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新;王思齐;翁志梁;吴恩福
典型的肺转移瘤的X线胸片和CT表现已为人们所熟知[1,2],空洞型转移虽有X线平片分析报道,但CT的分析报道不多.本研究回顾性分析13例空洞型肺转移瘤的CT表现,旨在提高其诊断水平.
作者:杨贵昌;袭军祥;李文进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18F-FDG葡萄糖代谢显像结合99mTc-MIBI静息灌注显像评价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经皮冠心病介入治疗(PCI)后的心肌代谢及血流灌注.材料和方法: 用符合线路ECT对25例AMI患者在PCI术后2周行18F-FDG及99mTc-MIBI显像,通过圆周剖面半定量分析,评价局部心肌灌注、代谢和超声心动图检测的室壁运动功能之间的关系.结果: 术后2周运动正常心肌节段99mTc-MIBI%与18F-FDG%摄取值分别为83.7±15.7、89.4±13.6,比运动减弱节段(68.5±17.3、71.2±18.6)和无运动节段(32.3±14.9、56.1±18.8)高,(P<0.01);3个月后运动恢复心肌节段(n=67) MIBI%、FDG%分别为43.6±14.6、71.1±17.9高于运动未恢复节段(n=49) 的31.5±13.4、48.0±14.3高(P<0.01).室壁运动评分指数(WMSI)与99mTc-MIBI缺损%成正相关(r=0.791).结论: 心肌血流灌注、代谢显像能预测室壁运动改善,可用于临床判断PCI术后疗效.
作者:吴翼伟;章斌;杨向军 刊期: 2005年第02期
1 病历简介患者,女,43岁.3天前因出现胸锁关节酸痛不适,来院就诊.胸部X线检查发现左侧心膈角处一类圆形高密度影,边界清楚,密度均匀.膈面光整,心脏大小正常.初步诊断为: 左下肺占位病变(图1).为求进一步诊治,收住入科.查体: T36.5℃ ,P72次/min,R18次/min,BP16/10kPa.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楚,自动体位.皮肤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胸锁关节处压痛(+),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界叩诊不大,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及心包摩擦音.实验室检查无特殊.CT扫描: 左侧前下纵隔心膈角处见一卵圆形囊性肿块,约4.4cm×2.5cm,壁薄,边界光整,密度均匀,CT值约为17Hu(图2),诊断为心包胸膜囊肿.
作者:刘咏;王作勤;赵玮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MRI诊断急性脊椎外伤的价值.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急性脊椎外伤的MRI表现.结果: 18例急性脊椎外伤中MRI清楚显示椎体骨折14个,椎体脱位4个,椎间盘突出13个,急性脊髓损伤11个,其中不同程度脊髓受压损伤8例,离断3例.结论: MRI能清楚显示椎体骨折、椎体滑脱、椎间盘突出、脊髓损伤等细节情况,是急性脊椎外伤首选的影像检查方法.
作者:张文兰;冯真理;刘宇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对脑脓肿的诊断及与颅内囊性、坏死性肿瘤鉴别诊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 对14例脑脓肿与17例颅内囊性、坏死性肿瘤的DWI信号特征进行分析,测量并比较病灶的表观扩散系数 (ADC) 值、病灶与对照区的ADC值比率(ADC率,rADC).结果: 14例脑脓肿在DWI上均呈程度不等的高信号,其中12例在ADC上呈低信号,平均ADC值为(0.62±0.29)×10-3mm2/ s,平均rADC为0.77±0.36;17例囊性、坏死性肿瘤中15例在DWI上呈低信号,16例在ADC上呈高信号,平均ADC值为(2.37±0.70)×10-3mm2/ s,平均rADC为3.24±1.08.统计分析显示脑脓肿与囊性坏死性肿瘤的平均ADC值及rADC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前者均显著低于后者; DWI与ADC相结合对脑脓肿的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4.6%、94.1%,显著高于文献报道相应常规MRI的60%、27.27%.结论: DWI与ADC能有效反映脓肿与囊性、坏死性肿瘤的不同液态性质,对脑脓肿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沈训泽;龚向阳;蒋定尧;张德钧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失代偿期肝硬化(decompensated cirrhosis,DCC)肾脏病变的CT表现和临床意义.材料和方法: 分析38例临床、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证实为DCC和40例同期腹部正常者的CT检查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以同样的方法做腹部平扫和双期增强扫描.对CT资料进行如下统计学分析和比较: 双侧肾脏动脉期皮质厚度、皮质增强程度和肾脏大小(前后径+横径/2).结果: 肾皮质厚度病例组(0.62cm)明显小于对照组(0.79cm).病例组肾皮质增强程度(97.43Hu)明显弱于对照组(116.74Hu);肾脏大小指数病例组(3.89)明显小于对照组(4.61).结论: 肾脏萎缩和肾皮质血流灌注降低是DCC患者肾脏病变的常见CT表现.
作者:薛雁山;王峻;陈麦林;王新文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肺曲菌病(Pulmonary aspergillosis,PA)多发生于机体免疫力下降以及长期应用抗生素、激素、免疫抑制剂等慢性衰竭患者,并成为这些慢性肺部疾病和慢性全身性疾病的并发病[1~3],临床诊断困难,死亡率较高.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经临床和病理证实的13例肺曲菌病CT表现,以加深认识,提高其诊断水平.
作者:谢继承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肺是转移性肿瘤发生多的部位,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2004年经临床病理证实为肺转移瘤107例,旨在提高其诊断水平.
作者:张杰;卜庆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 提高X线胸片和CT诊断肾移植后巨细胞病毒(CMV)肺炎的水平.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肾移植后CMV患者的X线胸片和CT表现.结果: 肾移植后CMV肺炎8例X线胸片表现为磨玻璃影和实变影,3例胸片正常;CT表现为双肺弥漫性病变,磨玻璃影为常见,并与其它影像学表现合并存在,主要与实变影和多发性小结节样影合并存在;磨玻璃影在所有患者均表现为两侧肺分布.10例患者有多发性小结节样影;8例患者有多发实变影;5例并发有少量胸腔积液和小叶间隔增厚.结论: 肾移植后CMV肺炎的CT表现有一定特点,结合临床可提示诊断.
作者:蔡后荣;陈明;张古田;严晓敏;张英为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宫腔镜手术是妇产科微创诊疗技术,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临床.如何保障宫腔镜手术的安全和提高疗效,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焦点之一.本研究通过对95例经腹部超声监护宫腔镜手术结果进行分析,旨在探讨腹部超声监护在宫腔镜手术中的临床意义和注意事项.
作者:水旭娟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老年性痴呆(Alzheimer病,AD)的起病隐袭,确诊只能依靠尸检.因此,AD的早期诊断及准确鉴别是当今急待解决的课题.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被认为是AD的超早期阶段,如能早期预测MCI向AD的转化,有助于尽早采取合理的干预措施.近年来,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SPECT)在MCI、AD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面的价值日益受到重视.通过静脉注射锝-99m-六甲基丙烯胺肟(99mTc-HMPAO), 99mTc-双半胱乙酯(99mTc-ECD)作为显像剂, SPECT可测定局部脑血流(rCBF).
作者:高平;秦绍森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DDR系统双能量技术普通X线胸片与骨组织像对肋骨骨折的首诊检出率.材料和方法: 利用DDR系统的双能量减影技术对126例胸部创伤中高度怀疑伴发肋骨骨折的患者进行胸部X线平片检查.结果: 普通胸片对肋骨骨折的首诊总体检出率为94%,单根、多根及多根多发性肋骨骨折的检出率分别为91.7%、92.4%和80.8%.骨组织像对肋骨骨折的首诊总体检出率为98%,单根、多根及多根多发性肋骨骨折的检出率分别为100%、98.9%和96.1%.结论: DDR系统双能量减影X线成像技术的骨组织像明显提高肋骨骨折的诊断率(P<0.01),降低误诊率,尤其对无错位性肋骨骨折.
作者:杨凯;陈林;江泓;谈旭东;吴捷;汪洋;岳建国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淋巴系统是人体主要的免疫系统,包括淋巴管道、淋巴组织和淋巴器官.淋巴结是周围淋巴器官重要的组成部分,对细菌、异物、毒素和癌细胞等物质和大分子有阻止扩散和清除作用[1,2],许多疾病的发展都会影响到淋巴结.腹部脏器众多,淋巴引流较复杂,多数淋巴结位置深在,难以触及,单凭临床症状及查体结果难以正确诊断腹部淋巴结疾病.淋巴造影、超声、CT、MRI、核素等各种影像学方法在协助临床正确诊断腹部淋巴结疾病以及观察疗效方面起着重要作用[2].了解中上腹淋巴结的正常解剖结构、引流途径及其分布,各种影像学检查对淋巴结的显像原理、正常异常表现、诊断价值、优缺点及影像学检查方面的新进展,对合理选择影像学检查方法,正确评价检查结果,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有重要意义.
作者:周瀚;杨志刚;闵鹏秋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乳腺钼靶摄影结合计算机辅助检测(CAD)诊断乳腺癌的作用.材料和方法: 101个经CAD辅助诊断的病灶得到病理证实为乳腺癌,计算CAD的检出率;比较1名医生使用CAD前、后与医生双读片对乳腺癌的检出率;比较医生使用CAD前、后对于乳腺癌的诊断率.结果: CAD对于乳腺癌的检出率为89.1%,使用CAD后早期乳腺癌的检出率提高了16.3%,与医生双读片的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使用CAD后乳腺癌诊断的假阴性率下降16.8%.结论: CAD可以替代双读片,提高早期乳腺癌的检出率,并降低乳腺癌诊断的假阴性率.
作者:高燕莉;刘晓娟;王丽;麻增林;翟仁友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磁共振尿路造影(MRU)诊断输尿管肿瘤的价值.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24例经病理证实的输尿管肿瘤的MRU表现.MRU采用重T2W 3D TSE序列并于梗阻端行常规MRI.结果: 24例MRU均表现为输尿管突然截断,与术中所见梗阻部位及程度相符.MRU对多发病变(肾盂、输尿管、膀胱移行细胞癌)的显示,也与手术所见相符.MRI在22例输尿管梗阻端发现软组织肿块,2例管壁增厚.结论: MRU能准确显示输尿管梗阻程度、部位,MRI能准确显示梗阻处输尿管的形态改变、软组织肿块,有助于定性诊断.
作者:梁宇霆;马大庆;靳二虎;张艺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脑实质海绵状血管瘤(cavernous angioma,CA)的CT、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CA的CT和MRI表现. 结果: 15例CA共检出19个病灶.CA可发生于脑内任何部位,单发多见(13/15).15例CT和MRI平扫均发现所有病灶.CA的CT平扫均表现为高或稍高密度;CA的MRI平扫表现为T1WI呈等或低信9个,高信号7个,混杂信号3个;T2WI呈高低混杂信号,16个病灶周围伴有低信号环,无占位效应;CT和MRI增强扫描无或轻度增强.结论: CA有典型影像表现,CT和MRI平扫对明确诊断具有重要意义,MRI优于CT,是首选和佳的影像学方法.
作者:田国才;黄胜;龚沈初;崔磊 刊期: 2005年第02期
1 病历简介患者,女,48岁.近3个月经常做跳绳运动,逐渐出现右股内侧疼痛,因近期疼痛加重且出现包块就诊.查体: 轻度跛行,右下肢外展受限,右股内收肌上部可触及一约5cm×3cm肿块,无明显移动,质韧且有轻度触痛.超声所见: 右股内收肌近端肌纤维与肌腱移行处探及一4.4cm×2.2cm稍强回声团块,边界较清,未见包膜回声,切面内呈团簇状强回声,可见周边血流信号(图1,2).超声诊断: 右股内收肌骨化性肌炎.
作者:薛晓艳;王吉发;张秋萍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B型超声在肥厚性幽门狭窄术前诊断及观测术后幽门恢复过程的应用.材料和方法: 对39名患儿分别于术前、术后7天、1个月直至6个月时进行超声检查,详细测量幽门管各径值.结果: 术前幽门管长径20.13±2.81mm,直径13.97±1.87mm,肌层厚度4.81±0.78mm;术后7天时,切口部位肌层明显变薄;术后2个月, 前壁肌层厚度恢复正常;术后4个月,长径、直径及左右侧壁肌层厚度恢复正常;术后5个月,后壁肌层厚度恢复正常.结论: 超声不仅可作为肥厚性幽门狭窄的首选检查方法,而且可观测术后幽门管的恢复过程.
作者:吴梦琦 刊期: 2005年第02期
高分辨力CT的应用极大地改善了肺部弥漫性疾病的诊断,能够更好地显示受累肺实质严重的区域和影像学特征,但是扫描层间距为10~20mm时,可能会遗漏局灶性的肺部异常.多层螺旋CT能够将扫描的原始数据进行轴位的HRCT重建和在工作站进行冠状位图像的重建,是一种新的诊断技术[1].本研究扫描了48例临床诊断为肺部间质性改变的患者,比较冠状位图像和轴位HRCT在诊断肺部间质性疾病中两种方法的优劣.
作者:张永林;茹晋丽;薛雁山;王新文;王澎;李天平;魏玉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SARS痊愈患者继发骨坏死的临床及MRI表现. 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63例SARS痊愈患者继发骨坏死的MRI表现. 结果: 继发骨坏死者17例,31个骨骼受累,共33个病灶.股骨头20个,股骨下端7个,胫骨上端4个,髌骨2个.结论: SARS痊愈患者继发骨坏死以多骨受累,多发病灶,且表现多样为特点,MRI全面检查,密切随访有症状的骨与关节十分重要.
作者:张庆海;蔡幼铨 刊期: 200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