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流行性乙型脑炎检测神经元烯醇化酶的临床意义

刘增荣;吕晓江;杨洁;吴春;王建军

关键词:流行性乙型脑炎, 临床特征, 神经元烯醇化酶
摘要:目的:比较普通型与重型儿童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常规实验室检测结果及神经元烯醇化酶浓度,探讨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乙脑住院确诊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乙脑确诊基于临床特征和血清乙脑IgM阳性结果。结果:38例乙脑确诊病例进入分析,普通型20例,重型18例,男女比例2.8∶1,年龄6月龄至12.5岁,平均(5.1±3.0)岁。常规实验室检查结果:外周血白细胞总数;脑脊液白细胞总数;脑脊液蛋白质含量普通型和重型无明显差异。而无论是外周血清还是脑脊液中神经元烯醇化酶,重型乙脑均明显高于普通型。结论:乙脑的临床分型对判断病情仍有指导意义,血清及脑脊液神经元烯醇化酶浓度可以作为帮助判断患儿病情轻重的客观指标。
川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四川省北川县擂鼓镇家庭结构试点调查:2008年汶川大地震前后对比

    目的:客观对比擂鼓镇2008年汶川大地震前后家庭结构情况并分析探讨其原因。方法:于2012年对四川省北川县擂鼓城乡进行深入到户试点调查,将调查结果与采用同样调查方法的2007年数据(调查点包括擂鼓农村)进行纵向对比分析,另就2012年数据横向对比擂鼓城乡间以及羌汉两族家庭结构情况。结果与结论:此次调查的擂鼓城乡与2007年擂鼓农村户均人口均约为4左右。汶川大地震后(2012年)擂鼓农村家庭的户均人数与地震前(2007年)相比减少了7%;擂鼓农村2007年家庭96%为核心、主干与夫妇家庭,地震后(2012年)这个比例下降至80%,扩大和其它家庭显著增加,类型更趋多元化。擂鼓城镇与农村不分民族来看家庭结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擂鼓农村羌族与汉族对比:家庭规模羌汉差距不大(P>0.05);家庭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家庭更趋多元化;家庭代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家庭更趋大户型。

    作者:米红兰;杨正伟;程盼;石忻蔚;殷欢欢;陈家民;沈庆恒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选择性 COX-2抑制剂尼美舒利对人卵巢癌细胞株移植瘤生长的不同影响

    目的:探讨选择性COX-2抑制剂尼美舒利( Nimesulide)对COX-2表达不同的人卵巢癌细胞株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培养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COX-2表达阴性)和OVCAR-3(COX-2表达阳性),制作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应用尼美舒利干预,观察各组肿瘤的生长情况,绘制生长曲线,计算抑瘤率。测定移植瘤组织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含量。结果: SKOV-3组治疗组的肿瘤体积与对照组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1.0264±0.34)cm3vs(1.6682±0.94)cm3(P=0.19>0.05);两组肿瘤的VEGF含量比较为没有统计学差异(1481.1±235.61)pg/mL vs(1648±179.02)pg/mL(P=0.09>0.05);两组的肿瘤生长曲线没有显著分离。 OVCAR-3组治疗组的肿瘤体积(0.1396±0.061) cm3小于对照组的肿瘤体积(0.2634±0.056)cm3(P=0.01),抑瘤率为56.3%;治疗组的肿瘤生长曲线较对照组低平。治疗组肿瘤的 VEGF含量为(1070.4±578.29)pg/mL,低于对照组肿瘤的VEGF含量(1641.3±541.84)pg/mL(P=0.04)。结论:选择性COX-2抑制剂对COX-2表达阳性的人卵巢癌组织有抑制生长的作用,对COX-2表达阴性的人卵巢癌组织的生长没有表现出抑制作用,这可能与COX-2抑制剂对COX-2表达不同的肿瘤组织内VEGF含量有不同的影响相关。

    作者:石琪;张科荣;王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双侧跟腱黄色瘤1例

    跟腱黄色瘤是一种继发于脂代谢紊乱的少见疾病,临床表现多样,发生于肌腱上的可为丘疹或结节状,临床少见,病变呈多发、对称性分布,大小不一。本文报道1例临床双侧跟腱黄色瘤病例,俗称腱黄瘤。

    作者:王枰稀;张廷玖;王进;庾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戊巴比妥钠在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复制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戊巴比妥钠在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复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雄性Wistar大鼠,实验组采用“高脂饲养+戊巴比妥钠+链脲佐菌素( streptozotocin,STZ)”的方法复制2型糖尿病模型,对照组采用“高脂饲养+STZ”的方法复制模型,各时期以空腹血糖>7.8mmol·L-1作为2型糖尿病模型的判断标准。结果:(1)实验组大鼠胰腺与肝脏组织呈现典型的糖尿病病理改变;(2)STZ注射后第2、4、6、8周比较,实验组大鼠成模率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3)在STZ注射后第6和8周,实验组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4)实验各期血糖变异度比较,实验组大鼠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戊巴比妥钠结合小剂量STZ可以提高2型糖尿病模型的成功率和稳定性,降低死亡率和模型之间的血糖差异性。

    作者:刘华;刘行海;冯乾;张婷;买文丽;兰海涛;郑倩;刘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浆甲状腺激素水平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血浆甲状腺素水平的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40例COPD急性加重期及稳定期患者为研究对象,35例年龄匹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3组血浆甲状腺激素(TT3、FT3、FT4、TT4)及超敏促甲状腺激素(hTSH)水平。同时检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动脉血氧分压水平,并分析其与PaO2的相关性。结果: 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及稳定期血清TT3、FT3、FT4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 P<0.05)。 COPD急性加重期血浆TT3、FT3、FT4水平显著低于稳定期(P<0.05)。 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PaO2与血浆TT3、FT3、FT4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COPD急性加重期血浆TT3、FT3、FT4水平显著低于同龄健康对照组,血浆甲状腺素水平测定及动态观察有利于COPD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及预后估计。

    作者:陈小兵;冯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后严重并发症的防治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后严重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对本组216例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患者术后急性心包填塞,低心输出量综合征及室性心律紊乱等严重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共死亡7例,死亡率为3.2%,各种并发症25例,而上述三种并发症占72.7%。结论:术后24 h对于严重并发症的正确预防与处理是保证安全的关键所在。

    作者:冯永健;何佳虹;刘晓川;董斌;杨宁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链球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1例

    报告1例链球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患者女,56岁,因右下肢表皮剥脱、糜烂、坏死、疼痛5 d,无尿3 d入院。入院后患者出现低血压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右下肢皮损处分泌物培养示草绿色链球菌生长,诊断为链球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

    作者:张正中;牟韵竹;杨浩;陈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南充市钩体患者血清IFN-γ、TNF-α、IL-10动态观察

    目的:了解钩体病人病程不同时期血清中IFN-γ、IL-10、TNF-α动态变化特征。方法:通过MAT、钩体分离培养、PCR检查确定实验室诊断病例,再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IFN-γ、TNF-α、IL-10的水平。结果:实验室确诊病例24例。早、中、晚期IFN-γ水平均较正常人高(P<0.05),早、中、晚期IFN-γ水平无差别;早、中期TNF-α水平较正常人高(P<0.05),晚期TNF-α水平与正常人无差别(P>0.05),中期较早、晚期高(P<0.05),早期与晚期无差别(P>0.05);早、中、晚期IL-10水平均较正常人高(P<0.05),早期较中期高,中期较晚期高(P<0.05)。结论:三种细胞因子IFN-γ、TNF-α、IL-10水平在钩体病的病程中呈现出各自的变化规律,提示IFN-γ、IL-10和TNF-α可能在机体清除钩体及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均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张廷君;周仲辉;曾跃;刘凤君;王贵霞;林家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心功能Ⅲ、Ⅳ级慢性心衰患者血清 CA125与 NT Pro-BNP浓度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血清糖类抗原125(serum carbohydrate antigen 125, CA125)与B型脑钠肽前体(N-Terminal-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 Pro-BNP)相关性,为CA125与NT Pro-BNP联合应用CHF诊断和预后提供依据。方法:在住院患者中随机抽取纽约心功能分级为Ⅲ级、Ⅳ的慢性心衰患者各50例,入院后24 h内分别检测NT Pro-BNP、CA125、心脏彩超,心衰好转后复测 CA125、NT Pro-BNP 水平。结果:(1)心功能Ⅳ级心衰患者CA125,NT Pro-BNP升高显著高于心功能Ⅲ级心衰患者;(2)心衰患者CA125升高程度与NT Pro-BNP呈正相关,CA125升高程度与左室EF值呈负相关;(3)心衰控制好转后,血浆CA125、NT Pro-BNP浓度同步下降。结论:慢性心衰患者血清CA125浓度与NT Pro-BNP呈正相关,可联合作为诊断心衰及判断心衰严重程度、预后的指标。

    作者:韩琳;赵祥海;吴宜鸣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中药联合化疗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中药喜丹汤联合化疗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能否提高疗效。方法:经病理明确诊断的未经手术治疗的120例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EP方案化疗治疗,研究组采用中药喜丹汤联合EP方案治疗。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CR+PR)分别为75.0%(45/60)、56.7%(33/6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中位生存时间及生存时间曲线:研究组10.9个月(10.5~11.2);对照组8.1个月(7.4~8.8),两组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1);1年生存率研究组为53.3%(32/60),对照组为31.7%(19/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见的毒副反应主要表现为血液学毒性及胃肠道反应,患者均可耐受。结论:中药联合化疗能提高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延长其生存期。

    作者:冉文华;魏章英;孙支芳;马维蓉;罗晓红;岳书华;林建萍;王国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核转录因子-κB的研究进展

    核转录因子-κB存在于体内多种细胞内,活化后与特定的靶基因启动子结合,从而启动基因转录,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病过程。本文综述了NF-κB在各种疾病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作者:崔艳;曹小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近视遗传学研究进展

    近视是一种全世界范围常见的屈光不正,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及其交互作用引起的多因子复杂疾病。近视遗传学研究的丰富成果,以及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革命性进步,为破译近视的病因和发病机理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机会。

    作者:廖萱;兰长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3.0 T磁共振波谱成像结合T2 WI对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的鉴别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波谱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结合T2WI对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证实的前列腺病变患者的MRI资料,其中前列腺增生27例,前列腺癌22例,所有患者均行常规T2 WI及MRS检查。 T2 WI分析前列腺的大小、形态、病变位置、信号特点和病变累及的范围等。 MRS根据穿刺病理结果选择体素,测量相应体素的枸橼酸盐( Citrate,Cit)、胆碱( Choline,Cho)、肌酸( Creatine,Cre)的峰值、( Cho+Cre)/Cit的比值。数据经K-S检验证实为正态分布后,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比较。结果:22例前列腺癌病例中T2 WI序列18例有典型的肿瘤征象,其中4例膀胱受累,12例精囊腺受累,4例直肠受累,盆腔淋巴结转移8例,骨盆转移11例。余4例未见明显前列腺癌征象。所有前列腺增生病例T2 WI序列均具有典型的增生征象。前列腺癌病例共选取136个体素,MRS主要表现为Cit峰明显降低甚至消失,Cho峰显著升高,两者波峰可呈现倒置。前列腺增生病例共选取132个体素,MRS主要表现为Cit峰高耸,Cho峰及Cre峰较低。前列腺癌组(Cho+Cre)/Cit平均值为2.05±0.61,前列腺增生组为0.53±0.19,两组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特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7.241,P<0.05)。结论: MRS结合T2WI对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兴华;曾文兵;汪明全;温云;王怀武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把放久了的包埋组织块放在湿盒里湿润可避免或减少组织切片碎裂

    我们近的经验表明,甲基丙烯酸树脂或石蜡包埋的组织块,放置或保存几年之后会变干、变脆,所切组织切片在切片时较易碎裂;把组织块放在湿盒里湿润过夜或几天后再切,可避免或减少这种碎裂。

    作者:杨正伟;向宇;郭洋;彭彬;白桂芹;董兴堂;黄小丽;马利;陈静;杜馨;张思航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流行性乙型脑炎检测神经元烯醇化酶的临床意义

    目的:比较普通型与重型儿童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常规实验室检测结果及神经元烯醇化酶浓度,探讨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乙脑住院确诊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乙脑确诊基于临床特征和血清乙脑IgM阳性结果。结果:38例乙脑确诊病例进入分析,普通型20例,重型18例,男女比例2.8∶1,年龄6月龄至12.5岁,平均(5.1±3.0)岁。常规实验室检查结果:外周血白细胞总数;脑脊液白细胞总数;脑脊液蛋白质含量普通型和重型无明显差异。而无论是外周血清还是脑脊液中神经元烯醇化酶,重型乙脑均明显高于普通型。结论:乙脑的临床分型对判断病情仍有指导意义,血清及脑脊液神经元烯醇化酶浓度可以作为帮助判断患儿病情轻重的客观指标。

    作者:刘增荣;吕晓江;杨洁;吴春;王建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糖尿病动物模型研究概述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多因素的代谢性疾病,与遗传因素和坏境因素密切相关,病因十分复杂。通过建立相应的动物模型来探索其具体的发病机制,为临床治疗糖尿病寻求新的途径和方法。近十几年来,研究者已通过手术、药物刺激、转基因等多种方式构建了以鼠、猫、猪、灵长类为代表的一系列糖尿病动物模型。本文就糖尿病中为主要的Ⅰ型和Ⅱ型糖尿病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及特点进行综述,以期为后续研究者根据自己的实验目的与需求合理选择动物模型提供便利。

    作者:朱宏伟;施晓会;刘红;郑倩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清热药解热作用的文献再评价

    对清热药药理作用中的解热作用进行文献再评价。选择《中药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教材中20味清热药作为评价对象,通过查阅、归纳、整理2013年以前公开发表的有关清热药解热作用的研究文献,根据重复和综合评价等原则,自拟中药解热作用的评定标准,对清热药的解热作用进行文献再评价,以确定其可靠性。黄芩、柴胡、青蒿、板蓝根、金银花、连翘作用确切;黄连、半枝莲、地骨皮、忍冬、玄参、石膏、大青叶、牡丹皮、栀子实验依据不足;黄柏无解热作用;知母、苦参、蒲公英、生地黄、赤芍未见相关研究文献。

    作者:张涓;李晓会;马丽娜;张恩户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糖尿病研究专题

    糖尿病一词是从西方医学词汇diabetes mellitus翻译而来。关于这种疾病的记载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但是人类真正对糖尿病的认识是在1921年--加拿大Banting发现并提纯胰岛素以后。为了纪念他对糖尿病治疗的巨大贡献,国际糖尿病联盟自1991年起将Banting的生日11月14日命名为“世界糖尿病日”。虽然胰岛素的发明,被誉为人类征服糖尿病新的里程碑,但是糖尿病的发病率在世界各国仍在急剧增加,糖尿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社会问题。

    作者:郑倩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地特胰岛素与优泌林中效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地特胰岛素治疗妊娠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0例门诊妊娠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优泌林中效胰岛素组(对照组)和地特胰岛素组(治疗组),所有病人均给予符合妊娠期要求的糖尿病教育及糖尿病饮食和运动,对照组使用优泌林中效胰岛素控制空腹血糖,治疗组使用地特胰岛素控制血糖,两组均为每晚睡前注射一次,两组均辅以餐时门冬胰岛素治疗,全部病例观察3个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更高的治疗达标率,更好的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更少的夜间低血糖(P<0.05)。结论:地特胰岛素在治疗妊娠糖尿病较中效胰岛素更具有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蒲素;魏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原花青素对2型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

    目的:研究原花青素( PC)对2型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影响。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所有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 A组)、模型组( B组)、PC治疗组( C组),每组8只。8周末,测定大鼠血清血糖( FBG)、血清胰岛素( FINS)、胰岛素敏感指数( ISI)、丙二醛( MDA)水平及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坐骨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常规坐骨神经HE染色。结果:与A组比较,B组的FBG、MDA和FINS水平显著升高,ISI、SOD活性和坐骨神经传导速度明显降低( P<0.01 or P<0.05)。 C组的FBG、MDA和FINS水平较模型组降低,而ISI和SOD活性明显增强(P<0.01 or P<0.05)。 C组的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快于B组。 C组坐骨神经病理学改变较B组轻。结论: PC对2型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变具有保护作用,该保护作用的机制可能与降低血糖,增强SOD活性,清除过多的氧自由基有关。

    作者:刘行海;买文丽;郑倩;刘华;敬华娥;陈大斌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川北医学院学报杂志

川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四川省教育厅

主办:川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