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睿;刘力;胡荣慧;张学军;闻颂苏
目的探讨CT引导下32P胶体瘤体内注射治疗肺癌的可行性及疗效评价.方法选择晚期周围型肺癌18例,行CT引导下32P胶体瘤体内注射(1mCi/ml).随访1月至3年.结果CT引导下32P胶体瘤体内注射无副反应,近期治疗有效率约38.9%,远期有效率为44.4%.结论CT引导下32P胶体瘤体内注射治疗肺癌是一种安全、可靠、有效的新方法.
作者:严睿;刘力;胡荣慧;张学军;闻颂苏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氟罗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9月至2003年5月住院的59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病历,分氟罗沙星组和左氧氟沙星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有效率分别为93.10%、90.00%,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8.89%、88.46%,药物敏感百分率分别为88.00%、90.00%,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3.79%、10.00%,统计学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氟罗沙星与左氧氟沙星对下呼吸道感染的治疗均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和微生物清除效果,不良反应少,机体耐受性好,不失为敏感菌感染治疗的安全、有效药物.
作者:程祝海;张君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糖尿病是一组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据统计,10年前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为0.67%,近年猛增到4%.按这个比例计算,全世界现有糖尿病病人1.35亿,中国约有4000万.更具有挑战性的是:有20%~50%的人未诊断,糖耐量试验异常者占14.3%,仅美国就有1910万.这个数据远高于糖尿病人数,预计到2005年,全球将有3亿人患糖尿病,中国患病比例数将高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印度.这些数字表明,我国不但已有如此庞大被确诊的人群,而且还有相当数量的人虽有糖尿病,却由于各种原因未能被明确诊断,这意味着糖尿病大流行的时代已经到来,健康教育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傅正;田洪 刊期: 2004年第02期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内医疗市场正发生着巨大的变革,高精尖的医疗设备成为提高医院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价格昂贵的医疗设备和保修费用的投入,迫使医院要从资金、社会效益、医院和科室效益等方面对其进行先进的、科学的管理.
作者:向劲松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延长内瘘使用寿命的预防措施.方法对肾内科28例慢性肾功能衰竭透析患者的内瘘使用情况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1)对患者进行内瘘知识自我防护指导;(2)把握内瘘使用时机;(3)提高护士穿刺技术;(4)得当的压迫止血方法;(5)预防内瘘感染.结果护理措施的制定使内瘘使用时间延长,6年以上使用率达94%.结论增强患者的自我防护意识,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再手术给患者造成的经济负担.
作者:施兆祥;路方;邢丽娟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患者,女,24岁,因腹痛数日入院,临床初查诊断为宫外孕,查尿妊娠试验.因无尿而采用导尿法留取尿液,尿液颜色较深.采用胶体金试纸法测定,尿液上吸较慢,放置规定时间未见显现阳性带.将尿液按1:5稀释后测定,立即显示阳性带.
作者:何慧;刘素兰;梁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根据马氏(Masach)等的定义、心身耗竭综合征是一种心理能量在长期奉献别人的过程中被索取过多,而产生以极度的心身疲惫和感情枯竭为主的综合征,并且产生自卑、厌恶工作、失去同情心.尽管护士有体谅患者、进行周到护理的满腔热情、但这种热情因某种原因被长期禁锢、结果失去了热情、护理变得表面机械式的,不能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给予帮助的现象.
作者:吴邦兰 刊期: 2004年第02期
鼻粘液纤毛上皮的传输功能在呼吸道防御机制中有重要作用.近年来粘液纤毛输送系统的研究日益受到众者的重视.本文将20年来国内外在此方面的研究报导进行综述.1粘液纤毛输送系统概述
作者:刘平平;徐光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病毒性脑炎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其中50%以上病例发生于20岁以上成人.我院于2003年3月5日收治了1例年仅15岁的患者,经过积极抢救,精心护理,该患者于住院23d后痊愈出院.
作者:关晖;王瑛;彭学珍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患者女性,29岁,于2003-10-3因发热、头痛、腹胀及四肢乏力3天入院.患者长期在山间矿区工作,既往身体健康;体查:体温37.5℃,脉搏78次/分,左侧颌下触及0.5cm×0.3cm淋巴洁,质中、活动、无压痛,咽后壁无充血水肿;胸廓无畸形,触诊语颤对称,叩诊清音,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哕音及胸膜摩擦音;左下腹轻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未及,肝肾区无叩痛,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存在.入院时查血常规:WBC 4.6×109/L,N0.731,L 0.219,PLT 164G/L,Hb 125g/L,EC 0;肝功能正常,肥达-外斐试验(-),查疟原虫(-),血培养(-),大便常规、培养(-),胸片及腹部B超正常.
作者:徐飞;韦彤 刊期: 2004年第02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常见于20~40岁之间[1],随着年龄增长,发病逐渐上升,尤以老年人为突出.由于老年人腰椎具有特殊的病理解剖特点,使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与中青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有着明显的差异,而在治疗上以往常常采用手术治疗,手术后病人痛苦,费用高,并发症多.我院从1994年1月至2001年1月,采用胶原酶椎间盘内注射溶解术加骶管注射封闭,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急慢性腰腿痛600例(占同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15%),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就其病理、临床特点以及椎间盘溶解术、骶管注射封闭等问题探讨分析如下.
作者:张留贵;张照明;陈海燕;李佳妹;佘丽华;字灿忠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我院从1987年12月~2003年4月共救治急性肾功能衰竭(ARF)136例,其中医源性的急性肾功能衰竭30例,占ARF发病率的22%,在整个ARF病因发病中占首位,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为此笔者就本院医源性ARF的发病情况作一分析,提醒临床医生引以为戒.医源性疾病(Iatrogenic Disease)是指随着疾病的防治而发生的疾病,所以不论中医还是西医或其他任何医学,都会有医源性疾病的发生[1].
作者:王云生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提高其诊断率.方法分析113例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资料.肺炎支原体(MP)检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进行测定.结果小儿支原体肺炎发病年龄偏小,临床上均有咳嗽,常伴发热和气喘,多数肺部体征轻,X片肺部病变显著,肺外表现以心肌损害多见.结论对咳嗽时间长,肺部体征轻,X片肺部病变显著,且常规抗生素治疗无效患儿,应及早行MP特异性检查,并注意小儿年龄发病趋势.
作者:刘文彬;王太森;周颖;郑淑梅;许红波;汤雪晴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我国疗养院大都起源五十年代,按前苏联模式建立起来,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和提高,但普遍存在着综合效益不高、专业性不强,致使部分宾馆、饭店也挂疗养院牌子,严重影响着疗养院的声誉和制约着疗养院的发展,笔者认为疗养院应该是专业性极强的具有人工疗养因子和天然疗养因子为一体的疗养康复地.不但具有训练有素的专业技术人才,更应具有与之配套的先进仪器设备,给疗养院产生较大的综合效益.
作者:许新安;董安身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亚热带山岳丛林地前线指挥机构医疗保健,是战时卫勤保障任务的重要组成部份,也是战时卫勤保障研究的重点之一.目前国内就如何做好战时前线指挥机关医疗保健方面的经验和论述不多.我们结合两次参加边境自卫还击战前指指挥机关医疗保健任务的经验和教训,对亚热带山岳丛林地战时前线指挥机构医疗保健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石梅初;薜强;乔远贵;王彦;牛丽丽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机关干部预防保健工作的方法,为搞好机关干部预防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机关干部体检的结果分析.结果在86名体检的干部中,高脂血症48人,占55.8%;脂肪肝10人,占11.6%;高尿酸血症11人,占12.79%;肾结石3人,占3.48%;胆囊息肉5人,占5.8%;体重超标4人,占4.7%,其它占5.81%.结论机关干部亚健康人数增多,必须加强机关干部的预防保健工作.
作者:孙思荣;冉孟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在临床输液完毕拔针时,护士用一根无菌棉签按压针眼止血,止血时间一般2~3分钟.护士工作忙时总是让病人或病人家属按压,有时病人掌握不好按压时间,造成针眼出血或菅周瘀血.因此,我们利用压针眼胶布的拉力,使皮肤形成皱折来压迫止血,效果良好.
作者:张虹;孙志高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索高能超声聚焦刀(HIFU)联合膀胱灌注化疗治疗复发性膀胱癌的价值.方法使用HIFU治疗仪FEP-BY01对复发性膀胱肿瘤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一周用表阿霉素40~50mg进行腔内灌注化疗.结果经HIFU治疗后,12例血尿均逐渐减少,其中9例完全停止,无皮肤烧伤、穿孔、大出血、疼痛等并发症出现.联合灌注化疗后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8例,有效率达91.67%.结论HIFU作为一种新型局部治疗技术联合膀胱灌注化疗对治疗复发性膀胱癌安全有效.
作者:张涛;叶鑫;魏东;程朋;谭勇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三维适形放疗是近年来发展起来而且是发展快的一项放疗技术,X刀是三维适形放疗的一种,CT模拟定位和三维治疗计划是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技术的核心.应用CT模拟定位可以给放射治疗带来更为准确的照射野和照射剂量.要使X刀治疗的患者能按计划得到准确的治疗,在CT扫描的各个环节中必须遵守严格的质量保证(Quality assure简称QA)和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简称QC)措施[1-3].
作者:郭爱华;徐元昌;黄之杰;关静;王开祥;高玉川;韩志刚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我科于1998年8月~2002年7月,运用结肠途径治疗机(以下简称结疗机)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103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吕黄勇;李政文;尧登华 刊期: 200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