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逸凤;杨立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alignant fibrous histiocytoma,MFH)是发生率仅次于平滑肌肉瘤的软组织肉瘤[1],多发生于四肢、躯干和腹膜后区,转移和术后复发率较高,转移至肝脏的较常见[2],但原发于肝脏的仅见个案报道[3,4].现就本院1例经手术证实的肝脏原发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及既往文献报道,做一综合性分析.
作者:陈三三;曾晓华;陈娜 刊期: 2004年第05期
1 材料和方法1.1 东芝Xpress/gx螺旋滑环CT机的扩音系统仅设置扫描控制台至检查室声道,无候诊室声道,当候诊患者增多时,发自控制台的检查顺序、准备及管理等指令无法向候诊室患者传递,不但影响检查效率,而且有时干扰正常秩序,甚或发生差错.经分析扩音电原理图,在保持扩音系统总体性能、结构不变的基础上,增加部分器件,科学改进,扩充增设了候诊室声道,实现双声道扩音.
作者:田跃忠;明维忠 刊期: 2004年第05期
CT球管和X线球管的构造基本一致,但是由于CT机连续工作的特性,要求球管热容量大,因而带有油循环散热装置.从故障分析,球管损坏有如下原因.
作者:郭祥彬;李伟;张软英 刊期: 2004年第05期
颅脑转移瘤是中枢神经系统较常见的肿瘤, 占颅脑肿瘤的2%~10%,约1/3为单发病灶.其原发癌又以肺癌多见[1].本研究回顾性分析1990~2002年我院经手术病理或临床随诊证实的肺癌单发脑转移56例CT及临床资料,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作者:杨贵昌;李文进 刊期: 2004年第05期
1 病历简介患者,男,38岁,左侧偏头痛近5个月,鼻衄近2个月,伴鼻塞.体检:左鼻部及左面颊部明显膨隆,左鼻腔充满软组织肿块.CT平扫:左上颌窦及鼻腔(左侧为主)内可见较大软组织密度肿块影,CT值为42~65Hu,上颌窦内侧壁及前壁骨质破坏(图1).肿块向上突至筛窦,破坏部分筛窦骨质(图2);向下破坏齿槽骨;向前侵及面颊部,突至并充满左前鼻腔,其密度减低,CT值为16~25Hu(图3);向后充满后鼻腔及鼻咽腔,与鼻咽结构界限不清;左侧骨性鼻甲和部分鼻中隔破坏消失,鼻中隔且受压右移,右侧上颌窦、左侧筛窦及额窦内可见密度增高影.
作者:肖喜刚;单伟东;韩雪 刊期: 2004年第05期
1 病历简介患者,男,27岁.自诉于1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昏迷不省一次,持续约1小时,当时无四肢抽搐、口吐白沫、大小便失禁,醒后有颞部阵发性头痛.入院后先行MR检查,当天傍晚又突然出现持续深昏迷,急诊行颅脑CT检查.查体:脉搏55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为20/12kPa,左侧面部约10cm×15cm的片状紫黑色胎恙,病发前与术后均无明显变化.
作者:华利洪;许孟君;寿元苗 刊期: 2004年第05期
1 病历简介患者,男,44岁.因间断腹痛,恶心、呕吐3天,加重1天入院.近2年来多次出现腹部绞痛,伴腹胀、恶心、呕吐及不能排便排气,每次持续时间3~10余天.
作者:程卫东 刊期: 2004年第05期
1 病历简介患者,15岁.经期下腹痛2年,进行性加重3个月,发现盆腔囊性占位1周.超声检查:盆腔内左侧附件区见124mm×73mm×79mm囊性包块,边界清,囊壁厚,均匀规则,似子宫肌壁回声(图1),紧邻其右侧见一子宫结构,与子宫分界不清.左肾未显示.超声提示:盆腔内囊性占位--考虑子宫畸形(双子宫?)伴宫腔积血可能,左肾缺如.
作者:韩红;齐青;王文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胃癌是起源于粘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居消化道恶性肿瘤的首位.手术切除是治疗胃癌的主要手段.本研究总结分析了2000-05~2003-10 102例胃癌患者术前胃超声检查的资料,旨在探讨超声对胃癌分期的应用价值.
作者:齐信王;汤贞彦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评估CT、MRI对肝脏局灶结节性增生(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FNH)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FNH(6例经病理证实,3例经磁共振特异性对比剂Resovist证实)的CT、MRI表现和术前或穿刺前诊断.结果:8例为单发病灶、1例为3个病灶.10个病灶呈稍低密度,其中7个T1WI为稍低信号、T2WI稍高信号,3个病灶T1WI和T2WI为稍高信号;1个病灶为等密度和等信号;CT动脉期明显增强、门静脉期轻度增强或无增强;MRI的增强方式与CT相似,但10个病灶存在明显的延迟增强.7个病灶检出瘢痕,T1WI呈低信号、T2WI高信号,动脉期和门静脉期无增强、延迟期轻至中度增强.8例单发病灶均正确诊断为FNH.结论:CT和MRI能显示FNH的特征性改变并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李世杰;叶慧义;杜静波;胡广忠;马书亮;张德秀 刊期: 2004年第05期
近年来,随着药物流产的广泛应用,流产后阴道出血的病例逐年增多,出血原因的诊断是临床亟需解决的问题,经腹超声虽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对微小病灶敏感性不够高,对阴道出血患者行经直肠(TR)彩色多普勒(CD)超声检查对提高诊断率、避免经阴道超声检查具重要意义.本研究对药物流产后出血时间延长、临床可疑不全流产者行经腹(TA) 二维(2D)、TACD与TR 2D、TRCD对照观察,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
作者:何以敉;高上达;林礼务;王艳;叶琴;吴丽足;俞丽云 刊期: 2004年第05期
1 病历简介患者,女, 29岁.因反复发热、咳嗽、咳痰1年,复发10天来我院就诊.患者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寒战、发热,以下午明显,体温波动于38.5~39.5℃,高达40.2℃,未服退烧药体温可逐渐降至正常,伴咳嗽、咳白色粘痰,约30口/日,曾间断静滴抗生素治疗,病情无明显好转.约3个月后,患者转为持续发热历时5个月,曾在外院诊断为中叶综合征,给予氧哌嗪青霉素、头孢曲松钠、红霉素、泰能、利复星等静滴,患者仍有发热.
作者:唐军;张毅军 刊期: 2004年第05期
胰腺癌发病率在全身各恶性肿瘤中仅次于肺癌、肠癌和乳腺癌,占第4位.胰腺癌早期诊断困难,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改变不明显.本研究自制99mTc-Sandostatin对荷胰腺癌裸鼠模型行SSR显像,探讨99mTc-Sandostatin显像诊断胰腺癌的可能性及与肿瘤组织SSR表达水平的关系.
作者:瞿卫;王自正;王峰;立彦;王书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心肌声学造影诊断高血压心肌微血管病变的可行性.材料和方法: 应用心肌声学造影测量24例高血压病患者和8例对照组注射潘生丁前后心肌的A值、β值和A·β值,并计算出A、β比值和冠脉微血管的血流储备(CMVFR).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高血压病患者注射潘生丁后A、β和A·β值增加幅度明显降低,β比值以及CMVFR显著降低;A值与DBP、A·β值与SBP呈正相关(r=0.45, 0.39);Ratio A、Ratio β和CMVFR与SBP(r=-0.44,-0.48,-0.57)、Ratio β和CMVFR与 DBP呈负相关(r=-0.45,-0.47).结论: 高血压病患者心肌微血管储备功能受损,心肌声学造影可对心肌微血管病变的诊断提供帮助.
作者:迟东升;王鹏;靳凤霞;刘俭;陈小林;谢志斌;李琦;吴平生;许顶立;查道刚;刘伊丽 刊期: 2004年第05期
1 病历简介男,17岁,半年来数次发作鼻衄,能自行缓解.近发热1个月,高达39.5℃,曾给予抗炎治疗无效,再次就诊.血清甲胎蛋白测定420ng/ml.腹部CT平扫:肝左叶类圆形低密度病灶,密度不均,CT值36~43Hu,边界欠清(图1);增强扫描:动脉期显示病灶呈多发,类圆形,有融合趋势,并示周边环状增强;静脉期病灶增强由周边向中央延伸,CT值36~59Hu(图2);延迟6min,病灶大部分增强,CT值38~61Hu,小部分低密度区未见增强(图3).CT诊断:考虑肝母细胞瘤.
作者:栾兴奎;刘冬梅;郭均聪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改进优化磁共振心脏成像层面的定位方法并阐释重要解剖结构.材料和方法:55名受检者,以显示美国心脏协会(AHA)推荐的标准心脏断层层面为目标,在现有定位方式上,增加两次重复使显示的四腔心层面个体之间差别小;并在此基础上摸索显示瓣膜和心室流出道的标准层面.结果:经过改进的定位方式可以获得标准的、与AHA推荐的成像层面一致心脏水平长轴位、垂直长轴位和短轴位图像;重要结构如瓣膜和流出道等均可在标准化的层面显示.结论:经过改进的定位方法可以获得AHA推荐的标准心脏断层成像层面,为心脏的磁共振检查提供参考.
作者:程流泉;高元桂;盛复庚;蔡幼铨 刊期: 2004年第05期
1 病历简介男,32岁.左上胸部不适1月余,胸部X线平片示左中纵隔明显呈半圆形增宽,肋膈角浅钝(图1).胸部CT平扫发现左中前纵隔占位病变,约3.6 cm×3.5cm,内部密度欠均匀,增强扫描无明显增强,左侧胸腔积液(图2).考虑纵隔肿瘤,胸腺瘤可能性大.20天后CT复查示原纵隔占位病变明显缩小,同时左侧胸腔积液也消失(图3).追问病史,3个月前有胸部外伤史,考虑纵隔血肿.出院诊断:纵隔血肿,胸腔积液.
作者:龙德云;陈和平;陈明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非典型肺转移瘤的X线和CT表现及其鉴别.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有原发病灶并经手术病理及组织学证实的非典型肺转移瘤的X线和CT表现.结果:非典型肺转移瘤的X线和CT表现有多发性钙化2例、单发转移4例、多发性空洞3例、肺炎型1例、自发性气胸1例和肺泡壁蔓延1例.结论:熟悉非典型肺转移瘤的X线和CT表现有助于原发恶性肿瘤及非恶性病变诊断和鉴别诊断.
作者:蒋华平;杨宏美;陈广安;游江林 刊期: 2004年第05期
1 病历简介患者,女,23岁,学生.体检发现右肺球形占位病变.平素身体健康,无胸痛、咳嗽、咳血等症状.查体无特殊阳性体征.
作者:郑晓峰;赵庭强;杨友存 刊期: 2004年第05期
1 病历简介患者,男,35岁.因尿毒症在我院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8个月后出现低热、双下肢水肿,尿量较前减少,再次入院.查体:体温 37.5℃,一般情况可,皮肤巩膜无黄染.右下腹可扪及移植肾,质韧,无压痛,未扪及其它包块.
作者:傅强 刊期: 200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