,在透析中易发生血压骤变、心脑血管意外等并发症.因此让患者了解和掌握HD的知识,更进一步了解DN,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保持良好的心态,开展有效的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2004年8月~2005年8月,我院对60例DN血透患者从入院到出院进行健康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卜亚利;李海生;黄俊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血栓通预防下肢骨折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早期溶栓、抗凝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 对60例下肢骨折患者进行早期血栓通溶栓,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预防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 对于DVT应进行早期溶栓、抗凝预防,疗效显著、安全.

    作者:邓少林;权毅;潘显明;屈波;张波;刘金标;廖冬发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介入治疗股骨头无菌坏死20例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介入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介入治疗股骨头无菌坏死临床资料.结果 治疗后临床表现症状消失8例,明显减轻4例,4例减轻不明显,本组病例均未发生并发症.结论 介入治疗股骨头无菌坏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有助于血管的再通,有利于改善股骨头的血循环.

    作者:钟安军;何开进;顾晓辉;黄健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浅析护士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

    随着人们对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护士要想为病人提供高质量服务,必需要有健康的身体.而临床护理工作中存在着许多威胁护士身体健康的因素,如:患者的血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针头和锐利器械;各种化学消毒剂对空气、环境的污染;接触细胞毒素药物时也会对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所以护士应提高对自身职业的防护意识,采取及时、有效的防护措施,把危害降至低限度.

    作者:李延;邢庆蓉;郭颖;吴群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高原脑水肿患者行留置导尿的护理探讨

    目的 探讨高原脑水肿(High altitude cerebral edema HACE)患者行留置导尿的护理要点.方法 回顾我院收治的217例护理资料完整的HACEU病例,并对行留置导尿的HACE患者的护理进行总结.结果 217例HACE病例中轻型119例、中型65例、重型33例,发生尿路感染的有11例,占5.07%.结论 HACE患者应尽量不插管或缩短留置导尿时间;在准确记录尿量和预防褥疮的同时,首要的还是积极控制或减少尿路感染的发生.

    作者:裴晶;万琪;陈星竹;陈莉;刘坤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疣体包埋术治疗顽固性扁平疣33例

    扁平疣是临床上常见而又难以治愈的皮肤病之一,为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所致,多发于青少年.目前临床治疗方法很多,但均存在疗效不确切,症状反复迁延不愈等不足.自2003年1月至2006年10月,笔者采用自体扁平疣包埋治疗顽固性扁平疣33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于华平;王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西南军医杂志

西南军医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