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洲;邓丽娟;龚建辉;唐珍珍;董晓芳;刘静梅
丘疹性荨麻疹是儿童春夏秋季高发病;多为昆虫叮咬引起,一般1至4周消退,易复发,迁延难愈.2003年4月至2004年8月,我们采用复方吲哚美辛酊(曾用名舒肤特,贵州宏奇药业)治疗儿童丘疹性荨麻疹60例,并以派瑞松为对照,观察疗效,结果显示复方吲哚美辛酊治疗丘疹性荨麻疹具有较好疗效.
作者:周静;严先群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25例急性脊髓损伤的MRI表现和神经功能改变的相关性.方法对25例急性脊髓损伤的患者在3天内行MRI和临床神经功能检查,研究分析脊髓操作MRI显示的病灶范围、信号类型、椎体骨折、椎管狭窄、脊髓受压和神经功能改变之间的联系.结果急性脊髓损伤MRI显示的病灶范围、信号类型、椎管狭窄、脊髓受压和神经功能改变有相关性,椎体骨折与神经功能改变无相关性.结论MRI显示急性脊髓损伤的病灶范围、信号类型、椎管狭窄、脊髓受压和神经功能改变有相关性,椎体骨折和神经功能改变相关性不明显.
作者:孙兴龙;王曼玲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本试验通过本院1995-2003年之间137例不同部位口腔癌患者颈部淋巴结所转移平面的病例分析,从而得出口腔癌发生部位与颈淋巴结转移平面的关系.方法对137例不同部位口腔癌患者术后进行淋巴结病理诊断,并记录肿瘤原发灶部位与所转移平面,结果在137例行颈淋巴组织清扫术患者中,肿瘤位于口腔前1/3者,多转移至Ⅲ、Ⅳ平面(占74.07%),中1/3者,多转移至Ⅱ、Ⅲ平面(占70.31%),后1/3者多转移至Ⅰ、Ⅱ平面(占65.22%).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从本试验可以看出,口腔癌颈部淋巴转移呈现一定的趋势,口腔前份的肿瘤多转移至较低的平面,而后份的肿瘤多转移至较高的平面.这对于临床手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王珩;文小波;程建宁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结核病在强化治疗过程出现暂时牲病灶恶化或新病灶,称为类赫氏反应(也称化疗反应性结核病),Fox 11l于1975年首次报道以来,类赫氏反应的报道也逐年增多.随着结核病化疗时代的到来,结核病强化治疗方案在临床推广应用以后,利福霉素类药物进入结核病短程化疗方案,临床疗效得以显著提高.为进一步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现象的认识,将我院1998年1月-2004年5月诊治的8例报告如下:
作者:阳云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近两年我院有一台(西门子DRH型)CT因高压频繁打火,导致经常死操作台、计算机以及曝63A保险,甚至因曝63A保险,引起高压发生器起火,差一点造成很大损失.
作者:李捷;张晓兰;袁教明;魏远;邢雪范 刊期: 2004年第04期
鉴于门诊是医院的窗口,其服务是否能满足就诊病人的需要,不仅涉及病人的康复还直接反映整个医院的医德医风,医疗技术水平.为此,作者对门诊病人就诊需求进行了调查与分新,现报道于后.
作者:周俊英;霍娟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直背综合征为原因不明的胸部发育障碍所引起的综合征,1960年由Rawling[1]首先报道并命名,是由于脊柱胸段变直,胸廓前后径缩短,以至心脏和大血管受挤压而产生的一种疾病.2003年我院诊断本综合征3例,报告如下:
作者:银春;王利民;邓丽娟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评价螺旋CT三维成像体表定位法在脑血肿穿刺引流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2例脑出血病人经螺旋CT扫描后,利用三维成像体表投影定位法确定穿刺点,然后进性脑内血肿穿刺引流治疗.结果12例治疗中复查CT,引流针均位于血肿中央,其中1例由于再次大出血经抢救无效死亡,其余11例均引流治疗成功,患者好转出院.结论螺旋CT三维成像体表投影定位法引导穿刺治疗脑血肿,是一种定位准确、安全易行的治疗方法.
作者:陈跃辉;贾伟君;苏平昌;蒋华庭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白血病临床上以感染发热、贫血、出血、淋巴结和肝脾肿大为主要表现、但当组织器官受到损害时,症状则复杂而不典型,诊断困难,容易误诊.现就我院近一年来5例白血病首次误诊病例介绍如下:
作者:贾维军;鲜社章;冯金庭;张燕;李武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我院自1998年9月至2003年12月,先后为32例先心病患儿行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由于这些患儿年龄较小,发育差,现将其麻醉处理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朱云祥;赵立福;赵泽宇;王茜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评价X线胸片与螺旋CT在经治肺结核病灶分布与活动性判断上的价值.方法收集经治1年以上的肺结核100例的X线胸片和螺旋CT检查结果,并分析肺结核病灶分布、形态及病灶活动性方面的差异.结果经治肺结核胸片上病灶主要累及二叶或二叶以下74%、CT上累及二叶为44%;累及三叶或三叶以上者为54%.病变形态上胸片主要表现为纤维化病灶(51%)和斑片状影(50%);CT主要表现为小叶中心病变(70%)、纤维化病灶(60%),斑片状病灶(45%)和淋巴结肿大(32%),空洞25例(25%),树芽征20例(20%).结论经治1年以上肺结核X线胸片与CT对病灶分布及形态的显示上有显著差异,CT检查明显优于X线胸片.
作者:陈跃辉;蒋华诞;苏平昌;梁健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老年COPD合并肺部感染往往因为痰液堵塞或引流不畅而致常规内科治疗疗效不佳,这也常常成为此类患者发生呼吸衰竭或窒息死亡的直接原因,为了探讨纤支镜在老年COPD合并肺部感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我院自1999年以来,将纤支镜吸痰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简称洗肺术)应用在老年COPD合并肺部感染病人的临床抢救治疗中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正光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分析非痫性发作误诊为痫性发作的原因,以提高癫痫的诊断水平,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2例非癫痫发作性疾病被误诊为癫痫的临床资料.结果22例中,2例为阵发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4例为偏头痛,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椎基底动脉系TIA、低血糖发作各1例,4例为睡眠障碍,6例为精神性发作,3例为急性焦虑发作.误诊的主要原因:①病史采集不完整,对非痫性发作与痫性发作的特点认识不足;②过分相信其他医叶:或队院的诊断;⑧知识面窄,对临床少见疾病认识不足;④缺乏脑电图知识;⑤依据治疗效果而诊断.结论临床医生对于癫痫的鉴别应该有足够的认识,诊断一定要慎重,否则不但耽误治疗,还将给患者及其亲属带来不必要的心理和经济负担.
作者:余巨明;杨德本;王顺先;王莉;刘新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开腹胆囊切除术致胆管损伤的预防和处理.方法综合本院和基层卫生院发生的8例胆管损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术中发现并立即处理治愈7例;术后发现处理1例,后因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结论胆管损伤的处理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预防损伤是关键.
作者:蒋剑秋;罗励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无偿献血实施以来,公民对这一新生事物由好奇到认同,直至参与,经历了一个过程.随着建立一支安全稳定的献血队伍的需求,实行采血模式由政府部门计划向自愿无偿转变已提到一个新的日程.采血工作由站内等候式固定采血模式变为流动采血车上门采血的服务方式,这种工作方式在方便了献血者的同时,也打下了无偿献血的社会影响力,赢得了人民群众对献血事业的了解支持和信任,促进了无偿献血工作顺利发展.流动采血车的工作模式方便简捷,同时采血工作也受(如操作场地小、条件简陋、时间紧、设备不足、人员少、季节气候(温)等因素)影响,为保证血液质量,在流动采血车上采集血液对操作要求更为严格.笔者经四年多来的工作实践,认为流动采血车完成采血的整个工作流程,要有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和监督措施,以确保采血的顺利进行,保证血液质量与采血安全.
作者:李晓琴 刊期: 2004年第04期
随着医学事业的不断发展,腔内超声也逐渐推广和普及,对盆腔内及盆底的疾病的诊识也逐渐提高,通过阴道超声的检查,对盆腔静脉曲张症(又称为盆腔淤血综合症)的诊断更加明确,对此病的分级更加完善,在以往仅凭经腹部黑白超声的检查,对本病的诊断较为困难.自从有了经阴道超声检查,对本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更加清晰、明了.
作者:郑庆玲 刊期: 2004年第04期
镇痛泵已广泛用于临床术后病人的镇痛.通过对300例病人应用的观察,镇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同时也给部分病人带来了一些不良反应,常见的不良反应有以下几种,现介绍如下:
作者:郝进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生殖器疱诊是单纯疱疹消毒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2002年1月至2003年6月我院门诊采用微波、阿昔洛韦、西瓜霜联合治疗生殖器疱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徐秀英 刊期: 2004年第04期
随着介入治疗的广泛开展,部份脾栓塞术是脾功能亢进症治疗的首选方法[1],脾动脉分支的超选择治疗是关键,特别是脾A走行过于迂曲,常规方法很难超选择.我们运用微导管技术、PVA栓塞颗粒成功解决之一难题,并将经验向大家介绍.
作者:杨怀龙;何志明;邢雪凡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呼吸机1929年开始应用于临床,随着医学及医用电子技术的不断更新,呼吸机类型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多功能、从一般的电动、气流到射流、电子和微电脑控制.70年代开始呼吸机发展非常迅速,其功能也日益完善.当呼吸器官不能维持正常的气体交换、发生或可能发生呼吸衰竭时,以机械装置代替或辅助呼吸肌的工作,此过程称为机械通气,所用装置称为呼吸机.合理使用呼吸机,能起到治疗和预防呼衰的作用,常能挽救或延长患者的生命,与重危病人抢救成功率高低有直接关系.现就将我科自2000年4月-2003年8月使用呼吸机中的观察及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魏兴惠 刊期: 2004年第04期