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全数字化 X线摄影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癌的对比研究

都奎杰

关键词:全数字化X线摄影, 彩色多普勒超声, 乳腺癌, 对比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全数字化X线摄影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癌的对比研究。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乳腺癌患者66例及乳腺良性肿瘤患者34例进行回顾分析,患者均使用全数字化X线摄影法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法进行检查。将患者术后的病理情况与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对两种方法的确诊率进行判定,并对两组方法联合后的准确率进行研究。结果:100例患者中,单发病灶81例,多发病灶19例。经全数字化X线摄影诊断后,诊断符合率为76.0%,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后,诊断符合率77.0%。两者联用诊断符合率为91.0%。结论:全数字化X线摄影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在乳腺癌诊断上均有较高诊断率,相比之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诊断率稍大于全数字化X线摄影,若将两者联用,可明显增大诊断符合率,为医护人员对乳腺癌患者的治疗奠定基础。
川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椎体成形术联合唑来膦酸治疗老年COPD患者骨质疏松性胸椎压缩骨折的近期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椎体成形术( PVP)联合唑来膦酸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椎单发椎体压缩骨折( OVCF)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老年COPD并发OVCF患者21例行PVP术,术后2 d静脉滴注唑来膦酸。检测术前及术后1年骨密度( BMD),应用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ADL)量表评估患者生活质量;术前、术后1周、1年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疼痛程度,监测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FVC的比值(FEV1%);分析VAS与VC、FVC、FEV1%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术后1年ADL评分、腰椎及股骨颈BMD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术后1周,VC和FVC显著优于术前(P<0.01),术后1年时该指标进一步改善(P<0.01)。术后1年,FEV1%值较术前显著改善(P<0.01);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VAS评分与VC(r=-0.916,P<0.05)、FVC(r=-0.981, P<0.05)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PVP联合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老年OVCF合并COPD患者手术能迅速缓解疼痛,恢复肺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患者骨密度。

    作者:冯和林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合并抑郁调查分析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抑郁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因素分析。方法:入院3 d内95例患者均使用抑郁自评量表进行测评,并根据测评结果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合并抑郁患者)和对照组(无抑郁患者),对两组数据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52例,对照组43例,抑郁症发生率54.7%(52/95),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吸烟指数、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及住院天数等方面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轻度抑郁27例(51.9%),中度抑郁23例(44.2%),重度抑郁2例(3.8%)。结论: AECOPD患者合并抑郁症发病率较高,病情严重者更易发生,临床医护人员应重视抑郁症,积极治疗,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

    作者:陆璐;王永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镇静对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痛觉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镇静药对局麻下腹股沟疝修补术过程中痛觉感受的影响。方法:选择拟在局麻下行腹股沟疝修补术的男性患者60例,年龄20~60岁,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对照组( C组)、咪达唑仑镇静组( M组)和右美托咪定镇静组( D组),每组20例。观察记录各组患者术中痛觉评分及术后满意度评分。结果:与C组比较,M组患者术中的痛觉评分增高而满意度评分无显著差异,D组患者痛觉评分降低而满意度评分增高。结论:镇静对痛觉的影响与使用的镇静药物相关,对于局麻下行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患者咪达唑仑镇静时可增加痛觉感受而右美托咪定可降低痛觉感受。

    作者:陈昌林;李金穗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放射碘治疗Graves病有效性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观察放射碘治疗后的Graves病患者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收集我科接受放射碘治疗的502例Graves病患者随访1年资料,观察治愈率,1月内甲状腺功能上升情况,以及对Graves眼病影响。结果:1年后所有Graves病患者治愈率70.3%,甲减发生率46.0%,没有出现甲亢危象,12.5%患者出现1个月内甲状腺功能水平上升,34例(6.8%)活动期Graves眼病患者无症状加重。结论:放射碘治疗Graves病是目前较为安全有效的手段。

    作者:董林;陈超;杨光伟;赵莉丽;刘茜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吸入性扎那米韦治疗流感及流感样患者的安全性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吸入性扎那米韦治疗流感及流感样患者的安全性,对流感及流感样疾病的治疗提供相应的借鉴及参考。方法:选取本院感染科2013年10月至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具有流感样症状的疑似流感患者122例,使用吸入性扎那米韦治疗,剂量为10 mg,1 d两次,连续治疗5 d,对患者进行随访,仔细分析患者的基本症状以及相应的体征,通过检测患者的血常规、血生化、心电图以及咽拭子取样的病毒耐药等指标来确诊。结果:确诊流感的患者为50例,实验室检查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流感患者使用扎那米韦前后流感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以及血小板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吸入性扎那米韦治疗流感,疗效显著且安全,不存在明显的不良反应情况,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文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腹腔镜保胆取石手术成败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影响腹腔镜保胆取石手术成败的各种因素,并探讨应对这些因素的经验。方法:对我院2010年11月至2014年9月共开展的96例腹腔镜保胆取石手术进行统计,分析影响腹腔镜保胆取石手术成败的各种因素,并总结应对这些因素的经验。结果:所有病例由肝胆外科不同医疗组操作完成。96例腹腔镜保胆取石手术中,82例手术成功(成功率85.4%)。9例中转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率9.4%),5例出现术后并发症(并发症率5.2%)。结论:多种因素共同决定了腹腔镜保胆取石手术是否能够成功开展。术前充分筛选病例,加强对这些因素的认识,能够确保腹腔镜保胆取石手术的成功。

    作者:杨雄业;李宇博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肥大细胞在胃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的分布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观察肥大细胞( MC)在胃良性病变、胃癌前病变及胃癌组织中的分布,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标记23例胃癌组织、30例胃癌前病变组织和12例胃良性病变组织中的MC,观察其分布并计数,探讨其与临床病理资料的关系。结果:胃癌前病变组MC数高于胃癌组、胃良性病变组(P<0.05)。胃癌前病变及胃癌组中,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组织中MC数多于HP阴性组织者(P<0.05),且MC与其余临床病理特征无相关性。结论: MC可能参与了胃癌的早期病变过程,尤其是与HP感染诱发的胃癌或癌前病变的发生可能存在密切关系。

    作者:路敏敏;金世禄;刘宝珍;张建;吴艳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异甘草酸镁对奥沙利铂在人胃癌裸鼠模型中抗肿瘤作用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异甘草酸镁对奥沙利铂在人胃癌裸鼠模型中抗肿瘤作用的影响。方法:建立人胃癌SGC-7901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并随机分为高、中、低剂量异甘草酸镁( MgIG)联合奥沙利铂( L-OHP)组,单纯L-OHP组,单纯MgIG组和葡萄糖对照组6组,连续尾静脉注射给药14 d,停药24 h后处死裸鼠,称取移植瘤质量,测量移植瘤体积,分别计算质量抑瘤率、体积抑瘤率,用TENEL法检测移植瘤组织的细胞凋亡率,并检测裸鼠肝功等指标。结果:高、中、低剂量MgIG联合L-OHP组以及单纯L-OHP组的体积抑瘤率和质量抑瘤率均高于葡萄糖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剂量MgIG联合L-OHP组的抑瘤率高于单纯L-OHP组,且呈剂量依赖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纯L-OHP组相比,不同剂量MgIG联合L-OHP组ALT和AST水平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异甘草酸镁对奥沙利铂的抗肿瘤作用具有协同作用,并能够潜在改善药物性肝损伤。

    作者:郭曼;赵园园;何信佳;于丽;张蕊;叶宝玲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三种人工泪液联合用药缓解 LASIK 术后重度干眼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估思然、潇莱威联合卡波姆眼用凝胶与思然联合潇莱威比较治疗缓解LASIK术后重度症状干眼的疗效。方法:术后第7天有重度干眼者80眼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思然和潇莱威联合卡波姆眼用凝胶,对照组用思然和潇莱威。比较两组SPEED评分,干眼症状及治疗有效率的差异,重复测量方差分析、χ2趋势检验及χ2检验用于统计分析。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在治疗后第3、7天,治疗组干眼SPEED评分更低,在第3、7天SPEED评分分别为(8.59±3.36 vs 6.59±3.28,P=0.000)、(6.59±3.08 vs 3.96±1.87,P =0.000);对照组和治疗组有效率分别为(42.5%,67.5%,P =0.025)、(65.0%,87.5%,P=0.018)。结论:思然和潇莱威联合卡波姆眼用凝胶应用与单用思然和潇莱威比较治疗减少与LASIK手术相关的重度干眼症状可能更有效。

    作者:雍桂珍;兰长骏;甘宇业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羟考酮联合氟比洛芬酯用于骨科术后镇痛中的效果研究

    目的::分析羟考酮联合氟比洛芬酯用于骨科术后镇痛中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为骨科手术镇痛提供临床研究。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4年5月期间行骨科手术的80例患者,按照采用的镇痛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实验组患者术后连接羟考酮联合氟比洛芬酯配镇痛泵进行镇痛(盐酸羟考酮50 mg+氟比洛芬酯250 mg+生理盐水至100 mL),对照组患者术后连接地佐辛联合氟比洛芬进行镇痛(地佐辛25 mg+氟比洛芬酯250 mg+生理盐水至100 mL)。观察两组患者术后镇痛的VAS、BCS与Ramsay评分的差异性;分析两组患者总体满意度的差别;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镇静不良反应的状况。结果:实验组术后镇静1 h、3 h、5 h、7 h的VAS、B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12 h、24 h以及48 h的VAS、BCS评分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1 h、3 h、5 h、7 h、12 h、24 h以及48 h的Ramsay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I级、II级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III级、IV级满意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术后镇静发生的头晕、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异常、以及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羟考酮联合氟比洛芬酯用于骨科术后镇痛,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VAS、BCS评分,显著提高患者镇痛总体满意度,安全可靠,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的骨科术后镇痛方法。

    作者:祖翠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棕色瘤的鉴别诊断与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棕色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评估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0年1月至2012年1月确诊棕色瘤9例,其中男性5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37.6岁(19~51岁),平均病程5.4年(2.5年~15年)。所有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消瘦乏力、厌食恶心、全身多处疼痛及骨密度降低、甲状旁腺激素增高。全部病例均为多发。所有患者术前均行颈部薄层CT扫描以确定甲状旁腺位置及有无肿块。承重骨上的棕色瘤行手术切除、同种异体骨植骨,必要时加用内固定;非承重骨上的棕色瘤无需特别处理。结果:随访时间2年~5.5年,平均随访时间3.2年。术后6周左右未切除的棕色瘤病损表现出好转迹象,皮质骨吸收处变化早明显,术后3~6月骨质疏松明显好转。异体骨平均愈合时间为13.2月。无一例发生感染,异体骨排斥反应及内固定断裂。随访期未见棕色瘤进一步形成。结论:有尿路结石、高血钙、广泛骨质疏松的少见部位骨巨细胞瘤样患者应高度怀疑棕色瘤。病理诊断应与骨巨细胞瘤仔细鉴别。棕色瘤经外科手术及抗骨质疏松等综合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疗效。

    作者:贺军;林杨景;向登;刘金望;余华;蒋涛;林炎水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扁桃体及腺样体摘除术对6~12岁儿童血清IgG、IgA、IgM的影响

    目的::探讨扁桃体腺样体摘除术对6~12岁儿童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的影响。方法:30例全麻下行扁桃体和腺样体摘除手术的患儿设为手术摘除组,年龄6~12岁,分别于术前1 d及术后6个月检测血清IgG、IgA、IgM的含量,并与30例6~12岁的健康儿童(对照组)作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手术摘除组术前、术后IgG、IgM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IgA水平较术前降低(P<0.05),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12岁儿童行扁桃体及腺样体摘除术,不会显著影响儿童免疫球蛋白水平。

    作者:陈红;金建平;杨建明;田士忠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不同剂量甘露醇治疗幕上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早期血肿扩大的影响

    目的::观察两种剂量甘露醇治疗方案对中等量幕上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和早期血肿扩大的影响。方法:将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发病时间在24 h内且血肿体积为15~30 mL的急性幕上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给予20%甘露醇250 mL,连续7 d,另一组给予20%甘露醇125 mL快速静脉滴注,连续7 d;采用发病后3月时的mRS评分作为临床疗效指标。 mRS评分为0~2分的定义为结局良好;治疗1 d后复查头颅CT,测量血肿体积,以血肿体积增大比入组时增大33%以上定义为早期血肿扩大。结果:共入选78例,两组各39例,采用250 mL甘露醇治疗组发病后3月时结局良好的有17例,占43.9%(17/39),采用125 mL甘露醇治疗组有26例,占66.7%(26/39),两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采用250 mL治疗组血肿扩大比率为17.9%(7/39),125 mL治疗组为7.7%(3/39),两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对于中等量的幕上脑出血,125 mL甘露醇的临床疗效好于250 mL,且低剂量治疗对早期血肿扩大的影响较小,临床应扩大样本深入研究有利于其推广。

    作者:余江;肖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ACE、ACE2基因在急性主动脉夹层和冠心病患者中表达的差异性研究

    目的::探索ACE、ACE2基因在急性主动脉夹层和冠心病患者中表达是否存在差异。方法:收集68例患者血液样本,其中急性主动脉夹层34例(含Stanford分型A、B型),冠心病21例,对照组13例;所有患者均于入院后第2天清晨空腹采静脉血2 mL送检血浆ACE浓度。上述患者实施手术时于术中取动脉壁组织用于mRNA检测;实施开胸手术并取得主动脉壁者主动脉夹层12例,冠心病16例。结果:主动脉夹层组ACE浓度为(17.9±7.9)U/L,冠心病组ACE浓度为(33.5±8.1) U/L,对照组ACE浓度为(38.4±4.8)U/L,有统计学意义(P<0.05)。 ACE基因在主动脉夹层组中的表达为(0.2265±0.3783);冠心病组中的表达为(7.0857±7.69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ACE2基因在主动脉夹层组中的表达为(0.7662±0.8586);冠心病组中的表达为(9.6127±11.54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ACE/ACE2的比值在主动脉夹层组中的表达为(0.4138±0.4486);冠心病组中的表达为(0.8111±0.25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血浆ACE浓度,ACE和ACE2基因表达在急性主动脉夹层中显著降低,ACE和ACE2表达失衡可能参与主动脉夹层的发病。

    作者:梁敏;李阳;张尔永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纳米碳混悬注射液用于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纳米碳混悬注射液用于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示踪活检的临床应用。方法:自2012年9月至2014年11月,选择我院收治的经病理检查确诊为乳腺癌的患者89例,于术前30~60 min将纳米碳混悬注射液1 mL分多点注入肿块、活检腔或乳晕区周围皮下。先行前哨淋巴结活检( 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再行腋窝淋巴结清扫。将前哨淋巴结及腋窝淋巴结送病理检查。结果:89例患者中87例检出SLN,检出率为97.75%(87/89);共检出前哨淋巴结386个,平均每例为4.44个;准确率为97.70%(85/87);灵敏度为93.94%(31/33);假阴性率为6.06%(2/33)。结论:采用纳米碳混悬注射液作为淋巴结示踪剂用于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具有简便、易行、可靠的优点,可用于临床实践。

    作者:管海涛;马小斌;刁岩;单昌友;赵阳;闵卫利;刘小旭;王西京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人非抗凝血块中基因组DNA提取不同方法的比较

    目的::比较三种不同方法提取人非抗凝血块基因组DNA的效果差异。方法:分别采用酚/氯仿法,天根试剂盒,Invitrigen purelinkTM试剂盒提取冻存时间较长的非抗凝血块基因组DNA,测定浓度、OD260/280值,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提取的DNA浓度和纯度,测定PCR产物灰度值。结果:三种方法都可以提取出基因组DNA,测定DNA浓度分别为:(35.56±15.27)ng/μL,(45.13±16.54)ng/μL,(57.93±14.5)ng/μL,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A260/A280值分别为:1.46±0.19,1.49±0.16,1.519±0.23,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方法提取的基因组DNA都能通过PCR扩增出目的条带,PCR产物电泳灰度值结果分别为:75.421±3.435,149.32±6.875和229.52±19.5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三种不同方法都能提取出冻存时间较长的非抗凝血块基因组DNA,但Invitrigen purelinkTM试剂盒法效果好。

    作者:邱亚;青玉凤;党万太;周京国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超声心动图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右心收缩功能中的评估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右心收缩功能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因COPD在我院诊治的患者56例设为COPD组及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者53例设为对照组,通过超声心动图的表现情况分析两组间右心收缩功能。结果: COPD组右心房上下径、右心房左右径、右心房面积及右心室流出道近端( 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RVOT)内径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COPD组右心室侧壁厚度(right ventricular wall thickness,RVWT)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组的右房室瓣环收缩期位移(tricuspid annular planesystolic excursion,TAPSE)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组的右心室心肌做功指数( right ventricular myocardial performance index,RV-MPI)、右心室侧壁基底段纵向应变( longitudinal strain of right ventricular lateral wall basal seg-ment,RV-strain)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可用于评估COPD患者的右心收缩功能及右心腔结构,COPD患者现为右心腔增大,右心收缩功能不同程度受损,该方法可用于早期诊断COPD。

    作者:尤雷英;杨永红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SATB1基因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特异AT序列结合蛋白1(SATB1)在食管癌手术标本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荧光定量PCR方法分别检测食管癌和癌旁组织中SATB1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 SATB1蛋白在食管癌中的表达与癌组织的肿瘤细胞分化程度、病理学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等呈正相关(P<0.05),而与病人年龄、性别等无明显相关(P>0.05);SATB1 mRNA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结论: SATB1的表达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密切相关。

    作者:刘康;李杰;王兰;赵云霞;叶俊;李佳;秦家元;宋桂芹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抑制ANGPTL4基因对舌癌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利用反义技术抑制ANGPTL4基因后对舌癌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舌癌细胞Tca8113为研究对象,设ANGPTL4反义寡核苷酸( ASODN)组、ANGPTL4正义寡核苷酸( SODN)组、脂质体组以及空白对照组。转染ANGPTL4 ASODN后检测各组舌癌细胞ANGPTL4表达水平,6MV X线照射后用RT-PCR法检测ANGPTL4表达水平,集落形成试验检测舌癌细胞生长抑制率,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率,流式细胞仪测定Bcl-2蛋白表达。统计学处理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转染ANGPTL4 ASODN后,ASODN组ANGPTL4基因的表达被抑制,较空白对照组下降约44%,而其他三组之间无明显差异。 X线照射后,ANGPTL4 ASODN组集落形成率较SODN组、脂质体组及空白对照组明显下降( F=38.782, P<0.001);凋亡率明显增加(F=156.320,P<0.001);Bcl-2蛋白表达明显下调(F=302.895,P<0.001)。结论: ANGPTL4 ASODN抑制ANGPTL4基因表达后能增加舌癌细胞放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ANGPTL4 ASODN下调舌癌细胞Bcl-2基因表达、增加X线照射后肿瘤细胞凋亡率有关。

    作者:邓红彬;李龙浩;高枫;任庆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恶性肿瘤研究专题

    目前恶性肿瘤已位居人类死因第一位,其发病率还在不断上升,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其发病机制和治疗方式尚未完全明了,因此,对肿瘤病因及治疗的研究是一项长期工作,需要不断探索。本期专题6篇文章,从临床和基础研究的不同角度对肿瘤进行了探讨。《纳米碳混悬注射液用于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临床研究》,介绍了目前乳腺癌外科领域检测前哨淋巴结的新技术,是当前乳腺癌外科领域研究热点。《SATB1基因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首次报道SATB1基因在食管癌中表达,与肿瘤的增殖、浸润、转移密切相关。《MRI和CT在食管癌TN分期中的价值比较》,比较MRI和CT在食管癌TN分期中价值,提示MRI对食管癌的T1-2分期明显优于CT,但对T3-4和N分期价值相当。《抑制ANGPTL4基因对舌癌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提示抑制ANGPTL4基因的表达,能提高舌癌细胞放疗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ANGPTL4 ASODN下调舌癌细胞Bcl-2基因表达、增加X线照射后肿瘤细胞凋亡率有关。《异甘草酸镁对奥沙利铂在人胃癌裸鼠模型中抗肿瘤作用的影响研究》,显示异甘草酸镁与奥沙利铂具有协同抗肿瘤作用。《肥大细胞在胃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的分布及其临床意义》,显示胃癌前病变组肥大细胞数高于胃癌组、胃良性病变组,提示肥大细胞可能参与胃癌的早期病变过程。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川北医学院学报杂志

川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四川省教育厅

主办:川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