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声诊断胎儿肾缺如2例

李莉蕊;陈榴斌;陈振喜

关键词:肾缺如, 超声诊断
摘要:1病例简介例1 孕妇,22岁.孕1产0,孕35周.常规产前检查.超声所见:单胎双顶径8.3 cm,股骨长6.2 cm,胎心率150次/min.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相关文献
  • 40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状动脉狭窄

    目的:评价40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状动脉明显狭窄的准确性和可行性.材料和方法:78例疑似冠心病患者在3周内进行40层CT冠状动脉造影及经皮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金标准对照40层CT诊断冠状动脉主干及主要分支狭窄的准确性.结果:40层螺旋CT所显示的786支冠状动脉中狭窄61处,确诊52处、漏诊3处和误诊9处;敏感性94.5%,特异性98.7%;阳性预测值85.2%和阴性预测值99.5%.结论:40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狭窄诊断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作为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一种筛选手段.

    作者:顾庆春;范亦辉;张振岳;吕传国;毛健;黄永东;薛春华;郁冬梅;顾仲依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原发性肺淋巴瘤的CT表现

    目的:研究原发性肺淋巴瘤的CT表现,提高CT诊断水平.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肺淋巴瘤胸部CT表现.结果:CT平扫表现为肺的单发肿块3例,结节4例(其中多发3例),多发片状影1例,5例出现充气支气管征,周围间质浸润5例,6例行增强扫描,病灶增强明显,CT平均值增加42.7Hu.结论:原发性肺淋巴瘤是一种少见病,CT表现缺乏特征性,但充气支气管征及周围间质浸润的出现以及没有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可提示本病的可能,应积极行穿刺病理明确诊断.

    作者:赵倩;赵绍宏;蔡祖龙;王玉林;吴坚;姚洪祥;杨立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颅脑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MRI和MRS诊断

    目的:探讨颅脑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MRI和MRS影像特征.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颅脑原发性恶性淋巴瘤MRI和6例MRS影像表现.结果:36例单发21例,多发15例,共检出72个病灶,65个呈实性团块状肿块,T1WI肿块呈等、低信号,T2WI以低信号多见,增强后明显均匀增强.3例颅骨受累者均表现为颅骨破坏轻微伴颅板两侧大的软组织肿块.6例MRS表现为Cho明显升高,Cr及NAA消失或明显降低,出现高耸的Lip峰,4例可见Lac峰.结论:颅脑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MR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MRS有助于提高其诊断率.

    作者:曹代荣;王弘岩;李银官;游瑞雄;李秀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64层CT及MRI诊断隐匿性骨折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多层CT及MRI诊断隐匿性骨折的临床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DR检查阴性而64层CT或MRI诊断骨折的51例外伤患者的多层CT及MRI表现.51例均行64层CT检查,28例同时行MRI检查.结果:64层CT显示骨皮质/骨小梁中断47例(47/51).22例(22/28)MR T1WI见骨皮质下或松质骨内不规则线状、条状低信号带,T2WI对应于T1WI低信号带仍可见形态相似的低信号;28例(28/28)MR T2WI对应于T1WI低信号带或64层CT显示的骨折线周围均见片状高信号水肿;6例(6/28)MR T1WI未见低信号带,64层CT显示骨皮质中断;4例(4/28)MRT1WI见松质骨内低信号带,64层CT检查未明确骨折线.结论:多层CT显示骨皮质细微骨折优于MRI,可作为隐匿性骨折的首选检查方法;MRI对部分多层CT显示不明确的松质骨骨折的诊断有帮助.

    作者:丁建林;易旦冰;陈晓亮;梁立华;陈耀强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螺旋CT诊断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颅内出血的价值

    目的:探讨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颅内出血的螺旋CT表现.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两个医院2002-07 ~2005-09临床资料比较完整的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颅内出血12例的螺旋CT表现.结果:12例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颅内出血中,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脑实质出血3例、硬膜下出血4例、脑室内出血2例和混合性出血1例.结论:螺旋CT能准确诊断维生素K缺乏症颅内出血,并能检查出极少量出血灶,确定出血的部位、出血量、范围、周围情况以及是否并发有脑梗塞等.

    作者:王达;单俊刚;陈小勤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双源CT诊断成人先天性冠状动脉畸形的价值

    目的:评估双源CT诊断成人先天性冠状动脉畸形先天冠状动脉(CCA)畸形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1889名行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DSCTCA)的资料,探讨冠状动脉的起源、走行和终止情况,统计成人先天冠状动脉(CCA)畸形的发生率及CT表现.结果:1889例中,检出各类CCA共291例,检出率为15.4%,其中起源异常24例,检出率1.3%;冠状动脉走行异常261例,均为心肌桥(MB),检出率为13.8%;冠状动脉终止异常6例,均为冠状动脉瘘,检出率0.3%.结论:DSCT能够准确地显示冠脉起源、走行和终止异常,在成人冠状动脉畸形的诊断和预后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斐;李苏建;张龙江;周长圣;卢光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胎盘植入的超声和MRI诊断价值

    胎盘植入是指胎盘绒毛因子宫蜕膜发育不良等原因而植人子宫肌层,可造成产前或产后大出血、子宫穿孔、继发感染,危及孕母及胎儿的生命.

    作者:杨培胜;潘雪薇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恶性脑膜瘤的CT表现(附15例分析)

    目的:提高CT诊断恶性脑膜瘤的水平.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恶性脑膜瘤的CT表现.结果:15例中,CT平扫瘤体直径3.1~8.3cm,平均5.3cm;肿瘤呈不规则10例混杂密度10例,示肿瘤瘤周水肿8例,骨质明显破坏4例和大脑镰破坏3例.增强扫描肿瘤明显增强14例.结论:CT扫描诊断恶性脑膜瘤的具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孙振平;董莘;赵志锋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人类反应抑制的磁共振功能成像研究

    目的:应用功能磁共振技术研究人类反应抑制的神经中枢.材料和方法:对16名受试者分别进行两种事件相关设计的反应抑制任务,同时通过MR采集其脑部数据.用SPM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别获得两个任务的反应抑制的激活图像并寻找共同激活区.在共同激活区中,进行信号强度与行为学数据的相关性分析以寻找与反应抑制活动相关的部位.结果:成功的反应抑制在两个任务中分别激活了一系列以右侧大脑半球皮质为主的功能区,共同激活区包括右侧额中、下回皮质,右侧颞叶、枕叶皮质.其中位于右侧额中、下回皮质的激活区(BA9/46)的信号强度和两个任务的行为学数据都呈显著相关.结论:位于右侧额中、下回皮质的功能区(BA9/46)可能是反应抑制的神经中枢.

    作者:郑东明;董晓宇;陈照宏;佡剑非;宋利春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正常儿童与成人反应抑制功能的fMRI比较研究

    目的:采用fMRI结合持续性操作测试(CPT)探讨正常儿童反应抑制能力的特点.材料和方法:对正常儿童与成人各12名在执行CPT任务的同时进行全脑血氧水平依赖对比的fMRI扫描,数据处理后得到的两组脑功能活动图对比.结果:儿童组在中央额前叶和扣带回激活的强度和区域明显小于成人组,在小脑、右侧前额叶腹外侧皮层比成人组激活明显;儿童组在左侧岛叶、成人组在梭状回有激活.结论:儿童的执行功能随着中央额前叶和额前叶背外侧皮层的发育而逐渐完善,且其在执行反应抑制时依赖更多的脑区协调,提示儿童执行反应抑制与成人采取的策略可能不一致.

    作者:庞高峰;王苏弘;马岭;刘冬柏;陈杰;任艳玲;董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阑尾粘液性囊腺瘤1例

    1病历简介患者,男,67岁.体检发现右下腹肿物.查体:体温36.6℃,脉搏76次/min,呼吸频率20次:/min,血压17.3/10.7kPa(130/80mmHg).腹软,右下腹无压痛,无反跳痛,无肌紧张,可扪及一大小约6.4cm×2.7cm×2.2cm包块,轮廓清,质韧.

    作者:金玉莲;李葆青;籍晓桃;陈巨坤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螺旋断层放射治疗

    螺旋断层放射治疗(Tomotherapy)是一种使用兆伏级CT(Megavoltage Computed Tomography,MVCT)图像实时引导的调强放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1],是本世纪放疗领域的里程碑.

    作者:尹雷明;徐寿平;周桂霞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与M型及二维超声心动图判定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左室收缩功能对比研究

    目的:评价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与M型、二维超声心动图(2D)对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左室功能评定的价值.材料和方法:老年心肌梗死患者63例,根据心肌梗死部位进行分组.对患者左室收缩功能分别用RT-3DE、M型、2D心尖四腔切面图及两腔切面图(Simpson's法)进行检测.结果:下壁心肌梗死组2D两腔切面图前间壁心肌梗死组M型、2D心尖四腔切面图,后壁心肌梗死组M型,前壁心肌梗死组2D心尖四腔切面图及两腔切面图,侧壁心肌梗死组2D心尖四腔切面图与RT-3DE所测LVEDV、LVESV、LVEF均无明显差异(P>0.05).≥2个部位心肌梗死组M型、2D心尖四腔切面图及两腔切面图与RT-3DE所测LVEDV、LVESV、LVEF有差异(P<0.05).结论:≥2个部位心肌梗死RT-3DE对左室功能的检测更全面准确.对单部位心肌梗死针对不同的梗死部位选择合适的M型或2D心尖切面图方法对左室收缩功能进行检测仍可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谭国娟;刘宏斌;智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脑结核瘤的MRI诊断价值

    目的:研究磁共振成像(MRI)诊断脑结核瘤的临床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病理或抗结核治疗并确诊的脑结核瘤的MRI表现.8例行SE T1WI,FSE T2WI和GD-DTPA增强扫描.结果:未成熟结节呈长T1长T2信号,病灶周围水肿明显,结节性增强.成熟结核结节呈环形增强,病灶周围水肿较轻.T2WI和增强扫描显示更佳.结论:低场MRJ诊断脑结核瘤具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王爱华;李培莹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CT诊断空肠闭孔疝1例

    1病历简介患者,女,69岁.主因阵发性腹痛伴恶心、呕吐1周,收入我院.体检:体温36.8℃,血压13.36/8.2kPa(100/60mmHg),神清,腹平坦、软,中腹部有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Murphy's征(-),叩诊呈鼓音,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弱.

    作者:荣冰水;陈巨坤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18F-FDG和18F-FLT PET/CT诊断肺结节影响因素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18F-FDG和18F-FLT PET/CT诊断肺结节的影响因素,以提高PET/CT对肺结节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选择肺结节患者55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3例,女性22例,年龄17~82岁,28例为肺内孤立结节,其余为2~3个结节,结节大小0.6~11.0cm,所有患者均行肺部18F-FDG和18F-FLT PET/CT检查,分析18F-FDG和18F-FLT标准摄取值(SUV)与肺结节患者的性别、年龄、结节大小及病理类型等相互关系和意义.结果:55例肺结节患者,18F-FDG和18F-FLT标准摄取值与患者的性别、年龄、结节大小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18F-FDG标准摄取值与患者的病理类型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18F-FLT标准摄取值与患者的病理类型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肺结节患者结节的病理类型是影响18F-FLT标准摄取值的重要因素.18F-FLT PET/CT鉴别诊断肺结节良恶性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作者:马黎明;田嘉禾;杨小丰;于丽娟;陈萍;辛军;冯蕙茹;吴文凯;赵周社;李宏利;王爽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成人先天性短食管伴右侧胸腔胃1例

    1病历简介患者,女,89岁.无临床症状,常规查体拍摄X线胸部平片时发现于心影右侧囊性包块,内见2个气-液平面,左膈下未见胃泡影(图1).诊断:右侧胸腔胃可能.

    作者:吴军;段闽江;赵东;胡清铭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HRCT诊断矽肺大阴影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HRCT诊断矽肺大阴影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确诊的58例矽肺大阴影的HRCT表现.结果:HRCT能清楚显示大阴影的形态特征:团块影43例、灶周结节28例、肺气肿37例、纤维索条影41例和淋巴结肿大42例.结论:HRCT能清楚显示矽肺大阴影的结构特征.

    作者:韩恺;刘雁丽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乳腺MR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MBI)的临床应用

    近年来乳腺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现已居妇女恶性肿瘤之首.乳腺X线、超声和MRI是乳腺检查的主要手段.

    作者:张静;蔡幼铨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超声诊断胎儿肾缺如2例

    1病例简介例1 孕妇,22岁.孕1产0,孕35周.常规产前检查.超声所见:单胎双顶径8.3 cm,股骨长6.2 cm,胎心率150次/min.

    作者:李莉蕊;陈榴斌;陈振喜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